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52节

  使用细砂岩混着粗麻布反复摩擦枪管表面,处理掉锈层。

  彭刚终于清晰地看见盖板尾部刻着VEIC铭文,其意为United East Indian Company(联合东印度公司)。

  彭刚猜测这支褐贝斯是张钊从香港的英印军队逃兵手里买来的印度版褐贝斯。

  印度版褐贝斯产量也相当恐怖,在280万支左右,主要供应印度殖民地的土兵,以及其他东印度公司的武装使用。

  印度版褐贝斯是不仅是褐贝斯枪族中最短的一款,也是诸多制式滑膛枪中最短的。

  该枪全长55.2英寸(140cm),枪管长39英寸(99.06cm),口径约点75~点78之间(大约19mm),重量:9.5磅(4.31kg)。

  枪刺估计被张钊用坏了或者弄丢了,没有枪刺,只有裸枪。

  彭刚寻来几支状态较好的鸟铳同这支褐贝斯进行对比。

  绿营鸟铳铳管多为生铁(铸铁)打造,生铁含碳量高,质地脆硬。

  加之工艺粗糙,连外表都懒得仔细打磨好,更不用说枪管内壁了。

  枪管内壁到处都是肉眼可见的气孔、砂眼,粗劣不堪。

  让彭刚眼前一亮的是,有一支鸟铳的枪管是熟铁打造的。

  尽管仍旧存在工艺上的问题,可由于熟铁韧性较好的缘故,这支鸟铳的枪管状态是最好的。

  褐贝斯的枪管也是熟铁打造的,同是熟铁,亦有质量和加工方式的差别。

  褐贝斯的枪管熟铁质量更好。

  且是直接用熟铁管钻孔成型的无缝熟铁管,枪管内壁很干净,几乎看不到有气孔、砂眼。

  鸟铳的熟铁枪管杂质较多,枪管材料和褐贝斯质量差距很大。

  工艺方面采用的是将熟铁片加热后卷成管状,手工锻打接缝焊接的工艺。

  鸟铳的枪管内壁要比褐贝斯的枪管内壁粗糙很多,仔细看还能发现接缝处的细微裂缝。

  想造出质量接近褐贝斯的枪管需要批量生产优质熟铁的技术。

  用焦炭或高炉冶炼、生产出低硫、低磷的熟铁,确保枪管的韧性与强度。

  彭刚搞不到焦炭,附近也没有铁矿,高炉炼钢是别想了。

  最切实可行的办法还是采购铁料自己锻打熟铁。

  这个环节他唯一能做的,也只有设计制造出一个水力锻锤,提高锻打熟铁的质量与效率,锻造出质量优于清军的熟铁。

  至于给枪管钻孔,这个环节更为艰难,钻孔设备与工艺他都没有。

  钻头他已经委托罗大纲去广州和香港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买到还凑合的高碳渗碳钢。

