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恨永宁帝的人多得去了,无需亲自出手,只要宫中侍卫消极怠工点儿,就能达到目的。
勤王大军的覆灭,改变了大虞的政治格局。
永宁惨案的爆发,更是激化了各方矛盾。
现在的争斗,实质上是互相试探底线,比拼的是耐心。
哪个利益集团率先做出让步,哪个利益集团就要拿出自己的蛋糕给别人分。
自大虞建立以来,一直都是勋贵武将在退让,直到白莲教叛乱爆发才翻身。
迫于局势需要,文官集团被迫做出让步。
战争结束之后,士大夫们就受不了啦,不想继续遵守之前的约定。
偏偏此时勋贵系,把持住了东南各省的军政大权,不是一句话就能收回去的。
长城防线崩溃是文官发起进攻的导火索,更多还是勋贵系给文官造成的压力太大。
谁也无法想到,一群武夫主持地方政务,活儿干的居然比他们还漂亮。
地方局势稳定,财政收入翻倍增长。
这么亮眼的政绩,放在文官身上,早就吹上了天。
搁在竞争对手身上,自然要拼命抹黑,不然他们在朝堂的立足根基就没了。
勋贵们的反击,打了文官一个措手不及。
在事情发生前,谁也无法想象,勋贵和外戚敢玩的那么过分。
在预想中,顶多也就挨一顿揍。
赖耀华出言挑衅,就是心中认定了,勋贵不敢把他怎么样。
用一顿揍,换取入阁的资本——值!
可惜他们忽略了,除了利益纷争,还掺杂着血海深仇。
普通勋贵外戚,不敢对他下死手,但死了儿子的父亲敢。
当第一名文官被打死,局势就彻底失控。
局势发展到那一步,弄死一名文官,和弄死一群文官,没有本质区别。
无论是否自愿,勋贵外戚们都被动抱团,给他们来了一波狠的。
京中勋贵干了一票大的,心中的怨气发泄的七七八八。
军中的勋贵将领没有亲身参与,肚子里憋的火,依旧没有释放出去。
现在到了他们表演的时候,顺带还能给文官和皇帝施加压力,在后续的谈判中争取主动权。
“景兄,这话可就过了。
陛下的身体,可不是我们气坏的。
要追究责任,那也是文官们的锅。
细数一下,自陛下继位以来,文官发起的逼宫行动,足足有七次之多。
平均下来一年一次,都快要成为文官的日常活动。
相比之下,我们可就安分多了,这么多年才闹第一次。”
李原面不改色的说道。
勋贵集团发起的逼宫,确实只有一次。
只不过这一次行动,前后发起了好几轮,至今都没看到结束的迹象。
给永宁帝造成的压力,比前面历次逼宫都大。
“悠着点儿吧!
万一陛下怒气上头,直接给我们摆一处鸿门宴,你我可就惨了。”
景国良略带调侃的说道。
皇帝给大臣摆鸿门宴,确实有可能发生,但不大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
没有别的原因,再好的计划,都需要有人去执行。
京中的大小武装力量,背后都有勋贵的影子。
让侍卫缉拿他们,他们单人都能杀穿皇宫,不是他们多能打,纯粹是里面自己人太多。
真要是翻脸,这些人听谁的指挥,还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提前进行部署,走漏风声几乎是必然的。
唯一能够动用的,也就那帮太监。
在宦官最鼎盛的时候,让他们干这么活儿才凑合,现在就不用奢望了。
真要是干了,甭管后续局势如何发展,他们都要全族遭殃。
以永宁帝的作风,扛不住压力的时候,甩锅给小弟是必然的。
……
鞑靼大营。
“大单于,该撤军了!”
“虞朝内斗进入白热化,我们的存在,才让他们暂时保持克制。
一旦我军撤离,虞人就会自相残杀。
无需吹灰之力,我们就是最大的赢家!”
萨日娜上前进言道。
距离出兵南下,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现在都入夏了。
该抢的,也抢的差不多了。
军事上,同样达到了极限。
虞朝两路勤王大军在通州完成挥师,盘踞在关外的辽东镇,此刻也出了山海关。
一旦三路虞军联合,他们能不能平安撤回草原上,都是一个未知数。
“你说的有道理,虞人最好内斗,我们确实该把场地让出来。
只是敌军近在眼前,不给他们点儿教训尝尝,后续的撤离不会顺利。
参考上一次的经验,携带大量的战利品,势必会影响行军速度。
在无法抛弃战利品的前提下,骑兵的机动性优势,丧失了大半。
不过我们抢够了,不等于其他人也抢够了。
尤其是鬼方各部,这一仗他们好处没拿多少,损失却一个比一个大。”
呼格吉勒略显为难的说道。
战争是要死人的。
围歼勤王大军,除了打出草原联军的威名外,并没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损失惨重的鬼方各部,此时正忙着弥补损失。
做老大的,不能影响小弟发财。
强行下令撤退,势必引发这些人的不满。
短时间内,这些人做不了什么,却给未来埋下了隐患。
“大单于,机会给了他们,没有攻下济南城,那是他们自己无能。
军心士气散了,再让他们打上几个月,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
草原上,终归要用实力说话。
鬼方人实力不济,那就必须臣服强者。
心中有怨气,也必须忍着。”
额尔德跟着劝说道。
鬼方军队收获小,主要是畏惧勤王大军,运河沿线没敢下手。
越过黄河,更是不可能的。
上一次就是傻不拉几,越过黄河去劫掠四方,最后被水师断了后路。
如果不是运气好,侥幸逃脱追捕,搞不好就团灭了。
吸取教训之后,行动上不免畏首畏尾,一直在黄河以北晃悠,根本没去打济南。
“嗯!”
“既然如此,那就下令各部撤军。
至于鬼方人那边,通知一声即可,愿不愿意后撤随他们的便,本单于决不强求。”
呼格吉勒果断下令道。
给机会让鬼方恢复元气,那只是做做样子。
鬼方人敢越过黄河,保管这次撤军和上次一样,把他们丢在最后面。
损失惨重,关他什么事。
鬼方人口那么多,死上几十万,他都不会心疼。
青壮都死了,正好趁机兼并他们部落,壮大自身的实力。
……
京师。
“陛下,好消息!”
“城外的敌军撤了,就剩下一座空营地。
从锦衣卫搜集的情报来看,敌军这是放弃了进攻京师的计划,提前撤回草原上去了!”
听了郑英逸的话,永宁帝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随即脸色迅速阴沉下去。
北虏撤军是一件好事,可激化的文武矛盾,却不好调和。
文武都不肯让步,已经严重影响大虞朝的正常运转。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不采取措施解决,后续搞不好双方还要火拼。
勋贵系的大军,就在通州驻扎着,京营也在人家手中。
文官集团也争取到了辽东镇的支持,兵力不如勋贵系多,但胜在拥有骑兵优势。
双方都有筹码在手,让局势变得越发复杂。
两边都不好惹,让夹在中间的永宁帝,处境很是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