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603节

  作为御前太监,以往都在宫中伺候,这是他第一次出任务。

  开局就遇上这种大场面,苏浩宇的身体,已经不由自主的开始颤抖。

  “没错。”

  舞阳侯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现在这种时候,他可没功夫向一名宦官解释。

  对永宁帝派出太监当监军,他本身就充满了怨念。

  在大虞官场的鄙视链条中,宦官这个政治群体,一直都是垫底的存在。

  碰了一鼻子灰后,苏浩宇识趣的选择了闭嘴。

  作为监军他代表的是皇权,可外戚代表的同样是皇权。

  其他人或许会忌惮他和皇帝的关系,眼前这位不会。

  真要是得罪狠了,战场上也不是无法发生意外。

  看着席卷而来的敌军,战场上的气氛压抑到了极致。

  “开炮!”

  随着舞阳侯一声令下,轰鸣的炮火声,瞬间从营地中响起。

  无数炮弹飞出,冲在前方的北虏骑兵,瞬间死伤一大片。

  “传令下去,让各镇总兵指挥战斗,允许他们自由决定打法。”

  关键时刻,舞阳侯再次下达军令。

  理论上来说,这种战斗应该统一指挥,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协调性。

  可惜舞阳侯非常清楚,自己没有能力,驾驭这种大兵团作战。

  下面的几名总兵,军事水平虽然比他高,同样没有指挥过数万大军。

  没有办法,勋贵系的军队扩张速度太快。

  跟着李牧混的那帮勋贵子弟,都是年轻一代。

  在时代洪流推动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以至于军中一众高层将领,普遍年龄都是二十多岁,军龄更是只有短短数年。

  凭借不错军事基础,能够走到总兵位置上,已经算是出类拔萃。

  再往上指挥大兵团作战,对主将能力的要求,就非常苛刻了。

  强行赶鸭子上架,很容易捅出篓子来。

  索性让一众总兵,各自镇守一面战场,在能力自身能力范围内自由发挥。

  ……

  京师,太和殿。

  “陛下,锦衣卫传来密报,舞阳侯率领的勤王大军,在昌平州同北虏发生遭遇战。

  双方正在展开激烈战斗,场面十分惨烈。”

  郑英逸一脸忐忑的汇报道。

  真实情况,比他说的还要糟糕。

  说的好听是遭遇战,难听点儿就是中了敌人的算计。

  只不过勤王大战实力不俗,即便是在野外遭遇,也挡住了敌人骑兵的冲击。

  让战争陷入焦灼状态,一时半会儿难分胜负。

  不过聪明人都知道,这种僵持对勤王大军非常不利。

  无法迅速赢得战斗,附近的北虏军队,就会源源不断的赶来增援。

  至于周边的虞军,则完全指望不上。

  “你们都看到了,这就是你们想要的!”

  永宁帝冲着群臣怒吼道。

  朝堂上一众文官,纷纷低下头颅。

  尤其是内阁和六部的一众官员,更是把头埋的老底,唯恐被皇帝注意到。

  他们阻止舞阳侯带兵进京,那是为了派系利益。

  除了少数蠢货,希望舞阳侯战败外,其他人都是希望勤王大军能够获胜的。

  尽管战场上的胜利,会让勋贵集团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增加,可这种增加是在规则范围内的。

  对文官集团来说,有规则他们才有的玩。

  倘若勤王大军战败,葬送了大虞朝为数不多的精锐,整个帝国都有倾覆的风险。

  换个朝廷继续当官,那是针对中下层官员而言的。

  一众手握实权的大员,其实没有更多的选择。

  真要是发生改朝换代,开国君主可没有那么好糊弄。

  他们这些有前科的前朝旧臣,通通属于被清洗的对象。

  作为既得利益者,聪明人都会想着掀翻桌子。

  “陛下,息怒!”

  “奋勇杀敌,乃为将者本分。

  若勤王大军忠于国事,定能大破敌军!”

  赖耀华的开口,直接点燃了火药桶。

  不光激怒了皇帝,同时也激怒了一众勋贵,众人当即怒目而视。

  作为勋贵系的嫡系武装,舞阳侯率领的勤王大军中,充斥着大量的勋贵子弟。

  自家儿子、侄儿、兄弟、族人,在战场上和北虏厮杀,居然有人在旁边说风凉话,谁能够忍得住。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此刻他已经挨揍了。

  对眼前的变化,赖耀华心里同样打鼓。

  可是没有办法,御史都察院作为大喷子机构,一直都是文武争斗的急先锋。

  能够坐上左都御史的位置,他的政治立场不言而喻。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是不能认。

  为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把勤王置于了危险境地,在政治上是非常丢分的。

  现在皇帝把问题抛了出来,文官们肯定不能接茬。

  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御史就得上战场。

  偏偏下面的小弟,都被皇帝的怒吼吓住了,他这个御史头子只能亲自下场。

  “混账东西!”

  “既然你说的这么厉害,那就干脆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让北虏乖乖退兵。

  没有能力,就不要在朝堂上添乱!”

  镇东侯当即怒斥道。

  充满杀气的目光,让附近的文官,不由自主的后退了一步。

  勋贵系巨头们不在,不等于朝中就完全无人了。

  其他勋贵只是能力差了点儿,不代表就没有脾气。

  “陛下,请诛此贼,以正视听!”

  一旁的武乡侯更是放出了狠招。

  文武纷争,再一次在朝堂上点燃。

  “两位侯爷,暂且息怒!”

  “赖大人,只是心直口快,一时失言,绝没有别的意思。”

  吏部尚书岳铭宇急忙开口劝说道。

  不过这种劝架,更像是火上浇油。

  “心直口快”,用在这种场合,分明就是嫌火不够旺。

  显然,文官集团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前面为了善后,各方短暂合作一次,现在又各自分道扬镳。

  文武纷争,只是大虞朝众多矛盾中的一个小分支。

  平日里争斗最多的,还是文官之间的内斗。

  北虏入侵,距离京师仅一步之遥,这种时候明显不适合挑起文武之争。

  作为入阁竞争对手,岳铭宇果断选择打着平息矛盾的旗号,在赖耀华背后捅了一刀。

  “哼!”

  “哼!”

  伴随着两声冷喝,文武争斗的火苗,暂时被压制下来。

  大家都不是傻子,勋贵系也不愿意给文官们当刀。

  赖耀华固然可恨,其他文官也不一定是好东西。

  全力出手把左都御史拉下马不难,关键是这么干,勋贵集团获得不了实质性的好处。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

  “陛下,北虏多是骑兵,战争一旦拖下去,勤王大军很容易被敌军围困。

  短时间内,朝廷没有能力派出援兵,昌平州那边是顾不上了。

  干脆下旨让舞阳侯所部找机会撤下来,前往通州驻守,保障运河大动脉的畅通。”

  徐文岳缓缓开口说道。

  大虞的家底被折腾的差不多了,现在拥有的精锐,差不多就是朝廷的极限。

  年轻一代勋贵子弟,有点能力的都进入军中。

  连同他们一起入伍的,还有各家训练的家丁。

  靠着这些人,才拉起了现在的队伍。

  一旦损失惨重,后面就算补充了兵力,也没有那么多合格的军官。

  “徐阁老,现在双方厮杀的这么厉害,哪里是说撤就能撤的。

首节 上一节 603/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