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46节

  今日把他们聚集到一处,就是让他们统一思想,服从朝廷的旨意。

  只是会议还没开始,气氛就紧张地令人窒息。

  童贯轻咳一声,打破了节堂当中的宁静,看着众人的目光又投了过来。

  刚想说话,突然节堂之外,人影一闪。

  杨可世在门口抱拳道:“宣帅,前方斥候回报,夏贼大军正朝着横山一带行进。”

  “领兵的是谁?”

  “打的是夏贼伪晋王李察哥旗号。”

  童贯气的面皮发红:“无耻羌贼,最无信义!假意讲和,原来是麻痹我等!”

第61章 西北将主

  听到童贯那尖锐的声音,和他遥遥对坐的种师道将眼睛睁大了一些。

  他倒是没有幸灾乐祸,西夏人大举进攻,打的还是他们西北的土地。

  他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将,这辈子百战余生,什么场面没见过?

  一个老人把持某种权力久了,也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这权力就该是自己的这种感觉。

  能够及时放手,需要极大的定力和心胸。

  比如在老种相公看来,西军就是他的。

  种家世代为大宋效力,说实话,对大宋没得说,也从未有过二心。

  老种相公自然也不会有半点据实力以自立的想法。

  可自从朝廷派童贯来西北之后,这人就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分化瓦解、拉拢打压,将好好的一支西军扯得七零八落,更有无数陕西诸路子弟抛尸在统安城下,不得返乡,这是让他最为愤懑的事情!

  西北的门户之见,根深蒂固,种师道这种三代之后的将门家主。

  他耳濡目染,生下来就看到自己的父兄祖辈,为了家族而殚精竭虑。

  你让他们这些西军宿将,完全以国家利益为主,牺牲家族利益,对他们来说几乎不可能。

  想到这里,种师道忍不住就冷眼看了旁边刘延庆一眼。

  刘延庆在外面是老刘相公,在种师道这里,他只是跟随自己许久的老将。

  不知道童贯许了他什么好处,让他迷了眼睛,一心跟着童贯,把老弟兄们的心都冷了。

  却不知道你手下那出了名不打硬仗的兵马,离开西军,还能成什么气候?

  或许应该提拔一下刘延庆那个英武的儿子,来顶替他的位置了,刘延庆已经没救,他手下的兵马却不能放弃,那都是西军的底子。

  老种相公对这场战事,早就有自己的盘算,从童贯发动横山之战开始,陆陆续续也打了五年。

  此次机会难得,灭掉夏贼,势在必得。

  李察哥虽然勇猛,夏伪帝也不是昏君,但是说实在的西夏已经油尽灯枯。

  只要西军认真打仗,步步为营,肯定能把西夏逼得自己内斗,从而一举拿下。

  可是西军必须集中使用,指挥权必须在他老种手中!为朝廷灭夏之后,西军仍镇守陕西诸路,而不得被分割,削去大家的兵权。

  因为西军的根在西北,在陕西诸路,你把任何一个家族,种家、杨家、折家.调到其他地方,就算是依然给他们这些兵马,这几个家族也会没落。

  在他们各自的地盘上,各大家族的触手,早就伸向了各个角落,掌握着当地的民生、军政。

  童贯心中哀叹一声。

  仗还没打,这些人就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与朝廷离心离德。

  自己伐辽大业,还指望他们来完成,大辽虽然已经没落,但是光靠年轻的胜捷军和刘延庆的兵马,恐怕掀不动大辽在幽云十六州的兵马。

  本想着安抚一下他们,说动他们开始准备,随着自己北上。

  没想到西夏如此奸诈。

  “诸位,夏贼反复无常,侵入横山,尔等身为陕西诸路的将主,有什么要说的么?”

  种师道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好机会,童贯宣帅一天不低头,他们就一直冷眼旁观。

  刘延庆的兵马,在西军诸路本就称不上精锐,胜捷军更是一个笑话,你童贯能逼死刘法,你看看其他人,还会不会受你的鸟气。

  宣帅衙署当然能下令,但是一应调遣,到了下面,可以是万众一心,也可以是敷衍推托。

  大家打了百年的仗,难道连阳奉阴违都不会么?

  主意既然打定,种师道扫过帐内诸将,只需要一个眼神,他们就彼此默契地心照不宣。

  种师道明白,西军绝大多数将佐也支持这个主意了。

  那事情就太好办了。

  西夏早就压榨干了他们民间所有的力量,皇帝的改革刚刚开始,是旧贵族们反扑最厉害的时候。

  就算是把李察哥放进来,种师道也有把握,将他们彻底歼灭。

  在他看来,这更像是西夏的回光返照,是一条野兽,死前最后的挣扎。

  此时的西军,还没有北上,没有被辽宋轮番打光心气。

  他们从上到下,都觉得自己是天下精锐。

  童贯坐在上首,细细品位着每个人脸上神色,再看了一眼种师道,这个老头子却仍然不动声色。

  他心中从未有过如此的颓丧,自从来到西北之后,他算是领略到了武人有多难缠。

  尤其是这些将门世家。

  这群武夫就像是包了牛皮纸的铜豌豆,煮不熟煮不烂。

  威逼,不怕;

  利诱,不成;

  拉拢,不来;

  打压,不住.

