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户部能拨款向民间采购,短时间内也买不到这么多商品。
受灾情影响,河南今年的秋粮,根本不用指望。
少了这笔进项,要供应京师和九边,秋粮是不能动了。
赈灾粮只能从南直隶和湖广想办法。
一次性采购这么多,刚刚降下来的粮价,恐怕又会很快涨起来。
户部顶多拿出四百万两,用以采购粮食赈灾。
至于帐篷、棉袄、药材、灾后重建所需各种物资,暂时顾不了那么多。
反正就算户部给了拨款,也没地方去采购。
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他物资供应不上,只发放给部分百姓,反而容易引发乱子。”
庞承杰一脸严肃的说道。
这个决定,对灾民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
可是没有办法,大虞是农耕王朝,生产力非常有限。
帐篷和棉袄都属于稀缺物资,药材更是纯野生,产量低的可怜。
北方各省基本上都是光秃秃的一片,木材主要产自南方地区,光运输就不可能便宜。
“拨款太少了,这点儿钱,光买粮都够呛。
就算无法提供衣物和住所,总得提供一些柴薪给百姓御寒,不然半数灾民都熬不过这个冬天。
哪怕提供一批石炭应急,也好过什么都没有。”
谷嘉熙略显伤感的提议道。
“谷阁老,不是下官吝啬,实在是户部欠下的账太多。
今年的秋税刚收上来一半,就已经花了出去。
就连这四百万赈灾款,户部都没有现银,还要等南方各省的税款送上来。
正好要过去采购粮食,直接让他们不用运过来了。”
庞承杰双手一摊道。
平叛结束之后,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可相应支出也上去了。
户部还是一如既往的缺钱。
现在的大虞朝,就宛如一头吞金巨兽,再多的钱都能给花干净。
为了省钱,最近几年皇宫都没修缮。
现在宫殿都塌了,无论如何都要预备一笔款子,先把皇宫给维修一遍。
不然皇宫变成了危房,哪天皇帝在宫中发生意外,他们就成了千古笑柄。
……
静静的看着户部舌战群臣,永宁帝的眉头越发紧皱起来。
赈灾钦差还没选,就在钱粮环节给卡住了。
“诸位爱卿,还是先选出赈灾大臣吧!”
尽管他知道赈灾问题一旦解决,马上又会掀起党争,现在他还是想尽快解决问题。
洪水在地方上肆虐,已经有了一些时日。
流离失所的百姓,正在四处逃难。
及时采取措施赈济,还能把灾民留在河南地界。
一旦拖的时间长了,灾民流入相邻省份,就是叛军力量的天然补充。
想起北方大地上,随时可能增加百万求活的叛军,永宁帝就感觉头大。
“陛下,臣举荐徐阁老!”
听到这个声音,徐文岳当即怒目而视。
如果眼神能够杀人,武乡侯已经被碎尸万段。
第408章 互相挖坑
“多谢侯爷的看重,可惜老夫年迈体衰,无力担此重任!”
徐文岳果断拒绝道。
灾情发生了数日,地方上现在乱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
等朝廷做好准备,把赈灾物资运过去,最快也是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
中间这段时间,只能靠地方官方组织自救。
不是徐文岳看不起同僚,着实是大虞官僚表现出来的素质,无法令人放心。
即便有个别官员,想出力救灾,手中能够动用的资源也非常有限。
相较于天灾,最可怕的还是人祸。
遍地猪队友的大环境下,主持赈灾工作,就是对自己的仕途不负责。
“徐阁老,太过自谦了。
朝堂之上,就数阁老履历地方的经验最为丰富,还多次主持赈灾防疫工作。
这次赈灾治河的重任,非徐阁老莫属!”
谷嘉熙率先开口附和道。
“谷阁老言之有理,徐阁老德高望重,足以担此大任!”
吕泽安当即肯定道。
“陛下,臣也举荐徐阁老。”
邱瑞阳随即举荐道。
三大阁老一表态,朝中非清流派人士果断响应,一时间把徐文岳吹上了天。
眼前的一幕,让清流一系很受伤。
人家用的是阳谋,明知道这些家伙不怀好意,他们也没法跳出来拆台,说自家老大无能,担不起这份重任。
“多谢诸位同僚的抬爱,徐某受之有愧。
不瞒诸位,在前些年主持平叛工作时,我受过重伤。
身体早就不堪用了。
这次回京,本来是想向陛下告老还乡的。
只因朝中发生变故,才暂时拖延了下来。
这是我的辞呈,请陛下御揽!”
危急时刻,徐文岳当即从袖中掏出了辞呈,交给宦官转呈给了永宁帝。
看得出来,他这是早有准备。
不过最初并非是为黄河决堤准备的,而是一种自保的手段。
昨晚“冬日惊雷”+“冰雹雨”,如此大的天灾异象,肯定是要有人背锅的。
尽管他不想背锅,可架不住清流集团仇恨拉的多,很有可能遭到群殴,徐文岳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全身而退。
“黄河决堤”的大事件,吸引了大家的视线,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可惜避开了一个坑,又不幸陷入另一个大坑中。
想想就觉得悲催,他入阁这么些年,尽干一堆苦差事。
先是给两淮世家造反善后,接着担任五省总督主持平叛。
中途丁忧回家,本以为能够避开风暴旋涡,万万没想到继任者是天字号蠢货,直接把局势搞崩溃。
为了稳定局势,他再一次临危受命,相继担任湖广总督、四川总督。
干了这么多的活,最后的平叛大功,全部落在了勋贵系手中。
憋屈也只能认了,麾下的小弟都是一群嘴炮党,平叛这种活儿真干不来。
好不容易回京,本想大干一场,结果又一天坑出现在他面前。
一下子出现数百万灾民,“赈灾”干的再好,都免不了出现乱子。
搞不好现在这种时候,地方上已经狼烟四起。
叛军掘了黄河,不可能放过这个扩张势力的机会。
下面闹出了乱子,那就是“赈灾不利”的证据。
别看现在他众望所归,等到后面出现问题,此时吹捧他这些人,也是最先向他开炮的急先锋。
他徐文岳也是有血气的人,与其这么憋屈的应付着,不如索性辞官回乡。
眼下的烂摊子,已经非人力能够挽回。
他可是注意到了“平叛大军损失惨重”,以下面报喜不报忧的传统,官军的损失肯定是伤筋动骨。
本来北方各省的军事力量,就被削弱的厉害,再来这么一波,朝廷能够依仗的力量就更少了。
“何至于此!”
“徐爱卿,眼下国事为艰,朝中现在离不开您啊!”
永宁帝神色激动的说道。
尽管他徐文岳早就不顺眼了,可现在天灾人祸不断,正是需要稳定人心的时候。
作为辅政大臣的徐文岳,本身就是一面招牌。
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放徐文岳离开。
至于赈灾之事,就算徐文岳愿意去干,他也不放心。
“徐阁老,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此时离不开您啊!”
“对呀,徐阁老。
现在天灾人祸不断,正是需要您坐镇的时候。
……”
一众清流党人急忙开启劝说模式。
甭管徐文岳是真想辞官,还是做做样子,他们都被吓着了。
没有了这位清流领袖,他们在内阁中,可就无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