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第136节

  不知怎的,这一刻李瑞脑子里突然冒出战俘营的小先生经常挂在嘴边的劳动最光荣,不劳动者不得食之类的口号,倒觉得拉纤也没什么不好。

  以往干重活给加餐呢,拉纤肯定算重活。

  长船上,覃一森裹紧装着祖宗牌位的包裹,抬头瞥了一眼江岸边喊着号子拉纤的战俘,望着渐行渐远,祖祖辈辈生活的平在山,视线逐渐变得模糊。

  不知此次离开,余生是否还有机会回到平在山。

第172章 难了君王天下事

  此时此刻,江水沉沉,远山如黛的桂平城已是愁云密布、风雨欲来。

  半头银丝,形容枯槁的林则徐卧于桂平府衙内厅侧室。

  西线清军崩溃,武宣城陷,向荣、周天爵弃城而逃,已令林则徐大受打击。

  闻知乌兰泰救援张必禄失利,再到亲眼目睹老友张必禄的遗体卧于棺中。

  林则徐那本就孱弱垂危的身体再也无法承受接踵而至的打击,一日呕血数次,卧床不起,无法履其职任。

  昏迷数日,回光返照之际,为大局着想,在朝廷新任的钦差大臣到任之前,林则徐还是把广西军政大权交到了周天爵手里。

  周天爵的秉性与能力,林则徐不是不了解,只是两广总督徐广缙不愿蹚广西的浑水,林则徐别无选择。

  教匪未平,清廷文武疆吏俱损。

  一时间广西当局人心惶惶。

  周天爵不是林则徐,仓促之间从林则徐手中接过广西的最高权柄,虽有林则徐当面托付,可仍旧难以服众。

  毕竟周天爵的剿匪表现,广西各级官将是有目共睹的。

  林则徐此等能吏尚且无法平定上帝会教匪,周天爵就更指望不上了。

  林则徐病危无力处理公务之际,桂平城这座广西剿匪中枢,实际上便已处于瘫痪状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林则徐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很快在绿营高级将领和广西地方官之间传播。

  底层的绿营士兵和乡勇团练则是根据每日越来越少,越来越糟糕的口粮,到手越来越少的饷银判断桂平城里那位的林钦差已经不行或者是死了。

  林则徐正常履职时,尚能镇得住广西的官将。

  虽说贪腐无法杜绝,可还是能够将贪腐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各级官员武将的吃相不算难看。

  朝廷调拨,从邻省协济来的粮饷,能有六七成用到实处。

  现在么,林则徐行将就木,各级官员连掩饰都懒得掩饰,大肆搂钱卖粮。

  甚至还有绿营军官扣了乡勇团练的口粮往紫荆山里卖,直接卖给太平军换银子。

  似乎是要把前十个月没搂够的钱粮给狠狠弥补回来。

  绿营与乡勇团练,主兵与客兵之间的内讧愈来愈频繁,愈演愈烈。

  东线清军虽主力未损,可士气已大不如前,逃兵一日多过一日,每日死于内讧的兵丁团练甚至比被太平军打死的都多。

  林则徐终究还是没能够收拾得了广西的危局。

  临终前,林则徐将在桂平的官将召至病榻前做出了最后的交代。

  张必禄一死,林则徐身边再难找到一位如张必禄般堪用的大将。

  林则徐强睁着双眼,举目看去,偌大一个广西,靠谱的将领只剩下了向荣。

  江忠源是广西此行唯一让林则徐感到眼前一亮的人物,也可堪一用,奈何江忠源现在正值守孝期间,是白身。

  “接下来教匪的流窜的方向主要有二。

  一为东下广东,然教匪多为来人,来人与广东土人仇深似海,教匪不大可能东下广东。

  二为北上桂柳乃至窜入湖南。

  短毛教匪已下象州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匪北窜的可能性最大。

  湖南防务空虚,一旦教匪进入湖南,后果不堪设想,望诸君务必尽心尽力,为朝廷,为皇上分忧,将教匪堵截于广西境内!”

  林则徐气若游丝地交代说道。

  教匪军现在已经不是在山坳中东躲西藏,天地会式的流寇。

  而是已完成蜕变,具备与官军正面作战的强大对手。

  向荣入桂几乎是把湖南能够抽调走的机动兵力全部抽光了。

  如若教匪进入湖南,湖南境内的绿营团练难挡教匪之兵锋。

  湖南不比广西。

  广西地形相对封闭,教匪在广西闹得再厉害,最多也就波及珠江流域,影响到广东。

  教匪军如果进入湖南,等同于整个长江流域向教匪军敞开了大门。

  湖广两江乃朝廷赋税重地,湖广两江有失,将动摇到朝廷的统治根基。

  林则徐现在不指望能在短期内剿灭教匪,也不再奢望坐困上帝会教匪于两山之地。

  只希望他面前的这些人能够在新任钦差大臣到来之前把上帝会教匪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广西境内。

  众人虽各怀心思,但在林则徐的病榻前还是保持着和睦,没有互相拆台。

  纷纷点头答应了林则徐临终所托。

  “向提台,你乃绿营宿将,剿匪重任舍你其谁?我已向皇上保举你为广西提督,广西就拜托向军门了。”林则徐挣扎起身,握着向荣的手说道。

  楚军三度败于短毛之手,咸丰龙颜大怒将向荣湖南提督贬为记名提督,留效广西戴罪立功。

  记名提督虽然只比提督多了两个字,但二者天差地别。

  提督为实职提督,统辖全省绿营。

  记名提督为候补性质的荣誉衔,全名为“姓名记于兵部提督候选名册”。

  林则徐保举向荣为广西提督,接替了张必禄死后留下的广西提督实缺。

  尽管向荣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不过确实算得上是提拔。

  “谢林公。”向荣握紧林则徐苍老无力的手,信誓旦旦地向林则徐保证道。

  “向某自当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竭尽所能将教匪堵截于广西境内,定不让教匪荼毒他省,不负林公所托!”

