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生存指南 第33节

  阿满得到吹捧,终于满意了,爱惜地摸了摸身上的胴丸,感叹道:“当然威风了,这可是四十一贯钱,都能换十个你了!”

  她不能不感叹,她这身可是“热田净流屋”的高档货,材质用的是上等好铁,就是那种十斤生铁人力一锤一锤砸,砸完剩不下三斤的上等好铁,然后再打造成甲片,钻孔,再加上厚实的胸板甲片一起用皮革编织而成,仅用时乱七八糟加起来,就要好几个人忙一个月,绝非一般家子郎党用的那种皮、棉多过铁的垃圾胴丸,高级武士用起来都不丢人。

  这种甲胄,再加点佩楯、臑当之类小具足配件,放在一般武士家族都是要传三代的,真算价值,顶十个弥生都绰绰有余——弥生这种小丫头按当前物价,大概也就能换两头驴,四贯多文的样子,而驴可用不了三代人。

  其实阿满也没想到原野舍得给她花这份钱,毕竟她只是想过给原野当“大番头”,想过长期给他打工,但从没和他说过,理论上她想哪天走哪天就能走,结果原野根本不在乎,两百多贯钱里有近一百贯花在了她和阿清身上,真的有点大气。

  反正换了她,她是绝对舍不得,她永远做不到那么大气!

  她现在看原野,感觉他好像又有点“明主之相”了。

  …………

  “先把东西搬进去再聊!”原野还在那里吭哧吭哧搬箱子呢,肚子还饿得厉害,看到她们凑在一起也不干活,赶紧催她们一声。

  这次他买的东西可不少,给自己买了一套“当世具足”,也就是兜、胴甲、袖甲三具,以及笼手、佩楯、臑当三足,凑成了一套具足,花了九十五贯五百文。

  他有了,还给阿满和阿清各买了一身能护住头、胸、腹、肩的上等胴丸,又花了八十二贯,以及花了十六贯,给桃井兄弟各买了一身“革胴丸”,就是只有要害部位有铁札片,大部分都是硝制马皮鹿皮的轻便皮札甲。

  这个倒不是偏心,只是他俩没学过武艺,没什么战斗力,真遇到事,在外围拿枪戳两下就行,不指望他们肉搏,所以护具只要保证别被人轻易射死就行。

  此外,他还给阿清、弥生一人买了一把三尺长,减轻弧度适合握刺的“小乌丸短刀”,再次花了五贯二百文——阿清好像没近战武器,给她顺便配了一把,日常她也可以用来防身,而弥生则是怕她想多了,毕竟给所有人都买了东西,就她没有,这不太合适。

  毕竟,她也是老员工了,心情肯定也是要考虑一二。

  杂七杂八这么下来,最后钱花得差不多了,他想买几匹马都没买成,只挑了一匹相对便宜且性情温顺的小母马牵了回来。

  只能说,打仗就是一件烧钱的事,也就他是个穿越客,一般在地武士、普通家臣想折腾出这一车装备,不吃不喝也要六七年,并不容易的。

  …………

  他买了这么多东西,还都是些笨重货,只是往屋里倒腾就倒腾了好一阵子,然后赶紧和阿满一起吃晚饭。

  他和阿满拉着一车钱一路快去快回很刺激也很辛苦,没敢在路上多吃东西,现在饿得很,一时狼吞虎吞。

  弥生则在一边帮他们添饭,时不时爱惜地抚摸着原野分给她的“小乌丸”,小脸上全是欢喜,而阿清也在试穿分配给她的胴丸,不时稍微活动一下,看看对灵活性影响有多大,难得脸上出现好奇之色。

  桃井兄弟虽然分到的是皮札甲,但一样很兴奋,互相帮忙往身上套,似乎跃跃欲试,看样子很想赶紧披甲上阵去捅两个人。

  原野也不管他们,吃完饭只让桃井兄弟喂好牛,明天早点还回,然后直接宣布解散,回去玩他的甲去了——身为男人,大部分都会对甲胄感兴趣,就像现代导弹都满天飞了,甲胄已经屁用没有,竟然还有一帮人天天在研究,可见男人很难抗拒这东西。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老板送的“具足柜”,将里面的三具三足都取出来。之前他很赶时间,在店里也没细看,只是让阿满确认没问题后就直接买了,现在才有机会细瞧。

