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11节

  如今儿子已经重新撑起了家门,临安即将诞下麒麟子,他是个能够重振李氏声威的孩子,有朝一日,加在你们身上的罪名,都会得到平反。

  你们可以瞑目了。”

  说完,李祺又重重叩首。

  祠堂中有袅袅香烟升起,李祺起身走到门槛前,望着午时璀璨的光彩,洒落进祠堂中,往日的阴沉恍若消散了几分。

  木门吱呀着合上,陈旧古朴的锁上好,祠堂再次陷入了黑暗,李祺环视了一周。

  院中柳树新发了芽,带着些嫩绿,生机盎然。

  只是没有人声。

  ……

  临安公主府中灯火通明,人流如织。

  李祺在屋外颇为焦急的踱步,临安公主在产房中生产,他手中没有能够帮助孕妇生产的道具,只能在这里干等着。

  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

  伴随着一道嘹亮的啼哭声,系统的声音也适时在他脑海中响起。

  【首次诞下嫡系子弟,成就点+100,当前成就点200。】

  李祺摸了摸额头上的汗珠,向产房中而去,走到外间,恰看到稳婆抱着婴儿出来,喜色道:“恭喜驸马,是位小公子。”

  李祺接过婴儿,与那双黑漆漆的瞳眸对视,一股灵魂血脉相连之感顿生。

  “这是我的孩子。”

  “这是我的孩子!”

  李祺大笑着,将他高高举起,举过头顶,惊的周围众人直呼,生怕他将孩子摔下来。

  “为父赐予你降临这个世界的第一件礼物,便是圣人之姿!”

  【使用地阶道具·半圣之姿!】

  李祺毫不犹豫!

  【地阶·半圣之姿(兴我道者,必此子也):六维学术天赋提升至90以上,内政、权变天赋提升至80以上,获得早慧、老成、正道、灵变、感染五大特性。】

  【成型六维天赋:内政:85;权变:87;军略:72;统率:51;勇武:69;学术:95。】

  天赋不代表未来,但天赋代表着上限。

  堂堂地阶道具,自然不仅仅是天赋加成这么简单,况且这个加成不算是极强,历史上有许多人的天赋生来就比这个加成大。

  真正宝贵的是后面所附加的五个特性!

  【早慧:生来灵慧,意识通明。

  老成:少年老成,稳重端庄。

  正道:此心如铁,万事不堕。

  灵变:机巧灵动,不拘于事。

  感染:天生领袖,有圣贤风。】

  人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世上有多少聪明人因为性格的缺陷而堕入无间?

  而半圣之姿这件道具,对天赋的加成虽然没有那么大,但却给予了几乎完美的性格。

  若是天赋加成都能够达到90以上的绝世级别的话,那就不是地阶道具,而是天阶道具——圣人之姿了!

  被李祺高高举起的孩子,身上产生了氤氲的气息,李祺再次望向他的眼睛,刚刚诞生时对世界的障雾陡然散开,明亮的宛如天上皎洁的星辰!

  李祺甚至觉得他在对自己表达亲近。

  这是早慧特性!

  孩子被高高举起,他没有丝毫的害怕,发出了清脆的笑声。

  周围众人皆被这笑声感染,纷纷道:“小公子真是不凡。”

  感染特性让这个孩子生来就易于得到人的喜爱。

  李祺抱着孩子走进内屋,临安公主偎在床头,往日艳丽的芙蓉面上苍白一片,见到李祺后眼中一亮。

  “驸马,快让妾身看看穆儿。”

  在这个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夫妻二人便已经为他起好了名字,叫做李显穆。

  穆,是恭敬、严肃、美好的意思。

  显,则是字辈。

  临安公主接过孩子的一瞬间,就被那双炯然有神的眼睛吸引了,“驸马,你看穆儿一点都不认生,眼睛真好看啊。

  方才妾身在半梦半醒之中,好似看见有身着儒服的贤人,在耳边说些什么话。”

  李祺一愣,心知定然是半圣之姿的余韵,“在娘子你怀孕时,为夫曾经梦见有圣贤入腹,看来是我儿有圣贤之姿啊!”

  临安公主闻言一愣,与李祺对视的一刹那,夫妻二人的默契,让她明白了李祺的意思。

  自古以来神童之名,不仅仅要本身聪明,还要巧妙的宣传。

  孔融让梨、曹冲称象,都是这种产物。

  但……

  “虽然有异象显化,但穆儿才刚刚出生,若是他天姿不足,岂不是害了他。”

  李祺虽然知道李显穆不可能天姿不足,但还是温声道:“那就且待些许时日。”

  二人说话间,有外府女眷走进,朱元璋先前就不允许李祺结交勋亲,李祺自己也没有心思和那些注定要死的人结交,如今进府的皆是比较亲近的几人,有太子妃吕氏,有怀庆公主。

  ……

  走出屋后,李祺抬眼望去,公主府中处处张灯结彩。

  李芳、李茂二人在廊柱后探头探脑,李祺伸手让二人过来,父子三人遥望夜空星月。

  “你们三弟生而不凡,但毕竟年岁还小,待为父去世后,你们要好好看顾他,但若是事有不逮,你们就听从他的意见,你们三弟是天生的圣人,未来注定要成就一番大事,这些话为父交待给你们,你们要谨记。”