  “楚军、镇筸兵元气未复,湖南向军门暂时回不去了,老夫拨你八万两银子,两万三千石粮,向军门就地招兵募勇剿匪吧。”

  林则徐满意地点点头,不顾一旁周天爵的反对,拨了八万两白银,一万三千石粮食给向荣重建楚军。

  并把从福建带来的两千三百闽勇与福建藤牌兵,从潮州府带来的两千五百潮勇托付给向荣,希望向荣能将太平军顺利地阻挡在广西境内。不使匪祸外溢。

  “老夫从福建老家和潮州府带来的闽勇和潮勇尚可堪一用,向军门,拜托了。”

  “向某自当尽力。”向荣哽声道。

  林则徐不仅给他钱粮,还给他精兵,让他重新有了和教匪军叫板的资格,向荣这次是发自真心地对林则徐感激涕零。

  向荣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上头会派谁来接替林则徐的钦差大臣之位。

  只是纵观朝野,无论下一任钦差大臣是谁,恐怕都很难比得上林则徐了。

  交代完身后之事,林则徐屏退众人,单独留下江忠源谈话。

  江忠源不禁让林则徐想起道光二十九年,途经湘江返回湘江之时,于江舟上秉烛彻夜长谈的一位湖南士子:“湖南真乃人杰地灵之地,人才济济,陶公若泉下有知,必觉欣慰。”

  “林公谬赞了。”江忠源诚惶诚恐道。

  “皇上有中兴之志,天公重抖擞,定会不拘一格拣选贤才。多事之秋,岷樵年富力强,又知兵,必有用武之地。老夫已为你保了个知府衔,未来的路能走到哪里,就要看岷樵自己了啊。”林则徐抓着江忠源的手,殷切地说道。

  如果说让权周天爵,重用向荣是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江忠源,林则徐则是抱有很大的期望。

  只可惜,他再也看不到那一天了。

  这位命途多舛的道光朝封疆大吏,终究还是油尽灯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带着不甘与遗憾溘然长逝。

  东线清军的天终究还是塌了下来。

  当然,对于某些人来说,则是终于拿掉了束缚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兴奋不已。

  比如长期军政大权旁落,不得不退居二线的广西巡抚周天爵。

  林则徐一死,在新任的钦差大臣到达之前,周天爵是整个广西级别最高的文官,再无人能够制衡他这头壮心不已的老骥。

  林则徐尸骨未寒,周天爵便忙不迭的调兵遣将,想在新任钦差大臣到来之前将上帝会教匪分而剿之,一显身手。

  我周天爵打不过短毛,难道还打不过长毛?

  周天爵名声在外,乌兰泰也不是完全没有脑子,拒不听从周天爵的调遣,公开反对进山围剿太平军。

  向荣则忙着接收林则徐的旧部,用林则徐临终前拨付给他的钱粮招兵募勇,以图重振楚军军威,完成林则徐临终前的遗愿,阻止上帝会教匪北上湖南。

  向荣招兵募勇之际,一个主动登门拜访的年轻人走进了向荣的视野。

第173章 离心离德

  “禀军门,浔州协千总张嘉祥求见,已在帐外候着,是否接见?”

  楚军亲兵入帅帐向向荣请示道。

  向荣轻轻“嗯”了一声,却并未即刻召张嘉祥入帐篷。

  他选择先晾一晾张嘉祥。

  向荣入桂虽久,但向荣入桂早期在桂林府剿天地会,中期扎营于武宣,直至半月前兵败后才灰溜溜地逃到桂平。

  向荣和浔州协绿营没怎么接触过,寻常的浔州协千总向荣没什么印象。

  可张嘉祥不是寻常的绿营千总,而是受招抚的南疆天地会悍匪,向荣多少听过张嘉祥的名字。

  张嘉祥手下有些天地会残勇余孽,素以毒辣狠厉著称。

  虽说张嘉祥受朝廷招抚已有八九个月,也得了浔州协千总的实缺。

  但由于出身不好,加之林则徐入桂后广西不缺兵将,故而张嘉祥一直未能够得到重用。

  张嘉祥原来是跟李殿元的。

  现在李殿元已死,张嘉祥在浔州协又不受待见,不得不寻找能为他提供荫蔽,重用他,给他机会的新主。

  换作是以往,受抚的天地会降将向荣确实看不上。

  此一时,彼一时。

  三次为短毛教匪所挫,向荣身边的楚军、镇筸兵连一半都没剩下。

  林则徐临终前给了他两千三百闽勇和两千五百潮勇不假。

  不过向荣现在的嫡系兵马偏弱,镇不住闽勇和潮勇。

  从湖南招兵募勇、重振楚军又需时日。

  就地于浔州府本地收纳些堪用兵将不失为良策。

  向荣微微抬头,语气平淡地说道:“让他进来。”

首节 上一节 136/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