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钟会的第二支箭,邓艾越是反抗,就会越是坠入深渊!
只要邓艾拒绝,那么钟会就可以写信到长安告状,告诉司马昭:邓艾在成都是多么受爱戴呀,已经成为了蜀汉君臣的保护神!
自己想找刘禅这个亡国之君要个女人做妾都办不到,都被邓艾阻拦了。
邓艾真是高风亮节啊,唯有昔年汉高祖入关中可比。
听闻汉高祖当年入关中也是如此做派,邓艾看来是想当汉高祖啊!果然是志存高远,老马伏枥!
有邓艾之前那封战报打底,钟会相信自己再进一下谗言,司马昭一定会动心的!
钟会知道司马昭现在已经在怀疑他,不过没事,有个类似汉高祖的邓艾,司马昭会“两害相权取其轻”。
除了这两支箭,第三支箭也在悄悄的进行:重新整编姜维麾下的蜀军,并让姜维独领一军,在本地招兵买马!
也就是用司马昭给的粮草,去养姜维的兵!
这些人马是要做什么呢?
呵呵,钟会自然是不会对外公开,一切都是在悄悄进行。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脸上的自得掩盖不住。
正在这时,丘建悄悄走进帅帐,在钟会耳边轻声说道:“大都督,晋公写信过来了。去成都的那个信使,也被我们拦截了,书信都在这里!”
丘建将一叠书信递给钟会,有曹奂的,也就是朝廷公开发布的圣旨,也有司马昭的密信。
有送给钟会的,也有送给邓艾的,还有送给卫瓘的。
所有书信,都一股脑的被钟会拿到手了。
这种事情,已经是胆大包天,若是被司马昭知道,钟会回洛阳以后一定会被清算。
但是钟会已经不在乎了,现在的他,那是什么事情都敢做。要的,不过是借口而已。
“此事莫要声张。”
钟会对丘建摆摆手,示意他退下,自己要静一静。
第117章 感时花溅泪
涪城郊外某个军营内,石守信正在观摩麾下军队出操。
那些汉中土豪私兵出身的士卒,勇力和基本的杀人手艺是不缺的,再怎么说,也是从一众部曲中筛选出来的青壮。
这些人的问题在于听号令的能力还很稚嫩。
真正打仗的时候,战场都是乱糟糟一片,普通士卒,除了自己身边几个人以外,其他人在哪里都不知道。
这个时候,正在作战的士卒要怎么办呢?
答案是:一看旗帜,二听鼓乐。当然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容易了。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适应情况。
光旗帜就有很多种,中军传令兵的指挥令旗,掌旗官握着的帅旗等等。旗帜的使用,旗帜出现的场合,都是有讲究的。
而鼓乐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同命令用不同的乐器,什么鼓点是什么命令,都有明确规定。
这些不仅要熟悉,甚至要求形成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
此时此刻,马隆正在给各队的都伯(队长)和屯长讲解号令与旗帜。等一会,这些都伯学会了以后,再去教他那一队的士卒。
都伯和屯长之类的低级军官在接受军令教学的时候,士卒们正在操练阵型。
怎么从休整状态集合,怎么从方阵变圆阵,怎么从前队变后队,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石敢当,你军中士气很旺嘛,我一进军营,就感觉到一种勃勃生机!”
穿着蓝色锦袍的钟会,带着丘建,进入大营巡视军中操练。一边说一边脸上还堆着笑容。
钟会对这支军队的状态感觉很满意,石守信麾下的部曲,训练热情高涨,就是一副准备打仗的样子。而不像是其他魏军,现在已经处于磨洋工和出工不出力的状态。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其他魏军将领都等着返回洛阳分钱,上行下效,军纪越来越松散,日常出操,也是能简单就简单,反正他们也不想折腾了。
只有石守信麾下将领明白,真正的大战在成都,弄不好就会死人翻船。
这个时候不好好练练,难道等大战爆发的时候再练么?
压根就不需要别人提醒。
如果现在不练,到时候就会死,就问练还是不练!
“回大都督,军中操练乃是日常,如同吃饭喝水,怎么能停下来呢?
大都督谬赞了。”
石守信对钟会作揖行礼道,态度十分谦逊。
“很好,将士们训练辛苦了,今天的晚饭加餐,酒就不要了,多点肉吧。”
钟会哈哈大笑,拍了拍石守信的肩膀,然后带着丘建离开了大营。
这支军队,多练练好啊。反正他们不会向司马昭效死力,现在练得越熟练越好。
看着钟会离开的背影,石守信抱起双臂,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石监军,阳光酷烈,还是回军帐休息吧。
李亮已经回营了,正在您军帐内候着呢。”
孟观凑过来对石守信禀告道。
“走,去跟李亮聊一聊。”
石守信微微点头,带着孟观进入自己的营寨,李亮似乎已经在这里等了有段时间了,正低着头百无聊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说吧,成都那边情况如何?”
