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现在对邓艾是一肚子不满,当然了,对钟会也是颇有微词。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李将军还是别想那么多了。
所谓富贵平安,要是富贵得不到,能平安归家也是福气。”
石守信劝说了一句。
李辅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莫名觉得这位石监军说话听着很顺耳。
“扎营的事情,让下面的人去办就行。你现在随李某去见大都督吧。”
李辅指了指不远处的都督府。
这里原本是刘备当年的“行宫”,比白水关那边的衙门要气派多了。
不一会,李辅将石守信带进了守备森严的都督府内,这里可以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也不知道是经历了什么事,钟会的安保级别居然直线上升。
要知道,钟会虽然眼高于顶,但此前行事风格还是很低调的,经常是在帅帐内办公。
来到书房门前,李辅就告辞离开了。临走前指了指书房门,示意石守信自己进去。
“石监军,里面请,大都督已经等候多时了。”
担任钟会麾下亲兵队长的丘建,看到石守信来了,连忙上前打招呼,将其引进了书房。
石守信在心中暗暗吐槽:钟会这厮现在架子真大,寻常之人压根就见不到他,想见一面还要通传好几次,搞得跟个皇帝似的!
对了,皇帝?
石守信心中猛然一惊,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不动声色跟在丘建身后,一见面就发现钟会脸上春风得意,轻轻的对丘建摆了摆手,后者非常顺从的退出书房,留下石守信跟钟会密谈。
“坐吧。”
钟会指了面前桌案对面的那个软垫。
待石守信落座后,钟会笑着给石守信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你这次转运的军粮送得很及时啊,要不是你送了这一波,我军都要断粮了。”
钟会举起酒杯,石守信也不得不举杯跟他碰杯,二人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然后钟会目光灼灼看着石守信,等着他开口。
“朝廷卡住粮道了?”
石守信沉声问道,面色微变。
“然也,羊祜修书一封给我,说现在蜀国已经投降,并不需要那么多军队进入蜀地,自然也不需要供给那么多粮秣。
我则回信说蜀地人心未付,入蜀后恐怕变生肘腋,还是多一些军队为好。因此粮秣不但要送,而且数量还不能比过往的少!”
钟会冷哼一声,似乎对羊祜给他穿小鞋极为不满。
石守信心中暗道:羊祜为人谨慎,怎么可能给钟会穿小鞋。表面上看是羊祜送信,实则他只是当了司马昭的嘴替罢了。
司马昭的意思很简单:蜀国就算在战前,满打满算也凑不齐十万兵马,现在都投降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早就不可能再反抗。那你带十多万军队入蜀是个什么意思?
平心而论,司马昭问得有道理啊!仗打完了不撤军,你小子是想造反不成?
“大都督,司马昭此獠,是不是对郭太后的遗命有所怀疑?”
石守信压低声音问道。
钟会装傻,那他也只好陪着钟会装傻。至于什么郭太后的遗命,那只有傻子才会信。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不过司马昭此贼怎么想都无所谓,随便他好了。”
钟会轻轻摆手,示意不必继续细说,眼中有一道厉色闪过。
“对了,你这次去汉中招募的兵马,可靠吗?”
钟会换了个话题,开口询问道。
石守信稍稍犹豫片刻,随即非常确信的点点头道:“很可靠,无论如何,他们也不可能跟胡烈这些人混在一起。一旦有变,他们还是指望得上的。”
这倒是句实在话。
其实钟会也不太相信那些汉中本地土豪,会忠心耿耿的替自己办事。
不过反过来看,那些人只要不听从胡烈与卫瓘等人的命令,那不就等同于站在自己这边么?
只要不站到敌人那边,就是可以争取的盟友。带在身边要比待在群狼环伺的魏军之中安全许多。
“明日我便将帅帐移到你军中,包括亲兵队在内,这个没什么问题吧?”
钟会开口问道。
听到这话石守信简直想吐血!
你这样明火执仗的搬家,那不是把不信任都写在脸上了吗?你让李辅这样没有明确站队的将领们怎么想?
石守信连忙劝阻道:
“大都督,此举十分不妥。下官以为,您还是不宜迁徙帅帐。
这样大张旗鼓的移帐,胡烈等人一定会察觉出什么,说不定马上就会暴起发难。
末将麾下那一支部曲,现在一点也不引人注目。隐藏于阴暗处,到时候方便为大都督办事。
若是您将帅帐移到我部人马之中,那岂不是所有人都要盯着下官?到时候下官还怎么替您做事呢?
