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
刘文静的府邸里,看到伏子厚、崔文瑾拿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别说李氏,就是刘文静、裴寂都有些意外。
如果说第一次,伏子厚跟着温大有来拜访,是因为潘长文。
那么眼下,以伏子厚的功劳与威望,别说大包小包的礼数,就是换刘文静与裴寂去登门拜访伏子厚,都不觉得奇怪才是,怎么伏子厚眼下会主动过来拜访。
“子厚,拜见刘大人、裴大人,拜见夫人!”
伏子厚率先对着刘文静、裴寂行礼,随后抬手看向刘文静的妻子李氏,一边行礼,一边看着自己带来的东西。
“夫人,这是一些补品,对身体有益!”
伏子厚轻声说道。
“伏校尉与我,可是有渊源?”
李氏看着伏子厚的眼神,这一刻终于抑制不住心里的疑问,当着丈夫刘文静,以及裴寂的面,开口询问。
伏子厚听着李氏的话有些意外,看着李氏的目光,连伏子厚都忍不住脱口说出心里的话,但想到日后刘文静与李氏要面对的麻烦,想到老师,还是忍住。
于是伏子厚只能抬起手,笑着对李氏摇摇头。
“夫人!不得唐突!”
刘文静看着妻子那失望的模样,连忙出声说道,示意妻子先退下。
“伏校尉,请!”
刘文静看向伏子厚,示意进去坐。
“请!”
伏子厚与李氏点头后,看着李氏离开,收回目光,带着崔文瑾入座。
“伏校尉此番,当真让人惊叹啊!少年英雄,不过如此!”
刘文静等伏子厚、崔文瑾坐下来后,忍不住发自内心的感慨一句,语气内,隐晦藏有一丝丝愧疚。
裴寂也在一旁赞同的点点头,回想昔日他与刘文静对伏子厚的平价,再看着今日发生的事情,不由得满是感慨。
幸好他们都没有说出去,否则昔日他与刘文静的话,怕是要惹人贻笑大方。
看着伏子厚。
在裴寂心中,孙武、白起、韩信、李牧之名将不敢说,但年纪轻轻的伏子厚,当得起刘文静那一句少年英雄。
“刘大人谬赞,子厚不过一时好运!若非贼人大意,给子厚机会,子厚就算拼命也枉然!”
伏子厚抬手谦虚的说道。
来到刘文静的府邸,是因为伏子厚居住的地方去温府,要途径这里,刚好拜访一下李氏,见到刘文静在吹捧自己,伏子厚便把话题,引到当前局势上。
刘文静与裴寂都是人精,自然也察觉到伏子厚,不喜他人吹捧,心中都不由得暗暗点头,随即与伏子厚聊起西城所得到的消息。
片刻后,便聊到今日方才得到的消息。
“在南边,有一只援军与贼寇大军交战,据收买的内应传来消息,其援军将领颇为勇猛,仅以数百骑兵,数次冲杀贼寇几千伍卒而不败!贼寇从擒住的援军士卒拷问中,得知其将领乃是唐国公李渊次子李世民!”
刘文静闲聊着说道,眼神之中,暗暗可惜,从传来的消息中看来,那唐国公李世民之子,与伏子厚一样,乃是一名猛将。
但终究是寡不敌众,没料到贼寇大军会突然南下,最终被贼寇大军所困。
“我与唐国公倒是旧交,也见过其子李世民,年纪倒是比伏校尉大上一些!不曾想此番会来援救太原,听其才数百人马,贸然进入太原郡也实在太过鲁莽,今被贼寇大军围困,怕是九死一生啊!”
裴寂也开口说道,直言不讳的表达悲观情绪,叹气间,更是摇摇头。
对于李世民,裴寂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裴寂与李渊是旧识,换句话说,李世民在裴寂眼里,不过一个好友之子。
如今。
更多的也是与刘文静一样,有些惋惜而已。
“怎么了?”
崔文瑾看到伏子厚的脸色,在听到这件事情后,有些凝重,不由得关心的问道。
“我要领兵去救人!”
伏子厚沉默几息后,对着崔文瑾说道,语气满是坚定,似乎已经下定决心。
刘文静、裴寂正疑惑伏子厚带来这女子,到底是何人,突然听到伏子厚的话,不由得全被吓一跳。
救人?
这,如今太原郡各地都是贼寇大军,伏子厚好不容易才从晋阳东城脱困,居然还想要领兵去救人!
不要命了?
第111章 温大有提出五十人的赌约!站出来的人影!
夜色下,鹰扬府的议屋中。
因为得到贼寇内应最新的消息,正与姜宝谊、张平高、许世绪等官员、将领议事的温大有,看到伏子厚与刘文静、裴寂一起到来后,有些意外。
没一会,当听到伏子厚的来意,别说温大有脸色一变,就是姜宝谊、张平高等人,也是一脸错愕,面面相觑的对视一眼。
领兵出城?去救那支援军?
这伏子厚是不是睡糊涂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领兵去救人。
“不行!万万不能出城!如今太原郡内,皆是贼寇大军在攻城,贸然出城,随时都会被截断退路,此举无异于送死!”
得知伏子厚的打算,温大有回过神后,毫不犹豫的开口阻拦。
在温大有眼里,伏子厚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离开晋阳东城,逃离贼寇的包围,眼下只需要安心躲在晋阳西城内,等待隋朝援军,等到贼寇粮尽,必然不会再有性命危险。
这方才来到晋阳西城,就开口说要领兵出城!这岂不是在胡闹?拿着性命去涉险!
