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刚带他们制作的这个沙盘很直观很好用,根据地周围的敌我形式一目了然。
插红纸旗的地方代表左军驻地,纸旗上写有驻军番号、人数、以及军事主官的姓名。
黄色纸旗则代表太平军友军,蓝色则代表敌军,也就是清军的绿营团练。
若换防调动,只需要拔掉原来的纸旗,换上新的纸旗即可,非常方便。
所谓的指点江山,也莫过于此吧,罗大纲感慨道。
彭刚两手撑在沙盘边缘的木板条上,以上帝视角观察沙盘上的敌我形势。
清军这些天来的驻地变化与兵力调动,都是围绕一个地方展开的,用意十分明显,不难看出清军的意图。
结合此前大鲤鱼田芳的浔州府水营沿黔江上游进犯平在山根据地。
彭刚判断大鲤鱼田芳进犯平在山根据地的目的不止是骚扰那么简单,而是为了侦查,刺探平在山根据地的虚实。
大鲤鱼田芳和罗大纲是故旧,以罗大纲所部艇军为班底编练的艇营是什么战力,大鲤鱼不可能不清楚。
明知浔州府水营不是左军艇营的对手,大鲤鱼田芳仍旧硬着头皮闯入艇营控制下的水域。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大鲤鱼田芳上头有人给他施压,命令他进入黔江平在山江段进行人肉侦查。
给大鲤鱼田芳施压的上级可能是新任的浔州府知府刘继祖,也可能是柳州的新任广西巡抚周天爵。
沉寂了两个月的清军,终于要有所行动了。
彭刚没有直接说出清军的意图,而是把负责更新沙盘的黄秉弦、张泽、丘仲民等人喊到沙盘前,询问他们道:“从沙盘上,你们能看出什么?我要成立参谋部,谁说得最有条理,最准确,我就让谁当参谋长。”
彭刚将黄秉弦、张泽、丘仲民等人从一线部队抽调出来专门负责整理情报,更新沙盘。目的是将他们当做参谋培养。
张泽一眼一亮,正在打腹稿组织语言,一旁的黄秉弦却抢先一步发言。
“清军要打咱们根据地的西大门东乡?”
黄秉弦拿起杆架上的指挥杆,指着沙盘上清军的部署说出了他的想法。
“三里墟大墟也,为武宣县城与东乡之间的关键节点。
三里墟以西三十里,便是武宣县城。沿途道路平坦,可走牛车。三里墟以东二十五里便是东乡,沿途半是平路,半是山路。
黔军古州镇李瑞进驻三里墟,紧随李瑞之后,陆续抵达武宣的黔军、苗勇、壮勇也不断向三里墟靠拢,近来他们又不断向三里墟运输粮秣军需,我想应当是为了后续大军的集结做准备。
前番大鲤鱼田芳进犯我平在山根据地,目的不是袭扰,而是侦查。
大鲤鱼田芳被我们打退之前,清军是往勒马输送囤积粮秣军需,现在转而向三里墟输送囤积粮秣军需,我认为清军慑于我们的水营强悍的战力,放弃了从黔江水道进犯咱们的根据地的想法,转而寻求从陆地上打开突破口。
清军想要打开的这个突破口,正是紫荆山根据地的门户东乡。
东乡一旦有失,紫荆山根据地的门户洞开,清军便可长驱直入,进军蒙冲!甚至是南下进攻咱们的红莲村和碧滩汛!”
