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实习也算工龄 第54节

  陈默双眉一挑,心中明白自己这一趟做的很对。

  徐恭很是热情,拉着贾川的手进了宅子。

  因国丧期未过,徐恭只准备了些素菜,桌上多了些水果和面食。

  贾川确实饿了,说了句:“我不跟大哥客气。”便拿起筷子吃了起来。

  徐恭眼见贾川与自己并不生分,自是满脸笑意。

  贾川吃了个半饱,才开始打听一下自己的新差事。

  徐恭摇头,说:“只知皇上有重用,却不知你会领什么差事。”

  “大哥觉着呢?”

  “左右离不开汉王便是了。”

  “还是汉王?”贾川纳闷的问。

  徐恭苦笑道:“你以为想要定下谋反的罪名这般容易?”

  贾川刚想说朱元璋和朱棣可都……他赶紧将嘴闭上。

  “莫说无人证指认,便是有,只要汉王不认,皇上也是束手无策,皇上……难做啊。”

  贾川扭头看了看四周,徐恭命下人们都退下。

  贾川这才低声问道:“皇上这般难做,是不是因为太宗皇帝或是先帝给汉王留下了免死金牌?”

  徐恭听罢哈哈大笑,说:“哪来的免死金牌?即便有,那免的也是谋反之外的罪名,不过你说的也对,汉王知道皇上没有真凭实据不会如何他,若是做了,上对不起祖宗承诺,下史书留名,却不是好名声,这两样,皇上都看中。”

  贾川点点头说:“只要不是命我去想法子让汉王造反便可,真说让我做这个差事,我也做不来,我去了,汉王一刀便将我咔嚓了。”

  徐恭皱眉问:“你在东照县遇刺,是汉王派人做的吧?”

  贾川耸了耸肩说:

  “我一开始觉着两位王爷都会看我不顺眼,他们二人的生长环境养成了……哦,就是说他们看谁不顺眼,还不是想杀谁杀谁?后来听陈默说赵王老实了,那便只有汉王了,可汉王怎会这么看重我?竟会派了个功夫很了得之人……”

  “那你可是小瞧汉王了,他手下能人不少,只不过不会用在刀刃上罢了。”

  贾川试着想了想汉王以往‘功绩’,或许这位王爷的脑回路就是这么清奇,理解不了便先不理解了。

  于是贾川主动说起了高云天的身世。

  “……我也是李顺死后才知道的,那一晚韩将军没让我们参与剿匪,我们坐在坟地前,推心置腹的聊了聊,他便与我说了这件事,想着这事儿真是说不清,一开始便没有跟大哥说,我也知道大哥一查便会知,但那时候被李顺弄得有点怕,总觉着锦衣卫的人只会……”

  贾川没有说下去,徐恭却像是明白他的意思一样,他抬手轻轻拍了拍贾川,说:“高御史当年确实蒙冤,但他并非死于酷刑。”

  贾川皱眉看向徐恭。

  “高御史为人清高,愤世嫉俗,为官清廉却也难免迂腐,他在官场上没什么朋友,却不少政敌,当年将他抓入牢中也是想警示一番,未曾想要他性命,不然怎会未动他家人,也未曾抄家?哪知他性子如此倔,关了三日,未曾用刑,他趁打开脚镣去刑房之时,一头撞到砖墙上,当时还有气儿,却因太过用力,找来太医也无力回天了。”

  贾川深吸一口气。

  “我那时还不是佥事,此案也不是经我的手,我听说后不免惋惜,当时是永乐十九年末,事儿多,此事便不了了之了,直到去年,先帝继位后,此案翻出重申,便也还了高御史清白,只是高御史的夫人,也是个烈性子,几次到顺天府喊冤无果,带着儿女回到东照县,过了一年便也跟着高御史去了。”

  贾川之前光顾着打听高云朵的事了,未曾问过高云天这些事,眼下听了徐恭说的,他对高云天爹娘的烈性子感到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惊讶锦衣卫查个人,真是能查个彻底。

  既然知道的这么清楚,是不是对别的事也一样了如指掌?

