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过李奇,彭刚又向李瑞、常胜、杨虎威、王智四人询问:“马平城十二座炮台和四座角楼所装备的炮都是些什么炮?”
李奇只在城防图的炮台位置上标注有重炮,至于具体装备的什么炮,不得而知。
李瑞、杨虎威等人曾在马平城驻扎过,他们应当知道马平城炮台上装备的是什么炮。
“十二座炮台上装备的皆是红衣大炮,轻者两三千斤,重者四五千斤,面对柳江江面的那几门炮是最好的,用以专治江面进犯之敌。”李瑞仔细回想着关于马平城的记忆。
“四座角楼装备的是弗朗机炮,彭将军可知弗朗机炮?此炮轻便,射速极快,但打不远,用以专治近处之地。
马平城内也有劈山炮,不过劈山炮数目众多,名目繁杂,李某就不一一列举了。”
红衣大炮即明朝末年引进并仿制的红夷大炮,建奴忌讳夷字,故又以红衣大炮相称。
佛郎机是一种后装滑膛炮,整炮由炮管、炮腹、子炮三部分组成,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作战时可事先多备子炮,因而射速很快。
如此看来马平城可谓是远近火力兼备。
“马平城城防可有缺点?”彭刚继续向李瑞、杨虎威等人发问。
“城外的灯台山地势颇高,可俯视全城,且未设外堡,彭将军有重炮,可占城外灯台山高地架炮轰击马平城。”常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建议。
“二十日之内,十六门五百斤以上的重炮,可否轰塌马平城城墙?”彭刚眼睛一亮,追问道。
“不能,马平城城墙很坚固,红衣大炮也能直接打到灯台山,这也是官军敢不在灯台山设置外堡的底气。”李瑞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道。
听了李瑞的回答,彭刚的目光逐渐黯淡了下来。
随之黯淡的,还有攻打马平城的决心。
初步了解完马平城的情况,彭刚心里已经有了底。
以左军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宜攻打马平城。
只是不打马平城,除了困扰左军已久的粮食问题之外,彭刚也需提防马平城的驻军趁左军营伍转移的时候出城偷袭左军。
左军的正规部队自然是不怵清军的偷袭。
彭刚担心的是童子营、翁叟营、女营这些老弱妇孺组成的家属队伍遭遇清军偷袭。
“马平城守将系何人,可打听清楚了?”彭刚询问罗大纲道。
李奇的城防图上标注有马平城守军人数很多,不会低于四千人。
柳州协绿营数次被征调到浔州府作战,每次征调的人数都不少。
柳州协绿营剩下的兵马肯定不多。
马平城守军人数多,彭刚推测应当是有大量的外省客兵驻扎在马平城。
“马平城守将是贵州镇总兵秦定三,湖北郧阳镇总兵周凤岐。”罗大纲把打听到的马平城清军守将信息如实告知了彭刚。
秦定三是彭刚的手下败将,秦定三的黔军老兵,基本都消耗在了莫村一战中。
秦定三现在的兵应当以新兵和乡勇团练居多,战力说不上强。
至于周凤岐的湖北客兵,暂时还没有和太平军交手的记录。
不过湖北相对安稳,日久承平之地。
不像湘、黔、川、滇这些地方的绿营,需要经常剿匪剿土司叛军,剿匪经验丰富,比较能打。
