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上将军 第81节

  温大雅看着伏子厚,其实一开始并不赞同伏子厚的举动,不过碍于伏子厚一直请求,猜到定是伏子厚对潘长文,太过忧虑,不忍伏子厚日后一直提心吊胆,这才答应下来。

  “护城河?”

  刘文静、裴寂闻言,二人对视一眼,随后很快便想到伏子厚此举的深意。

  看着伏子厚备上的小箱子,还有绸缎,看着年纪轻轻的从六品奋武尉,深夜来到府邸,请求自己,刘文静心里很是得意。

  “虽说没有贼寇,但挖掘护城河,也是善举,既然伏校尉有未雨绸缪之心,此乃好事,文静怎会拒绝!明日文静便会将此事,上呈潘将军!”

  刘文静笑着说道,抬手抚摸胡须,算是答应下来。

  这温家温大有,少有求人,加之既然少年是李纲的孙婿,还备上厚礼,刘文静于情于理,都不会拒绝。

  “多谢刘大人!”

  伏子厚看向刘文静,起身感激道。

  看着刘文静摆手示意不用多礼,伏子厚这才坐下,随后便听着温大有与刘文静、裴寂寒暄闲聊。

  不多时。

  一个年近四十的妇人,便来到屋内,让仆人把酒菜备上来。

  伏子厚见状,知道自己若是没有猜错,这个妇人应当便是老师的亲姐。

  “子厚,这便是刘夫人,李氏!”

  温大有看着在刘文静的示意下,李氏让仆人把伏子厚带来的礼带下去,于是对着伏子厚介绍道。

  “子厚,拜见夫人!”

  伏子厚起身,抬手认真的对着李氏行礼,弯腰下去。

  正堂内,别说刘文静与裴寂,就是温大有,也没想到伏子厚会如此认真的行礼,完全一副后辈的姿态。

  “夫人,这子厚别看年少,但可是陛下赐封的奋武尉!”

  刘文静看着伏子厚把自己的地位,摆放如此之低,四十多岁的年纪,虚荣心当真是满足,于是对着妻子笑道。

  “无需多礼!无需多礼!”

  李氏也没想到,面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居然是从六品的校尉,连忙笑道,让伏子厚不用如此客气。

  伏子厚放下手,看着李氏和善的招呼自己吃饭,点点头,随后跪坐下来。

  望着李氏那上年纪的面孔,等李氏离去,伏子厚这才收回目光,听着温叔伯与刘文静、裴寂交谈。

  直至夜深。

  伏子厚方才与温大雅离开府邸。

  等温大有与伏子厚离开,裴寂方才看向刘文静。

  “这伏子厚如此年轻,便受封奋武,为潘长文不喜,眼下挖渠以自污示弱,有温氏照顾,想必日后,潘长文定也不会为难!”

  裴寂说道。

  什么担心贼寇,别说刘文静,就是裴寂都看得出,那伏子厚是想通过自贬的方式,消除潘长文的敌意。

  “的确如此!”

  刘文静点点头,深深叹口气。

  “潘长文此人之心性,不足为事!不过那赵文恪,怕是定会借此机会,讨好潘长文!”

  刘文静说道。

  刘文静很看不起潘长文,在刘文静眼里,潘长文除了出身,无论才能还是品行,都远远不如自己。

  不仅仅是潘长文,就是那势利的赵文恪,刘文静也看不上眼。

  ……………………

  次日。

  伏子厚早早便在温府家仆的帮助下,带着行李,离开繁华热闹的西城。

  乘船渡过汾河。

  对比西城,东城无疑要小很多,但这个小,也仅仅是对比西城。

  在昨日温叔伯的介绍中,伏子厚已经得知,东城城墙总共差不多十一里,而驻守东城的鹰扬府步卒,不过一千多人。

  除去东城西面是汾河,其他三面城墙的守军士卒,也不过能分到三四百人。

  “拜见校尉!”

  “拜见校尉!!”

  城门下,看守城门的将士,看到伏子厚的将印,连忙行礼。

  “去通知东城所有旅帅,队正,去我的住所!”

  伏子厚对着士卒吩咐道。

  “诺!”

  士卒闻言,连忙进入城内,去通知东城的旅帅、队正。

  伏子厚也跟温氏仆人进入城内,而一入城,东城与西城的差距,便瞬间突显出来。

  对比西城,东城的街道不仅小一些,而且人来人往,十分拥挤,很多衣衫褴褛的百姓,都三三两两坐在街道旁,有的聊着天,有的跪在地上乞讨,甚至很多都是售卖儿女。

  在东城里,伏子厚没有看到一丝一毫的繁华,更多的是百姓的生存。

  在东城的住所,与在西城差不多大,都是一间院子,区别是在东城的院子中,没有大树,空荡荡的院子中,就连放置木柴的地方,都只有五六根小小的那种。

  没多久。

  就有六名身穿衣甲的男子来到院子里,看到伏子厚,纷纷抬手行礼。

  六人中,统领两百五十人的旅帅,仅有两人:胡靖渊、殷天纵。

  其余四人,都是统领五十人的队正,分别是赖伯、周兴尧、马虎儿、吴六子。

  “奋武尉,伏子厚!”