  于是,贾川严肃的问道:“高云天兄妹都有婚约在身,这次回来是不是能先将婚事办了?”

  徐恭笑道:“你回去问问高云天,之前便不说了,自从他爹昭雪之后,他那岳父家可有与他走动过?哪怕他舅送些年节礼进京,可有收到回礼?她妹妹的婚事更是……”

  “何意?难不成他们想退亲?”贾川瞪大眼睛,嘴角上扬。

  徐恭摇头说:“都在观望,这兄妹俩现下无依无靠,当年高御史想做孤臣,与自家兄弟都断了联系,也就岳丈家还能依靠,却也只是普通人家,至少旁人看来是普通人家。”

  徐恭别有深意的看了眼贾川。

  贾川自然知道高云天他舅是个富二代,听徐恭的意思他舅很低调,外人知道实情的并不多。

  徐恭又说:

  “京城中人,尤其是达官贵人结亲,除了门当户对,还要考虑到体面和助力,如今高家落败,高御史未曾在生前为儿子谋划铺路,几年时间眨眼便过去了,你当程家姑娘不着急嫁?这也是我为何着急将高云天调入锦衣卫的原因。”

  “大哥想帮他?”

  “嗯!我知你与他交好,但我帮他也并非全因你之故,高御史之死与锦衣卫脱不开关系,锦衣卫总要给高家一个交代。”

  “若是如此,程家得知高大哥回来了,且进了锦衣卫,必定会重新开始张罗婚事,那,他妹妹的亲事……”

  徐恭皱了皱眉说:

  “高御史当年不想结交权贵,给高云天找的也只是个从八品的国子监典薄,可高家这个闺女很小便被安平伯李安看中,想说给自己庶出的孙子,高御史一再婉拒,只说自家闺女年纪还小,未到说亲的时候,这个李安仗着自己是永乐朝的功勋之臣,几番施压,高御史只得答应女儿及笄之后议亲,高御史出事时,高家闺女还未及笄……”

  “所以亲事并不作数?!”贾川大喜过望,有些没能控制住表情。

  “你先听我说完,去年李安因‘骄纵不法’被弹劾,如今新皇登基,还未得空收拾他,这门亲事你说有吧,确实知道的人不少,你说不算数吧,也确实未曾议定,但听说高御史这个闺女与他一样性子,说是既然当初答应了,只要安平伯府还认,她便嫁。”

  “这是她说的?她一个姑娘家懂个屁!”贾川忍不住冒出来一句。

  徐恭笑道:

  “谁说不是呢!这便是无父母依靠的坏处,婚姻大事岂能儿戏?皇上登基后便开始着手整顿吏治,也包括勋贵骄纵违法之举,李安自己还不知道他算是送到皇上手里了,朝中官员也都在观风……”

  “这些勋贵定是觉着自己功勋在身,虽无实权却早将自己与一众官员捆绑一起,便肆无忌惮,他们真该看看史书,书上写的明白,历朝历代尤其宋明……”

  贾川紧急刹车,而后又说:“宋朝那些名人,是吧,哪个没有功勋?又哪个有好下场了?”

  “你读的是哪本史书?”

  “我就是这么一说,意思就是别太张狂。”

  徐恭点头说:

  “李安在永乐朝确实有过张狂之举,或是私底下仗着爵位欺压百姓……唉,这些都不用细查,当然不止他家如此……总之,这个时候高御史的闺女若是上前……你还是劝劝吧,莫说亲事尚未议定,便是已经过了礼数,这些年无走动,退亲也说得过去,再有高云天的亲事,国子监典薄有心悔婚,又怕有损名声,这几年便这般拖着,你让高云天想清楚。”

  贾川连连点头,想了想说:“我还是住在高家吧,一方面我能自在些,另一方面我也能劝劝他们兄妹,要我看这两门亲事都作废!”

