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原本就是他们的,理应由他们统治,趁着唐人虚弱时,夺回九州,岂不更好?
日州刺史名叫日向义男,生性好色。
他早就听人提过,说赵持满的夫人长得极为貌美,且善于舞蹈,心中已经暗戳戳的在想,等夺下九州,就要抢了赵持满的女人。
酒醉之下,他忍不住吐露出心声,大声道:“赵将军,听说你夫人善于蹈舞,给大家伙蹈一曲,助助兴如何?”
“砰”的一声,赵持满直接将手中酒杯扔了过去,砸中他脑袋。
日向义男顿时被砸破了头,伸手一摸,满手鲜血,霎时间,酒被激醒,抬头一看,只见赵持满冷冰冰的望着自己。
日向义男被这一下砸蒙了,一时竟不敢做声。
倒是其他三位酋长,纷纷站起身,怒视着赵持满。
“赵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
“日向兄只是跟你开个玩笑,你不愿就算了,为何动手?”
“你们如此对待我们隼人,这就是你们之前说的,想要跟我们和睦相处吗?”
赵持满一言不发,“锵”的一声,拔剑出鞘,满脸杀机!
四位酋长大吃一惊,急忙靠拢在一起,看向刘仁愿。
刘仁愿抬手道:“赵老弟,冷静一下,他们毕竟是大唐的刺史!”
赵持满冷哼一声,收剑回鞘,冷冷道:“刘都督,告辞。”大步离去。
四位酋长见他退让,顿时气焰大涨。
日向义男一拍桌子,大声道:“刘都督,你需得给我一个交代!”
刘仁愿原本就是个暴躁脾气,让他拉着赵持满,已经强他所难了,此时见这帮隼人蹬鼻子上脸,顿时暴怒。
“狗鼠痴奴!要不是刘都护嘱咐,刚才我就帮着赵老弟剁了你们,还不给我滚!”
四人见他态度大变,顿时大吃一惊,又感到害怕了。
面面相觑了一阵,灰溜溜离开了。
出了都督府,四人带着手下,也不去馆舍,朝着各自部族返回,心中都极为恼怒。
他们原本还有几分犹豫,是否要帮着倭人对付唐人。
如今不用考虑了,等唐人与倭人打起来时,便突袭隼州都督府!
第452章 以刀剑教化蛮夷
却说赵持满回到刺史府后,便抱着李绎真上了榻,一阵缠绵。
李绎真只当他在高句丽战场上憋得久了,极力迎奉。
一直过了子夜,两人才终于分开。
李绎真靠在赵持满臂弯中,侧头观察他表情,才终于发现了不对。
“良人,你怎么了,为何不喜?”她伸手轻抚赵持满的眉梢。
赵持满侧头望着她,道:“真儿,你回长安吧。”
李绎真变色道:“你要赶我走?”
赵持满将她搂在怀里,沉声道:“不,我只是不放心你待在这里。这次立功之后,我已升为四品武职,母亲给我写的信中,也说让我带你回去,不会再赶你。”
李绎真松了口气,嗔道:“吓我一跳。我才不回去,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赵持满正色道:“我并非开玩笑,高句丽打完后,陛下应该会收拾倭国。我对那帮隼人不放心。”
李绎真道:“你担心他们又投靠倭国吗?”
赵持满冷冷道:“我倒希望他们投靠倭国,如此一来,我就能先宰了他们!就怕他们表面支持我们,却趁着我们攻打倭国时,偷袭都督府!”
李绎真想了想,道:“那我先去莱州,等你打完之后,我再来找你,可以吗?”
赵持满迟疑了一会,终于同意了。
接下来几日,因为李绎真即将离开,赵持满也刚从战场回来,久别胜新婚,两人日日缠绵,夜夜笙歌。
原本准备四月离开,一拖再拖,都拖到了五月中旬。
赵持满想着还有一场大战,不能再过于放纵,便催促李绎真赶紧离开。
这天下午,李绎真收拾好一个小包裹,赵持满又给她派了四名护卫,正准备送她去港口时,都督府来人,说刘仁愿请赵持满过去一趟。
赵持满只好让李绎真等自己回来,朝都督府而去。
来到都督府书房,却见刘仁愿红光满面,满脸喜色,身后还站着一名男子。
“哈哈,赵老弟,你来的正好,那日你受的屈辱,可以报复回去了!”
赵持满愣道:“都督此话何意?”
刘仁愿朝身后那人道:“百济人,你和赵老弟说一下吧。”
那人朝赵持满拱手道:“在下道琛,是扶余福信手下大将,奉我家大王之命,前往长安,归附大唐。如今陛下已接受我等归降,派我过来,听刘都督和赵将军调遣。”
刘仁愿不耐烦道:“哪那么多屁话,说重点!”
道琛低声道:“是,据我所知,隼人已经暗中勾搭上倭人,准备共同对付大唐,所以陛下派我过来,是希望两位将军小心!”
赵持满眼中精光一闪:“隼人背叛了?”
道琛道:“是的。”
赵持满深吸一口气,朝刘仁愿道:“都督,陛下可下了旨意?”