  这套具足是最新款的“当世具足”,直译的话,意思就是“现代铠甲”。

  曰本盔甲也是有发展过程的,先是从弥生时代的木制短甲,发展到古坟时代的铜挂甲,再到奈良、平安时代的绵铁甲,再到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室町南北朝时代的大铠,然后就到了现在室町时代末期的“当世具足”。

  这种甲胄相对于大铠,更注重防御近战武器,毕竟战争模式变了。

  镰仓时代及其以前,作战主体是武士,作战方式主要是骑马对射,所以甲胄对箭矢防御性要求较高,左手通常带着大幅袖甲,以代替盾牌来遮挡箭矢,右手则只有简易的笼手,没什么防护力,以保证灵活性,好放箭射杀敌人。

  但“应仁之乱”以后,作战主体中加入了大量足轻,人数越来越多,单靠射箭很难阻止敌人一拥而上,作战方式也随之改变,开始短兵相接,互相拿长枪捅刺,所以“当世具足”应运而生,成为目前主流甲胄。

  原野现在就买了这么一套“当世具足”。

  兜是“突形兜”,整体由十八块梯形精铁铁片拢成,有前盔檐,而且前盔檐原本还插着一排金箔扇形的前立,金光闪闪,令人瞩目,看起来好像在方便敌人瞄准集火,他不肯要,全拔下来退掉了,少花了一贯五。

  胴丸是“横引板胴”,他没学过武技,又身材高大,灵活性很一般,所以干脆防御力拉满,直接上了板式胴丸,也就是把横向的精铁铁片用铆钉从上到下连接起来,把胸腹装进一个“铁皮桶”里,被人拿长枪捅上去也没关系,很令他安心。

  同时胴丸背后还镶嵌着一个“受筒”,上面的卡口叫“合当里”,底座叫“待受”,可以用来插小旗等指示物,以免混战一起,阿满阿清这俩小矮子找不到他了。

  整体而言,这胴丸哪怕对上铁炮,也有一定的防御力,很有安全感。

  袖甲则是“当世置袖”,一种用铁绞链穿铁扎片的窄袖甲,主要保护手臂,且不影响挥砍,不像大铠的袖甲一样,一举手过肩,甲袖就要翻倒过去,难以做太大的动作。

  至于笼手、佩楯、臑当……

  笼手是用来保护小臂和手;佩楯是用“腰绪”系在腰上,垂下来保护胯和大腿的,而臑当则是两块以铰链串成的长条状札甲,用来保护腰腹两侧要害。

  除此之外,因为阿满口舌伶俐,脸皮极厚,还要回来一些没花钱的小配件,比如形如面具用以保护面部的“面颊当”、保护颈部的“满智罗”和“须贺”、装在头盔上遮雨的“雨付”、保护脚背的“甲足悬”等等。

  原野自己在屋里一阵折腾,发现这玩意挺麻烦,一个人都不太好穿戴,但这些精铁非常能给他安心感,总算没被后世网上的一些刻板印象给坑了。

  后世网上普遍认为曰本缺铁,打仗都是穿的竹甲,拿着竹竿互捅,基本和乡村斗殴差不多,但就他跑了这一趟热田来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曰本是有点缺铁,铁有点贵,但也没那么缺,至少放在古代没那么缺。

  现代搞工业生产,几千几万吨的舰船咣咣咣下海,这曰本有点难,但造几斤的刀,几十斤的甲胄,这些铁曰本还是能凑得出来的——曰本到了现代,铁矿储量依旧保有九千万吨,虽然很难开采,无法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但这储量放到古代已经很大了,还可以从大明进口,造点刀枪甲胄并不算太困难。

  之所以有那种刻板印象,大概是因为曰本人很喜欢给具足上漆抹油吧,毕竟这边比较潮湿,铁制品很容易生锈,为了防潮就弄得甲胄油光闪闪,猛一看材质根本不像厚重铁器,反而更像竹子,所以才形成了那种刻板印象?