  要是买不到就只能自己试着手工锻打。

  至于钨合金钢钻头,这玩意儿此时连英国佬自个儿都没有,就别想了。

  简易的钻床、镗床他只能尝试能不能搓的出来,毕竟现在他连一颗螺丝都造不出来。

  而且搓出来,加工精度和成品率也很难保证。

第76章 水力锻锤

  先从最简单的水力锻锤造起,彭刚绘制了一副以当前的材料水平和技术水平能够制造出来水力锻锤。

  水轮系统为一个直径五米的硬木齿轮,(考虑到工期暂时先使用硬木,日后有机会替换为铸铁齿轮),通过水流驱动旋转。

  传动机构为曲柄、凸轮轴,将水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锤头的垂直往复运动。

  锤头装置为一个四百斤上下的熟铁锤头,通过机械联动实现调节每分钟十到三十次的锤击频率。

  水力锻锤的砧座与基座为固定在地面的巨型铸铁砧座,用于承受锤击的反作用力。

  水力锻锤中最大的难题是传动机构所需的青铜轴承,不过可以暂时使用铜制轴套替代。

  广西民间的水车、碾磨等装置有部分铜制轴套,这种原始滑动轴承这些工匠还是能搞定的。

  就是铜制轴套精度与耐用性远低于青铜轴承。

  不知道英国人是否在香港开设有机械厂,如果有,英国人在香港开设的机械厂能为他解决不少当下的卡脖子问题。

  覃木匠全名覃一森,原是碧滩汛的汛兵木匠。

  因其此前长期受雇于彭刚,彭刚对覃一森有所了解。

  覃一森虽然有着绿营汛兵胆小怯弱的缺点,但为人老实可靠,秉性纯良,又共同经历过生死考验,是个可以信任的人。

  而且覃一森的木匠手艺确实不错,平在山地区恐怕很难再找到技艺比覃一森还精湛的木匠了。

  彭刚遂花了大代价将覃一森从谢斌那里挖了过来,让他管理手底下的八户铁匠和五户木匠。

  彭刚让覃一森把所有的铁匠和木匠都集合起来,告诉他们有新的大活交给他们做。

  彭刚对这些匠人很重视,专门在营地周围划了一块地给他们做宅基,用于安置这十三户匠人,同时也对他们进行军事化管理。

  这些匠人起初是对彭刚像管束他的练丁一样管束他们颇有怨言。

  不过彭刚给他们每人每月都发一石稻米,二两五钱银子,待遇比府城的匠人还好,遂接受了彭刚的要求。

  “团董,人都齐了,您有何吩咐?”

  覃一森对彭刚的称呼已经从东家改为团董,对待彭刚的态度比以前更加恭敬。

  “诸位,这个水力锻锤,你们能否做得出来。”彭刚把画好的水力锻锤图纸递与众匠人览阅。

  覃一森给彭刚干了快一年的木匠活,对彭刚画得精细图纸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新来的匠人是头一回见到彭刚画的图纸,无不啧啧称奇,很难相信一个读四书五经的年轻相公能绘制出这么精美的图纸。

  “彭团董,你这图画得可比西洋人还好啊。”唐铮目不转睛地盯着图纸说道。

  唐铮是冯云山为他搜罗来的广东军器局逃亡匠人。

  两广地区八旗、绿营的火器火药主要由广州的广东军器局,火药局,以及桂林的广西军器局供给。

  广西硝石资源较匮乏,没有专门的火药局,火药多依赖广东供应以及省内零星的火药作坊制造。

  桂林的广西军器局的技术水平和产量也远不如广州的广东军器局,出产的火器无法满足广西三镇绿营的需求,常需从广东调配。

  彭刚从黄震岳那里买的劈山炮就产自广州的广东军器局,而非桂林的广西军器局。

  和冯云山这样的厚道人做朋友确实是一种享受,这样的宝贝疙瘩都舍得割爱让给彭刚。

  “广东军器局雇佣过西洋匠人?”彭刚闻言不由得多看了唐铮一眼。

  “不曾,林钦差署理广东军务期间,曾向澳门的洋商购置过两百余门西洋火炮并得了图纸,小人那时在广州的军器局供职,有幸得见。”唐铮回忆着说道。

  “林钦差还命军器局仿制西洋人的开花弹和自生火铳,当时开花弹虽然未能仿制出来,可自生火铳已经造出了两杆样子货。

  只可惜林钦差没多久就被调走了,仿制西洋人开花炮和自生火铳的事也只得草草收场,不了了之。”

  “你可会造自生火铳?”彭刚眼睛一亮。

  唐铮口中的林钦差就是林则徐。

  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期间,整肃过广东的军务。

  向澳门葡萄牙商人购置过英国、葡萄牙产的两百余门火炮部署于虎门炮台。还购买了两艘西洋商船改装为战船,以增强广东水师的战力。

  只可惜林则徐实际主持广东防务仅一年多就被道光发配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仿制西洋自生火铳的事情,都是老师傅们在做,小人当时尚且年轻,无缘参与。”唐铮非常惋惜地摇摇头说道。

