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 第166节

  不管是谁,他的父母将他养大成人,都挺不容易啊。

  人头不是韭菜,割掉就没法再长出来了。

  能少割人头,尽量还是少割一些。”

  张绍在跟石守信说“毁灭与新生”的故事:

  你的正妻已经生育,你的妾室,也一个一个的生儿育女。为人父的心情,你应该是理解的。谁都是孩童长大的,如无必要,多杀人岂不是在妄造杀孽?

  为了杀人而杀人,又有什么意思呢?

  “放心吧,石某明白的。”

  石守信微微点头答应下来,随后将张绍送出了宅院大门。

  等回来以后,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拿出一张大纸,在上面画人物关系图和需求分析图。

  一个又一个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名字出现在这张纸上。

  他们的想法,他们的需求,又一条又一条列在纸上。

  “蜀国的势力,分为两派:

  一派是旧臣,跟姜维一路;一派是蜀中大户,站在我这边。

  他们都要对付钟会。

  魏国的势力,分为三派。

  一派是司马昭的亲信,要除掉钟会,将魏军带回洛阳,确保蜀地的平稳过渡,不会妄造杀孽。

  为首的便是监军卫瓘。

  一派是钟会和他的亲信,他们是要割据蜀地自立,清洗军中不听话的将领。

  最后一派是魏军将领和军中士卒,他们只想在蜀地烧杀抢掠,满载而归。这些人目光短浅,不会老老实实听从指挥调遣。”

  石守信自言自语道,脑子里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干大事可不是请客吃饭,最重要,最首要的目的,就是必须弄清楚:谁是我的朋友,谁是我的敌人。

  首先,钟会肯定是石守信的敌人,姜维也是,蜀国的那些旧臣也是。

  其实,刘禅和蜀中大户,都不是石守信的敌人,但也不见得是他的朋友。彼此之间关系如何,还要看双方博弈的情况。

  最后,石守信的朋友,只能是和他建立了“私人关系”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都无所谓。这种关系只跟他本人有关,与那些人跟司马家的关系无关。

  也就是说,即便是和司马家对着干的人,只要是建立了亲密的私人关系,也可以是石守信的朋友。

  一言以蔽之,蜀地的这一锅饭,石守信一个人是吃不完的。

  他要保证自己先吃饱吃好,然后再把剩下的,给最有实力的人来分配。具体怎么分配,那就是顺水人情的事情,石守信是不会干预的。

  谁最有实力呢,那显然是司马家。

  至于什么钟会啊,姜维啊,甚至包括卫瓘在内,如果不识相的话,那都是跟石守信在锅里抢饭吃的敌人!

  对于敌人,就要秋风扫落叶一般,一棍子打死!根本不需要讲情面!

  “半个月后,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啊。”

  石守信将手中的人物关系图放在桌案上,忍不住长叹一声。

  此刻他感觉有些无奈,并没有那种掌控全局通畅感。

  因为石守信发现,这件事就像是精密齿轮在运转一样,迟早都会发生,无论他怎么做都一样。

  只能被动去应对。

  他也是局中之人,大势早就是多年酝酿的结果。事到临头想去改变大势,就像是螳臂当车一般。

  心中感觉非常烦闷,石守信推开书房的门,在宅院内四处晃悠。

  现在已经入夜,宅院内的人大半都已经睡了。

  忽然,他看到有一间厢房还点着灯,从窗纸中透出的轮廓看,是一位女子正坐在桌案前。

  石守信推门而入,然后就看到有个容貌知性冷艳,身形消瘦的年轻女孩,正面对着他,低着头,摆弄着桌案上的算筹。

  所谓算筹,简单说就是密密麻麻一大堆竹签子,计算所用,历史悠久。

  《汉书》里面记载: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为一握。

  石守信忽然想不起面前女孩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应该是姓杨,汉中大户杨氏的出身。据说弟弟太小,父母早亡,很小就当家处理家族事务了。

  “这么晚了还不睡?”

  石守信坐到她对面,低声问道。

  “账目还没有算完,怎么能睡觉呢?”

  杨氏有口无心的回了一句,随即像是想起什么,抬头看着石守信,面色大变俯跪于地,吓得全身颤抖。

  “我又不是老虎。”

  石守信将她扶了起来,叹息道:“当初你家的族人没死的几乎都成了奴仆,这都是因为我事先没有跟刘钦交待清楚造成的,你就不必介意当初之事吧。”

  “妾……妾只是害怕被阿郎嫌弃,那次变故,族人死了不少。现在挺好的,妾挺满足。”

  杨氏长出一口气说道,不想再回忆那一夜发生的事情。

  “家族的账目没有那么多吧?”

