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小姑子见到那位郎君的时候,还是七八岁的女童呢?
面对自己妹妹的调侃,羊侃是又好气又好笑,不服气的嚷嚷着,“昔日我不如二郎,眼下我二人再较量,谁赢谁输,犹未可知!”
少女娇笑,心中却又有些期待,“阿兄可打听到二郎的消息?”
羊侃摇摇头,“茫茫人海,纵使二郎有不小的名气,隔着那么远想要打听消息,无异于大海捞针。”
羊苌楚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不过又很快调整好,“似他那般名望大的人,纵使出事也会传出来,肯定是还好生生的活着。”
“那是自然,这等人杰岂会轻易死掉?”
羊侃倒是跟羊苌楚有着同样的看法,不过其父死了之后,羊侃眼下就是这一代泰山羊氏的家主。
他也得为家族考虑,犹豫了片刻道,“但世间万物,世事难料,苌楚你总不能一直在族中枯等吧?”
“我都不急,阿兄急什么呢?”
“…………”
羊侃叹了口气,倒是也不勉强,妹妹是自己打小看到大,关系极好,他倒是不会为了家族利益强行逼迫羊苌楚去和其他豪族联姻,做一个纯粹的联姻工具人。
虽说这是这个时代生在名门豪族女子的最终命运。
从小锦衣玉食,有人照顾,但代价则是……十三、十四开始就会被家族安排联姻,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样性格的男子。
婚后幸不幸福不重要,能成为家族联姻的筹码最为重要。
“不说这个,我倒是收到一个好消息,也许能助我找到高郞。”
“什么消息?阿兄快说!”
羊苌楚难掩其激动之色,猛的一抬头,拉着羊侃的胳膊撒娇起来,“快说!”
羊侃无奈,“我接到朝廷公文,六镇叛乱已被平定,朝廷下令将六镇降民二十余万人安置在冀、定、瀛三州就食,想要打探其消息应该更为容易。”
泰山郡在兖州,离冀州很近,离得近就很好办事。
总比之前远在恒、朔二州甚至是塞北六镇要好,离的近羊家就能让其他豪族也帮忙打听一二。
“当真!”
羊苌楚欣喜不已,“那阿兄还不赶紧遣人前去打探消息?”
“人都还没过来呢,你着急也没用。”
羊侃笑了笑,“还有另外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过几日我便要动身前往雍州,助朝廷平叛。”
羊苌楚不由一愣,她可是清楚自家阿兄是个什么性格,尤其是在父亲去世后,对大魏的仇恨度又上了一个台阶,怎会去帮大魏平叛?
可能是看出她的疑惑,羊侃当即解释道。
“我乃是前去帮齐王萧宝夤,我做他的别将,中原汉人不易,齐王投奔鲜卑亦是形势所逼,但其是南朝皇族,我自该助他,我是助齐王,并非是助大魏。”
羊苌楚这才点头道,追问,“阿兄可是有事要交代?”
“就是将消息传于你,也劝你不要跟这弓较劲了,若你在这般较劲下去,双手满是老茧哪还有女子模样?你也不想跟高郞见面时,明明身为一女子,手却没有他那般滑嫩吧?”
“一女子家家成天玩弓算什么?”
羊苌楚一脸紧张兮兮的模样,下意识的双手握在一起,偷偷的用自己的手指抚摸掌心,用来感受是否真有羊侃说的那么夸张。
羊侃肯定是夸张的说。
高羽那么高强度的用弓,射箭,纵使高家的基因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让他的手完全不受影响。
高羽就是面容白皙,如妇人一般,但其手指头等部位,皮肤还是很粗糙,常年起茧。
将羊苌楚劝走后。
羊侃又回头看向裴氏,开口道,“我走后,家里你多照看着点。”
“夫君且放心,妾身自当会打点好一切。”
“那就拜托了,你若无事可多与苌楚走动,劝说一二,倒不是说非要逼她联姻,可高郞生死未卜,也不能让她枯等。”
裴氏却笑着摇摇头,“夫君勇武非凡,却对女儿家的事情不甚了解,妾身亦为女子,如何不懂苌楚那般模样?劝不动的。”
闻言,羊侃只是叹了口气。
当初怎么就非得带着羊苌楚在洛阳内瞎逛呢?
这下好了吧?
造孽啊!
第169章 真乃膏腴之地
孝昌元年,八月二十。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中原大地不再像之前那般炎热,气候开始有了一丝丝的凉爽。
被安置到冀、定、瀛三州就食的六镇降民,拢共二十余万人其先头部队也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来到这片大魏最精华,最富有的膏腴之地!
时间上也是凑巧。
朝廷刚好卡着秋收的时节将这么大一波降民给安置过来。
正常来说,这个安排也还算合理。
过去几年连年遭灾,今年却没有,冀、定、瀛三州正常秋收过后,朝廷确实有余粮来养活这一批人,直至这三州彻底将二十余万人给‘消化’,是融入当地也好,还是被三州豪族吸纳成农户、部曲也好,朝廷不管这么多。
但……
朝廷却忽视了一点!
