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哥哥是高欢 第364节

  可这宗爱不单单是弄死了当时的太子拓跋晃,甚至在拓跋焘为太子平反之前,先下手为强把拓跋焘也给弄死了。

  尔朱荣看重元晔,就是因为往上算的话,元晔与尔朱氏之间勉强能攀上点亲戚关系,且到现在广长王这一支已经算是偏支,在朝中没有根基,日后他要行禅让之举就没有任何的难度。

  说白了就是要找一个傀儡,他不想再重蹈覆辙。

  元子攸其实血脉已经就够偏了,他爹元勰跟孝文帝是兄弟,元子攸并非出自孝文帝这一脉。

  他一开始也没有想到,元子攸真能这么折腾。

  吃过一次亏,所以要防微杜渐。

  “那你可有何人选?”

  “若真要尊奉新帝,不如选广陵王元恭。”

  “广陵王?”

  尔朱荣眯着眼睛,思索着元恭的身份。

  元恭那肯定是比元晔的血脉要更近一点,元恭的情况其实就跟元子攸一样,元恭之父乃是元羽,是献文帝拓跋弘的四子,是孝文帝的四弟,元子攸之父元勰是拓跋弘的六子。

  目前的情况就是。

  孝文帝这一支要找个人出来,还是能找的。

  但是血脉太正,这对尔朱荣后面要做的事情不利。

  当初尔朱荣跟元子攸合作也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可吃了元子攸这个亏,尔朱荣就不想再吃亏,这是他略微纠结的一点。

  不过他再三思考之后,觉得尔朱世隆说的还是有些道理。

  元晔从血脉上来论,确实太远,太偏了。

  给他推上去也难以服众。

  元恭的情况跟元子攸一般,稍微能够服众,哪怕别人对此心知肚明,知道元恭是他强行推上去也挑不出毛病来。

  尔朱荣很清楚,自己现在不能登基称帝,甚至为了‘避嫌’,也不能立尔朱英娥生的幼子为帝,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让更多的人观望。

  对!

  是观望!

  尔朱荣没指望所有人都倒向自己,但只要这些人同样不倒向高家兄弟就行,只要他们维持中立,维持观望!

  那么自己就可以挨个击破!

  他的消息比较灵通,得知的事情也很多,知道高欢也在满世界找元氏宗亲,想要用元子攸的遗诏和玉玺来拥立新君。

  “贺六浑啊,贺六浑,若是无莫贺咄,你这般行事确实精彩。”

  “然……你当如何说服莫贺咄?”

  高欢诓骗尔朱兆,但并没有害了尔朱兆的性命,倒也不算得罪高羽。

  真正得罪高羽的。

  是将高乾等人截胡,本来该是高羽来拥立新君,举其大旗,相当于高欢将原本属于高羽的东西给抢走了。

  高羽可以大度。

  然……

  高羽身后的那些人呢?

  尔朱荣料定,高羽在这件事情上绝对不可能让步,但凡让步,就会失去人心!

  “我早知你是野心之辈,也知你能成事……若我身死或许你大有可为,然……上天既然留我一命,有我在,你焉能成事!”

  尔朱荣对高欢的评价一直都很高,也一直都‘严加看管’。

  如今这个局面,只能说明高欢确实能折腾,他也确实没有看走眼,若是他死了的话,尔朱氏子弟估计都会如尔朱兆那般被高欢耍的团团转。

  在尔朱荣看来。

  眼下的局势哪有那么麻烦?

  上天留他一命,便是长生天降下的旨意。

  尔朱荣。

  当,王天下!

  ………………

  邺城外。

  高欢这些日子并没有一直‘挂机’。

  他让侯景等人带兵挥师南下,拿下了殷州,又在司马子如里应外合下迅速的拿下邺城,进而掌控了相州,瞬间便控制了大半个河北。

  “消息准确吗?”

  “千真万确,我已经确认过了!”

  “速速带我前去!”

  高欢同样也在寻找元氏宗亲,他跟尔朱荣的思路可不一样,尔朱荣是要尽量找一个血脉不远不近的宗亲。

  高欢则是要尽可能往近了找!

  元子攸这一支找不到人,往上推便是元诩,然而当时元诩也没有留下子嗣,再往上推就是宣武帝元恪。

  巧了……

  元恪也就只有元诩这么一根独苗。

  还得往上追溯,那就是从孝文帝的直系血脉中找。

  孝文帝倒是子嗣繁多,总共生了七个儿子,但是……这些年北魏宗室之间互相倾轧,互相清洗,很多人早就已经死在政斗之中。

  “此人乃是广平王的三子。”

  “广平王?”

