神圣罗马帝国 第15节

  奥地利还没有进化到那一步,农奴制没有解开前,他们想找接盘侠都不行,工人阶级被他们剥削的太狠了,连接盘的资格都没有。

  维也纳的股市,现在也只是富人的游戏,穷人连开户的资格都没有。

  这个年代的股市交易,全部都是人工操作,这个人力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几个先令连接待的人工成本都不够,自然是没有开户资格的。

  ……

  随着维也纳政府的一声令下,秘密警察连夜出动,开始抓捕游行示威的组织者。

  显然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今天被推到明面上的组织者,实际上只是一些小卒子,大佬们是不会冲锋陷阵的。

  最容易找到是学生代表,反正维也纳的大学就那么多,地点非常的明确,可惜这个差事没有人想去干。

  维也纳大学的门可不好进,作为反政府势力的集中营,中二少年们大都是政府的反对派,剩下的那也是贵族改革派。

  现在温斯顿警长就头疼了,嫌疑犯在学校里面,他们却连大门都进不去。毫无疑问,校方是在抗拒政府执法。

  偏偏大学的影响力太大,暴力冲进去影响太坏了。里面的老师和学生就没有普通人,出身最低的那也是小商人、律师、医生家庭。

  工人阶级穷的叮当响,支付不起学费,农民更不用说了,现在绝大多数还是农奴呢,上个鬼的学?

第32章 失控

  两根石柱一高一低地立于门口两侧,像两个威风凛凛的哨兵,一扇铁门禁闭着。

  里面的保安似乎是开了小差,根本就没有理会外面有人在叫门。

  “警长怎么办?学校里面的人不配合,要不要我们带人冲进去?”

  一个警员急着表忠心道,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用力过猛,将马屁拍到了马腿上。

  “冲你个大头鬼啊!”

  “这里面的人是普通人么?”

  “这黑灯瞎火的,万一冲进去发生了意外,搞出来了人命,这个责任是你来承担,还是我来承担?”

  ……

  温斯顿对着小弟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将心中的郁闷之气给发泄了出来。

  他已经是职场老油条了,知道学校里面的中二少年不好惹,个个都是作死小能手。如果现在冲进去,搞不好还要被人打闷棍。

  不动枪的话,他们还未必干得过里面的学生,动枪他又不敢,万一弄死了哪个有背景的,回头人家报复来了,他怎么死都不知道。

  这些都是靠丰富的职场经验总结出来的,否则温斯顿也不可能由一个普通人,爬到警长的位置上。

  他已经满足了,想要更进一步的话,就要参合政治了。温斯顿有自知之明,就他那小学没毕业的水平,跑去玩儿政治,迟早都是药丸。

  “所有人都给我守住了,不要让里面的嫌疑犯给跑了!”

  温斯顿想出了一个笨办法,就在这里堵门了,反正只要人被控制住了,不让他们出去捣乱,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相比学校,别的地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可没有令警方忌惮的,不少人都锒铛入狱。

  维也纳政府的做法,不但没有吓到民众,反而激发了大家的同仇敌忾,在革命党人的策划下,第二天维也纳爆发了更加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

  政府大楼内,梅特涅首相已经慌了,按照惯例只要将首脑人物逮捕,反政府运动就会土崩瓦解。

  可惜这次不一样,大家都被逼到了墙角,政府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他们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呢?

  声势浩大的游行对伍,冲破了警方的封锁,直奔皇宫而去,维也纳政府慌了,匆忙之下梅特涅首相下令调集城防军入城维护秩序。

  ……

  一匹快马在山道上狂奔着,奥地利人都知道这是传令兵。军营门前,传令兵翻身下马,就被带了进去。

  “司令官阁下,紧急军情!”

  早有准备的阿尔布雷希特接过了急报,当场打开看了起来,没有出乎意料,维也纳已经乱了,政府担心局势失控,命令野外训练的部队立即回城。

  “传令下去,立即停止训练,收拾行李准备回去!”