  伏子厚抬手对着几人回礼,放下手,随后看向胡靖渊、殷天纵。

  “军中缺人,无人能顶上来?”

  伏子厚轻声询问道。

  胡靖渊、殷天纵听到伏子厚的话,面面相觑,笑了笑,想要对着伏子厚禀报,却又不怎么敢开口。

  总不能说这一年多来,不管与贼人交战,还是去营救皇帝,他们都是多死伤,无立功……

  这要是传到守将潘将军耳中,弄死他们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禀校尉,未有安排!”

  胡靖渊想了想,委婉的对伏子厚说道。

  伏子厚看着这些人神情中,有些害怕的模样,也意识到什么,点点头。

  看着眼前这六人,让伏子厚松口气的是,除去胡靖渊四十岁左右,其他五人,都是二三十岁。

  “等会随我去一趟兵营,除守城外,召集其余所有将士!”

  伏子厚开口嘱咐道。

  原本伏子厚还以为,东城将领不少,为人参差不齐,需要观察甄别一番,让自己心里有个大概。

  结果没想到,将领总共都才有六人。

  这第一次统领正规鹰扬府士卒,伏子厚便清楚的体会到,这些年杨广抽调兵马攻打高句丽,以及天下贼寇四起,让隋朝军队出现多大的人员危机。

  “喏!”

  听到伏子厚的话,胡靖渊、殷天纵等人,纷纷拱手接令。

  随后听到伏子厚询问兵营将士的情况,士卒年纪,家中亲人之类的,作为队正的赖伯、周兴尧、马虎儿、吴六子纷纷把所知道的,全部告诉伏子厚。

  一旁作为旅帅的胡靖渊、殷天纵二人,听到伏子厚的询问,隐约察觉到,这次来的校尉不仅年轻,而且似乎与其他校尉有些不一样。

  注:宛丘城,有关伏子厚推测卢明月的事情,只在郡望少部分人之间传开,像荥阳郑氏、韦氏这些知道。

  在其他家族,以及各地官员之间,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

第74章 赵文恪的阴谋

  “征召民夫……”

  “你们看!征召民夫修挖护城渠!”

  “就在城外挖渠!”

  东城街道上,随着一个个官吏把告示张贴,密集的百姓纷纷围聚在一起,彼此互相议论道。

  在隋朝,但凡提及征召民夫,百姓无不浑身冰凉,隋朝皇帝杨广这些年来的命令,数次强行征召百姓,没有哪一年不死数百万人的,很多人为了逃避征召,不惜自残手脚。

  好在眼下看到布诏,仅仅是晋阳的命令,征召人在东城挖渠。

  一时间,很多百姓纷纷前去报名。

  无他,即便成为苦力民夫没什么工钱,但至少能混口饭吃,不需要担心饿肚子,这对于贫瘠的百姓而言很重要。

  “什么?修挖护城渠?”

  人群里,钭黎川、蔡然、楚博、宋建峰几人,也看到布诏,瞬间彼此对视一眼,大惊失色。

  回到小舍,宋建峰放下佩剑,来回不停的走。

  “是否是走漏消息?晋阳守将潘长文,提前防备……”

  宋建峰看着其他三人说道。

  作为魏刀儿的心腹,宋建峰跟着钭黎川、蔡然、楚博三人,早早便来到晋阳东城,随时勘探周围地势,鹰扬府布防规律。

  在宋建峰眼里,如今整个太原,只要魏刀儿的大军一到,定然是囊中之物。

  不曾想,今日突然看到布诏,东城居然要挖掘护城渠。

  “应当不是!谋图太原,其中知晓之人屈指可数,何况我们几人来到晋阳数日,若是军中走漏消息,我等恐怕已经成为隋将潘长文的监下囚!”

  楚博摇摇头,分析过后,让宋建峰冷静一些。

  “钭黎川、蔡然!你们二人乃是唐茂纯好友,去唐家询问一番,东城到底发生何事,为何突然挖渠!”

  楚博看着蔡然二人说道,见到二人点点头,随后看向宋建峰。

  “建峰,你立即派人将此事告知魏公!”

  楚博吩咐道。

  看着宋建峰点头,火急火燎的离开,楚博不由得与钭黎川、蔡然对视一眼。

  这宋建峰性子太过急躁,丝毫没有其兄宋金刚那般沉稳。

  东城内。

  一条偏僻的小巷子里,在一个都不能算房屋的简陋棚子下,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回到自己家中。

首节 上一节 81/1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