  高欢神情有些古怪。

  他想到了一位故人,一位‘惨绿少年’。

  元悌是广平王的长子,袭承了其爵位,然而……元悌在中军之乱中,成了植物人,进而丧命。

  他老婆郑大车,现在就是高羽的妾室,还为高羽诞下一子。

  这关系……

  不过从血脉来论的话。

  元修倒是够格。

  元修之父元怀,跟宣武帝元恪是兄弟,是孝文帝的直系血脉!

  且其兄长元悌早已身死,从这个角度来算的话,他确实可以被拥立为新帝。

  “倒是个不错的人选,性格怎么样?”

  “其样貌平平,喜好练武……”

  这么形容,高欢心里就有底了。

  脑袋尖尖的武夫嘛。

  司马子如张了张嘴劝说道,“我等已经这般行事,然而……莫贺咄到现在都没有遣人前来联系你,贺六浑,你想好该如何面对莫贺咄了吗?”

  “若是没有莫贺咄的承认,即便是我等拥立新帝,怕是也难以成事,若无他相助,我等如何面对尔朱荣的反扑??”

  高欢默然。

  他看了一眼东边,进而摇摇头道,“此事无需你担心,我自有办法,先去面见元修,商定好登基事宜,我自会亲自去面见二郎,与他说清楚情况。”

第363章 王思政

  嗖,嗖,嗖!

  偌大的庄园里不断地响起箭矢的破空之声。

  远处的箭靶上,插满了箭矢。

  “孝则真乃神射也!”

  一道声音不合时宜的响起,干扰了射箭之人,最后一箭射出虽然没有偏离箭靶,但却没能命中靶心。

  射箭之人不由眉头一皱,气恼的回头回头看了一眼。

  “思政,你来找我有何事,我不是说过没有必要的话,不要来见我,不要暴露我的行踪!”

  射箭之人便是高欢要寻找的元修。

  他此前并非完全没有官职,不过在得知尔朱荣要加赐九锡,带兵南下洛阳后,元修便选择躲起来。

  上一次尔朱荣带兵南下,死了多少元氏宗亲?

  他躲过了上一次,可不想死在这一次尔朱荣的大清洗中。

  王思政哑然一笑,神情颇为古怪的提醒道,“时局这么乱,孝则躲在此处又岂能独善其身?”

  元修仍旧没有放下手中的弓,反而似乎是想要继续射箭,头也不回的说道,“时局纷乱,我无心政事,尔朱荣不至于这都容不下,非要遣人前来将我缉拿吧。”

  “孝则你身为皇室宗亲之后,真忍心眼睁睁的看着大魏气运就此断绝?”

  嗖!

  箭矢射出,元修的心乱了,也就偏离了箭靶。

  “王朝更替,乃是天意,我又岂能违抗天意?元氏先祖们也不会怪罪于我。”

  王思政却缓缓走了过来,他劝说道,“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尽管尔朱荣不承认,然在天下人眼中,他不过是一弑君篡逆之辈!”

  “机会?有何机会?”

  “这天下终究还是有人不服尔朱荣,远了不说,就恒州刺史高欢,以先帝遗诏和玉玺欲要拥立新君,举义旗,讨伐不臣,近在咫尺的机会孝则你为何无动于衷呢?”

  元修回过头来,上下的打量着王思政,“你眼下是那高欢的说客?”

  王思政摇摇头。

  元修则轻笑一声,“我很好奇,尔朱荣多重用王氏之人,你为何不去为其效力。”

  王思政出自太原王氏。

  看看太原在什么位置,是谁的地盘就清楚,尔朱荣为何会重用太原王氏,其心腹王相也是出自太原王氏。

  “又非一支,我祁县这一支早就落寞,如何去攀高枝?”

  太原王氏分两支,王思政乃是祁县这一支,王相才是出自晋阳的那一支。

  “且,我祁县王氏乃大汉司徒之后,先祖为除国贼,宁愿身死,我岂能辱没了先祖之名?”

  王思政一脸正色。

  元修细细的打量着他。

  他跟王思政相识已久,最初王思政是在北海王元颢的麾下效力,为其出谋划策,元修听说了这么一号人便将其招为自己的门客。

首节 上一节 364/4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