  阿尔布雷希特平静的说道,传令兵赶过来只需要半天功夫,但是大军返回最快也要两三天,这么长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事了。

  弗朗茨没有阻拦大军回城,这么做就太刻意了。他需要奥地利帝国破而后立,但是绝对不需要奥地利真的四分五裂。

  维也纳叛乱可以爆发,但必须要立即扑灭。他需要借叛乱的机会清除政府当中的蛀虫,却没有打算让叛军推翻政府。

  “弗朗茨,维也纳的局势变得非常的糟糕,昨天有十万人参加了示威游行,如果政府处理不当恐怕后果会非常的严重!”

  阿尔布雷希特严肃的说道,这个时候他对弗朗茨的布局已经有些担心了,害怕演变成巴黎二月革命。

  弗朗茨微微一笑,然后指了指军营,才慢条斯理的说:“不用担心,奥地利和法国不一样,我们手中还有忠于皇室的军队!”

  这个才是他的底气,在维也纳还有一支宫廷卫队,可以守住宫廷。剩下的五千城防军,就算全部都是废物,他们也是忠于皇帝的废物。

  和法国不一样,奥地利军队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入的,军官基本上都是贵族,他们也不会轻易背叛自己的阶层。

  没有军队支持的起义,最多也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暴乱,最终还是要被镇压下去的。

  弗朗茨已经做好了准备,回去过后就先罢免梅特涅内阁给民众一个交代。

  再宣布废除农奴制和执行《劳工保护法》安抚人心,接下来自然胁从不问,只追究首恶。

  大不了再抓几个贪官,拿出来判刑,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就算是一战后,哈布斯堡家族在普通民众心目中都是非常有地位的,如果不是后人实在是太烂泥扶不上墙,奥匈帝国也不会崩溃。

  历史上,维也纳革命爆发过后,就有人提出要废除皇帝,不过遭到了维也纳民众的反对。

  ……

  维也纳

  示威的人群已经包围了政府、王宫、议会,要求政府同意他们的条件。

  罢免内阁,释放政治犯,进行宪政改革,开放选举限制条件,废除农奴制,没收贵族的封地,将土地分给农奴,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局势依然到了失控的边缘,维也纳政府不可能同意这些条件,这意味着帝国的毁灭。

  历史发生了改变,这个时候资产阶级,已经不能满足普通的改革了,他们想要夺取这个国家的权利,以便度过危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家已经不在意奥地利的未来了,爱国者被阴谋家们利用,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么干的后果。

  普通民众更加没有辨别力,大部分人都是跟着瞎起哄。甚至更多的工人参加这次游行,是因为有钱拿。

  没错,参加游行示威是有工钱的,否则革命可没有这个能耐,在短时间内组织这么多人来。

  要是没有资本家们的配合,这个年代通讯全靠吼,想要去做这十几万人的思想工作,光靠那百八十号革命党人,给他们一个月时间也组织不起来。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梅特涅滚出来”,然后迅速蔓延了开来,成千上万的人同时齐呼:

  “梅特涅滚出来!”

  “梅特涅滚出来!”

  ……

  这个时候场面已经失控了,年迈的梅特涅首相,此刻已经脸色苍白,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第33章 三月革命

  出去?

  这是不可能的,梅特涅又不傻,这个时候敌人就等着他出去呢?

  不要妄想着解释,更多的可能还是他刚冒头,就有人冲上来将他打死,造成既定的事实。

  这种事情,历史上发生的已经不只是一起了,大部分都是春秋笔法带过去了,或许是再摸黑一下,变成被愤怒的民众现场打死。

  如果解释有用的话,政治斗争也没有那么复杂了。

  “首相阁下,下令驱逐示威人群吧,不然局面很快就要失控了!”

  说话的是维也纳警察局局长奥本海默,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他的压力是最大的。政府中的很多人都认为梅特涅大势已去,这个时候已经在准备后路了。

  可惜别人可以走,他这个警察局长是跑不掉的。一旦梅特涅倒台,他也要跟着滚蛋,搞不好还要被清算。

  梅特涅徘徊了几步,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命令城防军驱散人群!”

