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上将军 第58节

  亭子下,李琼跟着母亲周氏,给一个个茶壶换上暖茶。

  听着四周的议论声,李琼对于崔氏的人情,她何尝不心动,只要有崔氏的人情,自己未尝没有机会,对朔方梁氏报仇。

  可对于清河县的局面,偏偏她也毫无办法。

  蓨县城外,

  一名男子骑着马,飞快驰骋到蓨县城门下。

  而看到男子手上的崔氏信物,看守城门的隋军士卒,纷纷让路,不敢阻拦。

  注:查过资料,古代骑马交战,在小规模的交战中,并不会一味的冲锋,不够足够的规模,形不成势。

  带刀谢谢每一位看到这里的读者大大,谢谢你们支持。

  带刀也在这里,感激每一位赠送月票、推荐票、打赏的读者大大,谢谢你们!

  带刀发自内心的感激!

  带刀爱你们!

第54章 致敬每一位读者!

  亲爱的每一位读者大大,带刀在此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阅读、观看!

  更谢谢一直以来你们送给带刀的每一张推荐票、月票!

  【唐功】这本小说写到今天,离不开你们的支持,无论好坏,评论带刀都看到,也认真反省。

  唐功这本小说有缺点,但同样也有你们的陪伴。

  七号的今天凌晨,唐功上架了,正式开始收费,带刀也不知道会有多少读者大大离开,但至少在这里,带刀想发至内心的感谢你们。

  谢谢你们在新书期一直以来的陪伴!

  还愿意支持带刀,喜欢唐功的读者大大,带刀在这里保证,上架后的剧情节奏会快很多,剧情也会进一步展开,带刀会努力更新,不会比新书期少……

  还请大大们相信带刀,带刀不管能力如何,但真的用心在写唐功。

  请你们相信带刀!求首订!求月票!这对一本书真的很重要!

  带刀在这里特地与读者大大们解释一下,为何写大唐。

  在李世民治理下的唐朝盛世中,贞观之治的原文是: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

  为何要写隋末,因为在隋末:四处战乱,饥殍遍野,酷吏盗贼,烧杀抢夺,百姓失所,易子而食,天下年年亡者百信,百万有余……

  这是来自一个中华子弟,对这个由乱转盛,最大的震动,发自内心的敬仰。

  历史记载中,李世民病逝那一日,朝野恸哭,百官自残者诸多,异族将领争相请求陪葬!

  纵观古代帝王中,能做到这样的帝王……

第55章 什么,贼人败逃了?

  李府大门外。

  不少士人都在门外站着,三五人一起议论。

  马车旁,也有不少侍从、仆人守着。

  听到马蹄声从远处疾驰而来,众人纷纷看去,当见到那名男子来到李府门前,翻身下马,众人都互相对视一眼。

  “你们看,又传来清河的消息!”

  “也不知道眼下清河县,如今是什么情况!”

  “看那人惊慌的模样,我看啊,怕不是好消息啊……”

  一个个人看着那男子朝着府邸走去,全都议论猜测道。

  在喧嚷的说话声中。

  看守李府大门的李府仆从,见到那名男子走来,都知道是崔氏的扈从,但还是确认信物后,这才放男子进府。

  李府内。

  男子快步经过花苑,在前院诸多士人的注视下,急匆匆的一路跑到正堂内。

  正堂之中。

  崔河伯、崔瑾公、崔惜文、崔允应、崔允中等五个崔氏长者,还在与其他官员、将领,商议着如今该怎么办才好。

  随后,就在众人的目光下,看到男子飞快来到正堂内,气喘吁吁跪在崔瑾公面前,对着崔瑾公等人拱手。

  “大人!枣强、漳南皆传回消息!昨夜前往清河的两路援军,全都被反贼杀退!”

  男子向崔氏等人禀报道。

  闻言,即便是有所准备,但崔河伯、崔瑾公等人,还是面色怔了怔,老脸随即满是失望的模样。

  “哎,这……”

  “又被杀退了……”

  崔瑾公几人叹息道,好在都清楚,蓨县主簿周浩当真也已经是竭尽全力,故而都没有怪罪之念。

  看向彼此一眼,崔河伯、崔瑾公几人也知道,眼下对于清河县外的反贼无可奈何,只能让男子先退下去,与其他扈从继续轮番去打探消息。

  而在崔河伯、崔瑾公几人身后,崔禹哲、崔文瑾兄妹二人听到那名扈从的话,看着扈从转身离去,一颗心也瞬间跌落低谷。

  一想到清河县,兄妹二人心中,满是绝望。

  兄妹二人都知道,这次,是真的再也没有一丝希望。

  按照此前所有人的推测,恐怕清河县,最多也只能守到今日。

  如今援军已经被反贼大军杀退,那么此刻,怕是清河县……

  一想到,反贼大军破城后的场景,崔禹哲、崔文瑾兄妹二人都忍不住恐惧、害怕。

  那贼寇张金称,往日里可是没少屠杀无辜百姓!

  这几日看着张金称丝毫不给何谈的余地,甚至把前往何谈的士人都杀死,这般举动背后,族中长辈,以及很多人都猜测,这一次张金称也是打算冲着崔氏一族而去。

  正堂内。

  “又败了!”

