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风门坳外围的防线,萧朝贵麾下悍将林凤祥、李开芳继续东进。
前军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仅仅半日之内,便克复金田、新圩。
摧毁了清军的金田、新圩营地。
次日,太平军再接再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江口圩,驻防江口圩的八千清军兵丁乡勇星夜遁逃回桂平。
杨秀清早就预料到江口圩的清军会逃窜回桂平,早早于石咀村附近的浔江水道设伏,埋伏追击从江口圩溃逃下来的清军溃卒,取得毙杀清军溃卒一千八百余人的辉煌战果。
克复金田,再下新圩、江口圩,太平军军威大震。
清军堵防太平军的最后一道壁垒,在林则徐死后不到半个月,于太平军主力凌冽的攻势下土崩瓦解。
至此,清军围绕紫荆山、平在山设置东西南三道防线尽数灰飞烟灭。
太平军来得实在太快,以致浔州府第一大乡绅黄体正一族还没来得及离开江口圩,便被太平军逮了个正着。
太平军反攻途中虽然毙俘了三千七百余清军。
但清军的将领团首跑得实在太快,没能够擒获清军的高官。
萧朝贵等人遂拿黄体正一族祭旗。
浔州府盛传黄家在新圩的祠堂以及祖坟埋有大量宝藏。
黄家的老爷们在时,无人敢打黄家祠堂、祖坟的主意。
黄家人一死,附近的无赖游手纷纷拿着锄头铁锹来挖黄家的祠堂,刨黄家的祖坟。
韦昌辉见状急忙派兵驱散了这些无赖游手,命右军开挖黄家祠堂和祖坟。
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韦昌辉确实在黄家祠堂挖出了藏银子的地窖,寻觅出六万两上下的窖银。
至于黄家的祖坟,倒是没找到多少值钱的陪葬品。
太平军主力于清军弃守的营地合计搜罗出五千八百余石粮食,省着点吃能吃个八九天,主力部队的粮食危机暂时得以缓解。
获悉太平军已经突围,再度占领了金田村、江口圩等地。
暂署广西军政大权,督剿天地会、上帝会的周天爵急令桂平城附近的清军出击迎战太平军。
奈何桂平清军老兵宿将凋零,死的死,走的走。
桂平城内已无堪任之将,敢战之兵。
残存的清军兵将,不管周天爵如何催促,仍旧龟缩于桂平城不出。
桂平城的清军不敢出城牵制太平军主力,太平军主力如入无人之境,在拿下江口圩,夺了清军的江船后,充当先锋的中军、前军继续挥师东下。
清军主力部队云集桂平城,其他地方防御十分空虚。
太平军进展神速,清军根本没有时间反应。
太平军一路摧枯拉朽,连续占领了浔江沿岸的平南县城、藤县县城。
攻下藤县县城,太平军于藤县稍作修整,就地招兵买马,旋即继续顺浔江东下,兵锋直指梧州府城苍梧城。
苍梧城城高池深,防守兵力较之藤县更为充裕。
有梧州协左营的三百余绿营和当地乡绅商贾自发组织豢养的两千三百余团练防守。
在城内天地会的配合下,杨秀清、萧朝贵以重炮轰击苍梧城,继之以强攻。
负责攻打苍梧城的杨秀清、萧朝贵充分发挥太平军的火力优势和兵力优势。
梧州府城苍梧城是广西境内商业最发达的商贸大城,各门城门附近商铺民宅甚多。
太平军来得迅速,加之本地商贾士绅的反对,苍梧城守将梧州协副将阿尔金阿、梧州府知府陈瑞芝等人还没来得及焚毁城门附近的建筑。
这为攻城的太平军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借着城门附近商铺民房的掩护猛攻苍梧城的德政门、南薰门、正东门、大云门,迫使城内的清军守军调兵不暇,难有喘息之机。
强攻三日,清军和太平军互有伤亡,太平军伤亡颇重,中军、前军二军死伤三百六十余人仍旧未能拿下苍梧城。
好在太平军在藤县得了一万三千五百六十石粮草,粮草尚能支撑。
桂平城清军和肇庆城清军也没有支援苍梧城的迹象。
杨秀清和萧朝贵决定接着攻打苍梧城。
第十日,杨秀清率领中军猛攻德政门、南薰门、正东门,萧朝贵则暂时放缓了对大云门的攻势。
连日的高强度作战使得梧州协副将阿尔精阿精疲力尽,体力脑力皆不济。
太平军强攻德政门、南薰门、正东门三门,其中正东门有陷落的风险,太平军又对大云门的攻势稍缓。
阿尔精阿遂抽调大云门的守军支援正东门。
此举正中杨秀清、萧朝贵下怀。
萧朝贵见状亲自带领八百前军正军牌面向大云门发起猛攻。
大云门的清军守军难以抵挡太平军的攻势,萧朝贵本人甚至取得了先登之功,第一个爬上苍梧城城头。
见萧军师登上苍梧城墙,连续阵斩七八名清军,于苍梧城头站稳脚跟。
太平军士气大振,响起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
“萧军师万岁!”
“随萧军师登城!”
主将尚且舍生忘死,取得先登之功,他们这些小卒又何必惜命?
前军的太平军将士前仆后继,紧随萧朝贵之后相继登上城头,占领并控制了大云门。
大云门由此城门洞开,前军的太平军将士从大云门蜂拥进入苍梧城。
在连续猛攻苍梧城整整十日,付出六百二十一人的伤亡代价后,太平军终于拿下了苍梧城!
