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445节

  王及善依然是从后门离开的,就是不愿引人注目,不料刚回到大街上,便听到有人喊自己。

  转头一看,只见武敏之和李吉骑着高头大马,在一众随从簇拥下过来了。

  若是别人喊他,就算是认识的人,王及善也会装作没听到。

  但这两人却不同,王及善正要跟他们商议出使百济的事,便驻足等候。

  两人靠近后,武敏之表现的更热情一些,道:“王将军,您怎么在这里?莫非也是来墨佳轩的?”

  王及善反问道:“你们是来墨佳轩的吗?”

  武敏之笑道:“对啊,我们是这家铺子的老顾客,听说今日重新开张,便请假过来瞧瞧。”

  李吉道:“王将军,不如一起进去喝杯茶吧。这里的茶室倒还雅致。”

  王及善点头道:“也好。”

  墨佳轩今日重新开张,铺子里的人都是内领卫,来不及请舞姬,一楼大厅内的木台上空空如也,让一向风流的周国公颇为失望。

  三人上到二楼,来到一家茶室。

  楼内内领卫都训练有素,瞧见王及善后,也没有露出半点异样,端茶的是一名打扮成小厮的内领卫。

  武敏之一脸嫌弃,道:“以前都是胡姬上茶,如今怎么变成男子了,看来这位新东家,并非一位雅人。”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轻笑。

  众人转头看去,只见雪娘换了一身妖娆妩媚的纱裙,走了进来,微笑道:“武郎君责怪的是,奴家过几日就请些胡姬过来,招待贵客。”

  武敏之哈哈一笑,道:“雪娘,你怎么在这,这间铺子难道被你盘下来了?”

  雪娘看了王及善一眼,微笑道:“因为先前王布之事,这位王将军将王布身上携带的金子,都判给了奴家,奴家便买下了这座酒楼。”

  武敏之笑道:“判得好,王将军,我敬你一杯。”

  王及善见雪娘应付得体,不露破绽,暗暗点头,与武敏之喝了一杯。

  武敏之又给他倒了杯酒,笑道:“王将军,我姨母可跟您提过,我进内领卫的事?”

  王及善微微一愣,道:“并未听皇后殿下提过。”

  武敏之顿时有些苦恼,道:“姨母考虑的也太久了吧。”

  王及善道:“不过陛下刚刚下达旨意,想让两位完成一个任务。”

  两人都问:“什么任务?”

  王及善道:“陛下准备让内领卫安排一支使节团,前往百济,由吴王做正使,周国公任副使。”

  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狂喜之色。

  “真的吗?”武敏之还有点不太相信,问:“我姨母同意了吗?”

  王及善道:“陛下既然下了旨,想必已经跟皇后殿下通过气。”

  武敏之喜道:“不错,不错。”

  王及善道:“还请两位明日来一趟内领卫,你我再详细商议出使细则。”

  两人连声答应。

  离开墨佳轩后,武敏之便急不可耐的去皇宫,向武媚娘通报此事,得知武媚娘已经知道后,才放下心。

  次日,三人在内领卫商议好出使细节,王及善向李治上奏,李治下旨同意。

  到了七月中旬,两人便带着一支由内领卫组成的使节团,离开长安,朝着莱州而去。

  随行人员之中,还有一名留着大胡子的粟特人,正是安烈。

第414章 大唐王师来了!

  泗沘城的宫廷会议,已经连续开了三日。

  当初扶余人统治百济时,曾有八大扶余贵族。

  这八大贵族都是扶余义慈最坚定的支持者,自然也受到最大的打击,如今已全部衰落。

  巧合的是,如今泗沘城崛起的八大马韩贵族,原本都是那八大扶余贵族的下属。

  他们最清楚老主人的产业和资源分布。

  当黑齿常之打入泗沘城时,他们是第一批投降派,吞并了原主人的产业,成为新的八大贵族。

  这八大贵族原本还准备跟着金燕,归降大唐,吃香喝辣。

  这些人身上都有一副暴发户的嘴脸,觉得没有他们拥戴,金燕根本坐不稳百济女王的位置。

  他们执掌百济朝堂后,天天只做两件事。

  第一,便是血腥报复扶余人,将当初扶余人对他们的羞辱,百倍千倍的奉还。

  第二,便是跑去金燕那里,讨要大唐的册封,态度非常强横。

  谁知扶余人在他们报复下,突然内乱,国家又陷入动荡,而且其事态越来越猛。

  更可气的是,大唐竟然不派兵支援,导致扶余贵族气焰嚣张,马韩贵族处境岌岌可危。

  这些马韩贵族一开始还牛气冲冲的质问金燕,大唐为何不出兵帮助,甚至跑到熊津港找姜恪。

  姜恪不像金燕那般惯着他们,根本不见他们,只要闹事,便乱棍打走。

  几个月下来,扶余贵族的势力从最北边的角落,开始八面开花,不断朝着泗沘城扩张。

  黑齿常之每次镇压一处,又有三处暴乱,根本镇压不过来,只好镇守泗沘城。

  于是乎,那些作乱的扶余势力越来越强,组成五路大军,朝着泗沘城包围而来。

  马韩贵族们终于开始慌了,这几天不断找金燕商议对策,结果商来商去,还是只能找唐军帮忙!

