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羽还未靠近的时候,东城门就已经被缓缓推开,城墙上的守兵索性也顾不上防守,直接就跑了。
“冲!随我去刺史府邸,生擒尉庆宾!”
一路几乎就没有遭遇到太多的抵抗,城中百姓全都紧闭房门躲在家中,街道上空无一人。
高羽很轻松的便带兵冲到了刺史府邸内。
当尉庆宾看到他摘下鬼神面具的时候,整个人愣了片刻,似乎没有想到为何高羽会来的这么快。
高羽倒是对他挺客气,拱手行礼道。
“事已至此,请您遣亲卫前去让城墙上的守军放弃抵抗,避免造成无辜的伤亡,若是使得城外大军伤亡过大,待到大军入城后,恐生灵涂炭,还望您体恤麾下士卒与城中百姓。”
尉庆宾只得作罢,挥挥手,让亲卫前去传达军令。
很快。
尔朱荣便在尔朱兆等人的簇拥下,来到刺史府邸内。
人还没有走进来,就已经先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见到尉庆宾,尔朱荣依旧在大笑,随后调侃一句。
“我欲要请明公出城相见,奈何明公不允,那我便只能亲自入城前来面见明公。”
尉庆宾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尔朱荣的厌恶,冷哼一声,“老夫世受皇恩,岂可与一乱臣贼子相交?”
“老匹夫,好大的胆子!阶下囚还敢狺狺狂吠,真当我尔朱氏好欺?”
“杀了他!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
尔朱天光大怒,直接上前两步将尉庆宾踹翻在地,用刀架住了尉庆宾的脖子。
“住手!”
尔朱荣连忙大喊一声,将其制止,快步向前将尔朱天光手中的兵刃夺走,怒而摔向地面,抬手就是一巴掌,“你放肆!还不速速赔礼!”
“天宝?”
尔朱天光明显被这一耳光给扇懵了,一脸错愕的站在原地。
显然。
尔朱荣精神分裂似得的行为,让他们完全懵逼。
昨日尔朱荣还因为被‘羞辱’而恼怒不已,当众拔刀扬言要攻城。
可今日?
擒拿到尉庆宾过后,怎么态度转变的如此之快?
尔朱荣却不愿做过多的解释,只是催促道。
“快!给明公赔礼!”
尔朱天光极为不情愿的别过头去,冲着尉庆宾抱拳行礼。
“我是粗鄙之人,不懂礼数,还望明公恕罪。”
别说是尔朱氏众人,尉庆宾也是一脸懵,完全不懂尔朱荣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尔朱荣却极为恭敬的将尉庆宾给搀扶到主位上。
直接下拜行礼道,“此前乃是形势所逼,方才动兵得罪明公。”
“眼下,我总算得见明公,向明公赔不是了。”
紧接着,尔朱荣一脸正色,再次开口道。
“公若不弃,荣愿拜为义父!”
《北史》卷20:庆宾后拜肆州刺史,时尔朱荣兵威渐盛,曾经肆州,【庆宾恶之】,据城不纳。荣袭之,拘还秀容,【呼为假父】。
第178章 尔朱皇后
二月二十。
洛阳,显阳殿内。
小皇帝元诩拿着手中的一份公文,满脸怒容。
“尔朱荣到底想要干什么!他疯了吗!竟敢率军攻打肆州,擒拿了刺史尉庆宾不说,还擅自册封尔朱羽生为肆州刺史?竟然还敢带兵南下欲要进入并州,向朕索要并州刺史之职。”
“他好大的胆子!难道也要造反吗!”
元诩手中的公文是尔朱荣亲自书写,遣人送到的洛阳。
公文里面就说两件事情。
尉庆宾‘年老体衰’已无力处理肆州政务,所以他已经让尔朱羽生代替尉庆宾成为肆州刺史,管理肆州,处理政务。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明晃晃的向朝廷索要并州刺史的官职,理由让人看了想笑。
并州的守兵兵力不济,需要他带尔朱氏的大军前去协助防守,但怕军令不畅,所以请朝廷封他为并州刺史。
是不是并州到手了。
马上又要送信前来说要接管洛阳的城防,帮洛阳防备敌军?
干脆这皇帝的位置也让给他来坐好了?
元子攸接过公文看了一眼,开口劝说,“陛下何必动怒,这其中怕是有隐情?”
“有何隐情?尔朱荣的行径与冀、定、瀛三州的叛军有何不同?他这就是公然谋反!”
元诩依旧怒气难消,在他看来尔朱荣就是背叛了自己,亏他此前还一直将尔朱荣视作自己的心腹。
元子攸则再次开口劝说,“若尔朱荣真有造反之意,为何又要将其女送入宫中做陛下的嫔妃?”
“依我看来,观其在元乂倒台后的行事,尔朱荣算得上是一心思缜密之人,不会这般鲁莽行事,其中肯定有隐情。”
元诩怒气渐消,他背着手来回踱步,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
“朕亦不知,这其中究竟能有何隐情?”