黄秉弦的分析判断,和彭刚所想的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出入。
不过有一点黄秉弦说得不是很准确。
那就是东乡若是失守,紫荆山根据地还不至于门户洞开。
杨秀清不是那么粗心大意的人,他们担心的问题,杨秀清也考虑到了。
东乡之后还有易守难攻的双髻山、猪仔峡充当最后一道屏障。
总得来说,彭刚对黄秉弦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
黄秉弦的分析有理有据,也很仔细,连清军屯粮地从勒马改为三里墟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
勒马自是不必多说,彭刚当初攻打武宣,就是以勒马沙洲的邱二嫂水寨为跳板。
邱二嫂上山投奔彭刚前,一把火点了勒马水寨。
勒马沙洲水寨由此空了出来,直至被大鲤鱼田芳的半营浔州府水营所占据方才易主。
彭刚不是没有考虑过控制勒马。
可勒马距离武宣县城太近,距离碧滩汛、红莲村太远,四周虽有苇荡,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控制勒马的成本过于高昂,遂放弃了勒马。拢兵于以碧滩汛、红莲村为核心的对面河谷地。
至于三里墟,杨秀清打东乡的时候也曾控制过三里墟一段时间。
只是大藤峡一战后,杨秀清顾着和萧朝贵等人一起攻打平南县,中军兵力捉襟见肘。
遂撤离了不容易守的三里墟,收缩兵力集中防守更容易守的双髻山、猪仔峡。
“纠正一点,东乡若有失,紫荆山根据地尚能够据双髻山、猪仔峡之险为门户,还不至于门户洞开,你们把杨军长想的太简单了。”彭刚纠正道,“他没那么粗心。”
“是!是属下粗心大意了。”黄秉弦虚心接受了指正。
“黄秉弦,参谋部参谋长一职,暂时就由你担任吧。”彭刚任命黄秉弦为参谋部的参谋长。
“谢先生提拔栽培!”黄秉弦大喜,拄着指挥杆立正朝彭刚敬了个军礼。
参谋长不比一线部队的军事主官管不了多少号人。
可他能管的这几个人,进入参谋部之前全是连长级别以上的高级军官,还有不少是一期,乃至红莲坪时期的元老级学员。
能管这些人,黄秉弦顿觉浑身舒坦。
倒是一旁的张泽,有些失落不服气。
论资历,他是红莲坪时期的老人,最早跟随彭刚上山的那一批后生仔。
黄秉弦则是道光二十八年浔江水寨期间才跟随彭刚上山的,要比他晚半年左右。
黄秉弦所想到的问题,其实他也想到了。
只是他的文化底子不如黄秉弦,组织语言的能力也不如黄秉弦,说话也没有黄秉弦那么有条理,有逻辑,这才让黄秉弦捷足先登了。
第133章 年迈气盛周天爵
“汇报军务的时候要叫军长或者将军!”彭刚正色道。
“是!先将军!”黄秉弦赶忙改口。
“你们几个,就着沙盘上的敌我形势和目前我们掌握的情报,草拟一份对三里墟清军的作战方案,我只给你们四十八小时的时间。”彭刚给五个参谋下达了任务。
当然,最后的作战方案彭刚肯定是要自己把关,未必会全部采纳他们的提交的作战方案。
两天的时间,彭刚也不指望这五个初出茅庐、没有任何经验的毛头小子制定出严谨可行、详细的作战方案。
彭刚让他们制定针对三里墟清军的作战方案,无非是想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考虑到这些参谋此前没有写过作战方案。
彭刚也不强人所难,根据自己上一世写文案的经验草拟了一份作战方案的大纲,写明了此役的总体作战目标:消灭武宣县清军团练,缴获三里墟敌军粮秣军需,消除敌军对我紫荆山根据地东乡门户之威胁。
剩下的如敌我态势评估(敌情分析、我情分析、战区环境分析)。
作战方案与部署(行动构想、兵力部署、阶段计划)。
后勤保障、指挥协同、潜在风险与应对措施,简要作战地图。
