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35节

  曹操若是亲自来了,连逃跑的机会都未必会有!

  倒不是关羽长曹操志气灭自己威风。

  曹操,是用一场场的胜利打出来的威望!

  还未成长起来的关羽,在曹操面前还不够资格对阵。

  念及此。

  关羽不由惊出一身冷汗。

  自以寡敌众,一战擒双将后,这十日里关羽有些忘乎所以了。

  险些都忘记了曹操用兵,最喜孙子兵法,最善兵行诡道。

  换成袁绍,哪怕诸葛亮在小沛待个半年都见不到袁绍一兵一卒。

  可对手是曹操,指不定出门遛个弯就能遇到曹操。

  史载刘备夺小沛后,断定曹操要防袁绍不会东征,不曾想曹操竟然直接玩了个声东击西,一面迷惑袁绍,一面亲征刘备,短短一个月内就让刘备狼狈而逃,更生擒了关羽以及刘备的家眷。

  可见一斑。

  “是关某大意了。”

  关羽拱手认错,对诸葛亮更生敬畏。

  虽然用最狠的话打击了关羽的骄矜,但诸葛亮却依旧一副气定神闲、成竹在胸的模样。

  一切都在料算中的局势,不足以让诸葛亮生出慌张和惊惧。

  军令很快下达。

  夏侯博引三百青壮押运武器甲胄粮草等辎重先行,关羽则引二百白毦兵护卫诸葛亮在后。

  等辎重尽数出城后,诸葛亮又留了一封信给小沛的贼曹薛亮,称:若有曹氏或夏侯氏大将抵达小沛,转交此信就可立功保命。

  原本诸葛亮是想让小沛令转交的。

  不过小沛令一听诸葛亮要离开,且诸葛亮又推测曹氏或夏侯氏大将即将抵达小沛。

  吓得小沛令连夜带着妻儿就跑路南下,投奔沛国南部都尉袁涣去了。

  贼曹薛亮不想跟着诸葛亮离开,又太想进步了,于是自告奋勇的接下了这个“重任”。

  如预料。

  诸葛亮等人刚从小沛离开三日,一支骑兵就杀到了小沛城下。

  为首者,虎背熊腰,双目如炬,正是曹操最器重也最善攻的骑将:曹仁!

  闻讯的贼曹薛亮忙引众吏出城迎接。

  “小沛令何在?”

  曹仁威目一扫,厚重的煞气竟令胆小者双腿发颤。

  “小沛令于三日前,弃城而逃了。”

  太想进步的薛亮,毫不犹豫的将小沛令弃城而逃直言相告。

  “你乃何人?”

  曹仁虎目掠过,不容置疑的喝问令薛亮头皮发麻。

  薛亮不敢怠慢,忙取出诸葛亮的书信,双手呈上:“小人是小沛贼曹薛亮,有左将军麾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书信在此。”

  诸葛亮?

  曹仁不由眼神一变。

  数日前。

  司空长史刘岱返回许都,给曹操带去了诸葛亮的书信,署名就是【左将军麾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

  曹仁还记得。

  曹操在见了诸葛亮的书信后,当场大骂刘岱“愚笨如猪,孤竟会以你为长史”,随后就罢黜了刘岱司空长史一职,令其回家反省。

  曹操根本不信刘备已经到了河北!

  至于“蒙冤北行”“袁绍奸计”,曹操更是半个字儿都不信。

  只要刘备还在青徐一带活跃,曹操随时都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

  曹操毫不怀疑刘备的能力!

  想一劳永逸的解决两线作战的危险,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迅雷之势击溃刘备。

  若能生擒,自是更好。

  曹操馋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万人敌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

  随后。

  曹操一面令众将固守官渡及黄河南岸津口,一面以曹仁督骑为先锋奔袭小沛,更是力排众议,亲引精锐押后而来。

  曹仁不敢大意,拆信而观。

  下一刻,曹仁就脸色大变。

  但见信中就一句话:袁绍暗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欲袭白马。

  “诸葛亮竟知袁绍的战略部署?”

  曹仁内心骇然难掩,有心将其视为诸葛亮的诳语,又担心诸葛亮真的知道袁绍的战略部署。

  万一真如信中所言,驻守在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如何能挡得住郭图、淳于琼和颜良的大军?

