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698节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税收减少,不是加税减税,别跑偏了议题。”

  见气氛不对,首辅姜书翰开口打断道。

  家乡父老的利益要考虑,可江山社稷也不能忽视。

  朝廷要正常运转,离不开财政支撑。

  只有白痴蠢货,才会认为所有的减税,都是好事。

  此时提出减税,摆明是不怀好意。

  税款降下去容易,再升上来,可就难了。

  为了短期利益,影响江山社稷,那是典型的鼠目寸光。

  一旦大虞崩溃,现在吃进去的,都得给吐出来。

  主要是大虞对士大夫太好了,以至于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他们就本该享受特权。

  当优待成为理所当然,势必会想要获得更多的特权。

  哪怕牺牲国家利益,也在所不惜。

  以往财政收入那么少,日子都能照样过。

  在许多人的意识里,不认为大虞会因为财政收入减少而崩溃。

  全然忽略了,现在的大虞和之前的大虞,完全是两个概念。

  当募兵取代卫所兵,成为维护帝国稳定的基石,军饷钱粮开销就成了刚需。

  内有叛军需要剿灭,外有北虏这个强敌,需要官军挡着。

  在这种背景下,任何削减军费开销的行为,都会导致引发不可控的危机。

  除了军费开销这个大头外,行政开销同样无法压缩。

  大虞官僚体系,早就已经堕落,他们可不会过苦日子。

  朝廷削减经费,他们就能把损失转嫁到百姓身上。

  一众公共事业支出,同样是可以削减的,大不了搞一堆豆腐渣工程。

  上千两一门的火炮能造,百八十两一门的火炮,同样可以生产出来。

  后者能不能把炮弹发射出去,那就很难说了。

  相比军火器械,水利工程更容易下手。

  出了事没关系,推几个替罪羊即可。

  后续的修修补补,又可以增加一系列的工程出来。

  朝廷不拨款,地方衙门就向百姓加征。

  理由一个比一个高大上,不给钱就是罪大恶极。

  道德绑架,加强权压制,一直都是官员的拿手好戏。

  “派出钦差,过去催缴吧!

  税款减少最严重的南直隶地区,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直接革职查办。

  下属各州府,情节严重的,一应主官也革职查办。

  无论如何,税款都必须收上来。

  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往后能收上来的税款,将会越来越少。”

  次辅白季临缓缓说道。

  偷逃税款,在大虞不是什么新鲜事。

  只不过前几年,勋贵系给地方的压力大,逃税的情况不严重。

  各地税收总额,总体上是逐年递增的,朝廷感受不明显。

  随着景李二人的落幕,勋贵系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对士绅们威慑力大幅度下降。

  从永宁十年开始,南方多省的税款,就不再增长。

  当时永宁帝刚被赶下台,朝中局势正处于微妙状态,需要地方势力的支持。

  内阁对税收停止增长,选择了默认。

  尝到好处之后,到了福安元年,地方士绅大族的胃口也变大了。

  上缴朝廷的税款不升反降,民间出现强烈的抵制税改声音,要求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作为纳税第一大省的南直隶,表现的最为突出,福安元年的税收总额直接下降了一成。

  其他各省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催缴税款的活儿,可不好干。

  普通官员过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户部吕尚书是南直隶人,对那边的情况最为熟悉,亲自出任钦差最为合适。”

  礼部尚书袁天宇的话音落地,文渊阁内的气氛,再一次凝重起来。

  不光支持了白阁老的催缴税款,还把烫手的山芋丢给了清流党人。

  让清流查清流,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清流集团都要付出代价。

  要么把偷逃的税款补上,要么舍弃这位户部尚书。

  当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发生抵触时,吕凌风会做出什么选择,也成了未知数。

  “光吕尚书一个人,恐怕力有不及。

  要查办渎职官员,怎么能够少了刑部。

  我看费尚书也跟着走一趟,方可万无一失。”

  高阁老顺势补了一刀。

  作为辽东人,对清流集团的做法,他早就深恶痛绝。

  光户部尚书不够,再扔一个刑部尚书过去,更能体现份量。

  “不妥!”

  “户部和刑部,都是我朝的要害部门,尚书岂能轻易离开。”

  工部尚书乐向松急忙开口反驳道。

  在场的众人中,六名尚书全部出自南方,五位阁老中除了首辅是浙江人,另外四人都出自北方。

  南北方在决策层的话语权,基本上旗鼓相当,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清流党在六部尚书中,一共占据了三个实权位置,妥妥的朝中第一大派系。

  凭借他们以往拉的仇恨,估摸着两人前脚刚离开京师,后脚就被人抢了位置。

  费心远、吕凌风身上的头衔,自然是不会少,但任职地点大概率从北京变成了南京。

  如果税款催缴不顺利,搞不好南京六部,都没他们的位置。

  一下子折损两大实权岗位,光他一名工部尚书,根本撑不起清流党的牌面。

  内心深处,他都骂死了后方那帮士绅。

  能搞钱的方式多了,干嘛要老盯着朝廷。

  就算是逃税,好歹收敛一些,干嘛当出头鸟啊!

  “乐尚书,放心。

  朝廷运转,不会因为一个人的离开,就受到影响。

  如果不放心的话,你也可以跟着一起南下。”

  镇东侯笑着说道。

  打压清流党,这是勋贵系复兴之后的核心战略。

  文贵武贱,就是这帮人搞出来的。

  幸好到了天元帝时期局势发生变化,清流党内部进一步发生分裂,不然勋贵系真没翻身的机会。

  现在朝中各派风起云涌,实际上也是勋贵系在幕后推波助澜的结果。

  对上整个文官集团,谁都扛不住。

  分化瓦解之后,专门打击其中一支,难度就要低的多。

  南北利益冲突,无疑是最佳机会。

  “你……”

  “本官羞与尔等武夫为伍!”

  乐向松怒气冲冲的说道。

  不过这种攻击,镇东侯早就已经免疫。

  本身就是武夫,再怎么装裱,也没法以文人自居。

  不想与之为伍正好,反正大家都互相看不顺眼。

  “光查南直隶,怎么够?”

  “南直隶虽然税款减少严重,但不代表南直隶的逃税就最多。

  浙江、湖广的税款,同样下降严重,要查自然得一起查!”

  见同僚败下阵来,费心远果断加入战场。

  朝中各派看清流不爽的太多,单独在钦差人选的问题上纠缠,那是会吃大亏的。

  本着自己不好过,也不能让其他人好过的原则,他当即选择拉浙党和楚党下水。

  要么大家一起去地方,追缴偷逃的税款,要么一起出手把事情压下去。

  至于税款问题,派其他人去追查即可,没必要搞的大佬亲自下场。

  能不能把钱追回来不重要,关键是要先保住自身的权势。

  ……

  吕宋岛。

  “荷兰人带来的消息,你们觉得有几成是真的?”

  送走了荷兰使者,罗尔夫总督陷入了迟疑中。

  作为日不落帝国,他们自有其傲气。

  哪怕是其他几个欧洲殖民帝国,西班牙也不放在眼里,更不用说一个东方帝国。

  在搜集大虞的情报方面,他们根本就没当成一回事。

  放眼全世界,真正需要他们正视的,唯有隔壁的好邻居法兰西王国。

首节 上一节 698/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