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第128节

  因此只要能查出来孔庆宗的罪证,那到时候自然就有办法揪着这些慢慢做文章。

  不过现在却是不能采用这种方法了。

  陛下过了明日就要离京赶往朝鲜了。

  所以在陛下离京之前,必须要彻底把孔庆宗这种最具代表的儒家势力给处理掉。

  否则越往后拖事情就越难办了。

  二人也是确实想不出来该如何处置,所以迫不得已之下,就只能来求助朱由检了。

  朱由检听完两人讲述,也是放下手中的地图堪舆,淡淡点了点头。

  对于儒家势力而言。

  若是他们愿意变成一座无害的神像来配合工作的话,那朱由检倒也不是不能容忍他们。

  毕竟只要他们愿意配合,那再用些手段的话,就可以让教育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现在,已然是没有这个必要了。

  他们非但不愿意变成一座无害的神像,现在竟还试图变成一尊对帝国有害的神像。

  有个永远不会错的圣人一直笼罩在帝国头顶,帝国怎么前进?

  既然这样,那就先把京城里的这座有害神像给清除好了。

  朱由检也知道。

  京城中的儒家势力一被清除。

  那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之下,接下来便会让他即将过境的山东也变得更加动乱。

  不过朱由检对此早已做好准备,自然不会在意。

  顿了顿后,朱由检面向二人开口问道:“孔庆宗不怕死,那他身边的人怕不怕死?”

  张维贤陈新甲二人一怔,随即似乎是懵懂察觉什么,赶忙开口回复道:

  “陛下,孔庆宗已经年逾六十,生死之事可能已经看淡,但其书院里那些传人还正值壮年,自然不会如此云淡风轻。”

  朱由检点点头,直白吩咐道:“那就直接去把书院里的那些人抓来,让他们污名孔庆宗。”

  “记住,罪名一定不可罗织的太过,否则会起反效果。”

  “至于侧重点,便往孔庆宗子孙上去靠吧。”

  张维贤和陈新甲听见这话后,瞬间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嗯.孔庆宗确实不怕死,但他的那些学生却必然害怕。

  只要稍微用些手段,便能让他们无条件配合,来污名孔庆宗。

  对于百姓和京中学子来说,这些人的污名肯定是要比官府说的罪名要可信一百倍的。

  孔庆宗的名声一旦被搞臭。

  那他所谓坚持的那些儒学经典,自然就可以通过煽动民意的方式来让其变成笑话。

  烈火烹油之下,教育改革之事也可随之立即推动。

  而且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把罪名往孔庆宗子孙上推,短时间内就难以查证。

  就是孔家想澄清此事,那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一两个月。

  而一两个月的时间,以陛下行事的风格与速度,恐怕那时都已经从朝鲜回来了。

  只要打赢朝鲜,那这点事根本就不算是个事了。

  要是打输了.那就更加不用在意了。

  大明朝都亡了,谁还在意这个?!

  陈新甲和张维贤对视一眼,不免有些激动。

  老实说。

  这种办法若是过个一两天的话,他们可能也能想出来。

  但那时可能一切都晚了。

  现在这种全境造反的情况。

  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晚一个时辰都可能会对大局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更别说晚一两天了。

  想到这里,两人不敢再耽误时间,跪地伏首道:“臣等明白了,现在便去操办此事!”

  说完。

  陈新甲与张维贤二人便快速离开了皇宫。

  没过多久。

  在锦衣卫的操持下,孔庆宗的那几名得意门生就被抓进了衙门。

  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些人的滑跪速度着实有点快了。

  刚被带进衙门,还没上家伙呢。

  几人就哭嚎着叫喊道:

  “别杀我!别杀我!事情全都是孔庆宗让干的!是他要再明日于国子监门口聚众闹事!以对抗陛下改革教育之举!我全都招!”

