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477节

  另外,赵持满也没有让他失望,在这次高句丽之战中,大放异彩。

  以后二人在朝堂守望相助,就不必他多操心了。

  接下来,只要设法让韩瑷、来济回朝,长孙诠的根基也就彻底牢固,只要不犯大错,接下来数十年,长孙一族当能在朝堂屹立不倒。

  长孙无忌躺在宽阔舒适的长椅上,身上盖着一张毛毯,身前摆着一个小火盆,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哼着小曲。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长孙无忌并不睁眼,只问:“何事?”

  “阿郎,有一个自称钦陵的人要见您。”

  “谁?”长孙无忌倏地睁开双眼,坐直了身子。

  “那人自称钦陵,是一个吐蕃人。”

  长孙无忌想了想,挥手道:“请他进来吧。”

  不一会,下人便带着钦陵来到门外。

  长孙无忌将他请入屋中,命人上了茶,然后细细打量着这位吐蕃俊杰。

  钦陵也在打量他,深邃的目光中闪动着智慧的光芒,让长孙无忌联想到当初与禄东赞的第一次见面。

  片刻后,茶毕,长孙无忌微笑道:“想不到吐蕃新任大论,竟会亲自出使长安。”

  钦陵微微垂目,道:“局势所迫,不得不来。”

  长孙无忌端起茶杯,慢悠悠的道:“你说的是哪里的局势?”

  钦陵抬起头,昂然道:“自然是大食局势。您应该已经听说了吧,大食内乱结束,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若是能趁这个机会大败大食,打击新君威望,大食必定四分五裂!”

  长孙无忌望着他:“你想趁现在攻打大食?”

  钦陵道:“不仅我这么想,据我所知,贵国的安西大都护也有这个想法。”

  长孙无忌淡淡道:“你的消息倒还挺灵通,那你也该知道,本国如今的目标是高句丽,陛下已经拒绝了裴行俭的提议!”

  钦陵道:“我知道,所以我才来找您。”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你找老夫有什么用?老夫早已是一介白身,你应该去找阎立本、上官仪才对。”

  钦陵正色道:“鄙人看来,贵国最能影响天子意志的人,只有您和武皇后。”

  长孙无忌笑道:“拍马屁这套,对老夫可不管用。”

  钦陵缓缓道:“鄙人有一个谋略,可以让大食元气大伤,而且不需要贵国付出太大代价。”

  长孙无忌道:“就是你刚才说的,趁大食新君刚刚继位,你我两国联手,攻打大食国?”

  “是的,不过此谋有两计。刚才在下说的只是一种情况,需要贵国出兵攻打吐火罗。”

  “若是贵国不愿出兵,在下还有一计,虽达不到让大食四分五裂的目标,却也能让他们元气大伤,贵军也不必与大食人交战!”

  长孙无忌捻须笑道:“有点意思,第一种情况肯定不行,你就详细与老夫说说第二种情况吧。”

  钦陵靠近几步,将自己的谋划说了。

  长孙无忌听完后,心中暗赞:“此子军事之才能,还在禄东赞之上,难怪陛下如此重视此人。”

  “好,我知道了,你若没有别的事,可以先回去了。”

  钦陵愣了一下,凝视了长孙无忌一会,拱了拱手。

  “晚辈告辞。”

  待钦陵离开后,长孙无忌朝一名下人吩咐道:“让卞将军过来一趟。”

  卞将军是内领府一名旅帅,被王及善派遣在长孙府,一来保护长孙无忌,二来担任长孙无忌与王及善的联络人。

  卞旅帅来到书房后,长孙无忌已经写好一封书信,递给他。

  “拿去给你们大将军。”

  一个时辰后,长孙无忌的书信便落到了王及善手中,他看完之后,迈着大步来到甘露殿。

  现在是下午,李治昨晚因为新城公主的事没睡好,中午睡的比较久,刚醒不久,正坐在榻上看书。

  王及善轻手轻脚的进入殿内,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李治道:“讲。”

  王及善道:“吐蕃使节已经入京了。”

  “朕已经看到奏报了。”

  王及善道:“那陛下可知,吐蕃这次的正使是谁吗?”

  李治终于将目光从书本上挪开,抬头望着他:“难道又是悉若?”

  王及善道:“陛下,来的是钦陵!”

  李治愣了一下,笑道:“他竟亲自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王及善道:“钦陵是来献计的,他有一个对付大食人的谋略。”

  李治道:“你见过钦陵了?”

  “臣并未见过,不过钦陵找过了长孙国舅。”

  李治听到此话,心态顿时严肃了几分。

  长孙无忌肯定已经听过钦陵的谋略,以他的智慧,既然让王及善告诉自己,那说明在他心中,对钦陵的谋略是认可的。

  长孙无忌的认可,加上钦陵的身份,足够让李治引起重视了。

  “那就传他觐见吧。”他挥了挥手。

  大半个时辰后,王及善带着钦陵来到殿外,经过搜身后通传,李治命人传见。

  钦陵进入殿内,朝李治行了一个大唐的稽首礼,道:“外臣钦陵,拜见皇帝陛下!”

