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636节

  不光没按约定,往黔国公府身上泼脏水,反而以以实际行动帮他们脱了身。

  在政坛上,叛徒往往比敌人更可恨。

  原本是清流重臣的曹星文,一下子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为了稳定人心,他们也必须行动起来,给他一个厉害。

  想归想,在具体行动上,必须和其他清流大臣商议。

  光他这位刑部尚书,一时半会儿奈何不了一位调任云南的巡抚。

  若是针对的太露骨,很容易被其他派系抓到把柄。

  ……

  汉水侯府。

  在京中局势动荡之时,他正在府中带孩子。

  年初的时候,侯府再添一丁,现在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小儿子还好,除了吃,就是睡,换尿布也是侍女干,带起来相对简单。

  长子就不一样了。

  或许是身上的武将基因太强大,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在府中闹腾的不行。

  “李晟,给我滚过来!”

  远远就听到自家夫人的咆哮声,李牧嘴角微微一笑。

  能够把一名大家闺秀干破防,也就自家儿子。

  没有任何例外,浑身是泥的李晟,第一时间选择往李牧这边跑来,妄图寻求救兵。

  遗憾的是这一次,李牧没有开口帮他求情。

  伴随着一阵哇哇的哭声,本轮母子斗法宣告结束。

  “夫人,消消气。

  小孩子嘛,活泼一点正常。”

  李牧笑着说道。

  为了孩子的安全,府中的安全隐患,隔三差五都要排查一次。

  自从李晟学会了走路,池塘中的水都不敢超过一尺,府中的台阶更是包裹上了地毯。

  “夫君,我不生气。

  只是你养在池塘里的鱼,刚刚被他祸祸没了。

  还有那只老乌龟,也差点儿丧了命。

  下面进贡的那床象牙席,现在也成了废料。

  打碎花瓶三个,损毁茶具一套,涂鸦字画两副。

  如果不是我发现的早,及时安排人转移了你收藏的古董,恐怕也难逃毒手。

  对了,你放在外面的古籍,也没能逃过一劫。

  期间还翻阅你的书房三次,如果不是侍女们阻拦,恐怕……”

  不等景雅晴诉说完儿子的丰功伟绩,李牧的怒火也跟着被点燃。

  这哪里是活泼,分明就是专业拆家。

  转瞬的功夫,女子单打变成男子单打,紧接着又是一阵哭声响起。

  没挨过揍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熊孩子的破坏力有多强,只有亲眼目睹才知道。

  “夫君,消消气。

  小孩子嘛,活泼一点正常。”

  原话奉还,让李牧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果然,熊孩子挨揍,就没有冤枉的。

  “小翠,带大少爷下去换身衣服。

  从现在开始,必须时刻安排人跟着他!”

  李牧愤怒的下令道。

  内心深处,他已经暗自反思自己的教育。

  为了让儿子健康成长,他下令只要没有遇到危险,禁止下人干涉李晟活动。

  效果非常明显,李晟的身体确实很健康,几乎没生过病。

  后遗症就是活泼过了头,破坏力惊人。

  “夫君,风儿这么调皮,肯定是随了你。”

  景雅晴语气坚定的说道。

  国公府家教森严,她敢肯定自己小时候,绝对没这么调皮。

  不是自己的责任,那就是李牧的责任。

  “瞎说!

  为夫自小就稳重,岂会如此放纵。

  李晟这浑小子,定是我们平常太过溺爱,才养出来的坏毛病。”

  李牧底气不足的说道。

  长子现在玩的,都是他当年玩儿剩下的。

  只不过当初没有这么优越的条件,造成的破坏力有限。

第439章 思路打开

  “夫君,你出去的这几天,黔国公府派人送来了二十万斤铜锭。

  东西我让下人先收着了,具体怎么处理,你看着办吧!”

  景雅晴平静的说道。

  铜在封建王朝,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光能铸造各种生活用品,还拥有货币属性。

  按照官方标准,一斤铜能够铸造一百六十枚铜钱。

  二十万斤铜锭,如果铸造成货币,就是三千两百万枚铜钱。

  折算白银的话,也就数万两。

  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笔巨款,对汉水侯府而言,也就船队出海一次的利润。

  不过判断价值,不能单纯看值多少钱。

  自从安南地区稳定之后,物价就回归了正常水平。

  金银都是贵金属,购买力非常强。

  普通百姓购买生活日用品,使用金银进行交易,找零非常不方便。

  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更小的货币单位——铜钱。

  安南地区有铜矿,但产量非常感人,还要优先满足铸炮需求。

  能够用来铸造铜钱的铜,数量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在这方面上,大虞也指望不上。

  国内的铜产量,虽然远比安南高,但内部需求也大。

  大虞朝廷的官矿,每年产铜才三十万斤。

  第一次看到这组数据,李牧都怀疑是不是下面的人搞错了单位,把吨写成了斤。

  这么一丢丢产能,还不及宋朝的零头。

  从冶炼技术上来说,大虞的技术明显更加成熟。

  国内铜矿储量再低,也不可能低到这份儿上。

  很快李牧找到了原因,产能低仅限于官矿,民间的铜产量一点也不低。

  本该国有的矿产,被权贵和士大夫们瓜分,原本属于朝廷的铸币收入,也落到了民间手中。

  当然,这不能甩锅太祖皇帝。

  开国初年的时候,大虞拥有更廉价的货币宝钞。

  前期阶段,朝廷限制发行量,宝钞的比值稳定,大有取代金属货币的苗头。

  靠印刷宝钞赚取的暴利,远超开矿铸铜钱。

  后续随着朝廷的滥发货币,宝钞的币值迅速崩盘,铜钱再次出现在民间,成为交易的主要货币。

  在这一过程中,大虞的铸币权,渐渐从朝廷转移到了各地士绅手中。

  受此影响,民间铜币的币值,也是层次不清。

  优质铜钱,五六百枚就能兑换一两白银。

  劣质铜钱,三五千枚才能兑换一两白银。

  奇葩的币值差,严重制约了民间商业的发展。

  入住都护府后,李牧一直在为稳定币值努力。

  如果不是顾忌朝廷的感受,他都想以都护府的名义印刷纸币。

  黔国公府此时送上一批铜锭,既是对之前事的感谢,也是在暗示黔国公府手中有他想要的东西。

  利益能够谈拢的话,双方可以进行交易。

  “这些是我们应得的,收下也就收下了。

  稍后我会让铸币司的人,把这些铜锭拉走。”

  李牧笑着说道。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黔国公府和朝廷的博弈,他除了精神上给予对方鼓励外,全程都在吃瓜看戏。

  靠着威逼利诱,收买钦差大臣,黔国公府暂时逃过一劫。

  为了分摊政治压力,不得不花大代价拉拢盟友。

  实力雄厚且同样世镇一方的汉水侯府,无疑是黔国公府,最需要拉拢的盟友。

首节 上一节 636/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