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55节

  和别的知州不同,陈绍要去的这个地方,很久都不属于大宋了。

  它游离在大宋的体系之外,属于是开府建牙了,当然陈绍就是冲这个去的。

  在这里固然会有各种危险和动乱,但是同样的,也有其他知州无法掌握的军政大权。

  不得不说宣抚司的权力有点太大了,这印直接就是宣抚司自己做的。

  陈绍有些羡慕嫉妒,赵佶这人,对他的心腹,那是真敢放权。

  他的宣抚司,直接就有宣抚使治下州县官员任免权

  这其实都不能叫封疆大吏了,完全就是一个皇权代理人,赵佶纵容使其成为“第二权力中枢”,移动的小朝廷,来与地方争权。

  就这个权势,按理说叫他一声西北王都不过分,当然这里的地头蛇也是真硬,童贯如此权势,依然无法掌控西北的军头。

  手里的官印虽小,却能掌握一州之地的军政大权,陈绍已经觉得很爽了。

  真不敢想象,童贯这老太监,得有多爽。

  权势这种东西,一旦沾上了,就很难再脱离。

  他打量了一番李师师,乍看她的衣着依旧素净,但边幅修得精巧,肯定是仔细打扮过的。

  她那白净如玉的肌肤,清秀中带着妩媚的容貌,加上素淡考究的袄裙,倒似乎是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闺秀。

  可惜坐的有点近了,不然能看到她坐着的姿势更美。

  李师师浑身无处不圆,无处不润,最出彩的自然是她的喉音,清灵婉转,举世无双,第二应该就是臀形。

  陈绍把玩着官印,心里贼兮兮地想着晚上让她去了裙裳,自己在那上面印一记。

  这官印跟着自己,第一次印就让它吃顿好的,全当是开光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了下来,董大虎赶车确实是又快又平稳。

  陈绍带着他这么久,发现只要是是牵涉到“肉”和“马”,大虎都天赋异禀。

  烤、烹、煎、炸,不管是什么肉,在他手里,都能做的十分美味;挑马、驯马、骑马甚至是赶马车,他都是得心应手。

  跟着陈绍闯荡这么久,也是越来越有个亲兵的样子。

  大虎在外面敲了敲马车,“东家,到了。”

  春桃和李师师,一人抱着陈绍一根胳膊,都已经睡着。

  李师师还好,只是枕着他的肩膀,春桃睡着后就趴他怀里了。

  陈绍从她们的胳膊中脱身,掀开布帘看了一眼,天色已经暗了。

  大虎已经去刘府门口通报了一声,不一会刘光烈迎了出来。

  他瞧见陈绍之后,提步跑了过来,陈绍从前线回来之后,刘光烈已经去了陈家庄两次看望他。

  “怎么才来?”刘光烈抱怨道。

  陈绍道:“等宣抚司的牒文,拿到才好动身。”

  “我娘要是知道你来了,不知道怎么高兴呢。”

  说着就让小厮带路,将他们领到客房歇息。

  其实陈绍要去盐州,是不用经过鄜州城的,但他还是选择来看望一下陈月仙。

  这个姑妈和表兄,对自己着实不错。

  等到了客房,李师师就不出来了,春桃想出来,也被姐姐拽住。

  她们在内室,有人送去了饭菜。

  陈绍则和刘光烈在外面吃酒。

  不一会,陈月仙就赶了过来,刚进来哥俩站起身,陈月仙就指使儿子,“儿啊,快拿灯来照照,我看看瘦了没。”

  “娘,我上次去京城,离开了那么久,也没见你打着灯来照儿子我啊!”

  “你赶紧躲到一边,那能一样么,你又不姓陈,不是我们陈家的人。”

  刘光烈撇了撇嘴,被噎得不轻。

  陈绍笑道:“傍晚进的城,怕晚了扰您休憩,怎么还是来了。”

  “这叫什么话,我能不来看你。”陈月仙靠近之后,在他额头点了一记,道:“你啊,可是咱们陈家的独苗了,怎么就这么不听话,跑去前线逞能。”

  陈绍干笑两声,没有说话,这玩意不好多说。

  陈月仙对于他还没给陈家留下苗裔还敢上战场这事,也是非常不满。

  “我听丫鬟说,你带来了个天仙似的女伴,怎么没见着?”

  陈绍朝里面叫道:“师师,来见过姑妈。”

  李师师早就听到了外面动静,躲在这里不敢出声,闻言顿时心里“扑通”一跳。

  她抿了抿头发,缓缓走了出来。

  经验老道的陈月仙先是朝着腰臀看了一眼,登时眼色一亮。

  “见过姑妈。”

  “好好好,真好!”陈月仙眼睛笑成了一道缝,上前握住她的手,“快坐,快坐下。”

  她已经知道李师师的来历,刘光烈没有瞒着,所以陈月仙很贴心地没有乱问。

  两个人聊了几句,陈月仙又开始担忧起来,这模样、身段和风情,自己的好大侄儿,能顶得住么。

  年纪轻轻的,别给我好大侄儿刮骨吸髓了。想到这里,陈月仙忍不住又看了陈绍一眼.

