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妖 第180节

  待在身边久了,往往也有感情。

  是提拔一个知根知底与自己有感情的下属,还是提拔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且十分陌生的官员,答案是明摆着的。

  未想,赵安自己没当上大秘,倒是貌不惊人的娄老师摇身一变当上了大秘,还是连巡抚、藩台都要看重的总督府大秘,真就给了赵安大大的惊喜。

  转念一想,也是人治的结果。

  如果新任两江总督孙士毅不是娄老师的贵人恩师,娄老师这辈子恐怕都与此重要岗位无缘。

  那娄老师出来干什么的?

  赵安以为娄老师是出来找房子住的,赶紧提议由他给娄老师提供一套金陵小别墅,娄老师拎包入住即可,一切开支包括物业费都算他的。

  “不是,我要你房子做什么?”

  娄老师没想到赵安当了四品粮道后还是这般拿钱砸人,十分不屑。

  作为总督大秘,娄老师住处就在总督衙门内,这样可以确保随传随到,怎么可能在外面找房子住呢。

  赵安一想也是,眼珠子一转提出另一贴心建议,就是娄夫人已经去世,虽然娄老师今年也五十多了,但男人嘛只要没挂在墙上对女人都有一定的需要。

  “娄大人喜欢年轻些的,还是年长些的?只要娄大人说,我马上让人去安排.放心,我在外面给娄大人您租个宅子,娄大人您抽空出来暖暖脚”

  赵安的样子看着就跟带老丈人上浴城差不多。

  “赵有禄,你好歹也是个四品道台,至于这么对我低声下气的么?”

  娄老师没好气的白了赵安一眼,“你以前可不是这么对我的。”

  “嗳,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就算是以前,我待娄大人那也是赤子之心啊,有什么好事我没想着大人您?”

  赵安一脸讪笑,拉着娄老师就往附近酒楼走,说什么也要请娄老师撮一顿。

  娄老师却是不肯去。

  赵安拉了两次娄老师都无动于衷,似乎想与赵安这个新晋的四品粮道保持一定距离。

  相比去年,娄老师这回腰杆子也似乎硬了许多。

  虽说娄老师不好名利,为人清廉,对世间可恶之事十分看不惯,更不喜官场那套规矩,但新任总督大秘这个身份还是让娄老师无形之中多了几分从前没有过的“傲气”。

  这份傲气体现在此时,无疑告诉赵安你以后离我远点,你那点腌臜事我不想参与。以后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光道。

  无疑,这是身为学生的娄老师对恩师孙士毅最好的报答方式。

  因为他很清楚赵安行事太过下作,且经济上有严重问题。

  何况,他现在已经升为六品经历,无须赵安再帮他捐官。

  赵安这边肯定不可能放过成为总督大秘的娄老师,有娄老师在总督府帮他“卧底”,两江地面上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知道,如此就能快速应对,不至于被动。

  好比安徽巡抚朱珪上折子参他,这要是朱珪的大秘也是小贷党成员,肯定会加以劝阻,劝不了也会提前告知赵安。

  因此,是绝对不允许娄老师跳船的。

  “娄大人,您也不想您在扬州借高利的事被总督大人知晓吧?”

  赵安使出杀手锏。

  当初他可是让老丁以娄老师身份证伪造资产证明贷的款,这事要传到总督大人耳中,后果娄老师自个掂量。

  “你!真就一个无赖!”

  娄老师无奈,微哼一声跟着赵安去了酒楼,的确不敢让恩师知道自己与“赵有禄”有过交结,更不敢让恩师知道他这个学生在外面借过高利贷。

  须知官员在外借高利贷,必定经济有问题,一个经济有问题的官员怎么能担任总督大秘这么重要的岗位呢。

  要叫孙士毅知道特意召来当大秘的学生经济有问题,肯定会很失望。

  进了酒楼,赵安叫来掌柜好酒好菜上一通。

  主打一个专点贵的。

  这酒楼离总督衙门不远,平日做的就是总督衙门和各地来江宁公干的官员生意,食材不仅新鲜还很昂贵,好多都是赵安见都没见过的。

  伙计们也很有眼力界,上完菜就自觉退出,一点也不讨人嫌。

  望着满满一桌山珍海味以及热情在替自己斟酒的赵安,娄老师的心态也很复杂,他很清楚赵安为何“缠”着他,无非是知道他成了总督“大秘”,便想从他这里获得一手消息,也替他在总督大人那里说好话。

