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精神一振,急问:“在哪?”
黑齿常之道:“西门外!”
泗沘城西边的一处山坡上,唐军铁骑成一字摆开,金戈铁马,银色的铠甲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仿佛一片铁甲洪流。
西门外的扶余叛军瞧见唐军威势后,哪还有抵抗的意志,纷纷嚷着:“唐军来了,快跑啊!”四散而逃。
其他几路叛军听到唐军来了,也都撤到一百里外驻扎,他们也不知道唐军是来干嘛的,也不见向叛军动手啊!
所以先静观其变再说。
不一会,西门大开,金燕和黑齿常之率领城内守军迎了出来。
唐军很快来到城下。
军队两分,一队使节团从队伍里走了出来,领头的正是吴王李吉,身后跟着姜恪和武敏之。
李吉和武敏之都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血腥的场景,面色苍白,城墙就像用刷子,蘸着血肉刷了一遍,血腥味扑鼻而来。
不过两人都是骄傲的大唐健儿,很快便定住心神,下马向金燕见礼,并说明来意。
其实他们来的也算凑巧。
姜恪早就知道泗沘城的情况,他得到过皇帝命令,不能让金燕出事,正准备出兵救援。
结果为了等他们两个,耽误了几天,这才救援迟了一些。
金燕听说是皇帝派他们过来,心中松一口气,正要感激几句,突然浑身一震,怔怔望着李吉身后一名随从。
那随从正是安烈,他运气不错,正好赶上李吉二人出使百济,王及善便派他随队而行。
安烈牢记王及善嘱咐,不敢露出丝毫破绽,低头不去看金燕。
金燕很快回过神来,双眼红红的,把李吉等人请入泗沘城。
进城的路上,姜恪仔细打量着百济街边,城中的百姓瞧见唐军进城后,一个个箪食壶浆,大声呼喊,显然都很欢喜唐军的到来。
姜恪长期驻扎百济,对百济人最了解。
他们从最开始对大唐军队的排斥,到后来的防备、熟悉、接受、以及现在的支持,民心是在不断变化的。
唐军从未参与百济内战,每次出现,都是以结束战争的姿态而来,这也难怪百济百姓欢迎他们。
一行人来到王宫后,金燕设宴款待了李吉等人。
李吉和武敏之这一路上算是涨了不少见识,染血的城池,流民一样的军队,乞儿一样的百姓,再加上这顿宫廷国宴,还比不上武府下人吃的东西。
两人突然都觉得庆幸,庆幸生在大唐。
国家的认同感,这一刻在他们体内又加深了几分,这也让他们想起了此次的任务。
宴会之后,他们便出了王宫,就在王宫外面,向百济百姓们宣传大唐向他们赈济粮食的事情。
旁边有通译,将他们的意思转达给百姓。
百姓们听说后,齐声欢呼,纷纷跪下磕头,不过当他们听说粮食要去熊津港领的时候,都露出为难之色。
有一名百济大汉高呼道:“上使阁下,您也看见了,扶余叛军包围了泗沘城,我们没办法去熊津港啊!”
另有人喊道:“请上使转告皇帝陛下,救救我们吧,我们永远效忠陛下!”
通译转述了民意。
武敏之听了后,说道:“李兄,我看他们说的也有道理,陛下也不知泗沘城真实情况,不如就在这里发放粮食吧。”
李吉又向姜恪问:“姜将军以为如何?”
姜恪微笑道:“陛下让我们在熊津港放粮,是怕百济百姓们,不知是我大唐赈济的粮食。”
“如今泗沘城处于眼下情况,这些百姓也亲眼瞧见唐军入城,末将以为在城内放粮,并无不妥!”
李吉点点头,道:“那好,就依两位之言,不过还要和金都督说一声。”
金燕此时根本顾不上去管李吉他们想要做什么,只盼着尽快跟安烈见面。
听了李吉等人的要求,也不多问,一口答应。
到了傍晚时分,金燕在身边内领卫安排下,悄悄出了宫,来到城北一处废弃的宅子里。
来到宅子后院,进入一间屋中,安烈早已等候多时。
两人相见后,紧紧拥在一起,仿佛要融入彼此身体里。
过了良久,金燕才仰着头问:“你怎么来了?”
安烈笑道:“王将军找上了我,将你的情况跟我说了,我听说你处境危险后,哪里能放心,再三恳求,王将军这才安排我来见你。”
金燕没有再说什么,紧紧搂住他的脖子,张开嘴唇。
安烈哪还忍得住,狠狠啃了过去,两人很快滚倒在地上。
过了不一会,安烈先坐了起来,穿好衣服,说道:“燕儿,我答应过王将军,不能让你暴露身份,我们不能见面太久。”
金燕喘着气,道:“我明白,我会尽快完成任务,然后回长安找你,以后我再也不来百济了。”
安烈握住她手,正色道:“这次使节团带来的东西中,有两箱金银珠宝,是我私人的钱,这些钱你拿去,也许能派的上用场。”
金燕惊道:“你不会把商会卖了吧?”
安烈笑道:“放心,我还留了一笔养你的钱,不会让我的燕儿下半辈子过苦日子。”
金燕“婴咛”一声,又扑到他怀里,两人又滚作一团。
第415章 册封韩国夫人
迷醉的深夜下,每个人都在忙碌。
黑齿常之来到姜恪住的馆驿,表达自己希望前往长安的愿望。
姜恪给他倒了杯茶,道:“你真的想要前往长安?”