  徐恭嗯了一声说:“高云天进镇抚司理应先从小旗做起,我是觉着他在黄芦岭一案中有功,便与镇抚使商讨一番,又回禀了指挥使,可破格从总旗做起,你放心,一两年后我会想办法将他升为百户,你莫小瞧了总旗一职,按品级也是七品,具体案件执行都是靠他们的,很容易立功。”

  贾川嗯了一个长音,试探着问:“这事儿是不是已经不可更改了?”

  今天试试两章并一章,之前怕有的读者章节卡不够用,就分开了,其实都是同一时间更新,分成两章的,有读者说合并一章能做章节包转发,订阅对二月来说太重要了,就想着试一试,要是影响你们订阅了,可以跟我说。

  二月要向二月说再见了(笑脸)

  感谢锦fans,chlirose,kscy,没名字的一天,矿石ks,实无此人,悦哪年雪,bebop13,感谢你们的打赏,发自肺腑,感激涕零,重重抱拳!

  感谢矿石ks,adsn123,cherrylk,郭焱,20180925215113333,听说寂寞很美,青天白火。菠萝小凡,五星上犟卢国公,约尔、福杰,Doublejj,玉树临风的小哲哲,博格达之鹰,160901084013041,chlirose.20230113121616114,20210719235318868,20210301106587048894,20190106191101374,130131224352230,nobody1234,20180925215113333,Conanmi,20220103152414457,1830940883644366848

  字数不够了,明天继续!

  周末愉快啊!

第66章 进宫前

  徐恭立刻面有不喜,贾川忙解释道:“我是怕他因他爹的缘故……”

  “你当我刚才跟你说那么多是为何?高云天未走科举之路,一身功夫进锦衣卫实为最佳,这机会是我很难求来的,他若是不愿……”

  “大哥误会了,这只是我没事瞎琢磨的,这一路上都有旁人在,我没机会与他单独说这事儿,我倒是未见他有什么,可能是几年后再次回家,有些近乡情怯吧。”

  徐恭‘嗯’了一声,说:“明日皇上或许便会宣你觐见,你先将自己的事整明白吧,别人的,无需这般关心,指挥使,镇抚使都要见你,等你见驾之后,我来安排。”

  贾川心里咯噔一下,锦衣卫指挥使,北镇抚司镇抚使见他?他算老几?

  “你莫多想,事因有人想杀你,皇上命锦衣卫查明是何人指使,指挥使见见你也是想要知道多些,也好查明此事。”

  贾川只能道谢,可真说指挥使仅仅因为这事见他,他可不信,又不是指挥使亲自去查,但他对锦衣卫的这些官职还是理不清谁大谁小,便开口问道:“大哥这个佥事是锦衣卫的,还是镇抚司的?”

  “自然是锦衣卫,锦衣卫下设14所,另有南北镇抚司,镇抚使可没有我品级高,陈默便是北镇抚司的千户,高云天也是进了北镇抚司,北镇抚司主理缉查抓捕审讯,但锦衣卫职责可不仅如此……”

  说到这里,徐恭挺直腰身,得意的道:

  “皇帝在奉天门御门听政的时候,锦衣卫堂上官一员侍立在御座西侧,负责传旨。锦衣卫将军一百二十九人与千户二人、百户四人,分别守护在丹陛、御道、金水桥以及奉天门广场的各个门前。此外还有锦衣卫校尉五百人,排列在午门内外,负责鸣鞭及执掌仪仗。每年正旦、冬至、反正是大朝会,锦衣卫与其他亲军一起承担侍卫和仪仗职责。仪仗队伍共有四千人余人,其中锦衣卫便有一千五百人。朝会期间距离皇帝最近的便是锦衣卫,随时侍奉左右,听候调遣。”

  贾川仿佛看到了乌央乌央的人和纪律森严的管制,他一直以为锦衣卫就跟蝙蝠一样,晚上披着黑斗篷握着绣春刀出来,专找跟皇上对着干的官员,找到后抓到诏狱十大酷刑,百般凌辱……

  今天他才知道,大部分的锦衣卫就是警卫团,没经过严格的训练能行?就他这副肉身,十个俯卧撑分三次做,次次累的不行,能去警卫团?