  经过这一番折腾,这些刚上位的马韩贵族,终于认清自己的地位,不再像之前一样,认为大唐帮他们是应该的。

  “女王殿下……”

  “叫我大都督!”

  “是,大都督,您看,要不然您亲自去一趟长安,向皇帝陛下求求情,大唐再不发兵的话,咱们就顶不住了啊!”

  金燕瞥了那名金姓贵族一眼,道:“你们要知道,陛下已经帮我们击败了扶余福信,若是我们连一帮叛贼都对付不了,陛下要我们何用?”

  “到时就算大唐出兵,你们也得不到册封,我这个都督的位置,也保不住了。”

  金姓贵族急道:“可五路大军已经朝着泗沘城进发,大唐再不援手,我们连命也保不住了!”

  “对啊对啊!”其他马韩贵族纷纷附和。

  金燕道:“黑齿将军,你以为呢?”

  黑齿常之道:“一帮乌合之众罢了,正好让他们都聚在一起,卑职才好将其一网打尽!”

  金燕赞道:“有将军这句话,我可安心了。”

  另一名沙姓贵族急道:“女王别听他……”

  “叫我大都督!”

  “啊,是,大都督别听黑齿常之胡说,贼军五路大军加起来,有十多万人,泗沘城内却只有三万守军,如何抵挡的住?”

  黑齿常之哼道:“他们号称十多万,其实只有七八万,而且大多都是流民,不必担心!”

  沙姓贵族冷哼道:“你一个扶余人的话,谁能相信?只怕等他们打过来,你第一个开城投降吧!”

  黑齿常之勃然大怒:“你……”

  金燕娇斥道:“我早有言在先,谁再提黑齿将军扶余人身份,定斩不饶,来人……”

  话还未说完,其他七姓贵族纷纷出声求情。

  金姓贵族忙道:“女王,眼下局面危急,我等切不可自乱阵脚啊!”

  便在这时。一名侍卫飞速来报,说有一支扶余人的叛军,已经抵达六十里开外了。

  金燕赶忙看向黑齿常之,道:“黑齿将军,城防守务,就全靠将军了。”

  黑齿常之沉声道:“都督放心,黑齿常之绝不会放一名贼人入城!”

  数日之后,又有几支扶余叛军来到泗沘城,将整座城池的东、南、北三面都围起来了。

  黑齿常之领兵出城厮杀了一阵,结果并未占到太大便宜。

  最近一阵子,泗沘城内一片混乱。

  那些上位的马韩贵族甚至还不如原来的百济官员,疯狂攫取财富,压榨百姓,尤其是打压扶余人。

  黑齿常之手下这支军队,中上层军官都是扶余人,他们也受到打压和排挤,已经没有作战的斗志了。

  又过两日,一支叛军将西门也围住了,叛军们开始攻城。

  一场惨烈的攻城战,持续了足足半个月,黑齿常之带着手下将士,拼死防守,身上受伤三处。

  金燕也上城墙慰劳士卒,险些被流矢射中。

  整座泗沘城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在黑齿常之和金燕的带领下,城中的百济军民,渐渐团结一心,共同守城。

  至于那些马韩贵族,攻城的第三日,他们就带着手下私兵和家丁,从南门突围。

  结果突围失败,镇守城门的扶余将领又下令关紧城门,不放他们进来。

  结果这帮人全部被杀死,人头在南门外堆成了一座小山。

  他们死了后,并未影响守军的斗志,反而提振了几分士气。

  这天傍晚,夕阳像往常一样落下,残阳如血,泗沘城此时更像是一座浸泡在鲜血中的城市。

  正在攻城的扶余叛军却忽然停止了进攻,比前几日撤退的时间早了一些。

  城墙上,一名披着披风、穿着软甲的女子将一具尸体踢下城墙下,正是金燕。

  她旁边一直有几名内领卫贴身保护着,甚至有一人为了帮她挡箭而死,故而她并未受伤。

  不过局面至此,已不在内领卫的控制之下了。

  金燕身边官职最高的内领卫是一名校尉,他既负责保护金燕安全,也暗中接到监视金燕的任务。

  如今城破在即,熊津港却迟迟没有反应,他只好将金燕拉到角落,低声道:“都督,眼下再留在城中,实在危险,不如暂且突围出泗沘城,再做打算。”

  金燕道:“这是王将军的命令吗?”

  “不是。”

  金燕哼道:“那我就不走。”

  “可将军有命,绝不能让您有任何危险!”

  金燕沉着脸,道:“那熊津港的唐军,为何不来帮我?”她此刻心中也有几分怨气。

  局面都到这个地步了,大唐依然袖手旁观,陛下到底有什么打算?

  那校尉正要开口,忽见黑齿常之从远处奔了过来,便闭了嘴。

  黑齿常之满脸血污,脸上却带着欣喜之色,喜道:“都督,唐军来了!”

首节 上一节 445/5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