  “父亲,孩儿记住了。”

  李祺没再说话,夜空中最璀璨的皓月洒下银水,落在父子三人身上。

  一大两小,地上的影子分明。

  人有了孩子,就有了寄托,有了传承,这一刻,从心中滋生出的、名为期望的藤蔓疯狂生长。

  ————

  国无道不兴,家无训不立,余思及父皇谆谆教诲,欲效父皇为诸王赐辈之举,亦为李氏后人赐下字辈,一作家世传承,二作训诫规导。

  凡我李氏儿郎,男子当忠正为国,秉行正道,以“显辅开麟阁,忠贞启明光,崇文昭景运,秉正继先章,克己勤王事,怀谦振家邦”为辈。

  女子当性情淑雅,亦秉持德行,以“婉淑承芳德,贞静映华光,清雅昭慧秀,柔嘉继懿章,娴宁心柳月,灵敏织云裳”为辈。——《李氏家训·章一》

第11章 走马上任为哪般

  临安公主产子后半月,李祺休沐结束,正式走马上任风俗察查大使。

  京城各部如同往常惯例,点卯上值,唯有刑部中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正是奉旨察查风俗而来的李祺,他带着大批从国子监、大理寺、都察院、翰林院借调而来的士子,踏进了刑部之中。

  京城中很多人都在关注着他,见他进入刑部,很多人心中升起“果然如此”的念头。

  前朝风俗清查一事,正是缘起刑部尚书杨靖,如今首先清查刑部正在众人预料之中。

  刑部大院之中,使团众学子皆在李祺面前垂首,等待着李祺的命令。

  或许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明明李祺个人威望不过51,还没有及格水平,李氏家族更是-50,无权无势名声差。

  和李氏相处,大概率得不到好处,还可能会惹一身骚,几乎所有人都恨不得避而远之。

  为什么这些学子对李祺的命令这么服从呢?

  因为他们服从的不是李祺,而是李祺背后的皇帝。

  这便是李祺为什么要与皇权合作的理由,为的就是拉虎皮扯大旗。

  每朝每代都会有一大批保皇党,真的是因为他们对皇帝忠心无二吗?

  不是!

  是因为对于那些弱势的、新建立的政治集团以及官员来说,借助保皇这个招牌,才能从那些早已成型的政治集团中,撕下血肉果腹!

  比如历史上汉文帝刚刚进入长安时围绕在他身边的官员,再比如汉宣帝在清算霍光时站在他身边的官员,再比如大明嘉靖朝那些向杨廷和发动进攻的学子。

  如今也是如此!

  李祺狐假虎威,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皇帝的意志延伸,所以他们便会对李祺俯首。

  再加上李祺本身的手段。

  他在挑选清查队伍人选时,并不是按照才华来挑选的,个人才能只占到第二位,最重要的是籍贯和家境。

  这一百一十七人中,一个江南人都没有,一个豪族子弟都没有,全部都是家境贫寒的北方人。

  这些人互相见面后,不需要李祺特意去说,自然而然就会明白,这位刚刚受到皇帝看重的驸马爷,是要对那些南方人、大族下手!

  一旦这个想法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本就不需要李祺特意吩咐,他们做起事来一个比一个卖力。

  南北之争是贯穿洪武朝的主线,到南北榜案时到达了高峰,终大明一朝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李祺不是龙傲天式的主角,自然解决不了这种问题。

  但这不妨碍他利用南北之争。

  而这正是李祺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也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无论是王五杨叶争妻案,还是现在借着清查蒙古风俗来掀起政治风波。

  虽然有为韩国公府复仇的打算,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团结以北方士子为主的、被主流士林所排斥士子。

  继而将如今的士林格局打破。

  他一一扫过眼前的这些人,眼底忍不住露出笑意,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大多数都是国子监中的底层。

  阶级分明的古代,嫌贫爱富比现代严重的多。

  贫寒的家世让他们成为了士林的边缘人,这一类人是最希望改变当前局面的,是最容易成为李祺门徒的人。

  一旦发现李祺能够成为新的旗帜,一旦发现李祺未来的儿子能够接过旗帜,他们就一定会义无反顾的成为李氏的拥趸!

  刑部院中,李祺手持圣旨宣读完毕。

  他环视一周,对一众刑部官吏朗声道:“本官奉圣上之命,清查潜藏在我大明内部,身受蒙元胡俗污染之辈,还请诸位配合,本官也能早日回复皇命!”

  刑部左侍郎陈英上前道:“驸马身受皇命,我等臣下自然配合,不知驸马要如何查起?”

  京城中无数人都在好奇李祺要怎么清查,是不是沾染蒙元胡俗,谁能说得清呢?

  如果李祺要肆意栽赃陷害,那他们可就要联名参李祺了,绝对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李祺能感受到周围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到了自己身上,不仅仅刑部大院,还有整座京城无数官吏在看着自己。

  直到现在,都没人知道李祺的目的是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1/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