  “薛亮,随我去见司空。”

  曹仁将信收好,虎目再次看向薛亮。

  薛亮大喜。

  诸葛亮果然没有骗我,我可立功保命了。

  曹仁不想耽误时间,直接分了薛亮一匹战马,星夜兼程的赶往后军。

  不论诸葛亮的情报是真是假,曹仁都得将信先送到曹操手中,请曹操来决断!

  月初,求月票。【新书榜掉了,泪崩】

第45章 命运使然,两个“丞相”的“相遇”

  小沛西。

  丰县,县衙。

  诸吏屏息,落针可闻。

  丰县令跪地叩首,瑟瑟发抖。

  而原本该由丰县令坐的位置,一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的将官正斜倚凭几,细细的端详手中的交割令。

  当目光落在交割令上的“左将军司马关羽”字印时,将官那若凤瞳的双眸明显有了变化。

  将官不是别人,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当朝司空:曹操!

  数日前。

  曹操闻知刘岱、王忠兵败,又悔又恨。

  悔的是不听郭嘉劝告放刘备离开许都,恨的是刘备不识抬举非要跟自己对着干。

  担心刘备会煽动徐豫诸势力或反叛或中立,曹操力排众议,抽调精兵东入小沛。

  一者是为了擒拿刘备,二者是为了震慑徐豫诸势力,以避免在与袁绍正式决战时,徐豫诸势力会挟机生事。

  曹操在豫徐两州制造的杀戮不少,仇家甚多。

  若曹操势强,豫徐诸势力会蛰伏以待时机;若曹操势弱,豫徐诸势力定会落井下石。

  史载刘备举旗反曹后,有昌豨及豫徐诸郡不服曹操者声援;刘备奉袁绍令入汝南开辟第二战场后,又有刘辟、龚都及汝南袁氏门生故吏声援。

  可见一斑。

  “蹭蹭蹭——”

  许褚披甲而入。

  眼角扫了一眼跪地叩首的丰县令,许褚恭谨的向曹操拱手禀事:“司空,曹议郎回来了。”

  曹议郎即曹仁。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后,表曹仁为广阳太守。

  又因器重曹仁武勇胆略,故而曹操不令曹仁守郡,而是令曹仁以议郎的身份督领骑兵。

  听闻曹仁归来,曹操不由凤瞳一凛,顿有不妙的预感。

  曹仁善督骑兵。

  昔日征讨陶谦、吕布的时候,对徐州诸县的地理也不陌生。

  曹操给曹仁的军令是:入小沛,过东海,经琅琊,入北海,一是为了擒拿刘备,二是为了震慑泰山六将。

  若无特别事由,曹仁是不会轻易回来的。

  既然回来了,必有重大事由。

  看着手中的交割令,曹操又将目光看向了“左将军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字印。

  这是曹操第二次听闻诸葛亮这个人了。

  上回是刘岱带回了诸葛亮的信,让曹操对刘备这个新募的军师中郎将有了初步的印象:好弄诡计,满嘴谎言!

  诸葛亮忽悠刘岱的话,骗得了刘岱,骗不了曹操,也骗不了曹操麾下的智者。

  再加上“军师中郎将”这个明显模仿“军师祭酒”的特殊职位,让曹操对诸葛亮又生出了几分好奇。

  是什么样的大才,竟能让刘备认为可跟自家的军师祭酒郭嘉相提并论?

  到了丰县后。

  曹操又自丰县令手中得到了《汉左将军府交割令》的抄录本。

  看到交割令的内容,曹操只感觉血压都高了几分。

  若不是王忠人在昌虑,曹操定会让许褚将王忠拖到跟前,然后质问王忠:你是不是傻?

  一个能合理擒拿刘备回许都且震慑豫徐诸势力的理由,被王忠签字盖章的交割令搅合成了“误会”。

  不仅如此,曹操还自丰县令口中得知:诸葛亮更是拿着王忠签字盖章的交割令向诸县征集武器和甲胄,一边征集还一边澄清“误会”。

  更无耻的称:王中郎将都“赠”了武器和甲胄,你们不“赠”,王中郎将的脸往哪儿搁?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还是人情世故。

  想到诸县相继“赠”武器和甲胄,曹操就感到一阵头疼和烦躁:一群傻子!

  片刻后。

  曹仁入内,先请曹操屏退丰县令等人,后将诸葛亮的书信呈上。

首节 上一节 35/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