  彭刚亦是忍不住轻叹一声,终究还是人走政息,一点果实都没留下。

  收起心中的遗憾,彭刚询问这些匠人能不能合力把水力锻锤给造出来,需要多长的时间。

  十三个工匠对着图纸指指点点讨论了近一个时辰,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表示只要备齐料子就能造。

  如果齿轮用硬木,他们五个木匠花一个月的时间能做好。

  可用铸铁齿轮需先制砂模浇筑,每齿再手工修整,他们八个铁匠需要至少五个月才能做出一个铸铁齿轮,而且做出来是否能合格堪用,铁匠们也不敢保证。

  彭刚想都没想就先选择做硬木齿轮。

  他还指着这些铁匠给他卷锻枪管,五个月打底的工期,就为做一个铸铁齿轮,虽说铸铁齿轮更耐用,彭刚认为不值得。

  反正这个水力锻锤他只打算用两年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有无,而非耐用。

  至于锤头与砧座,八个铁匠表示他们轮班锻打一个半月,就能打出来。

  一个半月的工期彭刚能够接受。

  硬木齿轮做好后,需要手工锉削修正齿轮啮合误差,期间肯定需要反复拆装调试,初步预计这个过程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备足材料后,需要三个月半的工期才能做出一个水力锻锤。

  三个月半的不短,但在彭刚的接受范围之内。

  彭刚让匠人们说出需要的料子,他派人去桂平城和江口圩采购。

  硬木山场附近不缺,所需采购的料子,熟铁是大头。

  两广地区熟铁最便宜的地方是佛山,道光末年因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一两白银就能买到一百三十斤熟铁。

  江口圩和桂平城的熟铁价格要比佛山贵,一两银子只能买到八十斤熟铁。

  虽然偏贵,这样的价格彭刚还是能够负担得起。

  彭刚找来正在督练步操的萧国达,让萧国达去江口圩和桂平城采购熟铁。

  五个木匠拿了彭刚的图纸,向彭刚确认了硬木齿轮的尺寸后,遂在覃一森的带领下进山寻找合适的木料。

  锻打锤头与砧座需要一千多斤的熟铁,萧国达回来之前,这些铁匠肯定是没办法锻打锻打锤头和砧座。

  彭刚自然不可能让八个铁匠就这么闲着。

  一千多斤的熟铁没有,两三百斤的熟铁他手头上还是有的

第77章 乡村银行

  彭刚拿来熟铁铳管的鸟铳,让八个铁匠,照着这根口径差不多一点五厘米左右的铳管打制,并垂询他们打制的工期。

  唐铮得意洋洋地告诉彭刚,从准备锻打延展熟铁板,到将熟铁板卷管锻合,他只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至于其他铁匠完成这一步骤,短则需要五天,长则八九日乃至一旬都有可能。

  其他的铁匠也没有出言反驳,唐铮说的是实情,并非自夸。

  唐铮是广东军器局出来的,打了十几年的鸟铳,早就熟能生巧。

  而他们虽然有的人也造过土铳,可他们造的土铳多是直接直接用铸铁浇筑的铳管,没什么技术含量。

  “唐铁匠,你打过鸟铳,以后由你当铁匠的匠头,你的月银,我给你提到和覃木匠一样的标准,每月三两银子。

  你教他们怎么打鸟铳的铳管,教会了,往后他们打出来的每打出一根铳管,只要达到标准通过验收,每根铳管我给你算三钱银子的奖金。”

  彭刚任命唐铮为铁匠的匠头,并许以分成奖金。

  为了垄断技术和生计,匠人对自己的独门技艺素有保密传统,尤其是手艺精湛的匠人。

  打鸟铳是唐铮引以为傲的吃饭手艺,不给他点甜头,唐铮是不会轻易教授这些铁匠打铳管的。

首节 上一节 52/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