  原野想了一会儿没想明白,也就置之脑后,又重新把具足装箱,然后拍了拍箱子,胆子又肥了起来,开始琢磨弹正忠家怎么还没开始内讧?

  可能这就是另一种版本的“心怀利刃,杀心自起”吧,他现在把自己包成了一个“铁皮人”,都这么努力了,不信还有人能打死他,倒开始有点期待曰本中世纪的战争了,很想看看热闹,长长见识。

第60章 那就对不起了

  原野变成“铁皮人”,胆子开始肥大,觉是睡得越发香甜了,直接睡了个神清气爽,第二天起床后心情更加良好,便又去看他新买的坐骑——一匹三花小母马。

  这个“三花”不是三花猫的那个“三花”,而是唐朝时流行的一种将马鬃梳成蓬松卷花的马匹美妆,是李白诗句里“五花马,千金裘”那类的,曰本学了过来也这么打扮自己的马,算是一种提高马匹售价的方式,和现代给车打腊性质差不多。

  原野新买回来的这匹三花小母马,马鬃就梳成了三个蓬松卷儿,如海浪般层层卷在马颈上,而马的毛色为棕黑色,马脸上有一大块白毛,马眼很大,睫毛很长,性情也很温和,这会儿正主动伸着舌头卷食阿清手里的干草,只偶尔打个响鼻。

  只是……

  这马就这么多优点了,别的很平常。

  肩高只有120多厘米,放到后世标准来说,是绝对的矮种马了,特别是它的体型很孰实,短腿很粗壮,脖颈也不像别的马一样高高扬起,一直趴趴着,就显得更加矮小了,不过马蹄倒是很大很圆,现在穿着稻草沓,就显得更大更……

  原野看着看着,看出不对了,赶紧再定睛一瞧——这马怎么穿着草鞋?

  他昨天跑去热田购物,担心家里出事,一直很赶时间,再加上他一个现代人即不懂古代甲胄,也不懂马匹优劣,货物质量全是由阿满这个“百事通”来检查,他只负责讨价还价,结果到这时候才发现这匹马竟然怪里怪气的!

  他越看越奇怪,忍不住蹲下扒开稻草沓检查了一下马蹄,片刻后无语了,这匹三花马竟然没打马掌,没有马蹄铁。

  这是在搞什么鬼?

  马贩子连这点钱也要省吗?

  阿清正在旁边帮他安抚着三花马,看他蹲下就不起来了,忍不住轻声问道:“怎么了,它是有伤病吗?”

  她天性很喜欢小动物,和原野的二手驴关系就很好,现在家里又多了一匹小母马,她也很喜欢,早早吃完饭就来喂马,这会见原野突然去察看马蹄,有点担心这个新朋友伤了病了。

  “没有马蹄铁,马贩子就给它套了两双草鞋就卖给我们了!”原野挨个看了一遍,发现就是没有,不由暗叫晦气,但也没招,只能开始琢磨该去找谁钉一下马掌——倒霉,他今天还想自学一下马术呢,结果莫名其妙就被耽误了时间。

  也许该怪阿满,她也不好好检查一下,过会儿去骂她两句。

  “马蹄铁?”阿清歪头想了想这个怪词,大概猜出了意思,轻声道,“是钉在马掌上的铁吗?我好像听说过,但不需给它钉铁,大家都不钉的。”

  “不需要马蹄铁?你们不用马蹄铁?这样马掌不会受伤吗?”原野正琢磨该怎么评批阿满呢,冷不丁听阿清这么说,不由挑了挑眉,开始奇怪起来——穿越小说里马蹄铁可是“惊天发明”,凡是穿到汉代及以前的,都要拿这东西出来人前显圣,先混个官儿当当,怎么到他这里,马就开始不需要马蹄铁了?

  难道是马蹄铁还没有传入曰本?