石守信大马金刀的坐下,也不避讳孟观就在这里,直接开口询问道。
李亮清了清嗓子说道:
“回石监军,信是让一个乞儿送到营门哨兵那里的,属下以为没有暴露身份。此外,属下还在成都周边村落打探了一下。
怎么说呢,邓艾在那边名声很好,几乎是财物无所求,妇女无所幸。
除了他本人居住在皇宫里面被人诟病外,其他的事情做得还不错。
属下稍稍打探了一下,感觉成都的局势比较平静。”
李亮不急不缓的禀告道,还说了成都那边的民情,总之一切都好。
最起码没有出现羊琇带兵劫掠地方搞“三光”的那种鸟事。
“看来陈寿没有说谎,邓艾在成都实行的是怀柔政策。”
听李亮所言,石守信已经明白了一个大概。
邓艾这么做,其实也比较好理解,因为他就是想图一个好名声,其他的东西,不重要。
邓艾已经六十多了,就算他去贪财,他能贪多少呢,自己能用多少呢?
他去掳掠美女……还是算了吧,也就能玩玩老头乐而已,没必要折腾了。
所以说,邓艾希望他灭蜀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都能达成一个完美的结局。为此,可以牺牲一些东西。
“邓艾还住皇宫吗?
我看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啊。”
石守信叹了口气,邓艾这个政治智商低下的老将军,现在背上已经插满了旗帜,半身都已经陷进棺材里面了。
唯独他自己后知后觉,认为一切安好。
“刘禅,就没有跟他的那些旧臣们联络一下?”
石守信疑惑问道,他想起这一茬,感觉刘禅的力量其实还是有的,不过抵抗的意志还有没有,那就不好说了。
“回石监军,这个属下没看出来,也没那个渠道去打听啊。毕竟您的计划还不能暴露,属下问多了,会引人怀疑的。”
李亮解释道。
石守信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把前些时日,演武时下暴雨的事情跟李亮说了,又把姜维独领一军,还在本地招兵买马的事情也说了。
听完这番话,李亮大惊失色道:“石监军,钟会已经在加紧部署了。姜维的兵马,就是专门用来控制魏军中那些不服钟会的部曲。有了姜维的力量,钟会就不再是个任人揉捏的面团了!”
“谁说不是呢,唉!”
石守信长叹一声。
他是想站在钟会这边吗?其实他是不想的,至少一开始不想。
但自从上次卫瓘让他送信,结果半路上信件被钟会的人拦截后,石守信就改变了主意。
手里没点“自己人”,那是不行的。
别看胡烈等人跟自己称兄道弟的,然而一旦陷入非生即死的环境中,这点所谓的“兄弟情”,就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了。
石守信麾下那些人,都是利益深度捆绑的,李亮甚至已经都要当孩子的舅舅了。只有利益深度捆绑的团体,才能在关键时刻如臂使指!
要搞自己的兵马,就只能借钟会的虎皮,以钟会的名义搞到各种资源。
站钟会,就意味着钟会一旦失败,自己这边会受到牵连。所以什么时候跳船,甚至是“大义灭亲”,就显得很重要了。
石守信已经提前跟羊祜写过信,事后可以向司马昭证明自己的“忠诚”。
他估摸着,事后被清算的可能性不大,问题只在于,在大结局以前,他绝对不能输!
“你妹妹现在有孕在身,你最近多陪陪她,现在就去吧。”
石守信对李亮吩咐道。
李亮是懂得看眼色的人,现在明摆着是石守信要跟孟观面授机宜,他自然不会像个傻子一样杵在这里。
待李亮离开后,孟观对石守信作揖行礼问道:“石监军,您有什么吩咐?”
“来,坐下说,不必拘谨。”
石守信微笑说道。
他那人畜无害的样子,看得孟观直发毛。别人不知道石守信如何,孟观可太明白了!
料敌先机,有勇有谋,出手果断!
他觉得石守信是一个想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去做的人,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绝不会半途而废。
“石监军,您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吧,让末将上刀山,下油锅,都一样在所不辞!”
孟观表忠心道。
石守信摆摆手笑道:“不至于不至于。”
他看了看孟观脸上紧张的神色,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胳膊,示意孟观不要太紧张了。
“我现在有一子一女,李秋肚子里那个不算。你返回洛阳后肯定会成婚,不如这样,将来你的正妻第一胎是女儿,那就让我的长子娶她。若是你的正妻第一胎是男儿,那我就把我的女儿嫁给他。你看这样如何?”
不如何,我好怕啊!
孟观心中暗暗叫苦。石守信把儿女亲家这件事都提出来了,显然是已经不想再兜圈子了。
一定是有生死攸关的大事要托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