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上将军 第12节

  “阿娘来看望,孩儿并没有阻拦,孩儿体谅阿娘,也请阿娘体谅孩儿,这伏家的食物,我们陶家不要!”

  大舅父说话间,看向那包裹,双眼满是怒意。

  那年,便是他在与好友、其他士人交谈时,提及妹婿,听到有人突然言道见一商贾,也叫伏瑞,并且那人还说出商贾摸样。

  陶伯至今都无法忘记,彼时几个好友与其他士人,一脸疑惑的看向自己。

  “伯儿!”

  外祖母依旧死死抓着包裹,看向长子的目光,已经有些央求。

  僵持之际,一旁外祖父也开口,让外祖母放下。

  外祖母满脸难过的看着良人与长子,然而当看到就连次子,看到都沉默不言时,她知道,就算自己拿着,他们也不会吃,也不会给孙儿、孙女吃。

  就算是自己,他们也会给拿陶家的食物给自己,也不会让自己吃女儿准备的。

  看着长子用力的拿走包裹,随后一把丢弃到一旁,外祖母此刻心中尽是痛苦,在她这个老妇人眼里,心疼的不是食物。

  而是良人、儿孙,都不愿意认女儿陶氏的模样。

  “阿娘,那伏瑞行商,可有想过我陶家?他与小妹,可有想过我陶家颜面?别怪伯儿!”

  陶伯看着母亲一脸失落的样子,轻声说道,随后便让众人赶路。

  听到大舅父的话,两个妇人与三个少女各自背着一个小包裹,缓缓起身,其他四个少年与二舅父,则一起来到满载行李的木车旁,推起独轮木拖车。

  外祖母叹息许久,回过头,再次看向村子一眼,随即方才失落的徒步离开。

  数十息后。

  一直躲在村口一个小苑后的伏子厚,方才走出来。

  木棚旁,伏子厚看着那不断回头,却又慢慢远去的那道背影,跪在地上,头缓缓磕下。

  “外祖母,那不是梦!厚儿也找到外祖母了!”

  抬头看着那道身影,在远处停许久,迟迟不愿离开的模样,伏子厚鼻尖泛酸,双眼也开始泛红。

  这一次,自己不会再食言!

  这一次,自己不会再被骗!

  这一次,不管天涯海角,自己都要去把外祖母接到家中!

  片刻后。

  望着那道人影被其他人影上前,随后带走,最终消失在山脚,伏子厚跪在地上,久久没有起身。

  直到听到脚步声,伏子厚方才擦了擦眼泪,不曾想,回头就看到,来者是老师刘智远。

  “老师!”

  伏子厚连忙拱手向刘智远行礼。

  刘智远来到伏子厚身旁,望着远处的山脚下,看着抬着手,双眼泛红,眼里有泪光的伏子厚,忍不住笑起来。

  “为何村里人,都说你是傻子?”

  刘智远少有的露出笑容。

  来到村中已经不少时日,哪怕不接触村民,也能从村民口中得知,自己收到一个傻徒弟。

  看着徒弟不知道如何解释的模样,刘智远笑着摇摇头,回头继续望向山脚下一眼。

  “田间里有没有金山,我没看到!但是在这里……”

  微不可闻的叹息,欲言又止的刘智远,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下去,而是询问伏子厚,今日是否还要受业。

  看到伏子厚点点头,刘智远便让伏子厚去拾起那包裹。

  “老师,你为何在这里?方才我怎么没看到?”

  伏子厚整理好情绪,一边捡起被丢掉的包裹,一边好奇的询问道。

  “你方才眼里只有那老妇人,你能看到什么!”

  刘智远说话间,取下腰间的小竹筒,伏子厚拿着包裹靠近后,方才发现,里面全都是一些虫子,这时候望着村外那些稻田,伏子厚才知道,老师这是去田里抓虫子。

  “把包裹带回家,今日为师便用这个,教你如何用蚂蚁下棋!如何在为师教你的方法下,有效影响对方的蚂蚁!”

  刘智远说道。

  看着伏子厚,刘智远还是有些感慨,心中隐晦的浮现一抹遗憾,时间,终究还是太少一些!

  说完,刘智远便准备先去河边等伏子厚。

  “老师,不带回去了,阿娘看到,会伤心的!”

  伏子厚没想到老师为自己去抓虫子,满是感激之余,看着手里的包裹,回想娘亲方才在苑子里,蹲着哭的样子,说不出的心疼。

  方才转身的刘智远,听到伏子厚的话,看着伏子厚抱着包裹的模样。

  此刻,刘智远终于体会到,为何此前那老家仆,会如此维护这少年,也终于理解,为何方才那老妇人,会对这少年万般疼爱。

  望着少年盯着怀中包裹,眼神流露着心疼的摸样,刘智远一想到那些人的举动,不知为何,胸腔隐约有些怒意。

  默不作声的走上前,伸手从包裹内,拿出一块粟饼。

  “那就给为师吃,为师还饿着!”

  刘智远毫不客气说道,那望着少年的双眼,再也没有以往的高傲。

第13章 带大伯消息到伏家的三人

  “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方便要抓住时机……”

  “若是我们要用愚庸、而顺从的人,就要知道,不是我们求助愚者,而是愚者求于我……”

  “诱敌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再疑似之间,而在类同,以固其惑……”

  河畔旁,随着溪水流动,一师一徒二人,一个在说,一个在听。

  “此为诱饵,有激励之能,亦为伏兵,有大小之分,可据道路,战场,乃至敌方巢穴之后,于关键时机,一举……起定胜之妙!”

