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219节

  根据杨秀清的分馆令,各馆不但防夫妻私会,连父女、母子、兄弟姐妹都防,禁止私下接触。稚龄之男童女童,亦须与慈亲分别入馆生活。

  太平军对家庭成员私会处置极严,一经发现,直接斩首以儆效尤。

  分馆制度,本质上是男女别营令的细化延伸,试图将武昌城打造成一座超大号的军营。

  历史上太平军在所占领的城市,尤其是控制时间最长,统治最为稳固的天京城,实行的也是男女馆制度。

  武昌城,不过是太平军对控制管理大城市的初次尝试。

  “各殿都好生热闹。殿下,我们为何不在汉阳、汉口也行此制?”萧茂灵不解道。

  汉阳、汉口两地的民众加起来不比武昌少多少。

  北殿若在汉阳、汉口行分馆制度,能扩充不少人。

  萧茂灵不明白为什么彭刚到了武汉三镇,招兵买马,吸纳新人的热情与力度大不如前。

  在接纳了两万武昌外城的难民之外,便再无大动作。

  “你若是一年都见不了你爹娘一次,你受的了吗?”彭刚一面骑着他的豹花骢缓缓前行,一面反问萧茂灵道。

  “这如何能受的了?若是我爹娘有个病痛,都无人诉说照顾。”萧茂灵忙不迭摇晃着他的小脑袋,不假思索地说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连你自己都无法接受的制度,为什么要强加给汉阳、汉口的百姓呢?”彭刚正色道。

  “兵贵精不贵多,不和咱们北殿一条心的人,让他们忍受骨肉分离之苦,将他们编入咱们北殿,反而是徒增负担,祸事一桩。”

  彭刚不愿在汉阳、汉口实行分馆制度。

  是出于多方面因素的考量。

  一来彭刚认为这套有兵无民的制度,完全脱离了实际生产力情况,在城市实行分馆制度不切实际。

  二来大城市的市民不是优质兵源,并且武昌之后加入太平军的人以投机者居多,无论是战斗意志、能力还是忠诚度和广西湖南的老兄弟相比相去甚远。

  历史上太平天国后期两位中流砥柱的陈玉成、李秀成就是最好的例子。

  陈玉成的部将多为老广西,鲜有人叛降清廷。

  李秀成部将派系较为繁杂,大体可以分为亲眷系、两广系、两湖系、豫皖系。

  豫皖系长期游走于清廷、捻军、太平军之间,反复多变,自是不必多说。

  郜永宽、汪安钧为首的两湖系忠诚度亦是堪忧。

  苏州之战,郜永宽、汪安钧便刺死了两广系的慕王谭绍光,献城向李鸿章投降。

  大量招兵,还是去乡野之间招募淳朴憨厚的农民,或者去矿场上招收有团队协作意识,剽悍好斗的矿工比较合适。

  训练起来,用起来都比较省事省心。

  “殿下教训的是,是我太心急了。”萧茂灵若有所悟地点点头说道。

  正说间,两人行至汉阳门外。

  比之各殿牌面汇聚,秩序井然的武昌城内,城外的秩序要糟糕许多。

  彭刚一行人甚至亲眼目睹到了十几名头裹红巾的太平军,在他眼皮子底下,娴熟地闯入贫民之家,行淫掠之事。

  太平军的军纪素来很好,尤其是对贫民而言。

  尽管太平军在进入所攻下的第一座府城苍梧之后,上层腐化堕落的速度便一发不可收拾。

  可基层的广西老兄弟,乃至后来湘南加入太平军的新兄弟,纪律都还保持的不错。

  这种事情,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太平军吃大户富户不假,可从来不会对贫户下手。

  至于行淫,这对奉行禁欲主义的太平军来说更是大忌。

  彭刚只是看了身侧的萧茂灵一眼,萧茂灵立时意会,带上一排卫兵将这些败类擒拿至彭刚及近前。

  “你们拿我们作甚?!”

  “我也是天军圣兵!你们凭什么抓我们!”

  “我们是胡丞相的人!你们不能抓我们!”

  “兄弟们,快来评评理啊!这些短毛欺负咱们长毛啦~”

  “短毛打长毛啦~”

  被萧茂灵抓来的这十几名自称是胡以晃部署的太平军大声叫屈,很快吸引到了附近其他太平军的注意。

  且不说这些人的口音与广西、湘南的老兵不同,单单是他们所说的话,就已经暴露了他们。

  短毛、长毛是清廷对太平军的蔑称,哪有自己称呼自己为长毛的道理。

  饶是如此,他们拙劣的演技还是骗过了周遭不少他殿的太平军。

  不少太平军纷纷站出来为这些败类鸣不平。

  “有事好好说话,缘何直接拿人?”

  “快放了他们!”

  “都是杀清妖的兄弟,莫要做得太难看。”

  “你们北殿的人太欺负了!当街擒拿我们南殿的人,是何道理?”

  眼见周遭聚拢来的人越来越多,被擒获的那十几名自称是胡以晃部署的太平军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

  连萧茂灵也有些慌了,北殿的驻地在汉阳和汉口,真闹打起来,他们人少,肯定要吃亏。

  彭刚却是不慌不忙,云淡风轻地对萧茂灵说道:“茂灵,摘了他们的头巾。”

  萧茂灵得令伸手摘了这十几名败类的头巾。

  裹着脑袋的红头巾被摘除,这十几名败类光秃秃的大半片脑袋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无遗。

  太平军蓄发,根据入伍时间长短,前额留着或长或短的头发。

  这些光着脑袋显然不是太平军,说得再严谨一些,肯定不是老太平军。

  “我日!原来是清妖!”

