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210节

  换了心理素质稍差一点的人来说,早就不知道膨胀到哪里去了。

  但卢象升却未因此而感到自满。

  他知道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天启皇帝的青睐。

  所以卢象升自为官一来,便一直将此等恩情默默记在心底,并不断以此勉励自己,只求能为朝廷多做些事情以报效皇恩。

  结果自己这边刚当上大名知府没俩月,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呢。

  天启皇帝就驾崩了。

  当听到先帝驾崩的那一刻,卢象升大哭一场,如同海瑞一般将当天肚子里吃的饭都全给呕了出来。

  但卢象升也知道。

  悲伤是留给死人的,活人要继续向前看。

  大明的局势可容不得他一直消沉。

  所以痛哭一场后,卢象升便强迫自己振作起来。

  先帝虽然不在了,但自己那颗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可没跟着先帝一起离去。

  因此在朱由检刚继位登基的时候。

  卢象升便向其上了不少奏折,言明大明如今内忧外患的局面,恳请陛下勤奋治国,重振大明天威。

  但那时的卢象升还存在着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他还没彻底弄清楚让大明变成如今这副局面的罪魁祸首是谁。

  这就导致他上书的那些奏折,相比之下就显得较为格式化,或者说让人读起来感觉是在例行公事。

  关于大明凋敝根本问题的答案。

  其实也是卢象升这些年来在不断寻找的。

  最开始时,他觉得大明之所以会不断衰败,全是因为皇帝身边的魏忠贤在从中作梗。

  和那些不学无术、口蜜腹剑的阉人成日里混在一起,怎么能搞得好国家呢?!

  所以那时的卢象升对魏忠贤极为厌恶。

  前两年别人都响应号召给九千岁修生祠,卢象升在督管临清仓时就偏不修。

  不光不修,还要骂上一句修你妈修。

  那时的卢象升还天真的以为。

  只要阉党被剿灭,那大明就自会重现朗朗乾坤。

  反对阉党,那阉党的敌人在卢象升看来自然就是自己的朋友。

  所以最近这几年来,东林书院的那些人卢象升就没少和他们接触。

  在那时的卢象升看来。

  东林书院里的这些谦谦君子才是大明真正的中流砥柱、国之栋梁。

  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如何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虽然谈的东西有点假大空.

  但总比阉党们整日蝇营狗苟的要好太多了不是?

  当然。

  卢象升和东林书院中的成员接触,并不是为了结党营私的一己私欲。

  而是那个时候的他发自内心的相信,大明只有依靠这些人才能重新变得强大。

  结果随着新帝登基。

  卢象升发现自己脑子里的观念受到了极大冲击。

  跟随皇帝一同前往陕西救民赈灾的,有很多都是阉人。

  一向自诩于清流的东林书院,却在这个时候连个声响都没发出。

  甚至于说。

  卢象升还听到传言说那些“清流”竟还在其中不断搞着破坏。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等到皇帝圣驾经过河北时,卢象升又一次佐证了自己内心的这个想法。

  平白无故好好的,怎么突然会冒出来匪寇冲击圣驾?

  这背后又是谁在搞鬼?!

  而当卢象升听说福王在南京登基,东林书院的领袖人物钱谦益亲自为其编写“讨贼檄文”时。

  卢象升原本脑子里的旧观念就跟着彻底崩塌了。

  大明朝衰落至此,其真正原因竟然全都是因为这帮狗娘养的杂种畜生?!

  这群杂种为了一己私利,竟然连分裂大明的事都能干的出来?

  他们还颠倒黑白,将所有脏水全泼到陛下身上?

  谁是真正为了大明好,别人看不出来我还能看不出来吗?!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这么畜生才是。

  这倒也不能怪卢象升太过少见多怪。

  说白了。

  他现在毕竟也只是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而已。

  人生的前二十二年都在为了科举为努力。

  高中进士后又立马醉心于实干报国。

  对于天下大势方面的事情,还真没细细去研究过。

  所以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才会对卢象升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

  不过发现了真正敌人的卢象升并未脑子一热,就跟他们一刀两断。

  现在的他在观念受到冲击后已经变得更加务实。

  他非常清楚。

  自己若是真想帮现在的陛下一起重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那他这个大名府知府的官职还是相当关键的。

  他可是听说最近河北境内已经风起云涌了。

  因此在前几日。

  卢象升便呕心沥血的给朱由检写去一封密信。

  那封密信的主要内容是:

  河北地区的一众世家正在联手密谋对您不利。

  我身为大名府知府能帮您的地方虽然不多,但身边也有几百号几年前就跟着我的忠心人马。

  只要您这边一声令下。

  那我立马就带着这些人去投奔您!

  或者说,我当您在河北的内应也完全没问题!

  此时。

  已经寄出去密信有两日时间的卢象升正在焦急的等待回信。

  他不知道陛下是否会因为自己的那封信就相信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为陛下做些什么。

  但只要陛下有用得着他的地方。

  那他就一定会提携玉龙为君死!

  另一边。

  乾清宫内。

  朱由检看着手下呈上来的大名府知府卢象升的密信,立马令人找出了卢象升之前呈上来的那些奏折。

  在看完了之前那些较为“假大空”的奏折,以及卢象升的出身履历后。

  朱由检也是大致弄清楚了卢象升的心理变化。

  不过究竟能否信任此人,还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来验证才行。

  朱由检当即命人连夜奔袭向卢象升传去密令:让其保持现在的状态按兵不动。

  并尽可能的打入敌人内部,获取敌人信任。

  至于后面怎么办,到时候再根据现实情况另作安排。

  吩咐完这件事后。

  跟随魏忠贤一起前往后金的人马,也是有人先行一步回到京城。

  先回来的人向朱由检汇报了那日后金内发生的一切事情。

  听完手下讲述。

  朱由检当即下令让张维贤和曹化淳二人在京城内秘密调集兵马。

  既然派魏忠贤前往后金的目的已经达成,后金在短时间内不会轻易出兵。

  那他就要彻底放开手来收拾河北了。

  与此同时。

  五柳黄氏的宗祠之内。

  在商讨完如何对付那支骑兵队伍后,黄泽也是先来宗祠内祭拜了一番先祖,然后方才坐上前往大名府的马车。

  马车内。

  手下亲信将一共十几人履历名册送到黄泽面前:

  “老爷,这都是河北境内一些较为有能力的官员及将领名册,其中大多都是咱们的人,您过目。”

  黄泽嗯了一声接过名册。

  带兵打仗肯定是不可能他亲自去的,家族内的核心成员又大多是些草包。

  所以就要选一些足够忠心又有一定真才实干的人出来替他效劳。

  由于对手是皇帝。

  这十来人也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方才被呈到他的面前。

  黄泽随意翻看了几个,便在这些人的名册上面打了个勾。

  这几人,都是各世家的嫡系成员且有实际的任职经历。

  比如里面一个叫齐武的大名府卫所指挥使,就实际上是他们黄家的人。

首节 上一节 210/2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