  陈新甲看着这哭爹喊娘的几人,都有些无奈了。

  孔庆宗平日里粗布麻衣,那能被他引为得意门生,从外界来说自然也得是清廉有加才行。

  就拿其中孔庆宗的大弟子张孝来说。

  张孝原是大明朝的进士。

  高中之后其人却并未从官,而是辞官拜入孔庆宗名下,专心修研圣人之言,在民间也是颇有声望。

  出行在外必引圣人语录,以证明自己德行高雅。

  但现在,张孝却是第一个站出来攻击孔庆宗的。

  要知道,他们可是连吓唬一句的话都还没说呢!

  孔庆宗天天究竟教的都是什么,才教出来这么一群玩意儿?!

  陈新甲看着跪伏于地的张孝,一时间也是忍不住开口道:

  “子曰: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儒家一向事师如事父,尔等身为孔庆宗门生,本官甚至都还未开口,你们为何直接将其出卖?!”

  没办法,事情办的太顺利,陈新甲怀疑其中有诈。

  但让陈新甲更没想到的来了。

  面对着自己的疑问,张孝竟一脸谄媚的开口道:“小人是天启二年的进士,是天子的门生!”

  “要说恩师,陛下才是小人的恩师!”

  “只要能为君父恩师分忧,小人什么都愿意做!”

  陈新甲:

  看着一脸谄媚的张孝。

  陈新甲不禁又回想起,他去向孔庆宗开口让其帮助改革教育时,张孝站在一旁时的不屑与桀骜。

  他再度开口问道:“那又为何前倨而后恭。”

  张孝将头埋的更低:“前倨,乃是因为小人与孔庆宗那厮有利益捆绑,不得已而为之。”

  “后恭,乃是小人看陛下屠刀挥的太快,怕小人的脑袋也被一起砍了去,脖颈太凉。”

  此言一出。

  别说是陈新甲了,就连一旁的锦衣卫都着实是被恶心到了。

  他妈的,这群狗操的儒生背地里究竟都是个什么东西?!

  是不是哪天把你送到建奴那。

  让你按照他们的传统留金钱鼠尾发型,你还要感叹一声刚好我头皮痒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陛下的手段确实好用.管你这那的,只要不听话那就一定会死。

  如此一来,确实是能震慑住大批宵小了。

  张维贤从张孝的话里捕捉到了关键信息:“你刚才说与孔庆宗有利益捆绑,细细说来!”

  张孝见状,赶忙将一切从实招来。

  而张维贤和陈新甲听着张孝的话,则是陷入了沉默。

  孔庆宗这老杂毛的儿孙,还真有几十万亩良田。

  这样一来,都不用污名了。

  唯一可惜的就是。

  孔庆宗此人行事颇为隐秘,他们并没有切实证据。

  但对于二人来说,这点已经不重要了。

  张孝等人的指控就是最好的证据。

  而且张孝这些人也是都在山东囤积了数万亩良田,这些地契可都是被他们携带在身上的。

  有了这些东西,明日孔庆宗就是翻了天也惊不起一点浪花了。

  陈新甲和张维贤当即在处理完这件事后,将其告诉了朱由检。

  朱由检则是听完两人讲述,淡淡吩咐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孔庆宗明天多闹出点动静来。”

  “再伪造一封信件,就说孔庆宗准备密奏孔家让孔家除掉皇帝,同时准备用自己的死来阻挠改革之举。”

  “让明日的百姓和学子们都好好看看,现如今儒家在京城里的代表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张维贤陈新甲二人对视一眼.这是要彻底诛儒家在京城里的心了。

  孔庆宗有没有写这封信并不重要,皇帝说你写没写,那才重要!

  二人躬身应道:“微臣领旨。”

  说完,朱由检又看向小洪子:“明日你一起前去,盯着孔庆宗,若是其想以死明志将此事糊弄过去的话,绝对不能遂了他的愿。”

  小洪子面色一凛:“奴婢领旨。”

  翌日。

  国子监门口。

  孔庆宗已经带着北麓书院的一帮学生在这里喧闹多时,周遭已然是聚集了一大片百姓学子。

首节 上一节 128/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