伏子厚也见到姜宝谊、张平高一众人看向自己的眼神,看着温叔伯阻拦自己,并不意外,连伏子厚自己都知道,此番出城,到底有多危险。
“叔伯!子厚亦知其中凶险!可面对十余万贼寇人马,仅有数百援军,依旧前来援救太原,不惧其中凶险,不顾自身性命,涉险前来!如今突逢变故,轮到我们晋阳,却坐视不管,天下人会如何看待晋阳,就算贼寇离去,晋阳又要以何颜面,面对天下世人!若日后,再有贼寇,天下间,可还会有义士相援?”
伏子厚看着温大有,说出自己的理由。
“叔伯!此番伏子厚一人领兵前去救援!其一,不影响晋阳安危,其二,也能不寒援军人心!”
伏子厚看着温大有说道,这句话看似在与温大有说,实则是在告诉其他人。
“我是担心晋阳?我是担心日后贼寇攻打晋阳?我是担心你!”
温大有看着伏子厚固执的模样,厉色说道,气不打一处来。
宛如一个长辈看着后辈犯错,此刻温大有是又急又气,理智都已经消失。
自从遇见伏子厚之后,书香世家出身的温大有,便没少因为伏子厚而大动肝火,原本不争不抢的性格,也常常因为伏子厚与同僚闹得面红耳赤。
眼下,看着伏子厚居然不要命,想要领兵出城去与贼寇大军交战,温大有感觉整个脑袋都被气得有些眩晕。
“叔伯!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子厚是叔伯世侄,也是晋阳校尉,更是陛下赐封的奋武尉!子厚不能怯战!”
伏子厚抬起手,弯腰对着温大有行礼,对于温大有的关心,说不感动是假。
但这次,伏子厚必须要出城。
“你……你怎如此顽固?”
温大有简直要被伏子厚气得说不出话,抬手指着伏子厚,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温大有就不明白。
为何伏子厚这年纪轻轻,就如此顽固,一根筋。
当初修东城……
思索间,想到此前伏子厚便是因为固执的修缮东城守备,贼寇大军袭来,方能借着固城抵御贼寇大军,一时间,温大有心中的火气就像被人掐断一样,又气又无奈。
正堂内。
看着固执的伏子厚,想起此前东城挖渠修缮一事的,不仅仅是温大有。
张平高、许世绪、赵文恪、刘文静、裴寂等人,此刻也都看着伏子厚,不知道该说什么,当真是福祸相依,此前伏子厚的固执,救了伏子厚与整个东城百姓一命,而眼下,也是因为伏子厚的那份固执,居然想要领兵出城去涉险。
气氛有些安静。
看着生气的温大有,还有执着的伏子厚,众人都不知如何开口。
崔文瑾站在伏子厚身旁,看到温大有的模样,随后忍不住看向一旁的伏子厚,她能看出,温大有是真的很关心伏子厚,她也不明白,为何伏子厚把别人看得那么重,却把自己的命,看得那么轻。
“伏校尉有心!可伏校尉是否想过,此番出城,无异于送死,将士皆会心生怨言,轻则怯战而逃,重则伺机哗变!”
最终还是许世绪,开口打破安静。
众人听到许世绪的话,纷纷望向伏子厚,这时候众人才想起,这绝对是一个致命的隐患,其中凶险,不亚于贼寇大军。
“明日子厚打算询问将士,若有将士愿意随伏子厚出城,便一起出城,若是不愿,伏子厚不强求!”
伏子厚对着许世绪,抬手解释道。
伏子厚自然也清楚强行让麾下将士去送死,定然会引起哗变,将士们都是人,谁都不想死,所以已经想好,愿意去的一起去,不愿意的伏子厚也不会怪他们。
就算只有伏子厚一个人,伏子厚也要出城。
“三两人愿意随你出城,莫非你也要去救人?”
温大有一脸铁青的说道,脸色很不好看。
然而温大有的面色再是难看,在场众人,也不难听出温大有话里的关心,还有那份毫无恶意的责问。
“三十人!伏子厚有把握,至少有三十人,愿与子厚出城救人!”
伏子厚看着温大有的模样,心里不仅没有芥蒂,反而有些愧疚,可眼下伏子厚不能与这个温叔父说出来,那个李世民,对天下意味着什么。
至于三十个人,是伏子厚深思熟虑的答案。
抛开有家眷顾虑的将士,抛开那些方才归降,还没见到家眷的降卒,再除去负伤之人,从剩余之人中,回想无惧生死的将士……
五十人!
这是伏子厚的感觉。
但只要有三十人,伏子厚就可以领兵出城!
至于最后有没有三十人,伏子厚也不敢笃定,哪怕伏子厚帮助过东城将士,但在明知是死的情况下,伏子厚也不敢保证,会有多少人,愿意与自己出城。
在东城担任校尉的时日没有多久,伏子厚初到东城,便了解过东城将士的情况,见过那些将士的家人。
伏子厚也试想过,换做自己,若是有人喊自己出城,迎战十万大军,在明知是死的情况下,放弃远方的阿翁、父母、亲人,放弃自己的性命,自己会不会愿意。
这样一想。
连三十人,这个伏子厚给自己的预期,都没有多少把握。
“若是没有五十人,你便留在城内!若有五十人,我便把方才得到援军被困在何处的消息,交给你!”
温大有想了想,看着伏子厚说道,言语间,也算是与伏子厚打个赌。
姜宝谊、刘文静、裴寂等人,全都看着这一幕。
张平高、许世绪、赵文恪等将领,看向彼此,作为鹰扬府将领,他们可是都清楚,哪怕是在交战中,在伤亡到一定程度之后,士气便会溃败,将士便会因为害怕,而选择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