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77节

  这次彭刚几乎把武宣县城及周围村墟的盐粮布匹一扫而空。

  所要运输的物资太多。

  饶是罗大纲、苏三娘、邱二嫂等人动员了黔江流域所有艇户们的船协助运输物资。

  花了整整二十五天都没全部运完。

  好在清军的反应过于迟缓。

  杨秀清此时也带着他的部署来到东乡攻打黄家土堡,武宣县本地的团练不敢轻举妄动。

  彭刚得以继续从容不迫地武宣县城附近采买、拉运物资。

  不过除了骡马牛猪羊这些大牲口,其余的物资基本都已经运抵了碧滩汛。

  彭刚在碧滩汛,以及碧滩汛东北方向的下垌建有仓库用于储存木炭。

  然而这次拉来的可是整整一个县城的物资。

  饶是彭刚让人把所有的木炭全部清理出仓库,又征用了碧滩汛、下垌所有能征用的房子,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爆仓。

  彭刚只能动员他治下的民众扩建加盖仓库,临时储放不下的物资,暂时先搬进附近的山洞里看管起来。

  同时催促蒙冲总部派人来取钱粮。

  交够组织的,留足自己的。

  彭刚固然可以选择全部吞下这批物资。

  只是目前彭刚还在上帝会这个体系内。

  广西清军虽然反应迟钝的、行动迟缓,可进剿平在山是早晚的事情。

  这时候为了钱粮和上帝会闹翻不是明智之举。

  他可不想孤军面对上万清军的围剿。

  彭刚给萧朝贵、冯云山、洪秀全达去信,表示钱粮油布牲口对半分。

  其他的东西,包括从武宣大盐商陈昌泽那里查抄来的六百五十一石盐全归他。

  此时杨秀清还在打武宣东乡的黄家土堡,进山剿武宣韦家土司的山寨。

  冯云山忙于起草制定规章制度,洪秀全忙着物色年轻貌美的小妾,总部的事务由萧朝贵和韦昌辉负责。

  答复彭刚的是萧朝贵,出乎意料的是,萧朝贵很痛快地答应了这个分法。

  还表示走陆路人背马驮把如此多的钱粮运到蒙冲太过费事。

  给他两天时间,等他拿下新圩后,直接用船把船只拉到新圩即可。

  虽说新圩距离金田村很近,那里是萧朝贵和韦昌辉的地盘。

  不过萧朝贵把钱粮拉到新圩并非完全出于私心,想吞掉这批钱粮。

  团营令发布的集结地点是地形更为平坦,交通更为方便的金田村。

  后续其他分部的人马将于金田驻营练兵,把钱粮拉到新圩确实也更加方便,无可厚非。

  至于萧朝贵所说的两天拿下新圩也不是在吹牛说大话。

  黄体正为避上帝会锋芒,举家搬迁到江口圩后。

  清廷在新圩的防御十分空虚。

  萧朝贵现在兵多将广,又有地利人和之便,想短时间内拿下新圩并非难事。

  其实萧朝贵拿下新圩最大的敌人也不是清军的官兵团练。

  而是当地的土家人,比如此前一直和韦昌辉有纠纷、不对付、有仇的当地土家地主谢家。

  萧朝贵估计是要用这两天的时间消灭当地土家人武装,而非官军团练。

第110章 他说没定论你就信啊?

