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织田信长的老丈人没救回来,阿满的爷爷也没找到,第一次美浓大战,不是太顺利啊!
第170章 传国书
织田信长就像电影里的警察,在事件已经结束时才会赶到现场。等他跨过木曾川来到“川并”——木曾川和长良川之间的区域时,他的老丈人已经凉了好几天了。
他带来了五千多人,基本是现今弹正忠家在东线今川家、松平家压力下能动员出来的最大兵力,原本是想惦记一下美浓的大垣城,但大垣城已经近在眼前,他面对斋藤义龙再次膨胀,数量已经超过两万的军队,一时止步不前,并不敢主动发起进攻。
他这个妹夫也不敢殴打大舅哥,哪怕他的大舅哥刚打死了他的老丈人,而且他完全没想到老丈人会败亡得这么快。
但他一时也没走,就率军停留在原地观望形势,期待斋藤义龙控制不住如此多的美浓豪族,发生内乱,自己可以借此占些便宜,最好依旧能拿下大垣城。
可惜斋藤义龙能阴翻了“战国三大阴谋家”之一的斋藤道三,完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绝非庸碌之辈,竟然依旧能团结住美浓上下,没出现任何分崩离析的迹象。
相反,在数日休整后,斋藤义龙率领大军沿着长良川一路南下,主动求战的意图相当明显。
织田信长到这时才完全死了心,也不想打这种纯粹消耗的战斗,率军掉头,原路返回,算是白辛苦一场,一点便宜也没占到。
而更糟糕的是,长久以来支持他的两大支柱——岳父斋藤道三和叔父织田信光,都先后死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现在就剩下原野一个靠谱的盟友,还地盘不大,人口稀少,几乎快算光棍一条。
织田信长心情不怎么美丽,原野心情倒还可以,毕竟他的私心接近满足了,借斋藤父子俩内讧,没空鸟他的短暂空窗期,他倒是好好干了几票,陆陆续续往墨俣一带运送了近两千人,回头慢慢运回新弯津,暂时也能缓解一下他的人力紧缺现状。
而斋藤义龙眼见他们撤退也没有步步紧逼,就远远跟着他们,一路把他们赶过木曾川后便掉头回了稻叶山城,毕竟美浓正式“改朝换代”了,他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暂时没空理会织田信长这个便宜妹夫。
至此,这场战斗算是结束了,而织田弹正忠家和斋藤家的盟友关系也算终结,以后再见面双方就是敌人了。
…………
原野来的时候是前锋,回去的时候又成了后卫,在墨俣地区停下开始转运人口,而通过内河转运人口相当麻烦,远远比不上海运来得便捷,每次只能几十人几十人的运,没个十天八天的,他无法把这些人都运到海边——幸亏沿途都给织田信长面子,不会攻击他或是顺手勒索一下,不然事情还要麻烦十倍。
人力紧缺问题事关新弯津的未来,这些新移民十分重要,原野要保证把这些人一个不少的带回家,正操心得厉害,冷不丁有名下级军官紧急进来通报道:“大人,营地外有人自称是阿满大人的祖父,说有要紧事求见。”
“谁?”原野讶然抬头,而原本坐在一边陪着他,顺便在给他煮茶的阿清更是豁然起身,小脸上的清冷之色都保持不住了,同样一脸惊讶。
那名军官马上又重复了一遍:“那人说是阿满大人的祖父。”
原野没想到阿满怎么找都找不到的爷爷,竟然自己跑来了。说真的,要不是阿满和阿清头上没顶个葫芦,他之前都在怀疑老头子……不对,是这位老爷子被蛇精抓走了,甚至之前做梦还梦到过和阿满阿清一起恶斗蛇精。
不过他脑子里在思维发散,身体却没闲着,本能就起身向外奔去,而阿清这时也终于反应过来,小脸上的惊讶变成了惊喜,但也没抢着跑到原野前面,就跟在他后面去迎接——阿满不在营地内,带着人往回运新移民去了,也算开辟道路,免得沿途有不开眼的小股河盗生事。
原野一路疾奔到营门口,远远就看到一个身材矮小的老者站在那里,身后站着两个灰头土脸的小女孩,周围更是有一小队弯津军在紧盯着他,防止他有异动。
“是泉平次老先生吧??”