刘仁愿咧嘴笑道:“陛下已经派姜恪领两万大军,来隼州支援,到时候,咱们就可以放开手脚,揍那帮狗鼠辈啦!”
赵持满又问:“陛下可下达作战方案?”
刘仁愿道:“陛下没说,我想应该是让咱们自己决定作战计划!”
赵持满目光灼灼的道:“都督,末将想领兵突袭隼人!”
刘仁愿浓眉一皱,道:“赵老弟,我知道你想报仇,但也不能太冲动啊,如今的情况下,应该等姜将军过来,再一起商议。”
赵持满缓缓道:“都督,我并非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
刘仁愿先看了道琛一眼,道:“道将军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
道琛拱手道:“是。”告退离开。
刘仁愿这才道:“赵老弟,你且说说你的想法。”
赵持满道:“如今倭国内部混乱,将士士气低落,要收拾他们,正可从这一点入手!”
“他们敢继续跟我们对抗,无非依仗两点。第一,便是福信手下的一万多百济军,他们以为可以当做奇兵。第二,便是隼人部,他们以为可以当做后援。”
“如今福信已经归降我大唐,我们再先下手为强,收拾了隼人部,您觉得倭人还敢跟我们对抗吗?”
刘仁愿摸了摸下巴,沉吟道:“倒也有点道理。只是隼人还未背叛,咱们就先动手,是不是不太合适?”
赵持满挑眉道:“我们跟隼人讲礼仪、显仁义,他们却依然背叛,由此可见,跟夷人讲仁义道德无用,他们只认刀枪!”
刘仁愿苦笑道:“我又何尝不想灭了那帮夷人,可朝中那些相公,甚至连刘都护,都让我以收服本地人心为主,不可造次。他们未反之前,咱们先行下手,必定落人口实。”
赵持满凛然道:“此战,也正是要给刘相公、还有长安城那些相公们瞧瞧。”
刘仁愿一愣:“怎讲?”
赵持满道:“在我华夏中原,要想建立王朝,统一天下,确实要以仁义收服人心,这也让很多人在对待外夷时,依样画瓢,却不知,夷人不知礼法,不通仁义,此法并不适用。”
“我也是文人,曾也有过类似的想法,认为应以礼仪教化蛮夷,他们才能归心中原,永不再反。”
“但如今我却觉得,对待某些蛮夷,应以刀剑教化,他们才会主动学习我大唐礼仪。”
“这一战,便是让世人见证,哪一个法子更好。若是我错,顶多我一人受罚,微不足道。若是我对,便能扭转世人对待蛮夷的态度,也能给后世子孙们打一个样!”
刘仁愿怔怔望着他:“赵老弟,想不到你竟想了那么多,我还以为你只是想单纯报仇呢。”
赵持满笑道:“也不耽误报仇。”
刘仁愿哈哈一笑,道:“那好,既然你有此决心,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你想怎么干,我全力支持你!”
赵持满伸出一根手指:“我只要一千精骑。”
……
日州,刺史府。
隼人以前投靠倭国时,部族首领被称为守护率,官邸被称为守护府。
后来唐人统治,他们只把牌子改一下,名称改一下,走个过场,部落依然由本家控制。
和居之内,日向义男正在设宴款待部族中的小贵族。
这些小贵族手中有不少私兵,又被称为武士,这些武士个个骁勇善战,装备精良,不逊于唐军。
每次打仗时,便是由武士们率领农奴作战。
私兵只有数百,冲在最前面,农奴们有近万,跟在武士后面,这是他们从和族处学到的头雁战术。
只要有武士们在前带头,那些并未经过正规训练的农奴,也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日向部一共有三十多位贵族,他们共同瓜分了日向部的土地。
每一家能养二十多名武士,这二十多名武士便能帮他们管理数百农奴,就像牧羊犬一样。
所以隼人四大部族,人口虽不多,却能凑出三万多军队,是唐军的三倍多,这也是隼人们骄傲的原因。
宴会之上,日向义男虽未直言对付大唐之事,但言辞之中,已对大唐表现不满。
他手下那些小贵族,皆为他马首是瞻,听他口风转变,便也纷纷斥责唐人。
一名小贵族忽然道:“刺史……”
日向义男冷哼道:“叫我守护,以后我不想再听到刺史两字!”
那小贵族忙道:“是,守护,刚刚得到消息,有一支唐人军队,穿过肥州,朝我们日州过来。”
日向义男大吃一惊,问:“有多少人?来做什么?”
小贵族道:“只有一千骑兵,说是巡视各州!”
众贵族听说只有一千唐军,都松了口气。
日向义男冷笑道:“唐人这是向我们施压来了,哼!区区一千人,以为就能吓到我不成?”
“守护,灭了他们!”
“对,杀死他们,夺了他们的马和甲胄!”
众贵族纷纷起哄。
日向义男一摆手,道:“不可,唐人人数虽不如我们,但人高马大,战力不容忽视。先让倭人跟他们打,我们再联合其他几州酋长,断他们后路。从今以后,九州都是我们的了!”
众贵族纷纷欢呼喝彩!
宴后,一名贵族来到日向义男跟前,笑道:“守护,我想献给您一个好东西。”
日向义男笑道:“哦,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