元子攸也是皱着眉,不排除尔朱荣确实有造反的心,但这个概率太小,太小。
冀、定、瀛、燕等地的叛乱确实是令大魏朝廷头疼不已,但并不代表着尔朱荣此刻带兵南下就能直扑洛阳。
并州亦有守军,且朝廷也可从南面继续调兵前来拱卫洛阳,也可从关中调兵前来,即便洛阳面对并州无险可守,尔朱荣也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洛阳。
无论怎么算,此时尔朱荣造反除了让大魏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以外,对他自身并没有太大的收益。
难道说?
元子攸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他看向元诩,顿了顿后开口问道,“陛下……近来可有宠幸尔朱荣之女?”
元诩一脸愕然,不懂好好的元子攸突然问自己房中之事干嘛,元子攸也不像是这么八卦的人,但他还是老实的回答。
“潘充华怀有身孕,朕近日一直在陪她,确实许久没有见过尔朱嫔妃。”
元子攸恍然大悟,这下就能解释的通了,为什么尔朱荣突然跟发狂了一般,做出这么多‘出格’之举。
“子攸可是知晓其中隐情?快快为朕解答一二。”
眼见元诩还没有想清楚,元子攸不由无奈的摇摇头,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陛下……尔朱荣此番是在向陛下表达不满啊!”
“不满?”
元诩皱着眉头,“他要当肆州刺史,朕便封他为肆州刺史,尔朱英娥入宫更是直接册封为嫔妃,朕不曾亏待他,他为何不满?”
元子攸叹了口气,“这远远不够啊,陛下……”
“尔朱荣是个野心极大之人,他显然是想要效仿其先祖,成为真正的皇族外戚!”
“他不是已经……”
元诩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他这才猛的反应过来,尔朱荣将女儿送进宫内真正的想法。
向自己表达忠心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尔朱荣想要让尔朱英娥为他诞下一子,成为太子,将来大魏的皇帝!
到了那个时候,尔朱荣身为下一任皇帝的外祖父,尔朱氏便能如宣武帝时期的高家一般,成为权倾朝野的顶级权臣,掌握大权。
“皇后之位一直悬而未决吧?我听到消息……太后欲要将其族中女子带到宫中,让陛下将其封为皇后,想来尔朱荣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可恶!”
抽丝剥茧的弄清楚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后,元诩恼怒的猛拍案几,“他这分明就是在借机要挟朕,真当朕是好欺之人?”
元子攸再次劝说,“陛下息怒,就是要尔朱荣有这样的野心,陛下才能以高官职务为诱饵,让其为陛下所用,若是其毫无半点野心,反而难以为陛下所用。”
“可若是这般纵容,日后……”
“日后待到叛军被平定,陛下亲政,再思量如何制衡尔朱荣,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从太后手中将皇权夺回。”
元诩很不满,内心也很不甘,觉得自己十分憋屈。
但他也清楚元子攸说的并没有错。
尔朱荣再怎么过分,那也是远在肆州、并州,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是要亲政,要从太后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皇权。
有了权力。
他能扶持出一个尔朱荣,就能反手再扶持出另外一个‘尔朱荣’来与其抗衡,互相掣肘。
长叹一口气后,元诩无奈道,“形势如此,为之奈何?子攸教我。”
元子攸略作思索后,开口献计,“陛下这些时日抽出些时间去陪陪尔朱嫔妃,然后再下诏令,封其为皇后,以安尔朱荣之心,令其忠心为陛下效力,并州刺史亦可给他,但也需手书一封密信,在信中严厉斥责,若其日后再敢做出‘出格’之举,便将其视作叛乱。”
“如此恩威并施,方可收服其心,亦可转移太后的视线,借助太后之手去打压尔朱荣。”
胡太后想要将自己族中的后辈叫到宫中来当皇后,明显就是想要以此来继续控制小皇帝。
尔朱荣也想要让自己的女儿当皇后。
这就是俩人明面上的矛盾,让这二人针锋相对,自己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这般行事亦能试探一番太后。”
去年胡太后重新掌权。
是她跟城阳王元徽一同拍板将六镇二十余万降民安置到冀、定、瀛三州就食。
眼下大魏最膏腴之地,最重要的粮仓乱了起来,对大魏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需要有人负责。
如今糜烂的朝局,对胡太后和城阳王的政治威望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也是为什么太后明明有将自己侄女招到宫中封为皇后的想法,却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
政治威望没了,她就不能轻易代替皇帝下诏令。
“册封皇后,亦可视作陛下夺回权力的重要一步,若此次太后退让,陛下之后便可将诸多要紧职务全都夺回,让心腹之人前去任职。”
“好!便依子攸之言。”
元诩当即拍板决定。
他倒是也跟尔朱兆一般,有自知之明,而且很听劝,行动力也很强。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