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人才啊……”
越是这种时候,尔朱荣对人才的渴望就越发迫切。
尔朱兆却反问,“有高郞这样的人才,天宝难道真对高郞猜疑到这个地步?”
尔朱荣叹了口气,缓缓的开口道,“并非是猜疑,万仁、天光、仲远,你等需知晓一个道理,兼听则明。”
“我并非不信任高郞,但人都是有私心的。”
“万仁你处处维护高郞,不就是因为高郞与你乃是挚友,甚至你二人会成为翁婿?天光、仲远处处针对,不就是因为他二人与高郞关系一般?”
“我想要的是身边有几个能似高郞那般给我出谋划策的人才,听了他们的谋划后,再三对比,便可知晓他们的谋划中,哪一部分是出于个人私心,哪一部分是完全从大局出发,如此方可兼听则明。”
“罢了罢了,你等都下去吧,我再想想。”
尔朱荣挥挥手,自己则转过身去抬头盯着面前的舆图依旧在思考。
过了好一会,他才开口,“去将高郞请来。”
亲卫很快便将高羽带到了尔朱荣的营帐内,尔朱荣也已经备好美酒,亲自为高羽斟满酒水后,他满脸堆笑的举杯,“如今时局晦暗不明,还望高郞指点一二。”
“天宝客气。”
高羽将酒水饮尽后开口道,“不知天宝想要让我做何谋划?”
尔朱荣直言不讳道,“我眼下该如何行事?”
高羽也不犹豫,开口就回答道,“招兵买马,壮大自身实力,进一步等待时局转变。”
“更加细致一点呢?”
高羽则直接起身走到尔朱荣身旁,指着舆图道,“如今,天宝虽为肆州刺史,但肆州并非以你为尊,天宝当务之急要将肆州捏合成一块。”
尔朱荣点点头,“然后呢?”
高羽接着说道,“一边整合肆州境内各方势力,一边继续遣人前去了解冀、定、瀛等州的平叛情况,朝廷的心头之患乃是冀、定、瀛三州的叛军,无暇顾及肆州之事,天宝此时便可将此二处夺下!”
高羽先是指向肆州的正北方,又指向肆州的东方。
舆图上。
这两个位置,北面的叫马邑,东面的是井陉。
“若能将马邑、井陉控制在手,再南下控制并州,整个山西之地便尽归天宝之手。”
马邑,是肆州北面的门户,若能拿到马邑,那么……肆州北面恒、朔二州的人想要南下,就必须得死磕马邑,此处是极为重要的要塞,当初汉高祖的‘白登之围’就是发生在此处。
井陉关,那更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乃是太行山内一条极其狭窄的的隘道,是河北平原和晋地之间的咽喉之地,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围绕着这个地方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大规模的战争,地底下尽是累累白骨。
井陉关与壶关、天井关并称为‘上党三关’,这两个关隘是在并州境内。
马邑在朔州境内,井陉关则是在定州境内。
古代各州辖区的划分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若凭借山川河流以及关隘之险可以完美的防御闭环,那么……山川河流或是关隘一定会被划分到其他州去以此来制衡。
比如肆州,若能拥有马邑、井陉,那么若是有人在此割据造反,朝廷应对起来会极其困难,因为控制马邑和井陉后,朝廷几乎不可能从北面、东面打进肆州,只能从南往北这一个方向死磕。
这种交通要道的关隘就是可以这么恶心人。
玉壁城就是类似的情况,王思政、韦孝宽的几千守军就可以让高欢的几十万大军无法向前推进一步,逼着高欢必须要死磕下来,拿不下来就得被堵死在玉璧城前。
马邑、井陉对于晋地的重要程度跟玉璧对西魏的重要程度是一样的。
正常情况下。
朝廷肯定不会坐视尔朱荣出兵将这两个关键的地方拿下来,所以需要借助叛军的‘帮助’,叛军若能将朝廷的平叛大军拖住或者是击溃朝廷的平叛大军。
朝廷不敢得罪尔朱荣,那么他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捏着鼻子认亏,只要尔朱荣不明着扯旗造反就行,甚至朝廷还会下诏令来满足尔朱荣不合理的‘需求’来进行安抚。
高羽一边说着,一边也在观察尔朱荣的表情。
他的一切谋划,都是让尔朱氏在眼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而且是不需要承担太大风险的进一步壮大实力。
人的野心是根据当下实力的变化而变化。
尔朱荣想当皇帝吗?
谁会不想呢?
但以目前的局势和尔朱氏积攒的实力来说,登基当皇帝还为时尚早,稳步壮大自身实力才是上上策。
谁也不清楚朝廷能否顺利平叛,这中间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知。
在这样的前提下,稳步提升自己的实力,无论面对任何情况都能从容的去应对。
尔朱荣面无表情,似乎是在思考,过了一会他才笑着说道,“听高郞一言,令我茅塞顿开,可我还有一个顾虑。”
“若是朝廷大军平叛不力,叛军彻底掌控冀、定、瀛三州甚至是更多的地盘,我岂不是错过一个绝佳机会?”
高羽却笑了。
“天宝真觉得叛军能掌控这些地方?”