苍梧城是为金田团营令颁布以来,太平军拿下的第一座府城!
苍梧城守将梧州协副将阿尔金阿城破之后为林凤祥斩杀。
阿尔金阿是第二个死于太平军之手的旗人高级将领,也是太平军主力斩杀的第一个旗人高级将领。
梧州府知府陈瑞芝举家于梧州府衙自尽,为金田团营令以来第一个为清朝殉葬的府官。
苍梧县知县刘体舒投井而死(苍梧县和桂平县一样,为附郭县)。
梧州府城苍梧城为西江、浔江、桂江三江汇流处,两广贸易咽喉。
富庶程度远甚桂平城。
拿下苍梧城,太平军迅速接管了苍梧府库。
光是从官仓,就抄出五万多石粮食。
府库存银虽不足二万两,可本地的商贾大户还没吃。苍梧城为粤盐入桂的必经之地,苍梧城内的盐商众多。
莫说其他大户,光是吃苍梧城的盐商,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太平军都不必为盐银发愁。
苍梧城陷,最着急的反而不是周天爵。
而是两广总督徐广缙。
苍梧城陷落,周天爵巴不得太平军继续沿着浔江、西江顺流而下,给一直隔岸观火的徐广缙添添堵,让徐广缙也领教领教上帝会教会的厉害。省得徐广缙一直站在干岸上参他。
虽说太平天国攻打苍梧城是为了获得粮秣,并没有东下广东的打算,而是计划沿着桂江北上桂林。
徐广缙可不知道这些。
再者,按照常规的进军路线。
拿下苍梧城后,确实是继续顺浔江-西江而下,直取广东最为便捷,最为符合常理。
徐广缙这次是真的急了,匆忙调遣广东水师堵截西江,以绝上帝会东下广东之路。
这一回,徐广缙破天荒地让广东水师溯西江而上进入广西境内,摆出一副要克复苍梧城的架势。
第176章 广西第一坚城
与此同时,左军副军罗大纲的侦察部队已进抵柳州府府城马平附近的柳江江面。
马平城城墙周长八里三分(约4780米),城基以条石砌筑(深1.5米),以防进犯之敌穴攻,墙体以黄土夯筑厚达四米,外包之以双层青砖。
不仅仅只是城门周围的墙面包砖,而是所有墙面都包青砖,还是包两层砖!
柳江之上,很多左军将士还是第一次见到所有城墙墙面都包砖的坚城,为之大开眼界。
在亲眼目睹马平城城墙之前,他们都以为所有的城墙都和桂平城、武宣城、象州城一样,都是夯土城墙,只有城门附近才包砖。
柳州府府城马平城的全包砖城墙彻底颠覆了这些没出过远门,没什么见识的左军官兵的认知,让他们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城。
跟随罗大纲负责侦察马平城,绘制马平城地图,正在图纸上标注清军炮台的李奇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世上还有全包砖的城墙啊!这些大砖如果用来盖院子,能盖多少青砖大院啊?”
“广西第一坚城,名不虚传!”船头上的罗大纲亦是对眼前这座坚城望而却步。
马平城城墙高三丈(9.6米)临江段,尤其是西南侧柳江岸墙高度甚至达四丈(12.8米),兼具防洪与防敌船攀攻的功能。
论城墙规格,广西境内没有任何一座城池和马平城相媲美,省垣桂林也不例外。
马平城的护城河引柳江活水为河,宽四丈(12.8米)深度一丈半(4.8米)亦是广西府城之最。
最为棘手的是马平城为柳江三面环围,进攻方的进攻选择极为有限。
这分明就是一座半岛要塞!
马平城城头之上,负责马平城防务的秦定三望见太平军的水营抵近马平城侦察,勒令柳州水营出击袭扰罗大纲的艇营。
罗大纲喝令艇营使用船上的劈山炮还击,打退了柳州水营的袭扰。
打退清军水营,罗大纲正欲再抵近侦察。
马平城城头的两位清军总兵,湖北郧阳镇总兵周凤岐,贵州镇总兵秦定三急令临江炮台上千斤以上的红夷大炮开炮,以重火力封锁柳江江面,阻止罗大纲抵近侦查,窥知马平城之虚实。
秦定三自莫村兵败,侥幸逃回武宣没多久,便在周天爵和林则徐的许可之下回贵州调兵募兵。
而后再入广西,秦定三一直在柳州训练他的新兵和团练。
时值柳州协整整三营兵马被周天爵抽调至武宣。
柳州为广西第一军事重镇,林则徐担心柳州有失,遂命二次入桂的秦定三暂署柳州军务,勤练新兵听候差遣。
只可惜秦定三没等到林则徐的调遣,林则徐便一命呜呼了。
林则徐死后周天爵大权独揽,屡次下令调秦定三的兵到桂平,以作为自己的嫡系兵马。
秦定三第一次入桂作战就被周天爵坑过。
莫村一战秦定三记忆犹新,自然是不愿吃周天爵给他画的虚空大饼,再听从周天爵的调遣。
故而一直滞留柳州府城马平。
湖北郧阳镇总兵周凤岐则是被林则徐最后征调入桂作战的一支外省客兵。
及至周凤岐率部抵达柳州之际,浔州府清军溃势已显,林则徐病危。
周凤岐便也滞留于柳州观望形势发展,没有贸然进入浔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