  但他真不想因为赵安让他与恩师孙士毅之间纯实朴素的师生关系变味。

  “娄大人,吃菜吃菜。”

  赵安一点也不顾娄老师感受,在那笑嘻嘻的替娄老师夹菜。

  娄老师拿起筷子又放下,微哼一声:“恩师待我恩重如山,我不会做出对不起恩师之事,我劝你息了那点心思吧。”

  言外之意你赵有禄别在我这挖空心思,因为我不可能答应你的。

  “娄大人,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会?”

  赵安也是一脸正色,“你可知我上任粮道以后所订十不准中第五条是什么?”

  “.”

  娄老师哪里知道赵安说的什么东西。

  “就是不得为任何人请托说情打招呼!我本人如此,凡我粮道衙门官吏也皆是如此。”

  说完,赵安变戏法似的从兜中掏出一张“十不准”规定递到娄老师手中,“娄大人要不信,不妨将这十不准带给总督大人看,便说是我赵有禄恳请总督大人监督我有无落实这十不准,若我赵有禄没有做到,不用总督大人发话,我自个向朝廷上辞呈!”

第259章 赵大人欢迎您

  娄老师出来是采购一些个人生活用品的,未想东西没买成,倒带了张“十不准”回去。

  明知这是赵安借他之手想在总督大人那里捞一个廉吏评价,奈何赵安以扬州高利威胁,不得不违心替他“扬名”。

  赵安虽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但娄老师清楚这小子的最后一次永远是“下一次”。

  看在过去情份,只要不违背良心,不损害恩师利益,娄老师便也捏着鼻子认了。

  回到文牍房,正思索如何将这“十不准”拿与恩师看时,又如何替赵安“恰到好处”说话以满足其扬名目的时,安徽臬台衙门却送来一份重要公文,说是查获白莲教成员洪宝与盐匪谢鸿仪、杨彪等私通。

  据那洪宝招认,乾隆四十年在安徽组织传教的白莲教首刘松逃脱的两个弟子刘之协、宋之清二人都从外地潜逃回安徽境内秘密召集旧部,所图甚大。

  盐匪杨彪就是刘之协的弟子。

  不久前淮北盐匪伏杀官兵一事娄老师是知道的,当时就觉不可思议,现在一看盐匪极有可能和在安徽消失十几年的白莲邪教“合流”,知事情重大不敢耽搁,赶紧将公文亲自送到恩师处。

  其恩师两江总督孙士毅正于办公室内给皇帝写关于整治基层粮书小吏的报告。

  新官上任必须要放火的总督大人意在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派遣专员彻查各州县鱼鳞册,同时严厉打击基层那帮盘剥勒索百姓的小吏,如此不仅能整顿吏治,还能替国库有效增加收入。

  此外,总督大人打算将他任两广总督时与福康安一同办的盐业改制办法在两江试点,只是两淮盐商势力太大,不是两广的盐商能比的,故而想先请示下皇帝,免得遭到盐商抵制。

  盐商背后的势力实际是内务府,内务府的当家人是和珅,因此哪怕孙士毅贵为总督,也不敢冒然推进盐业改制。

  因为,这次他没有福康安的支持。

  刚写到一半,门外传来学生娄三强求见的声音。

  “是大真么,进来吧。”

  总督大人放下毛笔,面带微笑看向推门而来的娄老师。

  “大真”是娄老师的表字。

  对娄老师这个算不得学生的学生,总督大人是相当看重的,否则也不会将文牍房这么重要的职事交于娄老师。

  其实当初总督大人之所以点了娄老师为副榜举人,实是受《儒林外史》中那个范进中举的影响,对经历差不多的娄老师心生同情。

  《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十四年,一直在民间秘密流传,并未被当作文狱禁书封杀,因而不少官员都看过此书,孙士毅也是其中之一。

  当年虽是因同情点的副榜,年近六旬的娄老师为人还是深得总督大人赞许的,这些年总督大人虽一直在京任职,对在江苏学政衙门任职的娄老师私底下还是颇为关心的。

  前后两任学政对娄老师的“评语”都不错,从其它途径则得知娄老师任职以来始终朴素,不管是道德还是为官都没有问题,甚至因为不肯同流合污被同僚排挤。

  因此,就任两江的总督大人这才将娄老师破格调任总督府任六品经历。

  倘娄老师在学政衙门风评有半点不好,这个重要岗位肯定轮不到他。

  “老师,这是安徽臬台衙门刚刚送来的文书,说是安徽境内白莲教死灰复燃.”