“冀、定、瀛三州以及更东边的各州,那可是汉人高门聚集之地,他们可不会轻易归降叛军。”
世家门阀只需龟缩在自家的坞堡内,等到时局彻底明朗之后再出来站队都行。
这么多年传承下来,汉人的世家门阀早就摸索出一套在乱世中保全自身,让家族不至于败落的生存哲学。
尔朱荣连忙起身,激动的拉着高羽的手,“有高郎在,尔朱氏何愁不兴旺!待到尔朱氏壮大,高郞当计头功。”
尔朱荣其实也有差不多类似的想法,但他的脑海中只是一个大致的走向,他没法做到像高羽这样,将每一步都细致的列出来。
有了方向有了行动纲领,就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尔朱氏三代积累,方能有谋划的实力,天宝心中亦有思量,我不过是助你扫尽心中疑虑罢了,岂敢贪天之功?”
“高郞不必这般谦虚,眼下……我知晓该如何行事!”
第177章 公若不弃,某愿
尔朱荣没说他会具体如何来实施。
高羽也不可能去问,他只负责提出建议,如何将建议转化成实际的行动,那就是尔朱荣自己的事情了。
不过高羽倒是发现。
大军行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尔朱荣似乎没有想要带着大军返回秀荣川,反而是七日后,似乎是从秀荣来的一支军队汇入到尔朱荣的麾下,带队之人乃是尔朱荣的叔父尔朱羽生。
高羽也总算知晓了尔朱荣此次的目的地,肆州治所。
令大军驻扎在城外,尔朱荣遣人送了自己的一封手书送入城内肆州刺史尉庆宾。
不出半日,其亲卫便从城中走出,尔朱荣的手书被原封不动的送了回来,尉庆宾的态度很明显。
面对尔朱荣的拉拢和讨好,压根就不搭理,根本就没有和尔朱荣结交的想法。
“啊!”
尔朱荣恼怒的将手中书信撕的粉碎,又一脚将面前的案几给踹翻在地,抽出腰间的宝刀,怒喝道,“老匹夫,竟然如此辱我,真当我不敢杀他?”
打人不打脸。
亲笔手书被原封不动的退回来,尉庆宾是真一点面子都没有给尔朱荣留。
尔朱兆、尔朱天光等人同样一脸的怒容的起身拔刀,“天宝,下令吧!只需你一声令下,我这就冲进城内将那老匹夫擒到你面前!”
“好!”
高羽略显诧异,答应的这么痛快?
尔朱荣极为果断,“犒赏三军,明日攻城!”
高羽更加疑惑。
尔朱荣这是打算直接明牌要造反,不然突然跑过来打肆州干嘛?
而且攻城难道不应该先打造攻城器械吗?
他按下心中的疑虑,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待他回到自己的营帐中,他突然回过味来。
尔朱荣肯定是已经提前派人混入城内当内应。
因为他是突然带大军过来,尉庆宾又不是神仙能掐会算,自然不可能提前做任何防备,属于是有心算无心。
“为何天宝突然要这般行事?”
高羽还是不理解,怎么短短几天的时间,尔朱荣仿佛瞬间便有了想要当叛军的念头。
还是说……
有什么消息自己没有掌握。
仔细想想,也只有这个可能,定然是有什么事情刺激了尔朱荣,并非是表面上尉庆宾不给他面子这么简单。
翌日。
高羽得到军令,他率领麾下士卒来到东门外,借助着城外的山林藏匿自身的行踪。
尔朱荣采用的是‘围三缺一’之策,将东边空了出来,他亲自带人从其他三个方向进攻,但其实是为了欺骗和麻痹城中守军,将主要的防守力量诱骗过来,他在城中的内应会从东门下手,升起烟火为号,打开城门放高羽进去。
既然要快速冲进城内,要的是机动性。
高羽也就不可能像冲阵那样披三重重甲,还给马也披上马甲。
马不披甲,人只披一层重甲。
木兰、彭乐来到高羽的身侧,彭乐开口道,“难道我等也要造反了?”
高羽摇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不会。”
他自己又复盘了一下,权衡利弊后得出一个结论,对尔朱荣而言造反的收益并不大,他已经将尔朱英娥送去洛阳给元诩当嫔妃,小皇帝也要仰仗他的势力来助自己夺回皇权,尔朱荣只需要按部就班不说权倾朝野,肯定也是大权在握。
怎么可能会突然造反?
眼下攻打肆州,大概率是试探,他要趁着朝廷的注意力被叛军吸引后,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来试探朝廷对自己的态度。
高羽都这么说。
彭乐也就不再多问。
不一会,城中果然升起一缕缕黑烟,高羽当即下令。
“上马,随我入城!”
玄甲军、捉生军士卒纷纷上马。
高羽还是习惯性的将鬼神面具拿了出来,戴在自己的脸上,高举手中的马槊大声喊道。
“玄甲军!随我冲杀!”
他双腿用力一夹,右手扬起马鞭猛的抽了下去,马儿吃疼的朝着前方狂奔。
玄甲军跟随高羽经历过不少次征战,早已养成了默契。
每名骑兵之间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距离,以高羽为箭头,呈现‘三角’型的阵势策马狂奔。
高羽一抬头,能够看到城墙上有人正慌慌张张的搭弓射箭,稀稀拉拉的一阵‘箭雨’袭来,显然尔朱荣的计策成功,东城门这边并没有太多守军,而且城中内应正在夺取城门的控制权,也牵制一部分守军。
守兵本来就少,这样一来更是捉襟见肘。
一轮‘箭雨’袭来,对玄甲军根本就没有造成任何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