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586节

  打出这个旗号,能不能吸引白莲教余孽加盟不知道,反正各路官军都会被吸引过来。

  朝廷会竭尽全力,先把他们消灭,免得白莲教死灰复燃。

  各地的士绅,同样会全力支持朝廷的军事行动。

  毕竟,白莲教造反的时候,可是杀的东南士绅哭爹喊娘。

  虽然白莲教叛军没有占领河南,但作为旁观者,河南士绅也被吓的够呛。

  让他们出粮赈灾,一个个都没反应。

  可听到“白莲教叛军死灰复燃”,他们绝对会配合官军行动。

  “军师说的不错,白莲圣王这称号不吉利。

  上一个称白莲圣王的家伙,都没有活过两年,就死在了战场上。

  要不是那么短命鬼死的早,白莲教义军也不会分裂,搞不好现在都改朝换代了。

  本王自陕西起兵,现在打了中原,干脆就叫逐鹿王好了!”

  太平王变逐鹿王,一众小弟纷纷叫好,唯独这位苏千青军师在暗自摇头。

  这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无论太平王,还是逐鹿王都是不入流的草头王。

  但凡是多读点儿书,都不取这种不入流的王号。

  古代那么多王号,随便选一个,都比这有内涵。

  从关中起兵,叫秦王多好啊!

  哪怕降降档次自称肃王,也比这些草头王强。

  知道归知道,苏千青却没有出来纠正的意思。

  王号不入流,也有不入流的好处。

  一众反王都是这种货色的王号,突然冒出一位有内涵寓意的王号,也非常扎眼。

  万一被朝廷注意到了,予以重点打击,那可就亏大发了。

  ……

  “王爷,您可真是神了。

  这才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的兵力就恢复到了巅峰。

  光打县城没意思,抢回来的粮食,也吃不了多久。

  河南那么多州府,您看我们是不是挑一座重城,干一票大的!”

  崔老六一脸兴奋的说道。

  相较于悲催的太平王,真正掘开黄河的威武王,最近可是混的风生水起。

  洪水肆虐之后,遍地的饥民,为义军提供了充足的兵员。

  本着来者不拒的原则,威武王麾下的军队,在短时间内膨胀了数十倍。

  义军数量上来了,粮食消耗也跟着增加。

  最初的时候,打下一座县城,就够大家吃很久。

  到了现在这种时候,光打小县城,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

  毕竟,义军队伍是每天都在增加,谁也不知道极限在哪里。

  “河南八府中,距离我们最近的是开封府,你小子该不是想打开封吧?”

  威武王笑骂道。

  看得出来,他对崔老六是非常欣赏的。

  “王爷,机会难得啊!”

  “大冬天的黄河水位都能暴涨,这是天要亡虞。

  探子传来消息,河水倒灌进了开封城,多处城墙发生垮塌。

  现在大水刚刚退去,正是开封城防御最薄弱的时候。

  如果我们此时发起进攻,夺取了开封城,定能震动天下,引起第二波反虞浪潮!”

  崔老六信誓旦旦的说道。

  在提出建议前,他可是拜访过军师的,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

  最后两人一致决定,攻打开封府,以震动天下。

  “听起来似乎不错,只是开封是一座大城,就算城墙受损,也不然这么容易拿下的。

  义军看似兵力不少,可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就老营那点儿人。”

  威武王略显犹豫的说道。

  夺取开封府,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不光能够获得大量的物资,还可以收获巨大的声望。

  天下义军那么多,想要吸引英雄豪杰投奔,就必要有一个响亮的名头。

  当然,掘黄河这种恶名不算,传了出去都没法在中原立足。

  原本义军中名头最响亮的太平王,就因为背负恶名,在这轮扩张中掉了队。

  “王爷,兵力是足够用的。

  河南地区的官军,此前就被北虏重创,接着又被白莲教义军重锤。

  后面还是靠辽东兵,帮他们稳住的阵脚。

  现在辽东兵不在开封,留守开封的只有几千守备部队,战斗力不比我们强多少。

  刚刚遭遇大水,正是人心涣散的时候,此时动手胜算非常高。

  纵使攻城失败,大不了损失一些兵力。

  现在满世界的灾民,想要多少兵,就有多少兵。”

  刘念安开口蛊惑道。

  踏上造反这条不归路,想要站在阳光之下,就必须推翻大虞的统治。

  攻克开封府,无疑是眼下最好的手段。

  作为河南的首府,开封的政治地位不言而喻。

  拿下了这里,其余州府将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只能各自为战。

  不需要他指挥,各路义军就会自发参与趁火打劫。

  要不了多长时间,河南就会遍地狼烟。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

  中原陷落,天下反虞势力,又会再次活跃起来。

  趁着天下大乱,他们就可以沿着黄河泛滥区,迅速扩张队伍。

  无论是南下攻取南直隶,还是东进夺取齐鲁大地,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句古话说的好,天什么取,反什么来着。

  总之,老子决定了,就打开封!”

  威武王略显尴尬的说道。

  本想引用古语,可惜文化水平有限,关键时刻忘了词。

  不过营帐中多是一群大老粗,根本没有发现问题。

  作为唯一的文化人,为了掩饰笑意,刘念安把头埋的老低。

  ……

第410章 调兵遣将

  安南都护府。

  “侯爷,这是新招募的人员名单资料,您请过目。”

  兰林杰开口汇报道。

  从入仕到担任两广总督,李牧麾下都没有几个文官。

  不是没人投奔,更不是他不想打造班底,纯粹是为了避嫌。

  一名武将跑去建立文官班子,相当于把野心写在了脸上。

  露出这么明显的破绽,别说是平步青云,能保住小命都算幸运的。

  班底是早上招募的,人是下午进的诏狱,次日就被判斩立决。

  在文官集团强势时期,武将们都得夹着尾巴做人。

  即便是后期勋贵系崛起,该遵守的规矩,还是要遵守,不然就是给政敌递刀子。

  勋贵系几大巨头,麾下都只有几名幕僚。

  现在可以放开手脚招人,那是获得了朝廷的允许。

  倒不是朝廷放松对武将的监管,主要是吏部无官可派。

  寒窗苦读,考中进士不容易。

  人家都是奔着光宗耀祖的,而不是去穷乡僻壤吃土。

  吏部先后动员数十名官员,硬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过来任职。

  强行挑选了几个倒霉蛋,人还没出京师,就纷纷病倒。

  强咬的瓜不甜,这种赶鸭子上架的任命,也没法让人家甘心卖命。

  一度想降低标准,从秀才举人中选官,结果又遭到了百官的集体反对。

  宁可让位置空着,也不能打破规矩。

  理论上来说,举人也有做官资格,可那都是老黄历了。

  到了现在这种时候,举人想要做官,必须获得三品以上大员举荐。

  至于秀才想要做官,那必须先捐纳监生功名,再获得三品以上大员推荐,才有资格做官。

  设定这么多限制,自然是为了利益。

  规矩这玩意儿,只要被打破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既然安南缺官,可以破格任用,那么同样缺官的广西、云贵等地,是否也要效仿。

  一旦游戏规则改变,那么就会有大量的举人秀才走入仕途。

  量变引起质变,只要入仕的举人秀才足够多,早晚都会有人因功升迁到高位。

首节 上一节 586/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