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阁臣大多数时间都是五人,但三人依旧可以正常办公。
参考以往的经验,只要阁臣数量是单数,遇到重大事务可以投票表决,就能保证内阁正常运转。
如果内阁成员出现双数,则会增补一位进去,以保障机构的运转。
“这……”
徐文岳迟疑了。
皇帝和清流党人在挽留他,朝廷其他派系,却看起了热闹。
从眼神中可以看出来,这些人是希望他离开的。
政治斗争非常残酷,有的党派拿的多,其他派系能分到的权力就会减少。
从数十年前开始,清流党就成了朝中第一大派系,压的各方喘不过气来。
尹左二人当初的骚操作,让清流党惨遭重创,其他各派才有了反攻的机会。
最近这几年,清流一系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减弱,其他各派都吃到了红利。
事实上,勋贵系的崛起,也是从清流党中抢走了一大块蛋糕。
到手的利益,没人愿意再交出来。
限制清流系再次做大,就成了大家的共识。
如果不是徐文岳身份特殊,还有辅臣大臣的身份,无法被轻易罢免,大家早就落井下石了。
“好了,徐爱卿就留在京中,放心养病。
赈灾钦差人选,大家就另选贤能吧!”
永宁帝当即拍板道。
装病没有关系,正好他也不想让徐文岳担任首辅。
现在有了养病的托词,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减少徐文岳的工作量。
首辅这种工作量繁忙的岗位,自然要挑身体好的来干。
永宁朝有一位猝死的首辅就足够了,如果再增加一位,史书上都要抨击他苛待老臣。
“陛下,臣举荐谷阁老!”
“陛下,臣举荐吕阁老!”
“陛下,臣举荐邱阁老!”
“陛下,臣举荐庞尚书!”
……
一眨眼的功夫,朝堂上的一帮重臣,全部出现在举荐名单上。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举荐者,都是竞争对手的小弟。
看得出来,大家都知道赈灾钦差不好干,想趁机坑竞争对手一把。
甭管是否合适,先推出来再说。
见到这一幕,徐文岳的心凉了半截。
相比几年,现在朝堂上的风气,明显恶化了很多。
为了争权夺利,大家都连正事都能不顾了。
赈灾治河可是大事,如果无法妥善处理,整个北方大地都会狼烟四起。
“徐阁老,你看这赈灾钦差,让哪位爱卿担任合适?”
永宁帝的话一出口,徐文岳就暗自叫苦。
所有人都知道的苦差事,正常人都会想办法躲开。
此时不管他举荐谁,都会把人得罪死。
可皇帝亲自开口询问意见,他又不能不表态。
“陛下,以臣之见,谷阁老能够担此重任!”
略加思索之后,徐文岳一脸严肃的说道。
不是他对谷嘉熙有意见,恰恰相反他还很欣赏谷嘉熙。
此时举荐谷嘉熙,完全是出于公心。
赈灾治河的工作,再怎么不好干,都得有人去干。
派一位能臣担任钦差,最起码能够做一些事,尽可能挽回损失。
倘若派出一位夸夸其谈之人,不仅无法安抚灾民,反而会让局势进一步恶化。
“谷爱卿,赈灾治河之事,朕就交给你了!”
永宁帝果断拍板道。
理智告诉他,不能任由群臣争吵下去。
如果今天拿不出解决方案,再吵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朝廷可以拖,但灾民们拖不起。
赈灾行动,每拖延一天,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灾民加入叛军。
“臣,遵旨!”
谷嘉熙硬着头皮答应道。
事实上,他也想效仿徐文岳装病的,怎奈事先没有准备好辞呈。
何况同样的招数用一次就够了,跟着重复使用,很快就会被人找到破绽。
他可不是先帝任命的辅臣,没有那么厚实的政治资源,可供他挥霍。
哪怕心里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先接旨。
“爱卿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只要是朕能办到的,无所不允!”
永宁帝满意的说道。
这才是他的肱骨之臣,如果都像徐文岳那样,遇到困难就退缩,天下还怎么治理。
“陛下,灾民数量太过庞大,免不了有人作奸犯科。
除了赈灾物资外,臣还需要军队辅助。
恳请陛下江南总督、闽浙总督麾下,各自抽调两镇兵马随行,以便能尽快稳定地方秩序。
为确保赈灾物资按时发放,恳请陛下派出御史和锦衣卫从旁监督。”
谷嘉熙想了想说道。
坦率的说,他真心不想拉上御史和锦衣卫。
可是没有办法,这次赈灾调集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没有人在旁边监督,皇帝是不会放心的。
与其皇帝秘密派人盯着,不如自己主动提出来,以便获取主动权。
“爱卿的要求,朕都允了。”
“赈灾事关重大,赖爱卿亲自带人走一趟,协助谷爱卿的工作。”
“河南地区锦衣卫,暂时在钦差大臣帐下听令。”
……
一连串的圣旨下达,赖耀华脑袋瓜子嗡嗡的。
他可是要入阁的人,此时下去赈灾,岂不是前面的努力全部都白忙活了。
可惜现在这种场合,轮不到他拒绝。
身为左都御史,本职工作就是监察百官。
短暂失神之后,他迅速反应了过来。
皇帝这是在故意报复!
他担任左都御史期间,下面的“御史”,就没少找皇帝的晦气。
前面的万阁老案,御史们也是冲锋在前。
百官的逼宫行动,同样是他们居中串联的。
有厂卫为耳目,都察院干的这些事情,根本瞒不过永宁帝的眼睛。
就算谷阁老不提出来,皇帝也会找机会,把他这个御史头子踹出朝堂。
……
南京城。
“总督大人,大事不好!”
“下面送来急报,黄河突然决堤,大水淹没南直隶北部多座州府。
灾情还在持续扩大中……”
董子安的话音刚落,舞阳侯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的。
大冷的冬天,黄河冰封的概率,都比决堤的概率高。
历史上的几次黄河决堤,基本上都发生在雨季。
枯水季节黄河决堤,除非是人为挖开了黄河。
就算是人为破坏,这个季节的水量,造成的破坏也相对有限。
不过想起暴涨的长江水位,他又推翻了自己的判断。
既然长江因为上游突降暴雨,导致下游水位暴涨,那么黄河自然也可以。
“传令各地衙门,立即做好赈灾工作。
总督衙门拿出一百万两,你们巡抚衙门也拿一百万两,用于此次赈灾。
另外通知长江沿岸各地州府,做好防洪防汛的工作,绝不能让黄河的悲剧再次上演!”
听到舞阳侯的命令,董子安瞬间就不好了。
一百万两白银放在大虞其他省份,能够拿出来的屈指可数。
可是搁在南直隶,顶多也就一个月的财政收入。
如果是让他去筹钱,根本不是问题,只要略微加征即可。
然而舞阳侯的意思,明显就是让他们巡抚衙门直接出了。
秋税刚刚收取上来,正是巡抚衙门最富裕的时候。
他们分润的税款,也恰好能够拿出这一百万两。
只不过出了这笔钱,官员们发福利的钱,就一下子折腾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