  不出所料,准备充分,兵强将勇的萧朝贵、韦昌辉总部人马还没用两天时间就拿下了新圩,迅速控制了金田、新圩附近的新圩平原地区。

  萧朝贵很快就给彭刚来信,表示已经派遣韦昌辉的弟弟韦俊(韦志俊)所部的人马到弩滩接应彭刚的船队。

  彭刚只要把钱粮物资运送到弩滩即可,剩下的路程由韦俊的总部人马负责押运。

  不得不承认,萧朝贵的执行力和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

  才刚刚拿下新圩,后续运送钱粮物资的事情便已经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

  弩滩位于黔江支流与南木江的交汇处。

  彭刚于去年往返桂平城营救冯云山的时候路过此地。

  当时还碰上了大湟江巡检王基在此弩滩设卡,拦截过往的外地粮商。

  彭刚带着先头船队出大藤峡抵达弩滩的时候。

  韦俊所部的两三千号总部人马已经在弩滩等着他们了。

  当然,这两三千号人不全是战斗人员,半数以上都是前来运送物资的普通教众。

  彭刚站在大舢板船头就能够看到一些女营的女教众。

  韦俊敢明目张胆地带着运输辎重的队伍大摇大摆地在弩滩等他,说明南木江两岸的思盘村和南渌村也被总部人马拿下了。

  上帝会的势力范围已经从从山里扩展到平在山、紫荆山东部山脚下的平原地区。

  萧朝贵和韦昌辉的速度真快啊。

  邱二嫂停稳船,彭刚跳下大舢板。

  上前迎接彭刚的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操着一口客话的来人青年,此人正是韦俊。

  韦俊虽然没见过彭刚,但有听说过彭刚身材高大,长相周正,还是个童生。

  因此韦俊一眼就认出了彭刚。

  “彭先生,我是韦俊,奉命来此接应彭先生的船队。”韦俊对彭刚说话很客气。

  彭刚立下大功,总部那边又有传闻彭刚也是洪秀全在人间失散多年的弟弟,也是天父之子。

  韦俊自然清楚这是愚弄人的把戏。

  只是冯云山和洪秀全都没有阻止这则消息传播,说明这则消息极大概率就是冯云山和洪秀全放出来的。

  为日后接纳彭刚成为神天小家庭的一员造势。

  以彭刚现在的功劳,没准日后在会内的地位甚至都不会低于他哥哥韦昌辉。

  韦俊还没有愚蠢到仗着自己韦昌辉弟弟的身份在彭刚面前摆谱。

  “辛苦了。”彭刚微微点头,和韦俊打了个照面,瞥了一眼已经停泊在南木江上的一叶叶小舢板,以及弩滩附近等候多时的各类车马,说道。

  “南木江走不了吃水深的大船,物资我就卸在弩滩?”

  看架势,总部那边是要自己运物资。

  他们自己运,彭刚倒也省心。

  艇军刚刚加入他,从武宣那边又带回来了一千三百来号人。

  彭刚正急着要整合刚刚吸纳进来的这些新鲜血液。

  “卸在弩滩岸上就行,我们自己拉到新圩去。”韦俊瞅了瞅彭刚的船队,好奇地问道,彭先生此次拉来了多少钱粮物资?”

  “这批是五千五百六十三石粮食,剩下的物资接下来五天会分批次运到弩滩同你交割。”说着,彭刚把物资清单递给了韦俊。

  这份清单没有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方便韦俊他们看懂。

  韦俊是典当商出身,肯定能够看得懂这份清单。

  览阅毕清单,韦俊喜上眉梢:“这么多啊!”

  确实多。

  彭刚在武宣县连抄借带买,除去运输途中的损耗,最后运到碧滩汛和下垌的粮食合计有三万四千七百二十六石。

  光是运输,前前后后就忙碌了快一个月时间。

  只是从武宣四大家族和武宣官员胥吏那里查抄的银钱被彭刚花得只剩下十四万六千六百四十两。

  金子倒是没花,四千六百三十六两金子都在。

  这些钱粮和总部那边对半分完后,能留存在手里的钱粮也很可观。

  防人之心不可无。

  彭刚和萧朝贵、韦昌辉这座会内山头的关系不好不坏。

  他长期游离于核心决策层之外,为免日后有人嚼舌根子,质疑他侵吞钱粮给他穿小鞋。

  彭刚要求韦俊每验收完一批钱粮就给他的人开个回单:“待韦兄弟验收过钱粮,给开个回单当做凭证。”

  韦俊闻言愣了愣,略一犹豫,还是答应了下来:“亲兄弟明算账,这是自然,还是彭先生考虑的周到仔细。”

  “新圩既然已经拿下,总部那边打算什么时候攻取江口圩?”彭刚询问道。

  新圩虽然比较富庶,终究只不过是一个小圩,肯定满足不了萧朝贵和韦昌辉的胃口,接下来他们肯定会打江口圩。

  江口圩富比府城桂平,如能拿下江口圩,所得钱粮够当前所有上帝会的会众用上至少九个月。

  更关键的是,掌握了江口圩还可以顺流而下夺取平南县城。

  如能集齐江口圩、武宣县城、平南县城的钱粮。

  届时和清军周旋上个一年半载都不会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

  只是彭刚不知道萧朝贵、韦昌辉他们是什么想法,有什么计划,想从韦俊这里探探口风。

  “尚在讨论之中,还没有定论。”韦俊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急忙避开这个话题。

  韦俊的态度已经告诉了彭刚答案。

  能不能拿下江口圩关系到接下来的团营能否正常办下去,说是关乎天国存亡都不夸张。

  萧朝贵拿下新圩后,江口圩每天都有人带着钱粮逃往平南县城、桂平城避难。

  萧朝贵又是急性子的人,怎么可能这时候还没有下决定攻打江口圩。

  彭刚估摸着是萧朝贵不想让他介入江口圩的战事和他分功。

  毕竟彭刚不久前已有武宣之功,再有攻取江口圩之中,恐怕会内就没有人功劳能够盖得过他。

  功劳分不分彭刚倒是不在乎,彭刚其实最在乎的是萧朝贵拿下江口圩后能分他多少钱粮,以及后续打不打平南县城。

  平南县城可比武宣富多了。

  现在不攻取城池,等日后其他协绿营,乃至省外的客兵进入广西作战。

  再想攻城,难度可就大多了。

  彭刚急着回红莲村扩军,不可能一直待在弩滩和韦俊清点交割钱粮。

  他将交割钱粮的工作交代给了陆勤和黄秉弦。

  同时让丘仲良带上两个连,随同李奇押运两万两白银去木格找他老爹,向他老爹丘古三买粮买盐。

首节 上一节 77/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