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东赞道:“可陛下对我们防范太深,不让我们取天竺,如今我吐蕃只有一块狭小贫瘠的土地,根本无法久存,我和钦陵也是无可奈何,只好选择投靠大食,寻找变数。”
站在禄东赞和钦陵的角度上,他们确实是无可奈何,甚至还有几分悲愤!
因为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大唐皇帝为何如此防备他们,他们都这么弱小了,还将他们当做大敌。
李治道:“那你现在准备怎么做?”
禄东赞道:“事到如今,我吐蕃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其实都并非由我和钦陵决定,我们根本没有选择,哪条路能让吐蕃存续下去,我们就会走哪条路。”
李治道:“还有办法存续吗?”
禄东赞望着李治,道:“那就看陛下是否还愿意相信我们了。”
李治目光灼灼的道:“若是朕相信,你能带给朕什么?”
禄东赞道:“我们可以让陛下战胜大食的机会,增加一分。”
李治笑道:“你倒是谦虚,那你说说,如何才能增加朕的胜算呢?”
禄东赞道:“我会给钦陵写一封信,让他突袭小勃律国的大食军队,陛下以为如何?”
吐蕃若是突袭大食军,便是交投名状,自断后路,将来只能依靠大唐。
无论输赢,这对大唐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禄东赞确实是个聪明人,这个提议让李治无法拒绝。
况且大唐只需静观其变,什么也不用做,更不必担心吐蕃有什么阴谋。
“好,朕可以答应你,朕会放了政赞,你把信交给他,让他亲自带信回吐蕃。”
禄东赞抚胸道:“多谢陛下!我吐蕃这次突袭,无论输赢,都必将元气大伤,不知陛下能否答应我一个恳求。”
“说说看。”
“如果我吐蕃这次帮陛下击败大食人,还请陛下将天竺一部分地区,划分给我们吐蕃,如此我吐蕃才能存续。”
李治沉吟片刻,权衡了一番利弊,挥手道:“好,朕可以答应你!”
第464章 太子的小秘密
东宫,丽正殿。
李弘坐在上首,埋头翻阅着奏章。
他动作熟练,思虑灵变,几乎不到一盏茶时间,就能浏览完三份奏章,并且写下批语。
他虽只有十三岁,然而从七岁开始就接触政务,再加上头脑聪慧,勤奋好学,如今已能游刃有余的处理一部分朝政。
另有两排东宫属官,分坐大殿左右,也在埋头审阅奏章。
这些官员分成三批,负责不同的任务。
第一批是处理一些细小政务,这些政务多是琐事,不需李弘亲自处理。
第二批则是处理一些繁杂政务,这些事比较复杂,以李弘如今的年纪,处理起来颇为吃力,故而由他们代劳,最后给李弘阅览一眼便是。
最后一批官员,则是检查李弘已经批阅过的奏章,确认无误后,再送去门下省。
大殿中只有一人最为清闲,那便是太子太傅于志宁,他坐在左手第一张桌案后,正颤巍巍的闭眼打瞌睡。
这也没办法,毕竟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他每天能坚持来东宫已经不容易了。
李弘还特意提醒众官员,太傅睡觉时,大家尽量声音都小点,免得吵到太傅睡觉。
不多时,李弘伸手一摸,发觉摸了个空,今天的政务竟已经处理完了。
抬头一看,天色依然明亮,角落处的水漏显示,似乎才刚过未时。
李弘伸了个小懒腰,起身便要离开大殿。
“太子殿下,您要去哪?”一名中书舍人询问。
此话一出,于志宁顿时醒了,左右看了一眼,随即朝李弘看了过去。
“殿下,你今日的政事都处理完了吗?”他问。
李弘拱手道:“回太傅,都处理完了。”
于志宁道:“那就再读一下永徽疏政吧。”
“永徽疏政”是李治命门下省编著的一本典籍,里面将他登基之后,颁布实行的所有政治改革,全部记录其中。
李治希望将新政彻底融入大唐庙堂之中,夯实根基,得到朝野认可,以防自己死后,有人立刻将新政推倒。
于志宁知道太子地位要想稳固,就必须在政治上与皇帝完全一致。
故而,只要李弘一有空闲,他就会嘱咐李弘看一下“永徽疏政”。
李弘道:“太傅,我想去练习一下弓箭,父亲说过,我必须经常锻炼体魄才是。”
于志宁却没那么容易让步,花白的眉毛皱成一团。
“现在尚早,您可以用过晚膳后,再去习练弓箭不迟啊。”
李弘道:“母亲昨日派人传来旨意,让我今晚去立政殿用膳,膳后可能会考教我功课,只怕没时间练箭了。”
于志宁见这个理由确实挑不出毛病,只好同意了。
“也罢,那您去吧,练习时也要注意分寸,别伤到身体。”
李弘答应一声,快步离开了大殿,走在殿外走廊时,嘴角上扬,偷笑了一声。
突然,他听到身后似乎有什么动静,心中一惊,倏地转头,却什么也没看到。
李弘也没多想,迈着小碎步一路朝着箭楼而去。
所谓箭楼,是一座两层楼宇,原本是一处赏景楼,宽敞空旷,四面通风,用来欣赏北面一座花园。
因李弘白日忙碌,练箭多是晚上,容易出现意外,武媚娘便命人将此楼整修,在二楼设一个靶场,挂上壁灯,便可以晚上练箭了。
一楼还有一个汤池,李弘练习弓箭后,往往会出一身汗,正好可以立刻洗一个澡,换身干净衣服,也不容易染风寒。
李弘进入箭楼后,快步奔到二楼,楼内有几个小内侍正在打扫清洁,用抹布将木质地板擦得锃亮。
李弘朝其中一人喊道:“小梨子,东西买到了吗?”