事关重大,请您三思啊!”
这话确实是有道理,钟会微微点头,似乎是被说服了。其实他也是随口一说,真要去办,反而会犹豫再三。
“那也行吧,你部就在中军边上负责运粮,这样不会引人注目。
当然了,我会将军中运粮的骡马都分配给你。然后军粮的分配权,也交给你。
本都督的意思,你明白了吧?”
钟会嘿嘿冷笑道,当然了,他不是在笑石守信,而是在笑其他的人。
那些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公然对他唱反调的人!
自从蜀国皇帝刘禅对邓艾上降表以后,钟会手下的那些将领,对他的尊敬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蜀国投降,已经不需要打仗了呀!
大都督的很多权力,都是“因战而生”。当没有战争的时候,就不能找理由杀死军中大将。
而没有战争了,那么战利品的分配权,也自动消失了。
都没有战利品分配权了,那军中诸将为什么还要惯着钟会呢?
你是大都督,你是很厉害,但是战争已经结束了呀!
你说你装什么逼呢!
对此钟会也是非常无奈。因此他对邓艾的恨意,也是一天多过一天。
“大都督是说,如果有谁对大都督很尊敬的话,那末将在分配粮秣的时候,就……稍微照顾一下他的部曲,对吧?”
听到石守信这么说,钟会满意的点点头道:“那是自然,军中有部曲听从我的号令,那就优先配给粮草,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钟会这小阴招,石守信心领神会。
至于他去汉中那边招募土豪的世兵部曲,这样的事情,在钟会看来就不值得去追究了。
钟会现在就是对人不对事。
不是他的人,做正确的事情也没用。
“明日大军开拔,进入剑阁。
你稍微在剑阁停留一下,安排好粮草入仓。
办完这些事情以后,再来涪城与我汇合。
至于军中粮秣的分配权,我下一道军令给你便是,无须增设官职。”
钟会给石守信下了一道非常重要的命令:兼职分配大军粮草!
可以说是非常重用了。
不过石守信也没忘记曹丞相“借人头一用”的那个名场面。
很显然,钟会现在对他重用不假,但也悄悄挖了个坑。只要他不听钟会的号令,马上就会有“贪墨粮草”的黑锅甩到石守信头上。
到时候这颗脑袋还能不能保得住,可就两说了。
“得令,末将一定把大都督安排的事情办好。”
石守信对钟会作揖行礼道。
钟会轻轻摆手,示意石守信可以离开这里了。
石守信走出都督府,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听说羊琇是独领一军,现在自己掌控了粮草分配权,要不要……给羊琇穿一穿小鞋呢?
在粮草分配这方面,向羊琇所部兵马稍微反向倾斜一下呢?
还真是令人有点小期待呢。
石守信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可不是什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人,他报仇就是要从早到晚,有机会就要试试!
看看,这机会不就来了嘛!
第109章 当坏人要坏,当好人要更坏
剑阁已经被胡烈带兵拿下,这一战非常惨烈,蜀军主力虽然已经退走,但殿后的廖化,显然不打算直接放弃城关。
他一路且战且退,吊着不熟悉剑阁地形的胡烈。最终魏军伤亡数千人,才拿下剑阁。
当然了,胡烈的遭遇在意料之中,乃是钟会故意给他挖坑,这也是钟会排除异己的手段。
胡烈不是给司马昭写信告状,说钟会要反吗?
钟会自然也会给胡烈穿小鞋,让他带着本部人马,去当前锋军啃骨头。
胡烈还能说什么呢?
就像当年司马懿收拾张郃一样,官大一级压死人,钟会命令他出击,胡烈又有什么办法呢?
一样只能硬着头皮上,但凡说个“不”字,就会被钟会军法从事。
拿下剑阁后,胡烈心中憋着一口气,直接派了个受了伤的亲兵,前来汉寿传达军令,告诉钟会他们已经拿下剑阁了。
隐约是在表达不满。
两人之间似乎已经演都不带演一下了,什么时候正式翻脸谁都说不好。
不过这跟石守信没有直接关系,他作为殿后的部队,负责清点位于剑阁最后方大剑关内的府库和粮仓。
并在此屯粮,组织后勤。
接下来,他要以剑阁为据点,向成都方向逐次建立临时粮仓,每五十里地就设一个屯粮的粮库,以供应十多万大军的后勤,确保粮道的稳固。
钟会的意思也很明白了:剑阁里面有蜀军留下来的不少好东西,你该拿多少就拿多少,充实你的部曲,方便我们去成都以后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