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上将军 第102节

  “李姑娘?”

  狄氏开口询问道。

  崔文瑾没有回答狄氏,看着狄氏那妖颜魅惑的脸,看着狄氏的身材,不知为何心里有些不舒服,一步步来到房间内。

  看着伏子厚身旁那些随意丢弃的衣服,崔文瑾也知道,狄氏大概是要拿走这一些衣服。

  但知道归知道,崔文瑾还是有些在意,这些衣服关狄氏什么事情。

  何时轮得到狄氏处理。

  想到这里。

  崔文瑾来到床榻旁,一言不发的拿起那些衣服,看着熟睡都没醒来的伏子厚,知道这两日他累得够呛。

  “我狄氏在太原,也算是半个望族,我呢,以前也碰巧见过陇西李氏的李幻竹……”

  正当崔文瑾抱着伏子厚的臭衣服,准备离开时,耳旁突然传来狄氏的话。

  瞬间,崔文瑾脸色微微一变,面无表情的看向狄氏。

  “你到底是谁?”

  狄氏饶有兴趣的盯着崔文瑾。

  “一般人,可不足以让一个年纪轻轻的校尉,如此关心看护!寻常士族女子,更不敢冒充郡望的子女!”

  狄氏看着崔文瑾,虽说如今崔文瑾一身布衣,但她可察觉到,面前这女子的来历绝不寻常。

  “知道太多对你不是一件好事!对你的家族也是一样!”

  崔文瑾轻声说道。

  狄氏闻言,笑脸瞬间凝固,看了看崔文瑾,又看了看熟睡的伏子厚,很快便理解崔文瑾的话里之意。

  如果自己知道,日后说不定会被灭口。

  这若是换做其他人,狄氏定会嗤笑一声,但看着崔文瑾的眼神,她却并不怀疑。

  “那我便不问了,他是你男人?若不是的话,我可以……”

  狄氏撇撇嘴,没有再询问下去,而是看向熟睡的伏子厚,然而话还没说完。

  “不行!”

  崔文瑾眼神带着一丝警告意味的看向狄氏,随后转过身,朝着门外走去。

  “他有未婚妻了!”

  崔文瑾的声音传到狄氏耳里,原本不由得笑了笑,看着崔文瑾离去的背影,感叹一句小姑娘。

  ……………………

  “项将军被人埋伏,人已经被抓走?”

  反贼营帐内,一大早甄翟儿就听到一个令人错愕的消息。

  地图旁,唐振豪、羊伯约、秦广智,以及蔡然、钭黎川与其他谋士,听到消息,全都皱起眉头看向彼此。

  这怎么可能!

  如今晋阳东城、晋阳西城,都已经被包围起来,通往其他郡城的道路,也有派遣兵马看守。

  谁会埋伏项义峰?又会抓去哪里?

  “莫非城外潜藏有隋军?”

  蔡然忍不住疑惑的开口说道,看向众人。

  “不可能!”

  羊伯约摇摇头,大军抵达之时,他便已经派遣兵马巡视晋阳周边,不可能藏有一支隋朝兵马。

  “昨夜晋阳东城外的巡守,可有异常?”

  甄翟儿转头看向亲信询问道。

  “禀报将军!昨夜东城外的几个潜哨,都被杀了!但巡游与暗巡,皆未发现有异常!今日也未见少人或被杀!”

  亲信士卒听到询问,立即抬手对甄翟儿禀报道。

  听到甄翟儿亲信的话,营帐内所有人,全都排除晋阳东城的可能。

  潜哨被杀,这在战场上,就如斥候被杀一样,无比正常,甚至每天晚上都会发生。

  别说晋阳东城,就是汾河对岸的西城,同样如此,西城也不断派遣士卒想要潜出城去打探消息,或者去求援。

  真正重要的是巡游与暗巡,潜哨只要耗费时间,或者人手够多,就能解决,而巡游与暗巡可就没那么简单,都是在黑衣里,在没有火光的情况下,往往一方发现时,另一方也已经发现。

  潜哨能靠着人多杀掉,那暗巡可不一样,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会是谁?又会在何处?”

  甄翟儿听到亲信的禀报,倒也没有意外。

  对于自己布置的防守,甄翟儿其实心底还是无比自信,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布防守图,天下任何一个将领,都不可能越过而不被发现。

  眼下排除东城的可能!

