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604节

  北虏又不是傻子,勤王大军真要是从撤退,敌人立即就会扑上来。

  稍有不慎,撤退就会变成大溃败。”

  谷嘉熙摇了摇头说道。

  内心深处,他也隐隐有些后悔。

  早知道北虏来的这么快,就不该逼舞阳侯出兵。

  北虏再次兵围京师,政治影响确实恶劣。

  如果能拦得住,肯定得拦着。

  现在的情况非常明显,敌人先下手为强,勤王大军在野战中步兵打骑兵。

  纵使侥幸击败敌军,也很难取得战果。

  京师再次被围困,几乎成了定局,那就没必要赔上一支精锐。

  “借助夜色掩护,还是有机会撤下来一部分的。

  就算保不住整支大军,也要保住军中的骨干力量。”

  徐文岳语气低沉的说道。

  战斗还没分出胜负,就被泼了一盆冷水,无论皇帝,还是群臣的脸色都不好看。

  不过这一次,大家没有急着跳出来反驳。

  真要是事不可为,保住军中骨干力量,就是最好的选择。

  大虞朝不缺人,普通士卒就算死上再多,都可以补充。

  只要军中骨干力量在,过上一年半载,就能恢复战斗力。

  “徐阁老,您未免太过悲观了。

  舞阳侯乃我朝名将,论起战场局势判断,不是我等能够比的。

  真要是事不可为,他自然知道怎么应对,无需我们这些人操心。”

  停顿了片刻之后,罗泽风脸色阴沉的回应道。

  一旦朝廷下令撤退,那就是对之前军事行动的否定。

  做出了错误决策,肯定是需要有人负责的。

  最适合背锅的,无疑是兵部。

  无论是长城防线崩溃,还是后续战争打的一团糟,兵部都难辞其咎。

  再加上一场大败,他这位兵部尚书,这辈子都别想从坑里爬出来。

  如果不是前面的贪腐案牵扯人员太多,各派为了自身利益,必须力挺兵部。

  罗泽风这位兵部尚书,早就进了诏狱。

  不过大家帮的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朝廷吃了这么多败仗,终归是需要有人负责的。

  前线的将领和地方官,明显扛不起这么大的雷。

  除非虞军逆风翻盘,在战场上大败北虏,不然兵部早晚都要陷进去。

  现在的罗泽风,就是输红眼的赌徒,任何机会他都不会放过。

  ……

  黔国公府。

  “汉水侯来信,邀请我们一起出兵,平定三宣六慰。

  大家有什么想法?”

  年少的黔国公开口询问道。

  尽管不满十六岁,但在宗族礼法的约束下,府中的权力已经逐步向他手中移交。

  像这种决定公府未来命运的大事,他已经有了不小的话语权。

  “公爷,三宣六慰最近这些年,一直都不怎么安稳。

  除了覆灭的安南国外,最大的毒瘤就是缅甸王国。

  过去的十年里,边界上发生的大小冲突,加起来不下百次。

  如果有机会把他们覆灭,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即便是无法覆灭缅甸王国,只要战争打了起来,我们就能合情合理的从云南巡抚手中拿回兵权。

  如果他硬拖着不给,那就让他们自己带兵上战场!”

  中年男子愤愤不平的说道。

  对黔国公府来说,征讨三宣六慰是次要的,拿回手中的权力才是关键。

  前面巡抚衙门趁黔国公年幼,拿走了国公府的兵权,导致黔国公府在云南的影响力大减。

  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要不了几十年,他们就会和朝廷册封的藩王一样,沦为橡皮章。

  人家藩王好歹是宗亲,大家要给几分面子,文官们也不好做的太过。

  黔国公府就不一样了。

  丧失了权力之后,手中掌握的巨额财富,就是招灾引祸的源头。

  运气好的话,还能够带着族人去京师,过上普通勋贵的生活。

  倘若运气不好,没准哪天就意外暴毙在了府中。

  “二叔,倘若征讨缅甸王国,我们有多少胜算?”

  黔国公关心的问道。

  自古都是挑起战争容易,结束战争难。

  缅甸王国的威胁,困扰了国公府上百年。

  历代黔国公都想解决这个麻烦,把势力扩张到中南半岛。

  可惜敌人不是软柿子,就算战场上获得了胜利,糟糕的自然条件,也限制了国公府的扩张。

  几次把触手深入到中南半岛,都被敌人就赶了出来。

  一来二去的折腾多了,两边也就成了世仇。

  “如果光我们一家出兵,胜算不超过三成。

  不过加上汉水侯府,情况不一样了。

  除了都护府的兵马外,汉水侯还有两广六镇可用。

  区区一个缅甸王国,根本不算什么!”

  ……

第420章 利益动人心

  “如果联手的话,利益怎么分配呢?”

  沉默片刻之后,黔国公孟厉轩再次询问道。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靠盟友的力量赢得胜利,那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相较于汉水侯府,国公府除了底蕴深厚外,实际上并没有优势。

  毕竟,李牧也不是纯粹的草根,祖上同样是开国公侯。

  国公府拥有的人脉关系,人家同样不缺。

  论起在朝堂上的政治影响力,汉水侯府比国公府还要更强上几分。

  “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各凭手段,谁先抢到的就归谁。

  汉水侯的胃口,要比我们大的多。

  我们只是想要消除缅甸王国这个威胁,而他则是想把三宣六慰收入囊中。

  以安南都护府的军事实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没有可能。

  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汉水侯非常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目标。”

  孟修远想了想说道。

  作为邻居,对安南都护府的实力,他是狠下了一番功夫去了解。

  最后得出结论:现在的安南都护府就是一个大军营。

  “一县一千户,一镇一百户,一村一什”的管理制度,分明就是松散版的军营。

  虽然没有搞全民皆兵,却锻炼了官兵的管理能力。

  需要的时候,立即就能以这些人为核心,拉出十倍以上的军队。

  训练几个月,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

  前面搞的分地免税政策,拉拢了军心、民心,大家愿意卖命。

  “二哥说的不错,安南都护府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但汉水侯的根基却是已经稳固。

  现在急着对外扩张,实际上也是逼不得已。

  南直隶那边,正源源不断的向都护府输送灾民。

  按照汉水侯发布的移民政策,所有从大虞移民过来的百姓,都可以获得五亩免税口粮田。

  如果是荒地,则授田数量加倍。

  都护府衙门,还要按人头补贴一年的口粮,提供必备的农具和种子。

  安南地区的熟地,早就被分配完了,移民基本上都在开荒。

  就算每月涌入十万移民,也要发放一百万亩土地。

  不对外扩张的话,要不了多久,移民就无地可分了。”

  紫衣书生一脸羡慕的说道。

  看似汉水侯府的政策,干的全是赔本买卖。

  可家族发展,不能只顾眼前,还要着眼于未来。

  人口和土地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就算现在无法产生利润,未来也会带来巨额回报。

  汉水侯兼任着两广总督,赔钱也是先赔朝廷的钱。

  两广的财政收入,除了维系地方开销外,全部扔在都护府的建设上。

  按照这种发展速度,要不了多久安南都护府的人口经济,就会全面超过云南。

  “三叔,你的意思是就算我们不参加,汉水侯也要对外扩张?”

首节 上一节 604/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