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211节

  至于为什么黄家人会姓齐,那当然是为了避讳。

  总不能河北所有重要职位全是他们四家的姓吧?

  这样的话影响不太好,放在史书上也容易挨骂。

  所以表面功夫怎么也得做做的。

  黄泽在画了几个勾和叉后,执笔的手突然一顿,脸上出现犹豫神色。

  因为他面前的这份名册的主人,叫做卢象升。

  关于卢象升的事迹黄泽自然也是听过的。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名二十七岁的知府。

  能力超群,值得进入黄泽的视线范围了。

  不过之所以黄泽会在这时犹豫,还是因为卢象升此人令他产生了纠结情绪。

  卢象升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此人虽是文官,但刚中进士时就曾在兵部观政过一段时间。

  而且他去督察临清仓时,也多曾干过一些亲自带兵剿匪的事情。

  所以这是一个有带兵能力的文官,算是复合型人才。

  用他肯定没错。

  但卢象升的忠心在黄泽这却没法得到保证。

  若不是因为卢象升本人出身于一个江南小县城的小乡绅家庭,且其本人能力实在超群的话。

  那他的名册根本就不会出现在黄泽眼前。

  没能力可以培养,态度不端正那可是原则性问题。

  一旁亲信似乎是看出黄泽犹豫,开口提醒道:

  “老爷,卢象升此人和东林党一直多有来往。”

  东林党?

  哦!那怎么也算是半个自己人了。

  能用。

  不过黄泽既没在卢象升的名册上画勾也没画叉。

  而是先暂时画了个圈。

  接着黄泽将这一沓名册递给一旁亲信:“先去见前面几个人,卢象升留到最后再见。”

  “是!老爷。”

  手下离去,黄泽坐在马车内闭目养神起来。

  核心力量肯定要掌握在自家人手里的。

  不过这个姓卢的小子自己倒是也可以给他个机会。

  毕竟解决了皇帝后,人才储备还是相当重要的一件大事。

  就看此人最终上不上道了。

  若是上道的话,自己不介意将他在江南的那个小门小户,给提拔到河北来。

  让其也享受享受这荣华富贵。

  若是不上道的话,那就自然要把其给找个机会弄死。

  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你不干有的是人愿意干!

第150章 大丈夫做人的道理

  就在黄泽估摸着怎么更好的去围剿皇帝派来河北的那支骑兵队伍,顺便让那姓卢的小子给自己交投名状时。

  朱由检派去联络卢象升的人马,已经悄然抵达了大名府。

  此时此刻,天色已经大亮。

  大名府府衙内的卢象升却是几乎一夜未睡。

  卢象升顶着一双大大的黑眼圈,整个人看上去都极为疲惫。

  局势溃败至此,眼见国之将倾。

  一颗赤心只为报国的卢象升在寄出那封密信后,就等于是暂时失去了睡眠这项功能。

  为了缓解心中的焦虑。

  卢象升只得不停的在无人的静室内来回踱步。

  如今他心中只剩一个担忧,那就是陛下会不会信任自己。

  如果不信任,自己又该做些什么才能让陛下相信自己?

  或者说,自己该怎么办才能止住大明附近分崩离析的颓势?

  在河北。

  卢象升是平步青云的壮年知府,人人艳羡。

  可是他这个大名府知府放在整个大明,实则连个屁都算不上。

  他的能力实在太过有限了,很难为当前的大明朝做些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出来。

  就像是一块投进大海的小石头那样,连一片涟漪都泛不起来。

  这让他感到非常无奈。

  颇有一种权到用时方恨少的不甘心。

  其实。

  卢象升之所以会如此焦虑。

  主要还是因为在朱由检身上,他看到了让大明中兴的希望。

  也正是因为有这份希望所在。

  卢象升才会如同赌命一般选择寄出那封密信,为陛下效死。

  他不傻,他非常清楚一旦那封信中途被人截留下来。

  那河北境内的世家豪族们会毫不犹豫的将他杀死。

  他们都已经造反了,还有什么是不敢干的?

  而反观陛下登基后的大明朝呢?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陛下就做了好几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可以想象的到。

  只要再给陛下一些喘息的时间和机会,那大明重新崛起就将变成一件必然之事。

  但偏偏各地那些如蚀骨蛀虫一般的世家豪族,却想趁着这个机会将刚露出一点中兴苗头的大明给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果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为大明做些什么,那卢象升毫不怀疑自己接下来整个余生都会陷入无尽的悔恨。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正如同中原大地上的每个王朝在濒临灭亡时,总是会涌出那么一批在常人看来有些傻的理想主义者一样。

  卢象升现在就成为了他们中的其中之一。

  这也正是卢象升选择赌命的最终原因。

  想着这些事情。

  卢象升来回踱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心中焦躁也越来越旺盛。

  就在卢象升心中情绪快要到达临界点时。

  一名从老家就一直跟着他的亲信书童突然闯进屋内,快步走到他耳边说道:

  “大人,您寄去的那封家信老家已经收到了,老家还专门派了人来说想要见您。”

  “府堂和您的宅邸附近人多眼杂,刚才小的已经悄悄将他们带回小人自己家中了。”

  听着属下的话卢象升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他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心中激动,赶忙跟随身旁亲信一路来到其家中。

  一进门。

  看到两名京城密使,卢象升便直直跪倒在地:“微臣卢象升叩请陛下圣安!”

  两人赶忙将卢象升扶起:“卢大人忠君爱国,不必在意这些虚礼。”

  “您所写的那封密信陛下已经看过了,陛下有要事需要卢大人配合,因此方才特命我二人亲自前来知会您一声。”

  卢象升再度跪地:“陛下需要微臣为大明做些什么,臣必当一往无前绝无二话。”

  随即,二人将陛下希望卢象升在河北充作大明在世家内部内应的事全盘托出。

  卢象升闻言心中也是一喜。

  以他目前的身份,当内应确实是对他而言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能不断给京城提供来自于河北内部的第一手情报,又能在关键时刻起到让所有人都出其不意的效果。

  老实说,卢象升还真怕陛下让他在大名府内干些“招兵买马以平叛”的事。

  倒不是他怕死,而是这样的死对大明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两名京城密使说完朱由检所吩咐的事。

  又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交给卢象升,道:

  “卢大人,这是我二人在离京之前陛下特意交代给我们说要亲手交给您,且只有您自己一人才能看的,还请收好。”

  卢象升双手郑重接过这御赐之物刚想再说些什么,就听对方告辞道:“卢大人,大名府内人多眼杂,我等还急着回去复命,就不多留了。”

  说完,二人也不等卢象升多言,直接转身离去。

  看着两人的背影,卢象升缓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将情绪给平复下来。

  接着,他带着极大的好奇拆开刚才的御赐信封。

  只见里面显露出一块玉佩和一张纸条。

  卢象升拿出玉佩,眼眶已然微微泛红。

  当他读出纸条上所写的字时,几天下来积攒的各种情绪再也压抑不住,全都一股脑的化作眼泪从眼眶内奔涌而出。

  那纸上写着:“臣不负君,君不负臣,策应之事,皆可自决。”

首节 上一节 211/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