  说话间,娄老师将手中文书恭敬放到桌上,之后向后微退两步,欠身恭立。

  “白莲教?”

  总督大人皱了皱眉头,此教自创教以来便与官府为敌,历朝历代都深恶痛绝。

  乾隆三十六年山东有白莲教分支混元教在教主王伦带领下于运河畔造反,一举攻破漕运重镇临清,迫使漕运中断,若非朝廷及时派兵镇压,险酿大祸。

  只王伦虽伏诛,但各地仍有白莲教众活动,官府屡禁不绝,一些地方只要白莲教不造反便由他们去了。

  看完安徽方面的报告,总督大人仔细回想道:“我记得乾隆四十年那白莲教主刘松不是被充军甘肃了么?”

  娄老师忙摇头道:“学生不知此事。”

  “你那时还在刻苦求学,不知正常。”

  孙士毅缓缓起身,其所说的白莲教主刘松之所以没被凌迟处死而是充军,乃是因其被抓时并无实际谋反举动,时任安徽巡抚正是后来被江苏官场集体排挤走的闵鹗元。

  闵鹗元为人谦和,不愿拿没有发生的谋反案染红自己顶戴,对左右道:“吾发垂白,奈何灭人族以求晋身。”

  因而将刘松案淡化处理,除了刘松本人被流放外,其余教众都没有受到惩治。

  刘松的两个大弟子刘之协、宋之清也因此得以逃往外地。

  之前孙士毅署理四川总督时听闻刘松已经病死于甘肃,若此事为真,那白莲教现在的当家人大概率就是他那两个逃脱的弟子。

  算起来二人潜逃外地已经十几年,怎么就突然回来了呢?

  孙士毅猜测跟安徽这些年不太平有关。

  这几年皖北地区的凤阳、颍州二府因黄河泛滥频发灾荒,境内有不少流民。

  而流民恰恰最易受白莲教蛊惑,加之刘松当年在淮北经营数年留有不少教众,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若事实果真如此,那刘之协和宋之清多半是想借助其师刘松旧部起事。

  结合被抓获的洪宝供认盐匪多有白莲成员,双方合伙伏击官兵一事,总督大人越发笃定白莲教要在安徽起事。

  当下吩咐娄老师以总督府名义发榜缉捕刘之协、宋之清二人,同时行文安徽巡抚、布政、按察三大衙门,责令加大对民间白莲教徒的缉捕查禁行动。

  “凡捕获教徒一律重惩,不可姑息!此外,着安徽于亳州增设关卡,严加盘查,尤其涡河水运重之又重,不可忽视。”

  “涡河水运?”

  娄老师不解恩师为何如此安排。

  “安徽境内风声一紧,白莲教匪多半无法活动,为师估计他们可能会从涡河由亳州向河南商丘,或湖北麻城潜逃。那些地方都是穷山僻壤,官兵搜捕极难,若叫这些教匪潜进去,不出数年必成我朝心腹大患。”

  说完,孙士毅想了想重新坐下,给湖广总督毕沅写了封信,大意安徽境内发现白莲教匪活动,提醒湖广方面将两省交界处看紧,免得安徽的教匪跑到湖广去。

  写完,封好唤人快马发出。

  “老师,白莲邪教之所以无法禁绝,乃是其擅于蛊惑流民,学生以为若能及时安抚流民,使之恢复生产,又有几个流民愿意背井离乡追随那白莲教。”

  娄老师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打击白莲教固然重要,但解决淮北地区的流民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否则,那流民一日不能回乡耕作,便一日都是潜在风险。

  孙士毅微微点头,叹了口气道:“大真所言甚是,不能使流民安定,便是治标不治本。只当下吏治腐败,基层粮书小吏肆意盘剥百姓,地方官只顾捞钱不问百姓疾苦,长此下去,难保不出大乱。”

  言罢,将自己有意全面整顿两江吏治一事给学生透露了点。

首节 上一节 180/2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