  石守信好奇问道。

  提到这个,杨氏顿时来了精神。

  她鼓起勇气说道:“阿郎,妾以为,以如今您麾下世兵的规模,若是没个一百顷以上的田地,外加周边的山林湖泽产出,您是养不起他们的。您想好离开蜀地以后,要怎么生存吗?”

  杨氏没有说什么男人女人如何如何,而是直接提了一个生存问题:老爷,你麾下兵马太多,没有土地养不起呀!

  “这个你就不必操心了,你是以百姓的思维在考虑问题。

  而我则是以官僚和将领的思维在考虑问题。

  你觉得很难的事,在我看来,那都不是个事!”

  石守信哈哈大笑道。

  这妹子呆萌呆萌的,有点意思。

  而她提的问题,则更有意思。

  手里有兵,居然还要担心没有土地可以养活这些兵马,该怎么形容这种思维呢?

  “你要记住一句话,你家阿郎我啊,手里有枪!

  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家就是我粮仓!

  有兵在手还怕没有土地么?

  你放心,有人会乖乖的把土地交给我打理,我不收他们还跟我急。”

  石守信豪气万千的说道,拍拍杨氏的肩膀,然后起身离开了厢房。

  他心中暗想:这妹子不用着急收入房,干大事要紧。等摆平蜀地的事情以后,再好好跟她温存温存。

第145章 毁灭与新生(3)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成都城内看上去却一切如常。

  姜维在皇宫内一边招募新兵,一边部署防御和日常巡逻。石守信麾下部曲,依旧在清点粮秣军械,并在府库门前的校场日常操练。

  城外东南西北四支魏军,每日换防,各军都只派一千人守城墙。其他人不是在摸鱼,就是在摸鱼的路上,数着日子,盼着回归洛阳。

  城内城外,这日子过得是波澜不惊。

  不过台面上虽然没什么大动作,但台面下的小动作可就太多了!

  不少蜀国旧臣,借着入皇宫探望刘禅的机会,跟姜维密谋着什么。对此钟会不仅不阻止,甚至根本不过问,似乎是有意在放纵姜维。

  时间一晃就到了正旦节的前三天。

  这天忙碌了一整天,石守信还没来得及从军械库回到家宅,就被丘建叫到了皇宫附近的一处小院子里。

  小院四周,全都是钟会的亲兵,已经把道路和巷子都堵得严严实实的。

  眼见这一幕,石守信心中一沉,他知道,该来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

  果不其然,他和丘建走进院子,来到堂屋,就看到钟会和姜维正坐在堂屋里。除此他们以外,没有第三个人了!

  这件事,就四个人参与!保密性可谓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都坐吧。”

  钟会轻声说道,示意石守信和丘建落座。

  石守信倒是面无表情看起来很镇定,但丘建明显很紧张,浑身不自在。

  “如今大魏的权柄,已经被司马氏篡夺。我身负郭太后遗命,对此深感痛心啊。

  诸位,你们怎么看?”

  钟会将那封石守信都能背下来的所谓“郭太后遗命”,交给丘建,让他交给在场众人传阅。石守信饶有兴致的看向姜维,只见这位蜀汉名将脸上如同便秘一般,不苟言笑又是异常尴尬。

  不知道姜伯约看到所谓的“郭太后遗命”之后,会作何感想。

  以姜维的立场来说,他应该很无感,甚至想笑吧。

  假模假样的看完遗诏,石守信将其送还钟会,然后正坐于自己的位置,面色肃然,等待钟会训示。

  “诸位,我欲在成都举起义旗,反抗司马氏,恢复曹氏江山。

  你们愿意助我吗?”

  钟会看向丘建问道。

  其他两个人,石守信早就见过遗诏,也表态过,要不然钟会不可能给石守信放权,让他招募世兵。

  而姜维是什么心思自不必说,钟会跟他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说什么郭太后就可笑了,不过是看破不说破的装糊涂罢了。

  唯有丘建从未表态过,也没见过这封遗诏。他只知道钟会要造反,但以什么名义造反,并不知晓。

  “末将愿意为大都督鞍前马后,在所不辞!”

  丘建连忙表忠心,他要是现在不说话,不保证能活着走出这间屋舍。

  听到丘建的话,钟会很是矜持的点点头。

  “三日之后,在皇宫举办正旦庆典,所有牙门将、骑都尉、中军以上的官职,都要参会。

  待酒吃得差不多以后,我便会拿出郭太后遗诏,号令将校们在血书檄文上署名。号召部曲打出蜀地,兵锋直取长安!”

  钟会直接将手里的酒杯摔在地上,面色凝重说道。

  这个理由,着实有些可笑,可也总比没有要强。

  如果钟会说自己要造反,要自立为帝,你看看到时候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

  很多事情可以做,但绝对不能说。

  “姜维,你带领本部兵马,于三日之后的庆典当天,控制住皇宫,所有人只许进,不许出!”

首节 上一节 166/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