一名满脸麻子的小内侍嘻嘻一笑,快步奔了过来。
“回殿下,买到了,怕放凉了,在那个小炉子里温着呢。”伸手指着角落处一个架起来的小火炉。
李弘大喜,快步奔了过去,伸手就要去接炉盖。
小梨子忙提醒道:“殿下,小心烫手,我来给您拿。”
快步走来,抢先揭开炉盖。
炉内摆着几根粗大的卷状食物,两边开口,外面裹着细面,已被炸成金黄色,隐隐可以看见绿色的内馅。
此物名为“饆饠”,是民间极为有名的一道美食,里面可以包裹各种馅肉,炉中的饆饠是蟹黄馅,刚一揭盖,就能闻到扑鼻的蟹黄香味。
李弘迫不及待的伸手抓起一个,塞入嘴里吃了起来。
一旁的小梨子问道:“殿下,味道可还正道?”
“虽不如刚炸的味道鲜美,但一样好吃!”李弘一脸满足的道。
就在这时,楼梯口传来一道大喝声。
“好哇,太子殿下,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偷吃炸食,不怕皇后殿下怪罪吗?”
李弘大吃一惊,手中吃了一半的饆饠掉在地上,转头朝楼梯口看去,却看不到人,那人似乎藏在楼梯间。
“是、是谁?”他急问。
忽见一人窜出楼梯口,双手叉腰,嘻嘻一笑,道:“阿兄,是我!”来人正是李贤。
李弘长松一口气,埋怨道:“六弟,你吓我做什么?”
李贤快步走了过来,嘿嘿笑道:“兄长,母亲和父亲可是都说过,让你注意饮食,尤其是不能吃炸食,否则有得肺病的可能,这些饆饠还是我帮你解决了吧?”
伸手抓起一个,塞入嘴里,大嚼了起来,不住称赞:“美味!”
李弘盘腿坐在地上,苦着脸道:“为何他们只严格要求我,你就不受约束,什么都能吃!”
李贤又拿起一个塞入嘴里,笑道:“因为你是储君嘛,你的身子自然比我金贵多了。”
李弘低着头不吭声了。
李贤抓起第三个时,却没有再放入自己嘴里,而是递给了李弘。
“六郎,你这是……”
李贤笑道:“瞧你怪可怜的,给你吃一个吧,我不会告诉父亲和母亲。”
李弘喜出望外,赶忙将饆饠咬了一口,吃着吃着,竟哭了起来。
李贤大惊失色,道:“兄长,你怎么哭了,不是都给你吃了吗?”
李弘擦了擦眼泪,道:“我、我只是觉得太好吃了。”
李贤翻了翻眼皮,道:“你也太夸张了吧,这东西虽好吃,也比不上母亲亲手做的糕点吧?”
李弘摇头道:“我就爱吃油炸吃食,那些糕饼、蒸食做的再好,我也不爱吃。”
李贤笑道:“那就难怪你为了这一口吃的,竟敢欺骗于太傅了。”
李弘面色微红,道:“你都听到了吗?”
“对啊,我本来过来找你,来到殿外时,听到你跟太傅说话,我就猜到你在撒谎,这才一路跟踪,想瞧瞧你为何撒谎!”
李弘嘟囔道:“你怎知我在撒谎?”
李贤笑道:“因为母亲昨晚根本没有派人过来传旨,让你过去用晚膳嘛。”
“你怎知没有?”
“若是母亲昨日就传旨了,今日怎么还会让我过来?”
李弘诧异道:“是母亲让你过来的?”
“对啊,你倒是与母亲心有灵犀,母亲让你今晚回殿用晚膳,父亲也会过去。喂,兄长,你一边跟我说话,一边吃的倒挺快啊,都只剩三个了!”
李弘陪笑道:“你以后出宫,随时能吃到,就都给我吃了吧。”
李贤撇嘴道:“我是怕你吃多了,待会用晚膳时,吃不下饭,被母亲瞧出端倪来了。”
李弘忙道:“不会不会,我练习一会弓箭,一会就消化了。六郎,你也陪我一起练吧。”
两兄弟便一起在箭楼习练起了弓箭。
李贤生性好动,各种运动都很喜欢,包括射箭。
只不过,他对任何事都只有一盏茶的热情,热情过后,转头又喜欢上别的东西了。
在射箭领悟,他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李弘则是坚持不辍,故而兄弟两人射箭水准差距很大。
李贤十箭只有三、四箭能中靶,李弘却能全部中靶,还有两箭射中靶心。
约莫临近酉时,兄弟俩出了一身大汗,一起去一楼浴池泡了个澡,换上干净衣服,一起朝着立政殿而去。
第465章 李治的小棋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