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山河 第563节

  在这期间,侵吞了不少当地土司的地盘,双方早就势如水火。

  在我们强盛的时候,他们不敢闹腾,现在就不一样了。

  倘若再刺激一下,搞不好他们会和大虞一起出兵,前后夹击我们。

  缅甸王国那边,多半也指望不上。

  他们就是一群胆小鬼,根本没有胆子挑战大虞。”

  阮新杰当场破灭了胡新波的幻想。

  放以往的时候,哪怕明知道老大决策错误,他们也要顾全其面子,只会委婉的反对。

  可是随着战场局势的持续恶化,发起这场战争的胡新波,早就成了无数安南人心目中的罪人。

  在安南内部,甚至生出了废除胡新波,向大虞请罪的呼声。

  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现在看胡新波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如果不是担心擅自更换国王,可能引发内战,大家早就行动了。

  平日里交流的时候,也没了往日的尊敬。

  “罢了!”

  “既然找不到援兵,你们就自己看着办吧!”

  胡新波心力交瘁的话,为这场不欢而散的交流,画上了一个句号。

  ……

  汉水侯府。

  “圣旨到!”

  宦官的声音响起,早有准备的侯府,此时已经大开中门,设好了香案。

  只见李牧身着官服,带着一家老小,来到开阔地带恭迎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汉水侯忠公体国……”

  一系列的夸赞之词,李牧直接略过,他只知道自己的苦心谋划成功了。

  这一天来的之快,比预想中还要顺利。

  就仿佛皇帝和百官怕他推辞不受,还许诺了一堆额外条件。

  不光让出任安南都护,世代镇南安南地区,还把三宣六慰也划了过来。

  尽管大虞对这些地区,都只是名义上的统治。

  每年除了象征性收取赋税、征发徭役外,对当地的具体事务,朝廷从不干涉。

  可在法理上,这些地区依旧属于大虞的疆域。

  有了朝廷的授权,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插手这些地区。

  最关键的是两广总督之位,并没有被立即撤销,而是允许他干满一任。

  至于承诺的钱粮补贴,李牧直接选择了无视。

  以朝廷的屎尿性,这些承诺顶多前几年能兑现,后面财政一困难,就成了空头支票。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双手举过头顶接下圣旨,随即起身放在香案上。

  “苏公公,临行之前,陛下可有交代?”

  走完了全部流程,李牧开口询问道。

  眼前这位传旨的宦官,一直跟在永宁帝身边伺候。

  这次把他派了出来,明显不是单纯为了宣旨。

  “侯爷,陛下说国事艰难,这次委屈您了。

  有什么需要,您尽管开口,能办的肯定给您办!”

  苏浩宇严肃的回答道。

  时代不一样,看待问题的眼光也不一样。

  在满朝文武眼中,安南就是比广西更偏僻的蛮荒之地。

  让意气风发的当朝侯爷,镇守这种鬼地方,那就相当于发配。

  朝廷惩处犯人,死刑之下最严苛的惩罚,就是流放岭南。

  从地图上看,安南最靠近广西的疆域恰好属于岭南,更多的疆域还在岭南以南。

  如此安排有功之臣,明显存在故意打压的意思。

  如果不能让李牧心甘情愿的接旨,事情传了出去,那就是朝廷薄待功臣。

  “陛下言重了。

  为国效力,哪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

  昔日黔国公能为了江山社稷,放弃了京中的舒适生活,本侯自然也可以。

  劳烦公公转告陛下,南疆之事交给本侯,定不会让他失望。

  只是安南地区局势复杂,当地民心未稳,暂时不宜征召本地青壮入伍。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两广之兵协防。

  一应军费开销,都护府无力筹集,需要两广协饷。

  为平衡人口结构,臣提议把部分两广部队,划入安南都护府。

  迁徙一批军户过来定居,就地屯田以减少财政开销。”

  李牧当即回应道。

  “侯爷放心,此事我定当如实转达。”

  ……

第397章 扩大的战争

  “相公,我们要搬家去安南么?”

  景雅晴关心的问道。

  眉宇间的那丝愁容,暴露了她内心的惶恐。

  对从小生活在京师的人来说,安南实在是太过偏僻。

  “暂时不用。

  安南之战还在持续,那边现在不太平。

  等过上一年半载,剿灭了安南逆贼再搬过去。

  放心好了,安南没有外界流传的那么恐怖。

  如果不适合生存,安南王那逆贼,也养活不了三十万大军。

  为夫自己选的地方,不会差到哪里去。”

  李牧当即安抚道。

  想要避开朝堂纷争,就必须躲远远的。

  环顾大虞四周,安南已经是顶好的地方。

  土地肥沃还临海,若是纳入大虞体系中,发展潜力不会比两广差。

  “地方是否富裕,我倒是不担心。

  我们家和黔国公府也是世交,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他们拥有的财富,比京中那帮公侯多得多。

  只是朝廷那边,居然这么快就做出决策,实在有些出乎预料。

  看样子陛下对相公您的忌惮,比预想中还要严重。”

  景雅晴神色凝重的说道。

  皇城跟前,天子脚下,勋贵们也不得不收敛一二。

  相比之前,反而是在地方上的勋贵,更容易扩张家业。

  虽然云南建省之后,黔国公府低调了不少,但手中的权力依旧不小。

  即便是册封过去的藩王,在国公府面前,也要退避三舍。

  平叛战争中没有出现,那是因为上一任黔国公在白莲教叛乱爆发前夕离世,当代黔国公现在才十三岁。

  有这样的榜样在,汉水侯府完全可以跟着学样。

  只要不给朝廷制造麻烦,皇帝和百官是没功夫关注这些边陲之地的。

  真正令人心慌的是皇帝。

  按照正常情况,就算要进行册封,也该等安南战事结束,回到京师面对面交流之后。

  如此急不可待的下达圣旨,摆明是不想让他再回到京师。

  毫无疑问,这种政治表态,针对的不仅仅是李牧个人,还有背后的勋贵集团。

  相当于明牌告诉大家,勋贵系势力太大,皇帝寝食难安。

  “夫人多虑了,陛下的耳根子软,有人在身边撺掇,很容易影响他的决策。

  这次的事情,多半是恰逢其会,或许他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

  李牧笑着说道。

  虽然人不在京师,但京中发生的事,还是瞒不过他的眼睛。

  永宁帝继位后的一系列骚操作,就不像是能长远考虑的。

  尤其是在对待官员的问题上,表现的更是爱憎分明。

  器重一个人的时候,那就无条件的信任。

  其余人的意见,根本听不进去。

  恨一个人的时候,同样不加掩饰,恨不得立即将对方大卸八块。

  真要是针对勋贵系,绝不会只有这点动作,更不会派出亲信宦官过来安抚。

  “相公,你的意思是文官的阴谋?”

  景雅晴揉了揉额头问道。

  朝中局势太过复杂,搞得她脑子有些不够用。

  “阴谋谈不上,无非是顺水推舟,没有提醒陛下罢了。

首节 上一节 563/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