  吐蕃如今归附大唐,钦陵名义上也只是吐蕃的大论,行跪拜礼按理来说也并不过分。

  不过他如今身为吐蕃的实际掌控者,却对李治行此大礼,可见此人能伸能屈,善于隐忍。

  他并不会想到,无论他如何隐忍,都不可能让李治对他放松警惕。

  李治抬了抬手,道:“钦外使不必多礼,起来吧。”

  “谢陛下!”钦陵缓缓站起身。

  李治打量了他几眼,微笑道:“钦外使是朕欣赏之人,有什么要求想向朕提,尽可直言。”

  钦陵肃然道:“外臣有一个谋略,能不费大唐一兵一卒,就能让大食人元气大伤。”

  李治目光微闪:“哦,什么谋略?”

  钦陵道:“陛下应该也知道,大食刚刚发生内战,如今新君登位,国家不稳,所以要想打击大食,就需打击新君威望!”

  李治点点头,裴行俭请求攻打吐火罗,也是这个目的。

  钦陵接着道:“大食人如今有两道屏障,第一道是吐火罗,第二道是天竺。只要打下任意一处,大食新君必定威望大跌!”

  这话也不错,穆阿维叶刚当上新国王,大食就被别人割下一块肉,大食国内的人肯定会觉得,这个国王不太靠谱。

  钦陵道:“原本贵国攻打吐火罗,引大食救援,再击败大食军队,这是最好的办法。”

  话锋一转:“不过外臣也知道,贵国正在对高句丽用兵,腾不出手来再开辟一处战场。”

  李治听他侃侃而谈,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便问:“那你的意思是,不对吐火罗动手,而是对天竺动手?”

  钦陵拱手道:“既然大唐不方便出兵,我吐蕃愿意效劳。只是攻打天竺时,需大唐帮我们一个小忙就行了。”

  “你想让朕帮你什么?”

  “陛下只需要在吐火罗边境,集结重兵,做出要攻打的态势,帮我们牵制大食主力便可。”

第439章 李治的建议

  李治听到此处,终于明白了钦陵的谋划。

  他绕了这么大一圈子,其实就是想攻打天竺,又怕大食救援,故而让大唐帮他们牵制大食主力罢了。

  他虽是为自己谋划,但如果吐蕃打下天竺,对大唐确实有利,毕竟大食才是大唐眼下最大敌人。

  如果吐蕃首领是悉若,李治倒愿意答应他们的条件。

  可对眼前的钦陵,李治心中则充满防备,因为他壮大之后,肯定会试图夺回西藏地区。

  李治沉吟片刻,脑海中很快冒出另一个想法。

  “钦外使,天竺眼下的驻军情况如何?”

  钦陵道:“大食因内乱,将大量兵力调回本国,如今天竺的大食军只有三万,另有二十多万天竺军队。”

  李治微微一愣:“天竺军队有二十多万?”

  钦陵道:“是的,大食人将天竺各个部落,全部整合起来,积极扩充军备,故而天竺军队人数很多,不过战力却很低。”

  李治点点头,又问:“天竺人对大食人臣服吗?”

  钦陵道:“天竺人崇慕强者,只要大食人不被打败,就算只有一百驻军,他们也会继续臣服。”

  “如果大食人被打败呢?”

  “他们会立刻背叛。”

  这也是钦陵只有三万兵力,就敢攻打天竺的原因,只要他打败那三万大食人,天竺二十多万大军,很可能立刻倒戈,投靠吐蕃。

  李治笑道:“既是如此,朕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陛下有何办法?”钦陵心中一惊。

  李治道:“你我两国,一起扶持天竺立国,你以为如何?”

  钦陵脸色微变。

  这个法子确实更容易实现,可这对吐蕃并无好处,一个强大的天竺,反而会对吐蕃造成威胁。

  而且无法吞并天竺的话,吐蕃永远不能恢复强大,更无法夺回故地。

  李治看了他一眼,道:“钦外使,只要天竺立国,你们就不会直面大食人的威胁,这对贵国也有好处。”

  钦陵顿了一下,道:“陛下,就算我们扶持天竺立国,将来大食人打过来时,他们还是有可能投靠大食。”

  李治道:“也不尽然,以前天竺轻易沦陷,是因各自为战,并无一个统一调度。”

  “如今在大食人帮助下,他们糅合成一个国家,不会轻易被击败。况且你我两国,也可援助他们。”

  钦陵又陷入了沉默。

  王及善忽然道:“论外使,你这次来到底是想对付大食呢,还是想借着对付大食的名义,利用我大唐,吞并天竺呢?”

  钦陵心中一凛,忙道:“外臣同意陛下的计划,不过不打败大食人,只怕天竺人没胆子自立。”

  李治摆手道:“如何帮天竺自立,你可直接前往昆藏,跟苏定方、王玄策商议,朕会给他们下一道旨意。”

  钦陵无奈,只好答应一声,告退离去。

  李治目光看向王伏胜,道:“伏胜,是不是营州又传来消息?”

首节 上一节 477/5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