  树荫下的阴影由西到东,直至夜幕降临,次日重复如此,日复一日,河畔旁的伏子厚,从一开始面对老师时的皱眉沉思,到几日后能说上少许话,再到后面,偶尔间露出的亢奋笑容。

  这一切,都随着日子的流逝,让伏子厚也在悄然间,不断在成长。

  时光匆匆,一个月,转瞬即逝。

  在家中等待消息,备受煎熬的伏家等人,终于得到大伯托人带回的口信。

  不过等伏子厚在黄昏下,回到家中时,看到在家中大吃大喝的三名陌生男子,忍不住皱起眉头。

  “子厚回来了!三位壮士,这是二郎之子,子厚!”

  阿翁看到伏子厚回来,赔笑着给三名布衣男子介绍道,双眼看着大口吃肉的三名男子,喉结忍不住动了动,眼中也有些心疼。

  “子厚,快过来拜见三位壮士!”

  阿翁看着只顾着吃喝,仅仅瞥向一眼伏子厚的三名壮汉,没有在意,而是让伏子厚过来主动行礼。

  伏子厚闻言,看着陪同阿翁坐在一旁的父亲,刘老,走上前时,也见到一旁盛饭的堂嫂似乎有些害怕。

  “子厚,拜见三位叔父!”

  伏子厚对着吃喝的三人,抬起手,行礼道。

  “嗯!”

  看着打招呼的伏子厚,三名魁梧的布衣男子中,为首络腮胡的男子,这才漫不经心的哼了一声。

  其余一旁的两名男子,更是只顾着吃喝,对伏子厚视而不见。

  倒也不奇怪,毕竟在这乱世之中,看着三人狼吞虎咽的摸样,就知道,不是安分的人,见过的人不知多少,初到这间破落的屋子,对于一个年轻的少年,怎可能会放在心上。

  更别说,这三人还是与大伯有来往,准备干掉脑袋的事。

  “嘿嘿!这子厚啊!打小就懂事!”

  伯母张氏看着没人理会伏子厚,连忙笑着说道,看向坐在一旁的陶氏一眼,随即见到儿媳邰氏端着稀饭过来,连忙主动上前接过,隐晦的与儿媳对视一眼后,瞬间一脸笑容的端着稀饭,放到为首的壮汉面前。

  陶氏这时候跪坐在地上,面色十分僵硬,也有些慌张与不知所措,望着一旁明显不好惹的三人,担心儿子,于是便看向伏子厚。

  “厚儿,今日有贵客前来,你去院子里守着!啊!”

  陶氏给伏子厚说着,看似平和的语气下,眼神却是不容置疑。

  然而陶氏的话音方才落下,一旁就传来邰氏的尖叫。

  “啊!”

  众人顺着目光看去,就见到邰氏一脸惊慌失措的跑到伏志身后,惊魂不定的看着那为首壮汉,在伏志呼吸急促,有些浑噩的表情中,小声指着那壮汉,说着壮汉方才摸她。

  “这怎么说话的,这定是你走路不小心!毛手毛脚的,还不一边去!”

  在众人都有些手无足措的情况下,还是张氏率先起身,怒斥着邰氏,随后一脸笑容的对着三名壮汉解释,自己儿媳被惯坏了,笨手笨脚的,三名壮汉有什么需要,她来就好。

  “嗯!”

  为首的络腮胡看到张氏懂事的模样,笑起来,满意的点点头,随即目光更为似乎忌惮,饶有深意的望着躲在伏志身后的邰氏。

  其他两名壮汉对于这一幕,也是见怪不怪,扫视屋内的众人一眼,能对他们三人有威胁的,仅有对面一个老头,其身旁那中年男子看模样就知道不善武,至于那个伏弘之子,看那呆滞木讷的摸样,就知道是一个老实人。

  何况,如今,伏弘可是在准备造反,这可是死罪。

  眼前这一家人若是不供着他们三人,只要他们三人说出去,这一家人全都要死。

  对比之下,他们三人也不过是占占便宜而已!

  三人都已经想到,今晚无论是威逼,还是强来,那伏弘的儿媳,他们说什么也要享受一番,这张氏与陶氏,虽说一把年纪,风吹日晒的,但能看出来底子不错,若是能伺候在一旁,倒也可以。

  就伺候他们一晚而已,第二日他们就离开,比起他们这一家人的性命,这一晚根本不足为道,更别说他们都是伏弘叫来带个口信的,是伏弘的人。

  “阿娘,今晚明明是堂兄,怎么又是厚儿,不信阿娘问刘老!厚儿肚子也饿!”

  因为张氏的打岔,屋内的气氛这才缓和下来,这时候一旁沉默的伏子厚似乎不情愿出去。

  “你堂兄……”

  陶氏本就担心儿子,听到伏子厚忤逆自己的话,本能的要训斥一句,然而方才开口,就愣在原地,有些错愕的看向刘老。

  不仅仅是陶氏,刘老其实也有些疑惑,什么叫做他也知道,这……

  不对!!

  伏子厚与伏志,向来都只负责晚上看家,傍晚这兄弟二人从未需要看苑子,陶氏是担心儿子,才让伏子厚出去,那伏子厚又为何让堂兄伏志出去?

  是担心堂兄看到妻子被欺负,过意不去,还是……

  带着疑惑,刘老把目光从陶氏身旁离开,当与伏子厚的目光对视瞬间,突然想到什么,喉结若隐若现的动了动。

  这一刻,刘老心中却满是欣慰,伏家,终于有人站出来主事。

  “是啊!主夫人!少家主说得没错!”

  刘老对着陶氏说道。

  听到刘老的话,别说陶氏没料到,就是那络腮胡壮汉身旁的张氏,以及阿翁、伏瑞、伏志、邰氏,也纷纷没想到。

  沉默之余,似乎察觉到有些奇怪的众人,还不等想明白,就看到伏子厚已经来到伏志身旁。

首节 上一节 12/1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