原野对这老爷子也是久仰大名了,认为他能训练出阿满阿清这样的好手,绝对算世外高人,而要见高人,他立刻就拿出了原备原玄德的人设,气都没喘匀就开始客气问候,还抬手想搀扶对方一下,以示真诚。只是手一搀搀了个空,定睛一瞧才发现泉平次只有一条手臂——阿满以前动不动就说她家老头子能“单手爆菊”,原本以为老头子是实力惊人,没想到真就只有一只左手。
而且泉平次并不只是“独臂剑客”,右脸上还有一道深深的陈年伤疤,宛如一条扭曲的蜈蚣,眼皮凹陷,空洞无神,还是一位“独眼剑客”。
同时他眼下的状态也不怎么好,嘴唇干裂,头发凌乱,几缕白发夹杂其中,被汗水贴在满是尘土和污血的脸颊上,看起来多少有些狼狈和疲惫,估计一路没少经历搏杀,腰间打刀刀柄上缠着的布条都是乌黑色的,血迹泌得吓人。
只是哪怕他眼下一脸沧桑疲惫,左眼却依旧明亮,笑起来眼角依旧有笑纹,很温和的样子,向原野低头行礼道:“是野原大人当面吧?不才正是江南泉平次。”——他是甲贺郡江南乡人,故自称江南泉平次。
“是我,老先生您唤我三郎便可……”原野很客气,还换了个姿式扶了他一把,同时凭借蒙古大夫的本能以及鼻间嗅到的血腥味和腐臭味,很确定泉平次有伤在身,还伤得不轻,说了半句后就赶紧改口道,“先请进去说话吧!”
“那多谢了,野原大人。”泉平次没想到原野身为一方豪强,姿态竟然放得这么低,但他确实是有要紧事要找原野,微微低头便跟着他往里走,而阿浅和阿愚同样十分狼狈,身上有血迹,脸上脏兮兮,甚至阿浅背后的陈旧斗笠都被利刃砍掉了半截,像是死里逃生过。
阿清没理她们两个小东西,默默扶住了泉平次,而泉平次仔细看了她一眼,脸上微露惊讶之色,但很快又笑眯眯的轻拍了拍她的手,示意自己没事。
一行人进了临时营地,原野赶紧吩咐人去取药备茶备饭,但泉平次很快止住了他,正色说道:“野原大人,先说正事吧!”
原野微微诧异,但依旧让人去准备,又请他坐下,然后才问道:“不知老先生有何要事?”如果是寻找保护或是处理追兵,那没什么好说的,以他和阿满阿清的关系,今天谁也别想动这老头一根毛,敢来就集火轰死他。
泉平次也没废话,主要是现在精力不济,伸手就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油纸包,当着原野的面打开,取出两封信递给他,苦笑道:“原本这两封信该是我送去清州城给上总介殿下和浓姬殿下,但之前在渡口看到了阿满阿清两个孩子留下的暗语,此时又身有不便,便厚颜请大人辛苦一趟了!”
原野接过信件,也没急着打开,轻声问道:“这是……”
“这是道三殿下的传国书和遗书。”泉平次望着这两封信,表情也有些感叹,“鹤山一战,道三殿下自知难以幸免,便写下了这封传国书,将美浓一国托付给了上总介殿下,又留了一封遗书给浓姬殿下,命我送出,只是……”
只是斋藤义龙不乐意,手下一直在追杀他们,要不是正巧找到了原野,他就要带伤拼命赶去尾张,八成会死。
原野轻轻点头,然后看了看这两封信,给织田信长的那封传国书有蜡泥泥印鉴封口,不好打开,遗书却没封口,他便掏出遗书来瞧了一眼,只见里面是首绝笔杂诗:
一人得道,九族升天。呜呼哀哉!
置笔泪洒,乃南柯一梦也。
斋藤山城于法华妙谛间,终生老病死之苦,得佛果于战场。
不亦乐乎?
