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给你的,就是给你的,谁也不能抢。”
刘光烈在后面直翻白眼,这镯子不是前天让自己去买的么。
为了拴住这富得流油的女人在你们陈家,娘真是.
回到马车,李师师打开自己的小柜子,随手把手镯放了进去。
“让我看看。”春桃伸手道。
李师师一巴掌打在她手背上,白了她一眼。
她心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郎君这姑妈热情的有些过了,反倒失了真诚。
她一个字也不提自己在汴梁的事,也不问家世,也不问父母
很明显,她全都知道了,而且觉得那些事不该问,觉得会伤害到自己。
她心里,多半也是觉得那段生活是不堪的吧.
刚送自己的镯子也不像是家传的,这玉镯清透的质感如水波荡漾,内里竟无一丝絮状,触骨生温。
李师师是识货的,这镯子最少也值一百贯。
郎君家只是一个军户,她在陈家庄时候,早就听董大娘说起过。
他们怎么会有这种镯子家传下来。
不过李师师并没有生气,她觉得这姑妈能尊重自己,就已经足够了。
将来见面机会也不多,真见了,能像这般表面客气,没什么不好。
她也不是很想和人交心,太累了。
还是和郎君相处时候轻松,他虽然年轻,但是对自己十分真诚。
突然,李师师心里一沉,自己能看透姑母,是因为自己的见识比她多,若是个没见识过富贵的,就被她骗了去。
郎君会是在骗我么?
她心里不免又患得患失起来,抛却富贵她不后悔,就怕所托非人。
马车走了一会儿,陈绍才骑马追了上来。
登上马车,掀开布帘,陈绍就笑道:“你莫听我姑母胡说,哪有什么家传的镯子,我都不知道。”
“我看,八成是新买的,来让你开心哩。”
李师师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突然展颜一笑,发自肺腑地笑容,格外甜美。
她从柜子里取出那玉镯,往左手戴上,她来到陈家庄之后,也没做什么重活,手背的肌肤还很滑,轻轻一推便将镯子戴了进去。
晃着白皙的手腕,李师师笑道:“今后它就是家传的啦!”
陈绍又摸出了条金项链,一样亲手给她戴到脖子上,还把身体凑过来,以便将项链两头的细小金钩合拢。
李师师顿时闻到他胸前的淡淡气味,微微有点汗味儿,并不香,她却不知道为何非常好闻。
陈绍这个动作,正好看见她身边坐着的一脸幽怨的春桃。
陈绍微微动嘴,春桃瞪大了眼睛,左右心虚地看了看,然后蜻蜓点水般亲了一口。
她胸脯里砰砰地跳,满面通红,觉得这件事实在是新奇刺激。
第76章 初露野心
大概走了十天左右。
终于到了盐州城,城里早就为他准备好了府邸,距离城门处兵营很近,周围是精锐兵马驻守。
安顿好家眷之后,片刻也没有耽搁,直接去了军营。
韩世忠的营帐依城而建,占地广阔。
这段时间,被他整治的颇有气象。
从营地这头,似乎都望不到营地的那一头去。
站在望楼上,军旗沿着又高又厚的寨墙设立得麻麻密密。堡垒和箭楼也都重新修葺起来,看起来先前的大战,不算是激烈。
毕竟韩世忠有没藏部落为内应,里应外合,取了毫无准备的盐州城。
营内军帐,谨按排兵布阵的惯用方位,整整齐齐的设立。
营中士卒但有前行,都规规矩矩的自行成伍。
老营当中,还有专门供骑军出动反击的驰道,又宽又是平整,黄土上都洒了水。
战马驰过,一点尘土也扬不起来。
这个时候,大营的中门却已经敞开,韩世忠带着一些人,站在门口。
就看见数十骑快马风一般的朝着这里卷过来。
陈绍勒住了马,韩世忠上前牵住他的马,笑道:“统制终于来了!哈哈,瞧我,都忘了统制又升官了,如今该叫太守了。”
陈绍跃下马背,没有接他的话,而是说道:“你这军营布置的不错。”
其实他也看不出怎么着来,但是想到韩世忠应该是有水平的,所以先夸上一句。
“不过,咱们占据的这个地方,可不太平。”
韩世忠笑道:“太守放心,横山堡寨都能守,如今有城池、有粮草,什么地方守不得。”
如今童贯还没有退兵,他如今就跟李察哥当初的作用一样,插在西夏腹地。
如此一来,谈判议和时候,西夏就会处于绝对的被动之中。
被迫让出些利益来。
陈绍抬起头来,目光投向了远方,远山如浪,绿草如波。风吹来,马鬃扬,胯下的战马轻轻地喷吐着鼻息。
童贯这次铁了心要把陈绍扶持起来,立足在这盐州,成为西北独立于西军之外的一股力量。
为此,他甚至强迫诸路人马,各自抽调了些兵马,安排在盐州名下。
当然,他的宝贝疙瘩胜捷军,那是一个也没舍得割爱。
陈绍没有进入兵营,而是在外面转悠起来,韩世忠紧紧跟在他身后。
看着连绵的山脉,陈绍的目光转到韩世忠身上,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韩五啊,你的功劳已经报上去了,我听宣抚司的兄弟说,这次估计会给你升个统制做。”
韩世忠在陈绍面前也不藏着,哈哈一笑,恨不得大叫一声。
遇到难处,哪怕是打了败仗,他都不害怕。
就怕那种暗无天日,立再多功劳,也看不到一丝上升曙光的难熬日子。
笑完之后,韩世忠指着远处,说道:“这附近有许多生羌,近年来西夏对他们的盘剥越来越狠,我们可以从这里招募一些兵马。”
“不急!”