  不待他的命令传出,外面的局势就已经失控了。混在人群中的革命党人找准了机会,对着拦截的士兵开了一枪,习惯性的反射之下,士兵们也跟着扣动了扳机。

  “军队杀人了!”

  一声高呼过后,很快人群就陷入了混乱之中纷纷逃跑。

  这次不用驱散人群了,人家自己都散了。

  只不过后遗症非常的严重,除了一小部分群众外,大部分都知道军队开枪杀人了。

  而挑起纷争的革命党,真相自然是被掩盖住了。

  愤怒的民众,这个时候正被忽悠着发动革命,资本家们想办法筹集了一部分武器,这个时候也送了过来。

  挑选了一些热血青年,革命武装建立了,当天晚上起义军就进攻了警察分局。已经倒向了革命党的维也纳市政府,这个时候为叛军提供了方便。

  当革命的枪声响起过后,维也纳的局势很快就失控了,烂泥始终是扶不上墙的。

  留下的城防军果然不愧他们的废物之名,经过短暂的交火过后,胆小的贵族军官居然退缩了,没有在第一时间镇压这场叛乱。

  维也纳的警察,也因为市政府的倒戈,变得盲从了起来,暂时处于了中立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起义也是一场宫廷政变,部分在经济危机中被套牢的贵族,这个时候抛弃了他们的阶级立场,站在了革命党一方。

  他们企图通过革命手段重组政权,顺便把银行家们给革命了,摆脱债务危机。

  历史发生了改变,起义军第一时间就抢占了银行,烧毁了借据,奥地利的金融集团倒了血霉。

  面对纷乱的局势,梅特涅首相慌了,贵族们慌了,摄政委员会慌了,维也纳宫廷也慌了。

  发生在法国的二月革命刚刚过去,他们还在看法国人的笑话,没有想到这么快危机就蔓延到了维也纳。

  法国人这是第二次大革命了,上一次就已经重创了贵族阶级,农奴制早就被废除了,贵族的特权也不复存在了。

  奥地利这可是刚刚开始,贵族依然拥有大量的特权,拥有一大堆的利益,这次革命显然是冲着他们来的。

  按照法国人的惯例,他们大概会被送上绞刑架,或许是被乱兵打死。梅特涅首相早已没有了往日的从容,这个时候他已经无计可施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背锅侠,梅特涅可是民众眼中最可恶的人,一旦他落入了叛军手中,就是怎么死的问题。

  一名身着燕尾服的男子,焦急的说:“公爵大人,马车已经准备好了,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梅特涅内心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成为了靶子,留在维也纳是非常危险的。

  可是作为一名贵族,他也有自己的骄傲,不愿意这个当逃兵。早在今天上午,他就送走了家人,独自留下来应对眼前的局势。

  “霍尔德,我……”

  不待梅特涅把话说出口,霍尔德就反应了过来,充分发挥了一个好管家的职责,吩咐道:“你们几个快把公爵大人送走!”

  这些侍卫都是梅特涅首相的家臣,忠心度是没有丝毫问道的,这个时候大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不理会梅特涅首相的挣扎,强行将他待上了一辆破旧的马车,匆匆从维也纳离开。与此同时,还有人架着他最常用的马车,向王宫赶去。

  患难见忠诚,这个时候贵族们家臣充分发挥的时候到了。不光是梅特涅首相,还有很多贵族在这个时候选择逃离维也纳。

  现在维也纳唯一安全的地方就只有皇宫了,起义军中绝大部分士兵,这个依然是对皇帝有敬畏之心,他们拒绝进攻皇宫,革命党人也无能为力。

  甚至革命党内部,很多人都没有做好推翻哈布斯堡家族的打算,大部分人实际上都是改革派,对改革绝望过后才加入革命党的。

首节 上一节 15/8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