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前还处于“戴罪”状态,真要造次,少不得被钟会一顿修理。虽然钟会已经修理过诸葛绪立威,不太可能拿许仪撒气了,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嘛。
石守信刚刚告诉他,自己打算带弟兄们去汉中本地“筹集”一点军粮,许仪立刻秒懂。
毕竟,曹魏军中干这事已经算是一种传统了。许仪老爹许褚就干过,他哪能不知道呢?
石守信承诺事成之后返回,给许仪带一份“礼物”,却是没说这礼物到底是什么。
有可能是一份不会动的金银细软,也可能是一个会动的“细软”。
总之,许仪很期待,对石守信的坦诚相告非常放心。
“对了,是哪一家,或者是哪个地方?”
许仪忽然拉住石守信低声问道。
“袭氏,杨氏。”
石守信示之以诚,没有隐瞒。
很多事情,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一些基础的互信,否则一旦秘密败露后,人品就碎一地捡不起来了。
“杨氏倒是无甚稀奇,经史传家的。
可这袭氏起源于巴蜀土著,颇为凶悍,家族子弟当年很有些人在蜀军中服役。
你把他们收拾一顿,我看有不少人都会谢你替他们出口恶气。只是估计这袭氏不好对付哦,你要小心些啊!”
许仪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似乎和袭氏的人冲突过,对这些知之甚详。
“放心,我心里有数。他们再凶也是民,我们再弱也是军,连居家的巴蜀土著都打不过,那以后也不用混了。”
石守信拍拍胸脯打保票道。
许仪转念一想,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
袭氏很凶悍,那是因为他们曾经是蜀军中的军官,甚至麾下还包含世兵制的部曲!
但是脱离了蜀军这个大平台后,他们还有当年的战斗力么?
兵器、弓弩、箭矢,这些都能自给自足么?盔甲有么?有专门的脱产军队么?
恐怕都要打一个问号,实力远逊于当年再正常不过了。
“嗯,石监军务必要当心,而且速度还要快。汉、乐二城有一万军队,被他们知道了动静,解释起来可不轻松。”
许仪提醒了石守信一句,实际上,后者最担心的,也是这一点。
劫掠动静大了,就会让围困汉、乐二城的军队警觉,虽然是所谓的友军,但刀剑无眼,到时候那两支军队的主将,可不见得会听石守信解释!
“谢了!”
石守信应了一声,跟着队伍出了阳安关。
不一会,孟观赶了上来,对石守信禀告道:“石监军,没有人掉队,到了前面阳平关故址,我们和刘钦就要分开行动了。”
“嗯,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石守信点点头道,许仪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要。
袭氏的来历,更接近于孟获那种,而非是简单自耕农起家的土豪。
不过他们汉化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想象,只花了几十年时间就从山林间的部落变得跟汉家土豪别无二致,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是产生过世兵制将领的地方大户。
所以袭氏的武德应该很充沛的。
而乱世,武德几乎就与财帛挂钩,否则早就被人抢得一干二净了。
“袭氏这头肥羊,很值得捞一笔啊,就是带点刺。”
石守信冷哼一声说道。
“嘿嘿,石监军这就说错了,类似袭氏这样的土豪,打死勿论,朝廷唯愿我们狠狠捅他们几刀。”
孟观冷哼一声说道。
“你家乡也有这样的吗?”
石守信好奇问道。
孟观点点头道:“那可不是么,如今朝廷能管到的只有县城,到了乡下,各种稀奇古怪的人都有。比如说泰山那边就有横行乡里的泰山贼,泰山这种封禅的地方都有贼,真邪乎!”
石守信点点头,他只去过河东,总体还算太平。不过那也是因为河东的世家大族已经发展起来了,反而是挤压了袭氏这类人的生存空间。
“到时候我们见机行事。”
石守信对孟观吩咐道。
孟观摩拳擦掌,一脸兴奋说道:“那当然了,卑职跟随石监军多时,也没显示出自己的本事,这回正好试试身手如何。”
为了以防万一,这次虽然没有穿军服,但是带了一百套半身札甲。一旦飞龙骑脸被人打回来了,立刻披甲,不讲武德去欺负袭氏!
不过应该不至于到那一步,区区汉中土鳖,石守信觉得自己麾下一千人,可以一个打他们十个!