  还好,没有衰微的相。

  其实她的担忧不无道理,一般年轻人,碰到李师师这种,多半是把持不住的。

  陈绍也把持不住,但是幸亏李师师是真疼他,不肯叫他过于放纵、

  每次都哄着他有个度。

  李师师也悄悄打量了一下,这个姑妈四十多岁年纪,说话语速很快,中气十足,应该也是个爽直麻利的性子。

第75章 家传玉镯

  李察哥带兵回兴庆府。

  路上多有逃兵。

  到兴庆府的时候,不剩一万了,但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很多部落领卢,干脆带兵自行脱离队伍,回到各自部族,等待兴庆府内那些贵族老爷们决出新的胜者。

  因为他们是骑兵,撤的很快,沿途李察哥也没忘记布防各个城池,饶是如此,依然让西军啃下不少地盘。

  不过越是靠近兴庆府,西军又犯了老毛病,各自保存实力,不愿意死命攻城。

  进攻的脚步一旦停下,沿途的西夏人就有了防备。

  这好不容易出现的战机,眼看又要被浪费。

  童贯骑在马上。

  脸色阴沉,他本来打算趁此机会,直插朔方,可是大军打到耀德城,又停滞不前了。

  赵良嗣也看出些端倪,他从大辽来,一门心思要助大宋灭辽。

  没想到大宋这西北的军队,也是完全不顾国家大事,只顾门户私计。

  这让他大失所望。

  “宣帅,韩世忠借去打盐州的万人回来了,要不要让他们”

  赵良嗣也有些犹豫,他看得出来,不是只有西军保存自己实力,宣帅一样如此。

  打仗都想让别人上,如今唯一表现出担当的,竟然是自己一直看不起的陈绍。

  童贯冷着脸,从马背上挺直腰杆,长叹一声:“怎么就不能让某家在此,踏踏实实地打仗呢?十分精力,只有一分能放在战事上,还有四分,要跟这些军头将主斗,更有五分要回顾汴梁!”

  他心中懊恼,难得地真情流露一次。

  上一次新年攻势,他人在汴梁陪皇帝过年,这种绝望的感觉还不明显。

  此番他就在前线,明明是大好局面,自己已经规划好,两路大军直插朔方,拿下兴庆府,灭亡夏贼,指日可待。

  可是各部人马,就是不肯向前。

  难道让自己的胜捷军打头阵么?

  这十年辛苦,生聚出来的三万儿郎亲兵,拼光了之后自己还能在西北立足?

  如今自己有这亲兵,西北这些刺头一个个都不服,若是没有了心腹兵马,他们得跋扈成什么样子。

  若是打不动,又得让汴梁那群人,慢慢去和西夏谈条件了。

  童贯心中郁闷,生怕自己在幽云十六州博取王爵时候,西夏再跳出来捣乱。

  伐辽取燕,已经成为童贯心中最重要之事,一切都要给这个让步。

  他闭着眼,脑中将西夏的局势,再次过了一遍。

  既然怕他们出来捣乱,不如先给他们一个必须清除的麻烦。

  盐州!

  盐州城若是能守住,西夏将没有精力扯自己后腿。

  必须得给陈绍足够的支持,让他在盐州站稳脚跟,替自己牵扯西夏。

  等拿下了幽燕,甚至是灭掉了大辽,那时候自己与金国女真结盟,兵威正盛,调转人马回来,收伏西夏如探囊取物,而且盐州的陈绍也是一个桥头堡。

  童贯长舒一口气,既然无法拿下西夏,这便是最好的办法了。

  陈绍对自己忠心耿耿,而且他有能力,在横山那种艰苦地方,他都能死守那么多天。

  就把他插在盐州,西军中那些刺头,肯定也乐的见有人帮他们在前面顶着。

  你西夏不让我安心,你也别想好过。

  ——

  春风送暖。

  野草新生,树梢发出初芽,枝头的花蕾含苞待放。

  陈月仙和刘光烈,带着几个丫鬟小厮,将陈绍一行人送出府来。

  她是个军户出身,老陈家双亲没得早,她又顶着门头过了段日子,对西北的事比李师师这个汴梁养出的娇花懂得多。

  知州虽然确实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高官。

  但那可是盐州

  知道陈绍铁了心要去,陈月仙也没有多劝,她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翠绿的和田玉镯子,塞到李师师手里。

  “这是我们家传下来的镯子,比不得东京的风物,你莫要嫌弃。”

  李师师受宠若惊,不敢接,两个人便拉扯起来。最后李师师小心翼翼收起,说道:“等到郎君三媒六聘娶了亲,我一定给新妇。”

首节 上一节 55/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