明日一战,纵五体不全,然成佛也,舍人世之虚无,如朝露之无踪。
原野看完后一时无语,感觉斋藤道三文学水平不怎么样,但他又转头瞧了一眼“传国书”,感觉这东西倒是份量不轻,想来……
有了这东西,美浓和尾张八成要接着打了,也不知道会再死多少人。
第171章 无题
泉平次将斋藤道三的传国书和遗书交给原野后好像卸下了极大的负担,精神上的轻松和身体上的疲惫几乎同时浮现,苍老的面容一瞬间都灰败起来。
原野也顾不上再追问更多细节,先给他以及阿浅阿愚处理伤口再说。
阿浅阿愚伤势较轻,明显受到了较好的保护,或者不是敌人的主要攻击目标,无甚大碍,但泉平次的伤势就极为糟糕了。
他身上仅刀伤就有四处,类似箭伤一样的各类疮口有七处,此外各种擦伤更是数不清,而且伤口还都泡过水。这会儿这些伤口皮肉翻卷肿胀,泛着一种死鱼白色,哪怕事后经过一定包扎烧灼之类的应急处理,还是已经开始散发出淡淡的腐臭味。
泉平次也低头瞧了瞧自己身上的狰狞伤口,对自己活下来已经不抱太大希望。群山中一天一夜的搏杀突围,为躲避敌人的追索多次涉水过河,他的伤口都被污染了,而且他年纪已经很大,抵抗力已经远远不如年轻之时,伤口腐烂化脓已经无法避免,几乎算是死定了。
他这次能找到原野,把传国书交到他手中,既是幸运,不用拖着重伤之躯再被追杀至清州城,能轻松完成任务,同时也算是一种另类“托孤”——把传国书带给织田信长,肯定是一份大功劳,应该有助于他死后,阿满她们在原野这里获得更好的待遇。
他这把年纪了,对生死已经看得很淡,正想劝原野不必在他身上多费心思,随便包扎一下意思意思便可,但没想到原野观察了一会儿他的伤口,表情十分平淡,抬头就对他说道:“问题不大,只是……会有些痛,老先生需要忍一忍。”
泉平次忍不住再看一眼自己的伤口,奇怪道:“这伤还可以治?”
“可以的。”原野先笑着安慰了一句,转头就对阿清吩咐道,“准备生理盐水和大蒜素吧!”
他在军队上花了大量心血,为了尽量轻减战损,在医治外伤上可谓绞尽脑汁,一度想土法制备青霉素,但这玩意土法制备出来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有太多杂质难以剔除,产量极低,使用起来也相当麻烦,还很容易医伤不成反杀人,所以他退而求次,选择了大蒜素这种同样可以抗菌消炎的土法药物,哪怕这玩意比青霉素效果要差一截。
主要是大蒜素制备起来简单,只需要将大蒜剥皮捣碎,加入适量净水并快速加热,将大蒜素随水蒸气一同蒸出,再经冷凝提纯便可——以他目前拥有的药品制备条件,大蒜素的产量更适合军队,更有性价比。
泉平次不了解这些,原野在他眼里其实是个陌生人,一时很是怀疑,但原野已经进入了“蒙古神医”状态,不再关心患者的想法——他说的轻描淡写,只是安慰患者的一种习惯,泉平次的伤其实有些棘手,所以他也就直接上了猛药。
他仔细净手后,就开始用生理盐水清洗泉平次的伤口,有些腐坏的死皮死肉就干脆割掉,然后根据伤口深浅,分别使用大蒜素软膏涂抹或是填入浸泡过大蒜素溶液的纱布。
而作为长久跟在原野身边的贴身侍卫,阿清已经和他配合过好多次了,他一抬手就知道他需要什么,看在外人眼里简直像是心有灵犀,有一种奇怪的融洽感。
泉平次默默看了阿清一会儿,感觉这个“孙女”变了好多,而随后一波接一波的剧痛袭来,他强忍着才没呻吟出声,这才无法继续关注阿清的改变——大蒜素其实并不是一种很好的外伤药,直接敷在伤口上会让人痛不欲生,暗恨还不如死了算了,但古代就这鸟样了,能保命的就是好东西,疼点就疼点吧!
很快,过于强烈的痛楚就让他变得昏昏沉沉,无法继续思考,再加上之前连续搏杀逃命透支了大量体力,他渐渐昏睡了过去。
…………
泉平次这一觉睡得并不安宁,昏昏沉沉间先是觉得冷得厉害,又不停被人灌药灌汤,时而似乎还听到有人在很遥远的地方呼唤他,时而又感觉自己在上下颠簸,如处云端。
等他悠悠醒来时,睁眼就看到了他从小养大的孙女、甲贺活命流的正牌继承人阿满正盘腿坐在他身边托着腮打瞌睡,而他看了一会儿这个许久未见,已经算是自立门户的孙女,再转头瞧了瞧周围,发现自己似乎躺在一个包得严严实实的牛车车厢里。
他就这么躺了一会儿,慢慢握了一下拳,感觉力气已经恢复了少许,便用独臂撑着想坐起来。这马上惊动了阿满,阿满瞬间就清醒过来,惊讶看了他片刻才赶紧上前搀扶,长长松了口气:“你可算是醒了,再睡我都要以为你要噶了!”