第87章 以父之名
绵竹县城外,两万多蜀军在这里摆开了阵势,如果不知道底细的话,这支军队表面上看还像是那么回事。
但实际上,这里头大多数,都是刘禅临时从成都招募的,还有一部分是城内大户的部曲。
比如说关家,比如说张家等等。
所以,说这支军队能打吧,它确实有一些战斗力,不是披上军装的农夫。但要说这支军队不能打吧,它也确实不如姜维麾下的常备军。
而且差了不止一点,只是样子好看,不能打大仗恶仗。
此刻诸葛瞻坐在一张轮椅上,手里拿着羽扇,双目平视前方。白色儒衫,看起来温文尔雅,仿若仙人下凡。
诸葛瞻并不喜欢这幅打扮,但这幅打扮却是和诸葛亮最像。有这派头,即便是诸葛瞻什么也不做,也能让一些人回忆起诸葛亮在时的情况。
军心便会为之一振!
“武乡侯,邓艾的兵马就在五里外列阵,我们是攻过去,还是等他们来攻?”
黄崇凑到诸葛瞻身边,俯下身低声问道。
“等邓艾来攻。”
诸葛瞻面色平静说道,他太知道麾下这支军队有几斤几两了。若是主动进攻,等于是找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穿着父亲的“套装”,有智力加成,总之诸葛瞻似乎多了几分信心。
“父亲,孩儿愿意守左翼!”
身边的诸葛尚向诸葛瞻请战道。
“下官去右翼督战!”
黄崇也向诸葛瞻请战。
看得出来,跟随诸葛瞻而来的指挥团队,战意还是很高的,没有谁提出要投降,上阵时也是踊跃请战。
“诸葛尚督战左翼,黄崇督战右翼,死战不退,不得有误!”
诸葛瞻下令道,左手拿着羽扇,右手却是握紧了拳头。
……
离绵竹县城五里地的一片开阔地,魏军已经整军完成,在此列阵,准备战斗。
邓艾勒马于战阵最前方,五里地距离有点远,还隔着一片竹林,根本看不到蜀军的阵线。不过根据斥候的汇报,他在脑子里勾勒出蜀军阵线的模样。
全军大体分成了左中右三个部分,横向倒“品”字排开,每一部三个方阵,每个方阵约三千人。
中军在后,左翼右翼在前。
这一战的胜负手很明白了,不是直接攻击中军,而是谁先击破对手的两翼,就能裹挟溃军一路杀穿!
如果先攻中军,则会被对手两翼包夹。
“邓忠!”
邓艾高喊了一声。
“末将在!”
邓忠策马而出。
“令本部人马冲击贼军左翼。”
邓艾从容下令道。
“得令!”
邓忠领命而去,十多个骑兵领着三千步卒朝左边而去。
“师纂!田续!”
邓艾又喊了一声。
“末将在!”
师纂与田续二人同时出列。
“带兵攻右翼!”
邓艾下令道。
“得令!”
师纂与田续也出列领了军令,二人和邓忠一样,带兵离开本阵,只不过是朝着右边而去。
邓艾安静的等待着。
本来蜀军就多,为什么邓艾不全军压上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需要亲自率领预备队,在战局最关键的时候一击必杀!如果大军都派出去,那么气力已经用老,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他手里还有压箱底的五千精兵,准备在关键时刻用上。
邓艾跟姜维斗法过很久,作战经验极为丰富,那种面对敌人时的镇定自若,是新手无论如何也模仿不了的。
他就这么骑在马上,耐心等待着。
另外一头,邓忠、师纂、田续等人的兵马,已经跟蜀军交手了。
稍一接触,战况便立刻白热化!
诸葛瞻之子诸葛尚,没有继承祖父诸葛亮的才智,倒是跟五虎将之一的张飞有点类似。那一根长枪耍得虎虎生风。
诸葛尚带着一小队精锐骑兵,伴随着少量本部人马的步卒,一同杀入邓忠的魏军之中,如同虎入羊群一般锐不可当。
诸葛尚非常聪明,瞅着战阵边缘下手,眨眼功夫,魏军的战阵就从边缘塌陷下一小半。
就像是一个人的手臂被人削去一大块肉。
正在前方冲阵的邓忠一回头,发现自己队伍的边缘居然缺了一块,明显是被敌军的武将带兵反冲了。
他立刻心中一沉,汗毛都倒竖起来。
邓忠也顾不上往前冲,不由分说调转马头,迎着诸葛尚就冲了过去,枪出如龙直刺诸葛尚面门!
邓忠跑得太快太急,却是忘记魏军的马匹早已丢在了阴平。现在胯下战马,都是从江油关缴获的,总共也就几十匹,分到他这里的不过十多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