  “险些让这十几个清妖给蒙骗了!”

  “北殿的兄弟,方才对不住!”

  “给我狠狠打这些清妖!”

  “往死里打!”

  真相大白,上一刻还在为同伴被北殿欺负,鸣不平的太平军有的一拥而上,围殴这十几名败类,有的则向北殿的将士致歉。

  等打得差不多了,彭刚命萧茂灵将这十几个败类送到胡以晃府上,让胡以晃处置。

  这十几个败类身上所穿的对襟短衣,头上裹着的红色头巾,确实是太平军的装束。

  太平军占领武昌没几天,这些行头只可能是太平军圣库发的。

  这十几个败类,多半是南殿在武昌新招募的市井无赖。

  获悉此事的胡以晃大为恼火。

  眼下正是他高升的关键节骨眼,出了这档子事,不是授东王以柄么?

  胡以晃请求萧茂灵代为向彭刚致谢,当即就处决了这十几名混入南殿的败类,以儆效尤,让麾下的将士在招纳新人时,都把眼睛擦亮些。

  经此一事,萧茂灵深刻明白理解了彭刚为什么不在汉阳、汉口大量招纳新人。

  回到汉阳,彭刚让萧茂灵以此事为典型,告知各团各营的征兵官在招纳新人入伍时务必认真考察甄别,不要让汉阳、汉口两地的地痞无赖混入北殿的队伍中。

  同时重申军纪,要求所有北殿将士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繁华的大城市诱惑远比小乡村,小墟市大。

  北殿的将士多来自山区农村,难保会有人经受不住诱惑与考验,误入歧途。

  重申纪律,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彭刚不指望强调了军纪,所有北殿将士都会一丝不苟地遵守。

  想要维持住北殿将士的良好军纪,配套的监督、惩处机制必须跟上。

  现在是时候成立宪兵部队了。

  彭刚走进北王府,即原来的汉阳府府署,于日常办公的西花厅落座,让李汝昭把他箱子里的一期、三期学员的花名册拿来查看。

  来来回回翻了几遍花名册,彭刚在花名册上圈了几个名字。

第269章 服从北王殿下的安排

  清军追兵畏缩不前。

  这给了一路从衡阳辗转至汉阳、汉口的北殿将士难得休息的机会。

  难得清闲的教导营营长黄大彪、二团长李奇在布置好各自队伍的营地,各自提了一袋精米,约了许久未见的一期老同学何清风、胡大牛来到汉阳城朝宗门外的酒楼相聚。

  汉阳、汉口为北殿实控区,不对汉阳、汉口两地百姓强制征兵拉丁,不实行男女分馆制度。

  加之北殿将士纪律较好,不扰民,不强征民居商铺。

  当地的商贸没受到太大的影响,老百姓照常过着他们的小日子。

  “四位总爷楼上请,楼上风景好,咱们酒楼能直接看到江景。”

  见四位短毛军官模样的人走进酒楼,正要随便找个位置落座,酒保便满脸堆笑地走至近前,热情地将黄大彪四人迎至二楼的雅间,手脚麻利地将上了漆的八仙桌擦拭干净,请四人就座。

  “到底是大酒楼,讲究!”黄大彪生平还是第一次享受到这么周到的服务,啧啧称赞道。

  “总爷过奖了,总爷们是客,伺候好总爷们是小的本份。”酒保满脸堆笑,“总爷们要吃些什么?”

  不等四人回答,酒保便一面给四人倒茶,一面推荐道:“靠江吃江,本店主打的是全鱼席,也不知总爷们对鱼忌不忌口。”

  “我们都是粗人,没什么忌口的。”黄大彪大大咧咧地说道,“那便尝尝你们店的全鱼席吧,另外再打四壶好酒来。”

  黄大彪话音刚落,李奇便抬手打住:“酒便不必打了,军中禁酒。”

  “兄弟几个难得一起出来,不喝酒就没意思了,就喝一壶。”黄大彪顿觉有些扫兴。

  胡大牛也出言相劝道:“大彪哥,你经常在殿下身边当值,殿下三令五申军中禁酒,明知故犯,回去让殿下闻到了你身上的酒味,少不得要关上三五天禁闭。我们暂且喝些茶水便好。”

  一听到要关禁闭,黄大彪只得作罢,不再提要喝酒了。

  酒保一听到殿下这个称谓,忽觉其中的一位总爷,细细端详了一番黄大彪,猛然想起这位不是几日前带兵杀进汉阳城的短毛军官么?竟然是短毛王爷身边的人!

  念及于此,酒保的态度愈发恭敬小心。

  李奇、胡大牛将带来的四袋精米递给酒保:“我们不吃白食,这些精米值多少钱,你们便上多少钱的菜。”

  北殿和其他殿一样,都只管吃穿,不发饷。

  他们四个身上倒还有些工分卡,不过工分卡是在北殿内部流通,外头的人不认。

  故而他们四个只能各自提了平日积攒下来二十几斤精米来支付饭钱。

  最近倒是有听张泽、黄秉弦他们说北王殿下有发饷的计划,可计划从出炉到正式施行还有些时间。短时间内,肯定是不会发饷的。

  “总爷们能光临小店,是小店的福分,小的怎么敢收总爷们的东西。”酒保有些诧异,不想这些短毛军官竟然如此守规矩。

首节 上一节 219/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