  种师道缓缓抬头,帐内顿时安静下来,他这才轻轻道:“此事来得突然,干系也非小…宣帅本来还要我们西进,不成想此贼竟然主动来了。如此实在是难得至极的机会,就应该照宣帅之前的命令,立即北上横山接战…可是我辈为将,凡临兵事,须怀戒惧之心。而现在西军状况,又实在不不堪,刘法新败之后,各路兵马也都有所损伤,意气消沉。”

  “听说宣帅的胜捷军,前不久在横山,歼敌一万,气势如虹。”

  “正好他们就在横山,这可真是巧妙,便由他们先拦住李察哥,坚定守住,我等败兵稍作休整,马上就到。”

  童贯咬了咬牙,咽了口唾沫,随后挤出一丝笑来,“西北一应兵事,某本来最倚重的就是老种相公,某带兵十几年,岂不知道不察局势,在舆图上一指,就逼着大军轻动,绝无好下场的道理?”

  “诸位的兵马要修整,也不是不行,不过要修整多少天,需给我一个准信,某也好据此调动兵马。”

  “十天足矣。”老种淡淡说道。

  “十天?”童贯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家国大事当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么?

  这些武人,果然该死!他转过身去,看着偌大的地图,眼神冰冷,已经开始思考,要给这些西军让出什么条件来了。

  此时,横山前线。

  韩五站在山谷的小路上,看着飞奔而来的两骑,举起手来使劲摇晃着手臂。

  陈绍摇摇看见,觉得有些好笑,这个鲁莽军汉果然悟性是高。

  他此时像极了后世北方邻居,迎接他们唯一的太阳时候的动作。

  奔到韩世忠跟前,陈绍一拽马绳。

  还没下马,就听韩世忠大声道:“统制,好消息,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

  “夏贼来了,咱们扬名立万的机会到了!”

第62章 同取富贵

  陈绍当即下马,问道:“又来了?”

  “来了多少?又八百啊?”

  韩世忠摇了摇头,说道:“这次多一点。”

  “来了多少人”陈绍有点紧张,咽了口唾沫,小心问道。

  “他们自己叫嚷着,说是五万大军,以俺看来,这伙夏贼纯属放屁,能有三四万不错了。“

  陈绍愣住了。

  五万大军,就算是有水分,三四万也不少了。西夏兵马,几乎全是骑兵,而且人人善骑射。

  虽然来时就知道西夏有可能大局入侵,搞投机主义和冒险主义,毕竟小国要对付大国,大概率是不会和你僵持比拼国力和底蕴的。

  要是真按纸面实力来,宋辽这哥俩,妥妥的当世霸主。

  他沉默了一会,问道:“韩五啊,你怎么看?”

  听到陈绍声音有些干哑,韩世忠心里一惊,自己别是吓着这位统制了。

  他毕竟年轻,俺韩世忠在战场上厮杀了十几年了,第一次上战场时候,这陈统制估计还穿开裆裤呢。

  韩世忠知道如今自己这边的底细,全在陈绍一人身上,他要是怕了,下令大家后撤,韩世忠自问是拦不住的。

  于是他抖擞精神,朗声道:“统制尽管放心,我们新修的堡寨加起来,一共五个。”

  他蹲下身子,在地上捡了几块石头,简易垒起,说道:“你看,这五个堡寨,已经堵死了夏贼的道路。他们不论走哪条路,如何走,我们都可以居高临下袭扰。想要从这儿过去,他们就必须和咱们一战,把咱们打碎了,才好走。”

  “如今道路泥泞,他们的粮食运不来,我们早早地就已经做好了坚壁清野,他们不想啃树皮,就只能速战。”

  韩世忠说着说着,语气也格外认真起来,他又把石头挪动。

  “夏贼若是久攻不下,士气低迷,定然要撤兵。到时候咱们衔尾追击,攻占山北几个城池,就可以背靠横山,辐射周围,收复失地了。”

  陈绍看着他,一脸正色地摆弄那些石子,仿佛能看到石子变幻为千军万马。

  韩世忠讲的很清晰直白,陈绍也能听懂,如今他们算是占据了地利。

  再加上连日阴雨,天时也站在他们这边。

  唯独人马不足。

  陈绍忍不住问了一声,“韩五,你不怕么?对面几万大军,咱们可不到一万人。”

  不到一万人,说的很巧妙,韩世忠心道统制心底还是想打的。

  不然也不至于三千人,叫成‘不到一万’,来给自己鼓气。

  既然想打就好,韩世忠做了这么多年大头兵,见惯了上官畏惧怯战,或者是保存实力,让他们不知道打了多少窝囊仗。

  韩世忠神色平静,叉手道:“统制,大丈夫建功立业,不搏命、不冒险,难道指望着让我们率领优势兵力去横扫敌军么。俺倒是想,可惜祖宗不争气,没给俺这个机会。”

  “而且如今的局势,真算不上多差,咱们人虽然不多,却不是招募的没见过血的新兵,而是打过仗的士卒;更兼统制这些日子奔走,使我们粮草充沛,器械齐整,甚至甲胄都全备。”

  “夏贼虽多,他们本就和刘法血战,又从统安城长途跋涉,说声强弩之末也不过分。我们还有陕西诸路人马为后援,他们的背后,则是随时要咬他们一口的横山七羌。”

首节 上一节 46/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