这些内容则让五个参谋照着彭刚给他们提供的框架填写,将写作题变成填空题,不至于没有头绪,无从下手。
这些学生都是彭刚一手调教出来的,他们什么水平彭刚有数。
让他们服从彭刚的命令指挥一个连、一个营执行一个目标明确的军事任务。
这个能力他们肯定有。
至于独立制定作战计划并付诸实施,目前尚无一人具备这种能力。
哪怕是左军中能独当一面的罗大纲、谢斌,他们更多的是依靠自身丰富的经验作战。
他们两人作战目标比较明确,至于整个作战过程基本上就是打到哪里算哪里,没有明显的规划,尤其是草莽出身的罗大纲。
就比如五天前大鲤鱼田芳袭扰根据地,罗大纲只是想着把大鲤鱼田芳打退驱赶出根据地。
如果能针对大鲤鱼田芳进犯根据地制定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不说全歼大鲤鱼田芳所部的半营浔州府水营。
给予大鲤鱼田芳所部的半营浔州府水营更大的杀伤还是能够做到的。
听到彭刚让他们制定什么作战方案,五个参谋们抓耳挠腮,茫然无措。
直到彭刚给了他们一份现成的大纲后,五个参谋脸上的表情这才逐渐舒展开。
在参谋部的参谋们制定作战方案的四十八小时里。
彭刚也没闲着,而是自己也制定了一份作战方案,同时提前把作战所需的武器弹药沿对面河河谷的小道运送至东乡。
至于作战粮草,由于数量太多,陆路运输不易。
彭刚思虑再三还是派哨骑前往东乡,询问驻守东乡的中军营长林启荣能不能先借用中军的存粮,等战斗结束了再如数奉还。
林启荣清楚彭刚和杨秀清之间的关系。
彭刚要打三里墟,也是为了消除东乡外围的威胁,是在帮他们。
这点道理,林启荣还是懂得,遂先答应了下来,同时将此事告知杨秀清。
第三天,参谋部五位参谋交出了他们的答卷。
看到自己学生们的杰作,彭刚啼笑皆非。
他们的作战方案写得很简陋粗疏不说,除了黄秉弦和丘仲民,其他人的作战方案还错字连篇,语病百出。
参谋部的五个参谋此前负责更新沙盘,有三个人跟彭刚攻打过武宣,到三里墟采买过物资。
敌情分析、我情分析、战区环境分析他们写得尚可,抛开文字功底不谈,都在及格线上。
其他方面,除了张泽所写的作战方案与部署,丘仲民所写的后勤保障勉强能看外,皆惨不忍睹。
彭刚把他自己写的作战方案交给五个参谋看,让他们比对学习,修改完善他们的作战方案。
其实彭刚也没上过军事院校,更没当过参谋。
他所写的作战方案也比较业余,是根据大学时期当班长写活动策划,在发改局工作多年的文案经验所写成的。
虽然业余,也肯定比这五位初中文化水平都没有的“参谋”写的作战方案要靠谱。
这么说也不准确,黄秉弦和丘仲民接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他们的语文水平,肯定有中学语文的水准。
1850年6月中旬。
七十五岁的新任广西巡抚周天爵,携贵州镇总兵悫勇巴图鲁秦定三,引三百黔兵、五百滇兵、并三百壮勇,二百瑶勇从柳州乘船抵达武宣。
一时间,武宣重兵云集。
含先期抵达武宣的贵州古州镇总兵李瑞麾下一千二百黔兵,五百壮勇,四百瑶勇,以及李孟群的八百武宣团练在内。
现在武宣的清军有:一千五百黔兵、五百滇兵、八百壮勇、六百瑶勇,八百武宣本地团练。
总兵力高达四千二百人之巨。
李孟群早早于武宣南门码头等候即将到来的新任广西巡抚周天爵、贵州镇总兵秦定三。
李孟群总觉得这一幕有些似曾相识,同样的地点,同样是接人,让他想起了一位同样从柳州而来的故人。
只可惜,李孟群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那位让他觉得反感讨厌的故人了。
“卑职李孟群,拜见抚台大人!见过秦总戎!”
巡抚仪仗到,李孟群带引武宣县的吏员乡绅跪迎巡抚仪仗,至于秦定三的总兵仪仗,也稍稍意思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