陈绍叹了口气,初来乍到,这些人就会来投奔?
他们都是有部落的。
“羌人崇拜强者,畏威而不畏德,我的意思是先打两仗立立威,而后再招募兵马。”
在谈判还没有最终敲定的时候,西夏和大宋,始终是处于敌对状态。
因为如今由童贯开边引起的横山之战,打了五年,还没有停呢。
两边如今是处于战时状态,最好是再按住西夏兵打一顿,让附近的生羌、汉民、回鹘人、吐蕃人都看到自己的实力。
西北杂胡,大部分是没有民族意识的,安禄山、董卓这些人,都是先用武力震慑诸胡,然后收伏。
最后那些胡人,对他们比汉人还忠诚。
如今在西夏,那些生羌、杂胡部落,原本就极贫穷,西夏要求他们每年供献的牛羊、皮毛、财帛数量又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所以忍无可忍时他们就发兵反叛,被打败了就继续苦捱,这个戏码总是周而复始的不断重复上演着。
西夏也是通过这种手段,一直压制着他们,避免有部落坐大,重演他们叛宋立国的戏码。
其实草原上的物资,贩卖到中原是有暴利可图的,问题是与中原的通商途径一直是牢牢把持在西夏手里的。
这些部落只能把他们的物产廉价出售给西夏征服,由西夏辗转运去中原贩卖,这些物产即便经过西军的地盘再进入中原,中间还要被西军诸将门层层抽取重税,最终所得仍比付给杂胡、生羌们的金钱超出十倍不止。
自古大将在边关,能够快速崛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只要武力值够高,驯化了杂胡,让他们为你所用,把他们部落的产出直接卖往中原,是可以省下重重征税的。
而你又有中原正统的身份背书,可以用这些钱,从中原囤积物资。
到时候只需稍微提高一些他们的待遇,就能让胡人死心塌地。
韩世忠说道:“既然如此,嘉宁军司就在咱们东边,那是夏贼在横山一带最强的兵马,我们就拿它立威。”
嘉宁军司,成立于西夏景宗元昊广运二年(1035年),与其余11个监军司同时设置,构成西夏“左右厢十二监军司”体系的核心部分,总兵力一度达到了十万。
随着后来西夏国力的衰弱,也慢慢风光不再,但是依然是是西夏嵌入宋夏边境的“防御铁钳”之一翼。
专司防备宋朝延州、鄜州方向攻势。
如今估计也就是三五万人马,防区收缩至宥州周边,与盐州相距不远。
陈绍来时,就从宣抚司那里,了解到这个嘉宁军司。
目下它就是自己最大的威胁和敌人,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必须拿他下手。
若是能直接除去,甚至可以威胁到定难五州,只是难度目前看来有点大。
陈绍坐在柔软的草地上,看着澄净的天空,心中突然想起了高王快乐歌,轻轻哼道:“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韩五,来,说一说你心中的志向。”
韩世忠眼珠瞪得溜圆,想了半天,也没个实际的目标,只能说道:“俺韩五,要跟着太守你升官发财,同取富贵。”
陈绍呲着牙,心道名将又如何,此时还不是没有完全雕琢打磨出来。
糙的很!
他一甩袖子,意气风发,道:“来,我给你指出来,咱们弟兄就以这盐州为根基,积蓄力量,先拿下定难五州,待到兵强马壮,军械齐全,到时候会盟西北诸羌、杂胡,向兴庆府发难!”
韩世忠眼色一亮,喃喃道:“好,好哇,若是能把西夏灭了,说不定能进枢密院中,做一个太尉相公。”
太尉?狗都不当,高俅踢球都能混到太尉,自己这泼天的功劳就当个太尉啊!
陈绍心底冷笑一声,做个董太师还差不多。
而且到时候,金兵可就来了。
——
在盐州城待了两天,陈绍下令把横山五寨中的百姓,迁到此处。
人口永远是最重要的,将来要在定难五州,施展堡寨战法,他们也都是经验老道的可用之才。
而且这些人的忠诚度,也要高一些。
这一日,他骑着马,带着董大虎和赵山、赵河三个亲卫,来到兵营。
韩世忠早早等候,也带了几十个亲兵,双方一碰面,互相点了点头,就纵马驱驰。
他们要去没藏部。
作为曾经西夏的大部落,没藏部很是风光过一段时间,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皇后,就是没藏部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