这二十余万降民可是从塞北军镇而来,常年生活在那种穷山恶水的环境下,本就民风彪悍、骁勇。
这还没不算完。
自破六韩拔陵起义造反后,这群人被困在塞北、恒、朔二州两年,这可都是穷地方,为了能够生存下来,活下来,其体内隐藏的‘动物习性’早就已经被激发出来。
老弱病残根本就抗不到这个时候。
能坚持活到现在,被朝廷安排过来的,皆是精壮,骁勇的成年男子,只有极少部分老幼妇孺。
绝大多数都已经在熬过寒冬的时候,成了他人口中饱腹的‘口粮’。
宇文洛生骑在马上,环顾四周,田里皆是金黄的麦子,这是在武川从未见过的景象,他不由感叹,“真乃膏腴之地啊。”
所过田地都有农户自发的手持兵刃进行护卫,生怕这群降民前来抢粮,尤其是有的田地似乎是豪族所有,甚至派出部曲前来守护,各个披甲执锐,虽只是简单的皮甲,但也比普通的降民要强的多。
“原地休整一番吧。”
宇文洛生下令,其麾下部曲也都纷纷停了下来。
自从与高羽一别后,宇文洛生这两年也一直在恒、朔二州境内到处转悠,其父宇文肱,二哥宇文连并不走运,都已经战死。
眼下宇文洛生便是宇文家的家主。
原本的黑耗子,宇文泰依旧皮肤黝黑,但两年的厮杀下来,他亦长高不少,身材也精壮不少。
独孤信虽狼狈,却能看出其原本俊朗的模样。
“真乃膏腴之地啊。”
独孤信发出了跟宇文洛生一般的感慨,风中仿佛都带着麦香,这简直就是六镇之民心目中的天选之地。
有着吃不完的粮食,根本就不用饥一顿饱一顿。
但可惜……
这等膏腴之地却并不是很欢迎他们,朝廷只是安排他们前来就食,却再也没有后续的安排。
六镇之民中有汉人,但数量并不多,基本还是以草原各部为主。
生活习性,语言完全就不通,双方之间格格不入,别说是融合,这一路上已经见过不少的纷争甚至是闹出人命来。
“欺弥头,依眼下的情况来看,你觉得我等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宇文洛生拧开皮囊饮了几口水后问道,“再过几月就是寒冬……”
虽然是在中原腹地,但冬天该冷的时候,老天爷可不会有半点仁慈之心。
熬过冬天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果不能储备到足够的粮食,物资,冬天就得死人。
独孤信四处张望一番后,小声道,“我等活不下去,其他人亦是活不下去,朝廷将六镇二十余万人扔到冀、定、瀛三州就食,却再也不管我等,这分明就是狼入羊窝!”
“中原之民何其‘温顺’,他们坐拥这般财物、粮草。”
“依我之见,兴许会有人再次举旗造反,若真是如此……我等此番定可前往投靠,一同造反!”
在武川不反,那是因为对朝廷的实力不够了解,并且……六镇各个都是穷光蛋,跟着一起造反能抢什么?
可眼下他们身处中原腹地,乃是大魏最膏腴,最富有的地方。
在独孤信的眼中,朝廷这就等于是把一群杀人不眨眼,吃人不吐骨头的悍匪,放进了自家的金库,能忍住不抢的都是这个。
考验谁呢?
六镇的军民可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宇文洛生深以为然,“我亦觉得会有人再次举旗反旗,那我等眼下就应先保存实力。”
他们依旧不愿意自己举旗造反,但凡是自己举旗造反之人,皆是朝廷眼中必须诛杀的‘首恶’,但跟在别人身后抢,若是扛不住了,大不了摇身一变投降官军,指不定还能被朝廷当成榜样,给不错的待遇呢。
一直沉默不语的宇文泰却突然开口道,“不若我等这就前往定州。”
“哦?”
宇文洛生反问,“黑獭,何出此言?”
“我在路上听闻,定州有大量丁零人,六镇降民中亦有大量丁零人,也许……”
独孤信和宇文洛生二人不由眼前眼前一亮,对视一眼后连连开口称赞,“黑獭果然聪慧!”
高车、敕勒、铁勒都是丁零人,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有大量丁零人定居,那也就意味着容易乱起来,毕竟南下的高车、敕勒等亦是丁零人,同宗同源。
主要在这汉人聚居的中原腹地,即便是定州的丁零人已经定居许久,也很难正式融入到汉人之中,双方之间为了争夺物资,水源,田地,定然会互相有摩擦,积怨,若是有心之人去挑起矛盾,很容易便能说服其一同造反。
“好!我等这就前往定州。”
………………
高欢所带领的大部分也已经来到了定州。
所谓二十万余降民,大多数其实都是有组织的,都是各自围绕在良家豪帅或者是部落酋帅的周围。
零零散散的普通百姓很少,即便从前是普通百姓,为了活命在过去两年也早就已经投奔、效力于各个势力。
六镇之民比谁都清楚,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得是抱团才能取暖,单打独斗要么死,要么成为他人嘴中的‘口粮’。
“该死!这地方怎会这般富裕。”
侯景这辈子第一次离开塞北、离开恒、朔二州,刚一进定州便已经是看花了眼,他还是头一次知晓,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富裕的地方。
“贺六浑!这还等什么?找个山头安营扎寨,我等先扮做土匪抢上一笔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