想来湖北绿营的战斗力不会有多强。
若要找个参照的话,周凤岐带来的郧阳镇绿营,战力肯定在向荣的楚军、镇筸兵之下。
说到向荣,最近一次得知向荣的消息还是向荣率兵离开了桂平,不知所踪,消失在了彭刚的沙盘地图上。
未知的敌人往往是最危险的,向荣所部不知所踪,是最近彭刚一直放不下的一件事情。
若向荣只是带领被左军打残打废的楚军、镇筸兵出走,彭刚不会如此在意向荣。
关键是向荣从桂平城带走的部队不仅有他麾下的楚勇、镇筸兵,还有四五千的闽勇、潮勇。
闽勇和潮勇除了江忠源的楚勇之外最能打的团练队伍。
太平军主力部队和闽勇、潮勇交手过,对闽勇、潮勇的评价颇高。
尤其是闽勇中的藤牌兵,是为数不多在近战格杀中能和太平军主力打得有来有回的清军部署。
“确定马平城的清军守将是秦定三、周凤岐,不是向荣?”彭刚向罗大纲确认道。
“如果马平城内有提督进驻,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不会连一点风声都没有。”罗大纲略微沉吟思索了一阵,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彭刚心里有了底,既然帐内的主攻派和绕道派争执不下,彭刚就给他们半天的时间进行攻城推演。
以萧国达、程大顺、萧茂灵为首的主攻派扮演攻城的左军。
以罗大纲、陆勤、李奇为首的绕道派扮演守城的清军。
罗大纲和李奇根据侦察柳州城时的见闻,寻来泥巴、沙砾、草根,现场捏了一个粗陋的马平城沙盘,并根据李瑞、常胜等人的建议对沙盘进行了完善。
制作完沙盘,李瑞、常胜、杨虎威、王智四人对左军即将进行的推演很感兴趣,跃跃欲试地想要加入。
彭刚点头同意了,让李瑞、杨虎威加入防守方,常胜、王智加入进攻方。
攻方一开始提出穴地攻城,守方则以马平城下有条石砌筑的城基相驳。
攻方选择挖深地道可穿越条石城基应对。
守方不慌不忙,询问攻方于清军重炮射程之外挖掘一条深近一丈,长度二里有余的地道深入马平城要多久。
马平城三面环水,地层多水,如此深的地道又怎么解决地道的排水问题?
若清军守军以瓮听之法发现我军的正在进掘地道,我军又如何应对?
穴地攻城之法不成,攻方又采纳了常胜的建议,占领灯台山,据地利之便,以重炮轰击马平城城墙。
守方则以射程更远的红夷大炮应对,同灯台山的左军重炮连进行对炮。
城外高地炮击难以轰塌城墙,攻方将目光投向柳江,想出了以两营艇营为先驱,乘船从柳江进攻的方法。
见萧国达、程大顺等人这么用艇营,让艇营顶着清军重炮的轰击冲锋,罗大纲顿觉头皮发麻。
柳江水道是马平城守军重点盯防的方向,沿江的城墙高度都在四丈上下,沿江的水门更是加装有铁栅链锁,两营艇营堆人命都未必能登的上城墙,攻的破水门。
最后攻方气急败坏,从北面的陆地强攻马平城北门。
马平城各门设有千斤闸和瓮城,等待进攻部队的是清军守军凌厉的铳炮,完备的防御体系和人数充裕的守军.
经过推演,无论是以何种攻城方式,作为攻方的左军,哪怕是不计成本地投入所有兵力弹药,也很难在二十天内拿下马平城。
萧国达、程大顺、萧茂灵等人为此感到气馁不已。
一直在旁观看他们发挥各自才智进行进行马平城攻防推演的彭刚见推演得差不多了,走到一片狼藉的沙盘前,看向扮演进攻方左军的几位军官问道:“马平城值得我们打么?”