  阿清对马很熟悉,她虽然买不起马,但和很多马短暂交友过,属于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走路的类型,再次认真回忆了一下就很肯定地说道:“是的,只需要定期修剪马蹄,再用火烤硬马掌,平时再让马穿上草沓,马就不会受伤,所以没人给马钉铁。”

  “这样也行?”原野半信半疑,这和现代常识不符啊,但他再仔细看看这匹马,考虑一下曰本的多山地型,好像有点明白了。

  马匹传入曰本这一千多年,应该是演化了,已经变成一种山地马,短颈粗腿大马蹄,整天咣咣走山路穿山林,练出了一副厚脚板,也许还真用不上马蹄铁。

  那大概就是如此了,不然也没有别的解释,而且回忆一下前田利家骑的那匹马,好像马蹄上还真是包着草。

  不错,穿越后又学到新知识了,原来曰本古代马是穿草鞋的,穿越之前还真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种奇葩事——这么看看,曰本古代真的好怪啊,越来越怪了,马都要穿草鞋了,打仗该不能也很怪吧?

  原野不再提这话题,不然又要显得他缺乏常识,有异于常人,反正只要马能骑就行,有没有马蹄铁不重要。他一边在心里瞎想着,一边开始摸索着给马上鞍具,准备开始自学马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会儿他也没处找马术老师,阿满一个穷鬼小乞丐根本没骑过马,他也就只能自学了——早晚是要学的,马速一般是每百米九秒,还能坚持很长时间,可比人强多了,所以马术是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基本就像现代必学开车一样。

  那既然早晚都要学,肯定还是早点学比较好,就是曰本马确实不太行,实在太矮了,这一点后世网上的刻板印象倒没搞错,他这一米八坐上去,搞不好要变成猩猩骑毛驴,来个十分搞笑,反倒曰本人不太要紧,他们本来就矮,一地一米四五,骑一米二三的马倒是很协调,看起来还算正常。

  阿清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弄明白他的意思了,搭上手帮他上鞍具,还轻声问道:“你是要出门吗?”

  “不是,我是想学一下骑马。”原野实话实说,看到阿清上鞍具似乎颇为熟练的,心中一动,“你会骑吗?”

  阿清摇了摇头,但想了想,很认真地说道:“我没有骑过,但我看很多人骑过,也许能帮到你。”

  原野之前一直在教她识字,她也愿意回报一二,至少在旁边看着点,帮他安抚好马匹,别让他被掀下来摔断了脖子——这方面她还是很有信心的,有灵性的动物都和她相处的很好。

  “那行,咱们一起学吧!”原野觉得一起学也不错,反正将来他肯定要给所有人都配上马的,早晚能用到。

  嗯,甲胄有了,再会纵马狂奔,那就更稳了,所有人都可以好好活下去!

  …………

  原野自学骑马,倒也算误打误撞,买回来的三花小母马竟然非常适合新手,性情非常温顺,不撂蹄子,轻磕马肚它就跑,一扯缰绳它就停,没有半点自己的脾气,从没打算把人从背上掀下来,结果几天下来,都没用阿清帮多少忙,原野已经可以骑行平稳,小步快跑,偶尔都可以伏身冲一冲。

  当然,比阿满、阿清还是差不少,她们体重轻,身体灵巧,反应敏捷,学骑马学得更快,甚至阿满已经可以进行马戏表演,一会儿跳下来跟着马跑,一会儿又翻身再跳上马,甚至各种正着骑,倒着骑,歪着骑,还敢控着马去跳篱笆,非常野性。

  至于阿清,她倒没怎么显摆,但想来应该比阿满还要强,三花小母马明显更喜欢她,说不定都快和她人马合一了。

  只能说,从小练武还是有点用的,最起码胆子大,也不怕摔,更不怕死,这点比原野强太多太多。

  他们一伙人就躲在家里,努力备甲磨刀练马术,个个劲头十足,毕竟这才是乱世求生的正确打开方式——提前看好风向,做好充足的准备,顺便设计出十七八个预案,保证能应对任何意外,可千万别等到别人的刀都劈到头上了,才两眼通红,大吼一声,开始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那样倒是挺热血挺激情的,但就算不死,最后也要弄个伤痕累累、鲜血淋淋,实在是蠢蛋一个。