要不是原野再三保证昏睡这么久是正常现象,是身体正在恢复的自然表现,她说不定都要去准备棺木了。
泉平次一时没搭理他这个碎嘴子孙女,先轻按了一下自己身上最深的那道伤口,已经感觉不出任何肿胀,没想到原野竟然真把他从鬼门关拖回来了,一时十分诧异,而阿满看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马上挑了挑豆豆眉,得意道:“那家伙医术还是有一手的,放在天下至少也能排进前三。”
说完她也不等泉平次答话,又想起一事,马上挑起帘子把头伸出车外大喊了一声,很快牛车就停了下来,然后她才又转回头对泉平次说道:“你肯定饿了吧?我让他们给你弄点东西吃,不过你现在也吃不了什么好东西,只能喝米粥养养肠胃,先凑合一下吧!等你好了我再给你炖老母鸡吃!”
泉平次其实不太饿,甚至嘴里全是蒜臭味,都有些反胃,根本没食欲,但还是斜倚在厢壁上点了点头,不过马上又问道:“这是要去哪里?”
“新弯津。”阿满直接道,“我们的地盘!”
“你们的地盘……”泉平次咀嚼了一下这几个字,轻声道,“是野原大人的领地吧?”
“不,就是我们的地盘。”阿满毫不客气道,“我也是野原家的一分子,新弯津也有我一份。你就是问他,他也会承认,所以就是我们的地盘。”
泉平次面色慢慢严肃起来,看了阿满一会儿才沉声道:“我们是甲贺众,我们只接受雇佣,从不……”
阿满已经不吃他这一套了,直接一挥手打断他的话,“行了行了,他不一样,我又没有失去自由,他也从没要求我去做过任何违心的事,而且也就是我和阿清陪他一起出生入死过,换了别人求着当他的家臣,他都不会收,你就更别提了,他对你没企图。”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我和阿清是特例,而且他也没把我们真当家臣看待,我们其实更像是他的家人。”
她说完又迟疑了一下,觉得这样说似乎有歧义,连忙再次补充道,“不是那种家人,我没陪他睡觉。我是那种像好朋友一样的家人,老头……呃,爷爷你懂吧?”
泉平次抬眼仔细端详了一下她,发现她长大了些,模样却没太大变化,尤其是豆豆眉还是老样子,配她这张小圆脸依旧非常喜感,还是像条大号柴犬,不由自主就点头道:“这一点我相信。”
他这个大孙女从来不以美色取胜,性格又恶劣蛮横,没和原野发展出男女之情,他完全能理解。
阿满挠了挠脸,觉得自家老头子这话味道不对,有点阴阳怪气,但他现在有伤在身,她也不和他计较,转而又开始埋怨道:“你也别老说我,我让阿浅阿愚那两个小畜……小家伙带给你的话,她们带到了吗?我早就说过让你来找我,你怎么一点也不听话?斋藤道三那家伙才给你几个钱,你看看你把自己都弄成什么样子了?你一把年纪了,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泉平次默默叹了口气,发现阿满不只模样没怎么变,性格也和以前差不多,还是像以前那么烦人,只能摇头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我们是甲贺众,不能砸自己的招牌,只要收了钱,总要尽到力。”
“行吧!”阿满又挥了挥手,这一点也不和他这个老古董计较,“反正你现在都这样了,以后就我养你吧!你不是一直想弄个小破惣村吗?我都和他说好了,等到了新弯津就划块地给你,你想干什么都行,以后你就老老实实养老吧!”
“他……愿意给你土地?”泉平次忍不住又开始诧异。
阿满心中得意,但脸上却毫不动声色,一派无所谓道:“一块土地而已,这不算什么,你就是想在他家宅里躺着吃喝养老,以我和他的关系,他也不会有一点意见。”
泉平次一时沉默,一块土地啊,多少人毕生的追求……
但他想了想,感觉自己醒来后就只听阿满叨叨来叨叨去,自己对野原家还是一点也不了解,马上向阿满说道:“给我说说新弯津吧,还有野原大人这个人!”
他想对比一下原野和斋藤道三,哪个更出色一些。
第172章 他极可能有歹心!