黑齿常之叹了口气,道:“不瞒将军,鄙人此刻被扶余人骂做叛徒,被马韩人骂做内奸。我已经累了,只希望前往长安,当一个小小宿卫都行,只盼能报陛下知遇之恩!”
姜恪见他语气甚诚,便也坦然说道:“你想为陛下效力的话,最好留在百济。”
黑齿常之愣道:“为何?”
姜恪道:“陛下希望将百济归入治下,这需要你的帮忙。”
黑齿常之惊愕道:“陛下若有此心,为何不派您助我们对付扶余人呢?”
姜恪淡淡道:“陛下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百济归附,而不是归附后,不断叛乱,让陛下头疼,你明白吗?”
黑齿常之目光一闪,道:“原来如此。”
姜恪道:“刚才入城时,我已瞧见,泗沘城百姓应该是欢迎我大唐统治的。只是有那么多人附逆叛军,说明百济大部分人,依然愿意接受扶余人统治。”
黑齿常之沉声道:“那些流民,大多是被裹挟,只要击败扶余人,那些流民才会展现出真正的意愿。”
姜恪看了他一眼,道:“你希望我出兵帮你击溃城外叛军?”
黑齿常之道:“不劳姜将军,眼下那帮叛军已经丧胆,而城中守军士气有所提升,末将明日夜里,就领兵突袭,有把握击溃他们!”
姜恪微笑着举杯,道:“好,我为你掠阵!”
……
“父亲,百济出大事了,您还有心思欣赏歌舞!你们都退下去!”
大殿内,泉盖苏文正在与两个儿子欣赏歌舞,泉男生突然冲了进来,冲到舞姬群中,大声说道。
泉男产冷哼道:“兄长,你还不是莫离支呢,这就开始耍威风,这是要篡位吗?”
泉男生怒视着他,道:“都什么时候了,我没功夫跟你争吵。”
泉男产冷哼道:“哦,听你的口气,国家就快灭亡了不成?”
泉男生道:“难说!”
泉男产大声道:“父亲,您听到了吧,兄长这话分明是不把您放在眼里……”
泉盖苏文一拍桌案,怒道:“别吵了,除了老大,你们其他人都退下!”
泉男产还要再说话,一旁的二兄泉难建拉了拉他,打了个眼色,两人这才退下。
不一会,大殿内只剩下泉盖苏文和泉男生了。
泉盖苏文瞪着长子,道:“你想要说什么,现在可以说了!”
泉男生道:“父亲可知百济变化?”
泉盖苏文道:“你是说唐军进入泗沘城的事?”
泉男生上前两步,急道:“不仅如此,唐军刚入驻,黑齿常之便率军夜袭扶余贵族的军队,一战之下,八万多军队土崩瓦解,那些流民一哄而散,黑齿常之正在向水原城进军!”
泉盖苏文淡淡道:“本就是乌合之众,这样的结果,我已经猜到了。”
泉男生急道:“那父亲可知道,如今百济国内的民众,越来越亲近大唐了,还有人打着唐朝名号,组建民团,朝着水原城进攻?”
泉盖苏文哼道:“唐人最擅长这种收买人心的小把戏,百济人多是蠢贱韩人,被他们骗了也正常。”
泉男生道:“百济位于我们南边,若是被唐朝并入,他们就能南北夹击我们,父亲准备如何抵挡?”
泉盖苏文漠然道:“那你想要我怎么做?”
泉男生道:“出兵救援水原城,必须帮助扶余人夺回百济,才能免除后患!”
泉盖苏文冷冷道:“愚蠢!你若这样做,就真的掉入唐人圈套!”
泉男生怔怔道:“孩儿不懂……”
泉盖苏文沉声道:“你没发现吗,这些年来,唐人不断在我们周边搞事情,收百济,打倭国,平契丹,灭耽罗,就是不来打我们,这是为什么?”
泉男生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泉盖苏文冷冷道:“因为大唐皇帝怕我们!”
泉男生没有做声,表情显然不信。
泉盖苏文淡淡道:“我说的怕,不是指唐军怕我们高句丽军队。唐军战力,恐怕没有哪国比得上,这我也承认。”
“那父亲的意思是?”
泉盖苏文道:“当初唐朝的李世民来攻打高句丽,铩羽而归,这对唐人打击很大。他们很崇拜那位太宗皇帝,如今的皇帝李治,虽然也不错,但他肯定明白,连李世民都拿不下高句丽,他更不行。”
“这个李治打仗比不过他老子,但此人更为狡猾诡诈,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想方设法,引诱我军主力离开高句丽,跟他们硬碰硬!”
泉男生道:“何以见得?”
泉盖苏文哼道:“他的第一次计划,就是让刘仁轨这老儒担任营州都督,我当时大意了,险些中了诡计,幸好撤退及时,总算没有损兵折将。”
泉男生喃喃道:“所以您当初才对契丹见死不救,就撤军了?”
泉盖苏文道:“不错。唐人表面打契丹,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目标是咱们。”
“后来你也看到了,唐人在我们周围不断挑起战争,就是想引诱我们出兵,他们才能消灭我军主力!”
泉男生道:“可如果百济被灭,他们两路夹击,只怕也难以阻挡。”
泉盖苏文沉声道:“这没办法,只有不出兵,死守高句丽,才有机会拖败唐人,从而再获得二十年喘息的机会!”
泉男生迟疑了一下,低声道:“父亲,既然如此,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