  “锦衣卫……你……要不要进来?你若是来……”

  贾川想拼命摇头,但理智告诉他不可,他装作垂下头想了想的样子,这才开口说:“大哥,皇上到底想如何用我,怕是无人知晓,至少在汉王没有被收拾之前,我也不知道皇上会如何安排,这时候大哥若是提出让我进锦衣卫,皇上怕是不喜,倒不如等着皇上开口,到时或许我有些功劳在身,大哥也可顺理成章的帮我谋个品级高些的官职。”

  徐恭听得连连点头。

  ……

  贾川在徐恭府上待到亥时,才被陈默送到高云天家。

  他只在院门外便知道为何路上陈默会说‘你家也是能住的?’

  陈默低声说:“高御史清贫,死后也只得这处宅子留下,本就简陋,几年无人居住,更是破败不堪,屋顶怕是都漏了,你非要住到这里来……要不然你住我那去?”

  贾川摆手说:“你是没见我们巡检司的房舍,我只图一个自在,陈大哥有心了!”

  陈默也不再劝,上前拍门。

  ……

  贾川知道高云天他舅有钱,便以为高家再差也查不到哪去,如今亲眼得见,便也就相信徐恭对高御史的评价,清廉且迂腐。

  倒不是不贪便迂腐,而是媳妇儿家有钱,媳妇儿必定不少嫁妆,不用确实是骨气,但也没必要让一家人这般生活?是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清廉?若真是发自十二指肠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又怎会与安平伯说定待高云朵及笄后商议亲事?都不用婉拒,直接拒绝便是了。

  缓兵之计?未必!

  二进的院子本就窄小,如今更是窗毁瓦碎,从破损之处可看出原材料也不咋地。

  贾川看到的时候,已经是高云天顺子几人收拾过了的,这个过程可是显出董圆圆的能耐了,拽不动的,挪不动的,抬不动的,圆圆通通办了,且越干越猛,拢共没几间房,高云天兄妹还在悲伤的情绪中,几个屋子都干净了。

  董圆圆又将能用作劈柴的在院中分出来,没用的堆到院墙一脚,都收拾好了一看,啥都没有了。

  几人商量晚上便凑合睡在地上,待明日天亮了,找人修补一下房子,再买些日用之物回来。

  董圆圆关心的是今晚吃啥?

  几个人都呆住了,宅子里除了烧火的柴火,便无其他,吃啥?

  此时已是宵禁,《大明律》规定:无故犯夜者笞五十。

  百姓疾病求医、丧葬、火灾等可豁免,商铺需提前歇业,即便高云天有本事出去,也没地方买吃食。

  董圆圆见高云天兄妹面带难色,便安慰道:“没事,反正天黑了,睡着了便不觉着饿了,天一亮便可上街买吃食,真的,睡着了便不觉着饿了。”

  顺子心疼的拉起董圆圆的手,说:“一路上干粮都在锦衣卫手中,不然将就些也能对付了。”

  高云天垂头丧气,高云朵说:“忍一会儿,不是还有贾川嘛,他回来是有锦衣卫的人送,锦衣卫的人必然是不受宵禁限制,让他们去给咱们弄些吃食便是了。”

  董圆圆歪头一想,顿时一张脸笑成了包子

  顺子发愁的问:“万一徐佥事非要留他住下呢?”

  高云朵说:“那也会派人来知会咱们一声,到时让我哥说些好话,又不是什么难办的事。”

  董圆圆顿时觉着又有力气了,问:“还有哪需要拆?”

  高云天忙说:“可不敢再拆了,如今就剩下个架子了,就这样吧,先就乎住下,再慢慢整修。”

  高云朵靠着没门的门框坐到地上说:“也不知道贾川会领什么差事,是在京城还是要出京?”

首节 上一节 54/1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