“太难打了,确实不应该打,不如留着力气快些前往桂林,省点粮食打桂林。”一脸红温的萧国达等人终于服软,不再坚持打马平城。
“要得马平城的粮食,不一定要强攻马平城,还有其他的法子。”彭刚扶着下巴说道。
“什么法子?”众人纷纷侧目看向彭刚,想听听彭刚的主意。
“和马平城的清军守将谈买卖,向他们买粮。”彭刚说出了他的主意。
清军不仅要给底下的兵丁团练发粮食,还得发饷给兵丁团练们养家。
林则徐主持广西剿匪大局的时候,尚能凭借个人权望和能力从邻省协饷维持。
林则徐一走,主持广西剿匪大局的文臣肯定是周天爵,周天爵是被罢黜了整整七年之久才重新得到启用。
周天爵可没林则徐那么大的面子,能从邻省要来足够的饷银。
即使林则徐给周天爵留下的家底厚实,库存的军饷名义上能支撑个两三个月。
清廷上上下下贪腐成风,清军库存的军饷能顶一个月就烧高香了。
左军士兵的家属也要养家,不过他们的家属有左军圣库养着。
目前彭刚还不需要给麾下的士兵发饷,发够口粮即可。
左军对银子的需求没那么大,可以匀出一些银子向秦定三、周凤岐买清军的军粮。
“可以一试,我觉得这笔买卖能谈成。”四营长丘仲良有理有据地说道。
“桂平城的清军都敢在巡抚提督的眼皮子底下把粮食卖给主力部队,马平城远离抚提,巡抚提督都管不着他们,用军粮换点银子花,秦定三和周凤岐没理由不答应。
他们若不卖,我们亦可假意摆出一副要攻打马平城的姿态要挟秦定三、周凤岐卖粮。”
桂平的清军都敢卖粮卖盐给太平军主力,柳州府城马平的清军守军没理由不肯卖粮给他们左军。
秦定三和周凤岐这两人又不是什么不喜欢金银的白莲花。
“谁愿意走一遭马平城,和秦定三他们谈谈这笔买卖?”彭刚环视众人,问道。
“我去。”丘仲良主动请缨道。
少年人好奇心重,李奇从马平城回来后,一直向丘仲良描绘全是青砖包裹的马平城城墙,说得丘仲良心里痒痒,一直想亲眼见识见识传闻中的广西第一坚城。
“我陪四营长去吧。”罗大纲站出来说道,“在艇军那会儿,我和绿营打过交道,做过买卖。”
“注意安全,莫要轻易进城,尽量把粮价压低一些,每石粮食的单价最好不要超过三两,至于买多少,多多益善。”彭刚点点头同意由他们两个去马平城和秦定三、周凤岐谈这笔买卖。
丘仲良打理过丘家的产业,做过买卖。
罗大纲是老江湖,他们两个人去和马平城的清军将领洽谈买粮事宜正合适。
第178章 本色出演
向柳州府城马平的清军买粮归买粮,但彭刚也没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秦定三和周凤岐身上。
罗大纲和丘仲良刚刚出发,彭刚就开始筹划攻打北边的雒容县县城和鹿寨镇这两个小城镇。
根据侦察兵提供的情报,雒容县县城和鹿寨镇的清军守军都不多。
雒容县县城只有两百多名柳州协的绿营兵和五百团练。
鹿寨镇更是连绿营经制军都没有,只有当地乡绅组织的三四百团练用以自保。
以左军当下的体量和实力,打马平城很勉强,但打雒容县县城和鹿寨镇这两个小城镇还是比较轻松的。
雒容县县城和鹿寨镇的粮盐数量肯定不如柳州府城马平多,可蚊子再小也是肉。
况且雒容县县城和鹿寨镇也算不上蚊子肉。
打下这两个地方,凑够左军营伍进入桂林府地界的口粮应该不成问题。
针对雒容县县城和鹿寨镇的实际情况。
彭刚点了二营,暂七营、暂八营三个步兵营、以及重炮连,随同他前往攻打雒容县县城。
至于鹿寨镇,鹿寨镇连城墙都没有,镇子里也只有三四百地方民团。
彭刚只派遣一营、暂十一营两个营以及劈山炮连负责攻打鹿寨镇。这支队伍由一营长陆勤统带。
算是给陆勤一个独自统兵的锻炼机会。
总算得到单独领兵的机会,尽管只是攻打一个小小的鹿寨镇,对手也只是区区三四百地方团练,陆勤还是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独立统兵作战机会。
“保证完成任务!”激动不已的陆勤向彭刚保证一定完成攻打鹿寨镇的任务。
“这还要你保证?”彭刚白了陆勤一眼。
“两个步兵营和一个劈山炮连,光是战斗人员就有一千七百多号人,要是连三四百地方团练都收拾不了你这个营长干脆别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