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225节

  “另外,臣这几日还从家中贼寇那里剿出现银数百万两,一切皆凭陛下调用。”

  “我孙家上下四十七口也全由陛下指使,万死不辞!”

  朱由检将孙承宗再次搀扶起来,给他倒了杯茶水让其先把心情给平复下来。

  等到孙承宗慢慢冷静下来后,朱由检才慢慢开口道:

  “朕要你做的事很简单,你带人先行回府城,在府城外搭一个大台子,然后尽可能多的让百姓们聚集于此。”

  孙承宗又是一怔。

  陛下要他做的事情,竟然如此简单?

  他当然知道搭台子是要干什么,必然是陛下准备在民众前抨击贼寇、阐明大义并以此煽动人心。

  可是这招能有用吗?!

  这招怎么可能有用?!

  世家发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银子!

  孙承宗知道大义这两个字肯定是能吸引到一部分人的,尤其是青壮。

  但问题是,这部分人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老百姓他们根本不会有多么在意什么大义不大义的。

  他们更多还是只关心未来到手的十两银子,能换几个月的粮食吃。

  哪怕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些银子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抢走,他们也不会在意。

  可怜、可悲,但先是就是如此。

  孙承宗嘴巴张了张。

  原本他是没准备去问陛下究竟要如何讨伐敌寇的。

  但现在,孙承宗真觉得不问不行了。

  他原以为陛下是有什么惊为天人的运筹帷幄之举,但现在陛下似乎是陷入了一个误区。

  那就是陛下似乎真以为只要自己出现,百姓就会一呼百应。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

  孙承宗现在觉得陛下搞不好可能是被身边的某些奸臣小人给忽悠了。

  因为地位越高,人所能接触到的真实信息便越少。

  底下的那些人会绞尽脑汁的说些你想听到的话。

  这些话听多了,人也就会信以为真了。

  对此孙承宗是深有感受的,因为他是真经历过大起大落。

  在孙承宗看来,陛下如今极大可能就是这种状态。

  所以为了大明,孙承宗冒死也要在这个时候把陛下的这种心理状态给纠正过来。

  就在孙承宗刚刚想要开口之时。

  却听朱由检继续说道:“对了,把缴获来的那些银子也堆在台子旁,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百姓。”

  “陛下.”孙承宗后背已经沁出了冷汗。

  然而孙承宗没想到,朱由检在这个时候笑着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督师,朕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放心去做吧,朕不会拿大明江山开玩笑的。”

  孙承宗看着陛下那仍是让人看不出半点深浅的面容,最终还是将准备说的话给吞进了肚子里。

  也许以陛下的能力,真能招来一些兵士吧。

  孙承宗心中仍有犹豫,最终却还是选择点点头随即转身离开马车,带领一众人等先行前往府城。

  不多时。

  府城外便搭好了台子,同时也按照朱由检的吩咐将那些银子给堆成了小山。

  皇帝来到保定府的消息此刻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所以在孙承宗宣布完陛下等会即将来到府城后,几乎是顷刻之间府城外就被民众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虽然南边那皇帝说了不闹事才给银子。

  但他们只不过是来看热闹的,不算闹事。

  而且众人看着警戒线内那堆成山的银子也是眼馋的紧。

  已经有聪明人想到皇帝肯定也是要跟南边一样来给他们发银子了,到时候谁银子发的多就帮谁。

  看着议论纷纷的民众,孙铨最开始因见到皇帝亲军而生的亢奋已经彻底散去,眼中转而出现担忧。

  孙铨看向孙承宗,低声问道:“父亲,这能有用吗?您就未曾劝劝陛下吗?”

  “陛下如果真的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补充战兵,那岂不等于是正中了世家下怀?”

  “若是待会没出现陛下设想中一呼百应的场景,那岂不是会让陛下威望大跌,到时又该如何收场?!”

  孙承宗目光平静,没有说话。

  最开始从圣驾马车里走出时,他的看法其实和孙铨此时也没什么两样。

  不过在不断回想起马车内对话,尤其是陛下最后那让人看不出一点深浅的面容时。

  孙承宗的心态慢慢也跟着产生了变化。

  也许,同样的事换了不同的人来做,就可能会起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不管是期待也好,亦或是幻想也罢。

  孙承宗此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了。

  就在城外众人各自思索之时,远方突然传来一阵摄人心魄的马蹄轰鸣。

  城外数万人齐齐转头看向声音来源。

  只见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骑兵部队正快速朝这边奔袭而来。

  若不是众人提前得到通知,且这些人手里没亮武器的话,那仅这份气势就能把大家吓的四散奔逃。

  看见皇帝龙纛出现,众人赶忙齐刷刷跪倒一片,口中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这也同样不能算是跟皇帝闹事,这是最基本的礼节。

  不管哪边来了皇帝大家都会跪的。

  只不过面对着眼前这位皇帝,大家跪的更诚心一些就是了。

  很快。

  在神威营亲军做好最基本的防卫警戒工作后。

  身穿明黄色龙袍的朱由检走下马车。

  而随着朱由检的出现,原本还有些嘈杂的人群瞬间寂静下来。

  孙承宗等人则是深吸一口气,将目光锁死在了朱由检身上。

  在万众瞩目之下,朱由检一步步走向宽阔的演讲台。

  随着朱由检的行动,在场众人每个人都是思绪万分激荡不已。

  自觉喜怒不形于色的孙承宗随着陛下的动作如今心都跟着一点点提到了嗓子眼。

  他攥紧拳头,在内心不断重复着天佑大明四个字。

  而台下的那数万民众则是在不断感叹这才是大明朝真正的皇帝,其威严姿态就不是他人能与之媲美的。

  毕竟作为离京城最近的布政司,河北地区的百姓见皇帝的次数仅次于京城。

  一对比,谁是真命天子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各种人心浮动下。

  朱由检走到了演讲台正中央。

  此刻。

  看着前方森严肃穆的帝国士兵以及更前方黑压压一片的帝国民众。

  朱由检有些不自觉的想要抬起右手。

  不过朱由检终究没有这么做。

  而是做了一件他本人极为熟悉,但却出乎在场所有人意料的事。

  在数万双眼睛的注视下。

  朱由检走向演讲台前方,随手指向一名黝黑干瘪的老农,开口问道:

  “你上次吃饱饭,是在什么时候?”

第158章 你们是大明子民,还是贼寇奴隶?

  朱由检的声音不算太大,但却足以让人群前排的很多人都听的清楚。

  人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根本没反应过来皇帝问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因为从以往的记忆来看,这些人里倒是也曾有过那么一部分是亲眼见过皇帝训话的。

  可那时皇帝说的都是一些如同八股文般,让人听的云里雾里的言语。

  反正就是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令人大气都不敢多喘一下的感觉。

  而现在皇帝说的是什么呢?

  他竟然问你上次吃饱饭是什么时候!

  这就像平日里大家聚在一起吹牛打屁时所聊的内容。

  但平日里再正常不过的一句话,放在这种场合下却给人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

  因为说这话的是皇帝。

  别说是皇帝了。

  哪怕就是一个县城的县令,平白无故的对你问上这么一句话。

  当地县民估计都得尊称一句青天大老爷了。

  没办法。

  在大明这种封建王朝里。

  普通民众和官员之间是隔着一层厚厚的壁障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者虽然都能称之为人,但本质上已经都不再是一个物种了。

  不光是百姓震惊。

  此刻站在一旁的那些官员和孙家人,也都是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

首节 上一节 225/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