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565节

  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貌似也很合理。

  “陛下,乃一代明君,岂能和残暴扯上关系!”

  陈景福当即反驳道。

  吹捧胡新波是明君,肯定是在瞎扯淡。

  真要是一代明君,也不会把安南国搞得奄奄一息。

  可若说他是暴君,那又未免太过了。

  继位之后,他就干了一件大事——发起和大虞之间的战争。

  可在这场战争中,他只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就算他不主动北伐,大战还是一样会爆发。

  真正的错误,不在于他干了什么,而是战场上表现的太菜。

  乱世之中,菜就是原罪。

  “呵呵……”

  “这世上,哪有把国家搞得山河破碎的明君。

  都到了这种时候,诸位爱卿没必要藏着捏着。

  有什么心里话,大家尽管说好了,朕承受的住!”

  胡新波的笑容,让众人毛骨悚然,一时间居然无人接话。

  不过很多时候,不回答本身就是一种表态。

  “诸位爱卿的意思,朕明白了。

  看来大家是把国内的烂摊子,全部算到了朕头上。

  可谁记得去年北伐大虞前,举国上下都嚷嚷要战的?”

  胡新波嘲讽道。

  举国上下都支持的战争,因为吃了败仗,黑锅直接落在了他的头上。

  稍微有点儿份量的大臣,在投降虞军之后,都会发一份《讨伐胡逆的檄文》。

  如果全是污蔑他的内容,估摸着他也不会动容,毕竟叛徒的话不足为信。

  遗憾是这些檄文,内容全部都是记实写法,并没有对他抹黑污蔑。

  谎言伤不了他,真相才是杀人诛心的利器。

  “陛下,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

  刚刚收到虞军那边传来的消息,大虞皇帝在安南设立了都护府,册封汉水侯世代镇守安南。

  几乎可以确定,大虞朝廷是不准备和我们谈判了。

  和谈的大门被关闭,唯有决死一战。

  考虑到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直接和敌军硬碰,不是什么好选择。

  臣建议,想办法把老窝宣慰司和缅甸王国拖下水,扩大战争范围。”

  陈初阳上前一步说道。

  对安南王的矫情,他直接选择了无视。

  敌军都快要打到家门口,再不想办法应对,就要亡国了。

  这种要命的时候,再去纠结责任分配,那就是自取灭亡。

  “哦!”

  “看来朕真是乌鸦嘴,当初吓唬老窝宣慰司那帮土司的话,居然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

  既然挡不住虞军,那么我们就继续转移。

  邻居们害怕得罪大虞,不肯出兵帮我们,那就把战场放到他们境内去打。

  传令下去,朕要讨伐老窝宣慰司。”

  胡新波霸气的发布了战争宣言。

  这一次,没人出来劝阻。

  打不过虞军,那就只能去欺负更弱的。

  西北几个省的资源,都被他们榨干了,不想办法开源,大家都得饿肚子。

  至于这么干的后果,那是活下来之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398章 蜀中新政

  蜀地。

  以勾结叛军的罪名,完成内部清洗之后,徐文岳颁布了《蜀中新政》。

  不同于东南八省的税制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把无主土地收归国有,然后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租赁给百姓种植。

  理论上来说,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朝廷和百姓均是获利者。

  不过实操刚开始,各种问题就层出不穷。

  大虞朝的地方治理,严重依赖当地士绅,许多地方官都要看士绅的脸色。

  土地肥瘦不均,如何核定租金,名义上是衙门确定。

  到了具体操作的时候,权力还是落入士绅手中。

  明明是一项善政,到了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很快就跑偏了。

  总督严令各地官员监督,可到了实际行动中,巨大的工作量根本不是几名官员能监督过来的。

  许多官员们为了省事,直接把具体经办工作,外包给了地方士绅。

  百姓想要租赁到肥沃土地,必须先给经办的士绅送上好处。

  看似租金更低,实际上需要承担的负担不降反增。

  士绅们大发横财的同时,也迅速拉地方官下水,形成了贪腐联盟。

  或者说这个联盟,从一开始就存在,只是以往都隐藏在暗处。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所谓的道德约束,就是一个笑话。

  少数有节操的官员,拒绝和地方士绅合作,最终结果一样搞的一团糟。

  活儿总是要有人干的,不让下面的士绅干,就只能依仗衙门中吏员。

  这个群体,不光贪婪成性,还要看士绅的脸色行事。

  在大虞朝,一直都是铁打的士绅,流水的官。

  官员再怎么位高权重,终归会有调走的一天,但下面的士绅老爷们却是世代扎根在地方上。

  对世代生活在本地的吏员来说,得罪了官老爷后果严重,得罪了士绅老爷们更要命。

  一边是联手发财,一边是家破人亡,这道题很好选。

  第一轮土地统计中,收归国有的土地中沃土占比约四成,到了现在连一成都不到。

  不光沃土数量减少,就连田亩数量,也在不断缩水。

  看着下面上报的数据,徐文岳直接气炸了。

  这分明是把他当傻子糊弄,完全没有给他这位当朝阁老面子的意思。

  估摸着是知道了他即将离任,认为他不会大动干戈。

  为了自身的利益,地方上下串通一气,准备抢在新总督到任前完成利益瓜分,造成既定事实。

  “混账!”

  “这些王八犊子,简直是目无王法!”

  ……

  徐文岳忍不住破口大骂道。

  为了推动改革,他已经杀鸡儆猴了,结果下面根本都没当成一回事。

  “阁老息怒!”

  一旁的云师爷开口劝说道。

  这种局面,虽然超出了预料,但依旧在情理之中。

  原因非常简单,前面杀人,徐阁老是遵守游戏规则的。

  被处理的士绅官员,都是和叛军有过勾结的。

  朝廷剿灭了叛军,肯定要对这些人秋后算账。

  甭管有多大的后台,勾结叛军一旦暴露出来,都难逃朝廷的清算。

  大家心里先有了这种认知,对这种清算并不感到恐惧,顶多私底下吐槽一下徐阁老手段狠辣。

  总体上,地方士绅对他这种行为,还是表示了支持。

  可是后面的改革,让双方一下子站在对立面。

  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查抄反贼的家业,都会拿出来和士绅进行分享。

  徐文岳直接收归国有,相当于断了大家的财路。

  利益面前,阁老的面子也不够用。

  “士绅们堕落的太厉害,为了一些利益,连大局都不顾了。

  老夫,痛心疾首啊!”

  徐文岳一脸无奈的说道。

  离任前仓促发起改革,并非他多支持改革,主要是被局势逼出来的。

  再不做出点儿成绩来,他们这一届文官,就是历史上最大的笑话。

  文官在文治上赶不上武夫,史书都不知道该怎么撰写。

  倘若皇帝精明点儿,梭哈玩一把大的,靠勋贵实现中兴,后世文人非得把他们骂死不可。

  历史上篡改史书,掩盖历史真相的不是没有,但那都是掌权者干的。

  治理天下离不开文官,这是从宋朝才开始兴起的说法。

  历史往前推,还经历过宗室政治、勋贵政治、外戚政治、世家政治,这才轮到文官政治。

  聪明人都知道,这个说法是糊弄统治者的,如果自己也被糊弄住了,那就完犊子啦。

  无论哪一种政治制度,都存在着弊端,但有弊端不等于无法用。

  对进入后期的王朝来说,最需要考虑的不是哪种政治制度更好,而是怎么才能延续国运。

首节 上一节 565/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