  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这些人马藏在晋阳周围的深山里,此前羊伯约派人去搜查并没有发现,另一个则是,那些人就在兵营中。

  前者甄翟儿感觉可能性不大,可后者却让甄翟儿心寒,背后满是凉意。

第91章 杨广的惊慌

  洛阳城外,一名隋朝士卒,骑马飞快奔跑着。

  等来到洛阳城外时,看守城门的士卒正准备阻拦,随后就看到那名隋朝士卒高举通函,嘴里还高喊着八百里加急。

  见状,守城将士纷纷让路。

  不仅仅守城将士,进出洛阳的百姓,以及一辆辆马车上的大官权贵,也纷纷好奇的看向士族一眼,不明白又发生何事。

  洛阳紫微城,也就是隋朝的王宫之中,文武百官正在大殿内上朝。

  十年前,杨广下令迁都洛阳,便下令征召七十万人造围墙,一百万人建城,比古时候秦国征召七十万人,还要多出一百万。

  彼时宇文恺知道杨广喜欢奢靡享乐,更是下令,把紫薇城弄得穷极壮丽,不仅要超过以往所有朝代的都城,更要成为全天下最辉煌壮丽的宫殿。

  而这背后,是为了建造这座规模庞大的紫薇城,一百七十万民夫之中,死者近半。

  宫殿之中。

  杨广正坐在皇位上,头戴皇冠,听着大殿下的百官奏言。

  来护儿,李渊、崔君肃、虞世基、封德彝,裴蕴、宇文述、裴矩,段达、元文都、韦津、韦匡伯、卢楚、赵长文……

  百官之中,所有人看着大殿上的杨广,有人欢喜有人愁。

  杨广如今时时刻刻想要迁去江都,这对于关中郡望而言,自然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南方的官员,可就是一件喜事。

  一国之都背后,可代表着天下权利。

  “报!!!”

  突然大殿外,一名士卒火急火燎的跑到大殿内,看到这场景,文武百官纷纷各有表情,不过都很疑惑。

  都是隋朝官员,都很清楚今日这一个小小的士卒能来到大殿,背后定是不简单,若是放在平常时日,几乎任何奏呈都会落在虞世基那些官员手里,由虞世基亲自禀报杨广。

  而这一次,那士卒却能直接到来大殿。

  大殿上。

  杨广坐在皇位上,正摸着自己的美须,还想着日后江都自己的宫殿,里面的奇珍异宝,会不会比洛阳更多。

  看到一名士卒急匆匆的到来,杨广顿时皱起眉头,有些不满。

  现在看守宫卫的将领是谁来着?

  杨广已经决定,等下朝后,就让人把那将领带到自己面前。

  “报!陛下,太原八百里急报!将军潘长文战死,贼寇甄翟儿率领十余万大军正在攻打太原郡!贼寇声势浩大,衣甲兵器皆配,更有诸多大型攻城器械……”

  士卒气喘吁吁的跪在地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看向大殿上的杨广。

  “什么?”

  杨广听到士卒的话,两眼一震,瞬间惊慌失措的站起身,也顾不得抚摸自己的美须。

  潘长文死了?

  十余万大军在攻打太原郡!

  还有诸多攻城器械!

  “十余万贼寇兵马攻打太原?”

  “这可如何是好?太原郡乃是北边重镇,潘长文被杀,若是太原失守,贼寇便可南下!”

  大殿内的文武百官,此刻听到士卒的禀报,也纷纷惊慌的彼此议论起来。

  “攻打太原!”

  崔君肃、虞世基、封德彝,裴蕴、宇文述等一众隋朝大臣,此刻也好不到那里去,都明白太原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更有汾河直通关中,若是落入贼寇手里,长安、洛阳,都有危险。

  而听着百官的喧嚷声,最震惊的莫过于李渊。

  此刻李渊听到超过十万贼寇在攻打太原郡,脑海里除了想到太原对整个隋朝的影响,以及落入贼寇手里的后果外,还想起另一件事。

  一个与二郎、二儿媳有关系的校尉!

  他就在太原郡!

  并且此前那个年轻的校尉,还因为方才抵达晋阳,就下令固城、调粮,而被谏言!

  昔日李渊还暗暗可惜,以为那年轻的校尉,会被丢官降罪。

  而眼下得知十余万贼寇在攻打太原,李渊不由得在脑海里,想起那日,二儿媳的那番话。

  “爹,我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在蓨县李府时,我曾听到窦建德麾下谋士崔履行说过宛丘一事,当时在宛丘,那伏子厚便通过在城门观察,加之谢氏酒宴,便推断出有贼人要趁着谢氏酒宴而攻城,并且猜到其贼首,便是消失一年之久的卢明月!”

  李渊想起那日二儿媳说话的场景,想起二儿媳相信那叫伏子厚的年轻校尉,与自己说话时的模样。

  “伏子厚!”

  李渊终于正视起这个名字,终于体会到这少年校尉的不一样。

  李渊十分清楚,若是自己真要谋划大事,那么这个叫做伏子厚的少年,必将会成为自己的一大助力。

  “陛下,贼寇势众,按照如今太原郡的兵马,恐难应对!臣请陛下下令,调集兵马于霍邑,固守南下咽喉,防止贼寇兵马南下!”

  来楷这时候从百官之中站出来,作为大将军来护儿的长子,也是授通议大夫,眼下自然为杨广解忧。

  听到来楷的话,段达与其他将军,甚至百官,都没有反对。

  来楷从小习读兵书,素有文武之才,如今提出的建议,的确没错。

  霍邑是太原郡兵马南下的咽喉,只要守住霍邑,贼人就无法南下洛阳,也去不了关中。

  “准!”

  大殿上,杨广因为十余万大军攻打太原,已经有些慌神,听到来楷的话,连忙醒悟过来。

首节 上一节 102/1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