泉平次因阿满而享受特别待遇,不用像美浓新移民一样被塞进小船里,挤得像罐头一样运往海边,而是可以乘坐牛车,一边养伤一边慢慢前行,一路上都在听阿满讲述原野的发迹史,了解新弯津这个刚刚出现在尾张国的新地方。
但就算如此,他在踏上新弯津的土地之后,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仍然是新奇,恍若来到了海外异国。
在他印象里,弯津军的服饰本来就和他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既不像曰本传统的小袖直垂大袴,也不像明国华丽袍服,甚至连怪异的南蛮服饰也不像,缺少太多繁杂无用的装饰品——弯津军的服饰整体非常简洁却又作工精良,袖口的纽扣、上衣裤子上的口袋都别具一格,或莫名其妙,或非常实用。
新弯津的服饰怪异,这也许可以解释为“倾奇者”的独有怪癖所导致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但满街的怪异服饰,男性一水的短头发,再配上新弯津这些简洁的、直棱直角的怪异建筑物,猛一瞧,真像是跑到了外国。
至少,做为一个走南闯北多年的老江湖,泉平次很怀疑自己已经不在天下六十六国之内。
而阿满才不管他新不新奇,兴致勃勃带他去参观各类工坊,去看弯津平民的生活,以证明她确实没说谎,原野是个怪人不假,但真的很会赚钱,新弯津建设的也真的很不错,顺便还把日常从原野那里听来的话,不停学给自家老头子听。
比如她指着北面一大片还未开发的荒野(属于御屋家的土地),就表示原野将来打算在那边推广农业项目,暂定新移民前三年免年贡,三年后执行“三公七民”的年贡政策,而且终身免征兵粮料、马借钱等苛捐杂税,其他像是羽毛、木头、竹子之类物资也不用交了,农民只管安心种地就行。
泉平次还没从新弯津发达的“手工业”生产中回过神来呢,又听到阿满扯出了新话题,忍不住也望向那片荒野,沉吟道:“三公七民?年贡以外不征杂料杂税杂役?如果真是这样,这可真是天下第一德政了……”
阿满当初反对过,认为不用对庶民这么客气,没把他们女儿都抓起来日夜糟蹋已经算给他们脸了,但这会儿她守着自己老头需要好好显摆,自然不会再提这一茬,颇有些志得意满道:“三公七民也是暂时的,我听他说,他打算慢慢降到一公九民。”
其实原野一开始就打算一公九民,即一石征一斗,只是后来觉得这步子跨得太大了,很容易扯到蛋,所以他打算先从三公七民征起,慢慢再降到一公九民,然后看情况开始进行农业补贴或是退税——这是一项长期政策,可能要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同时也会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公九民?”泉平次一时无话可说,就是惣村也不可能只收这么点,不然村子连基本防御都无法组织,毕竟就是民兵也要吃饭,总让他们自己带粮食,大部分人就不肯来了。
“对,他将来就打算收这么多。”阿满回忆着原野以前说过的话,开始鹦鹉学舌,“他说什么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无农不稳,农业也需要格外重视,减少农业税收可以可以鼓励……呃,鼓励农业从业者积极垦荒,也让他们有能力去垦荒扩大生产,还能让他们有余心余力去种植一定经济作物,促进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对新弯津长期收入是非常有盈的。”
泉平次虽是个见多识广的老江湖,但对阿满的话没听懂,而阿满其实自己也不怎么懂,只是单方面信任原野自有打算,不会亏钱罢了——原野有整套开发计划,弄了厚厚一本呢,她亲眼见过,只是没耐心去细翻。
她又开始建议泉平次把甲贺老家的人都偷偷迁过来,到这里来搞他的惣村,毕竟原野坑谁也不可能坑他,还诱惑道:“我和阿清也攒了不少军功,我们留着也没用,到时你那个村子要是弄好了,那些军功我们就都转给你,说不定村子一步到位,直接就一公九民了。”
泉平次不置可否,搬迁村子是大事,不可不慎重。
阿满也不在乎,反正她孝心是尽到了,继续扯着他东游西荡,以证明新弯津确实是个好地方,跟着原野绝对比跟着斋藤道三强一百倍。
她路过一个僻静之地时,又指着那里介绍道:“那里是公立学校,教识字和手艺的地方,将来里面的小孩子可以直接进工坊干活,不过现在才刚开始,没招多少人,而且也只要十岁以下的。”
“学堂吗?”阿满现在一嘴的新词,泉平次有好多都听不懂,走过去看了两眼才弄清什么是公立学校,有些奇怪道,“至少也有一百人以上,人也不算少了,一个学生一年要交多少钱?”
就他看来,新弯津确实挺富裕的,人们穿着虽怪但都算体面,而且房子也都很好,但却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有余财把孩子送进学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