  “哎~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已经是连夜兵分两路前往驰援……怕是没有希望了!”

  一张张木桌后,诸多隋朝官员,那些中年将领,全都互相议论道,不少人更是直接摇摇头,不再抱有希望。

  正堂上的李靖节看到这一幕,听到众人的言论,此刻也不由得叹息一声,知道清河县失守,已经成为必然的事情。

  李府中。

  不仅仅是正堂内这些官员、将领,随着消息在院子传开,在院子里的一个个士人、名门子弟,以及李靖节的那些学子,也是纷纷摇头。

  “如今已毫无希望,还是等待隋朝大军抵达,再做打算!”

  “是啊!我等也已经尽力……”

  “这非是人力所能及!眼下我也以为,还是早些想着如何报仇才是……”

  不管是院子里,还是亭子下,一个个男子纷纷议论道,全都已经放弃解围的念想。

  虽然每一个男子的神情都有些失望,但并没有过多难过,毕竟他们又不是清河崔氏的族人,他们来到这里也是求个机会,想着若是侥幸有办法,能帮到崔氏,那自己日后定不愁前程,若是不能帮到崔氏,那也无妨,别说清河县失守,被张金称率领反贼攻下占领,就是清河城内的崔氏族人被张金称大肆屠杀,也不会影响到他们多少。

  当年谢氏不也是如此,比起如今的清河崔氏,陈郡谢氏巅峰之时,那才恐怖。

  但最后,不也是被在侯景之乱中,被侯景大肆屠杀族人,如今几十年过去,若非谢氏先辈的事迹,谢氏在天下士人心中的地位,很可能都比不上一些后起郡望。

  如今看着清河县,院子里不少士人都小声交谈着,议论清河崔氏,会不会赴谢氏后尘,与当年谢氏一样,碰到屠夫。

  随着黄昏降临。

  夜色下的李府院子里,随着李府准备的一盘盘饭菜端上来,一张张木桌后,每一个男子都毫无顾忌的一边吃喝,一边谈论崔氏应当如何报复,自己又能出些什么力。

  在所有人眼里,救人解围是很难,但要报复的话,相对来说那还是容易一些,特别是老将杨义臣,已经领兵南下。

  若是崔氏不惜代价,想办法报仇,他们这些人要么是官僚子弟,要么都是名门之后,或多或少都能出些力。

  亭子下。

  因为正堂内的位置不够,受伤虚弱的崔禹哲,还有崔文瑾,都被安排在亭子下坐着。

  而看着面前的饭菜,不管是崔禹哲,还是崔文瑾,想到此刻的清河县,都没有动筷子的念头,也没有胃口。

  听着其他士人的议论,说着如何报复反贼的话,说着能做什么事情,认识什么人……

  崔禹哲兄妹二人知道那些男子都是好意,想着如何能为崔氏出一份力,但眼下听着那些话,兄妹二人实在有些难受。

  不过想到那些人与崔氏非亲非故,总不可能让别人住嘴不说话,兄妹二人这才无奈的听着。

  “兄长?”

  崔文瑾看到兄长起身,连忙就要抬手搀扶。

  当崔禹哲看着李琼从远处屋檐下走来,于是没有让小妹陪着,他知道,小妹也很难受,也在担心父母与族人,有李琼陪着小妹,要比小妹与他一起难受好。

  “我已经让医师带药过去!文瑾,你先吃一些东西吧!”

  李琼来到崔文瑾身旁,看着慢慢走远的崔禹哲,随后看向崔文瑾,皱眉劝道。

  崔文瑾红着眼睛,摇摇头,看着兄长忍着伤痛,一边担心父母,一边还要强颜欢笑,对着那些开口表达善意的士人点头交谈。

  从小出身在郡望崔氏的她,这一刻终于体会到心酸、苦楚。

  “文瑾~!别想太多!”

  李琼看着流泪,蹲下痛哭的崔文瑾,伸手轻轻安抚着。

  只是看着哭泣的崔文瑾,听着四周那些士人、众师兄,说着自身家境、能力如何,李琼眼下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抚崔文瑾。

  毕竟李琼自己也清楚,与所有人想的一样,清河县之围,已经是无力挽救。

  若没有意外,恐怕清河县这时候,已经被反贼占据。

  夜色下。

  一股绝望的气氛,笼罩在李府的正堂内。

  一盏盏烛灯的照亮下,看着崔氏族人要么一脸阴沉、要么愤怒、要么紧张的模样,不管是正堂上的李靖节,还是正堂两边的王县令等其他官员、将领,都纷纷安静下来,少有交流,就是偶尔说话,声音都格外注意。

  毕竟他们所有人都清楚。

  或许,当崔氏扈再次来到李府时,所带回来的,很可能是清河县已经被反贼大军攻破的消息。

  虽然已经天黑,但由于担心崔文瑾,李琼这时候也站在崔文瑾身旁,陪着崔文瑾,生怕等会若是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后,崔文瑾会崩溃。

  李府的院子里。

  在月色与烛灯的照亮下,虽然已经吃过晚膳,但诸多士人、名门子弟都没有回去。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清河县被破城的消息,可能今晚就会传来。

首节 上一节 58/1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