  原野不想当蠢蛋,就躲在家里练马术、披甲适应重量,顺便请阿清教他一点格斗技巧,只每天把阿满放出去观望风声,看看到底什么时候打起来。只是又等了四五天,末森城织田信行那边还是没动静,似乎能拿到这么多遗产,能守着末森城就满足了,没有纠集人马冲到那古野城来把织田信长干死的意思。

  “一点动静也没有?”原野也有点想不明白了,大位之争,难道就这么算了?哥儿俩就这么和平的生活下去了?他就一点也不担心织田信长会先动手吗?

  “一点动静也没有!昨天土田那老女人还组织了赏花会呢!”阿满说了一句,忍不住又开始发表后见之明,“你看看,我早和你说了吧,别把家里的钱都买成具足武器,你非不听我的,现在后悔了吧?我就说该用这些钱继续生钱,结果现在像扔到水里一样,都不知道亏了多少!”

  “再等等,也许是都没准备好!”原野现在也拿不准了,这哥儿俩不赶紧开打,他紧张了这二十多天,就有点像蠢蛋了。

  “那不行的话,我们用剩下的那点钱去那古野城城下町买些豆饼回来吧,赶紧再酿一批酱油卖给老和尚,回回血!”阿满觉得这么干等太蠢了,开始积极建议,想赶紧再把钱补回来,她想去守钱库,回味一下睡在钱堆里的滋味。

  原野微微沉吟,一时觉得现在恢复生产还是有点太早了,一时又觉得也许就是自己太过多疑,就是在瞎紧张,而他正拿不定主意呢,这时突然传来一声沉闷钟响,片刻后法螺声也响了起来。

  这次他有经验了,知道这是织田家在召集郎党,倒没上次那么吃惊,只是这次好像又有所不同,钟声一声比一声急,法螺声也连成一条线,似乎是紧急集合,明显出事了,甚至搞不好敌人已经快打过来了!

  他听了两声,脑子里已经在琢磨该启动ABCDEFGHIJK哪个预案了,同时没好气道:“你不是说没动静吗,现在是怎么回事?”

  这天天跑出去侦查,侦查了些毛线啊,这边都紧急集合了,八成远处已经干起来了!

  阿满一脸惊疑不定,但本能顶嘴道:“肯定不是末森城,那边就是没有动静,根本没有动员过!”

  说完她也没多少信心,生怕末森城是出奇兵前来偷袭,那她的职业信誉可就败坏完了,所以顶了一句嘴也不敢顶太多,爬起身来就要冲出去看看,好赶紧将功补过,但刚拉开门,弥生就栽了进来,趴在地上就禀报道:“三郎大人,有位郎党求见。”

  原野也想赶紧确定要启动哪个预案,赶紧迎了出去,而那名郎党倒还算镇定,只是语气有些急促:“野原大人,辛苦您了,奥陆清兵卫大人请您过去一趟。”

  原野也没急着答应,先赶紧问道:“突然集合,这是出了什么事?”要是好几千人来攻,那就对不起了,他可能要先走一步。

  那名郎党也没隐瞒,毕竟原野家宅就在这里,肯定是自己人,直接就道:“松平家正在攻击东津、东木两砦,奥陆大人受命去那古野城集结,准备迎战!”

  原野微微一愣,说好的兄弟内讧呢,怎么松平家冒出来了?他们来凑什么热闹,这是想趁火打劫吗?

第61章 青玉葫芦

  “松平家每年都来的。”

  阿满在发现敌人是松平家之后,心情立刻放松下来,又开始信心满满地指点江山,“前几年织田信秀在三河国一败涂地,逃得比屎壳郎滚粪球还快,西三河的重镇安祥城都丢了,庶长子也被活捉,松平家、今川家直接反攻到尾张境内,在丹羽郡和春日井郡占了好几座城,然后松平家每年都要顺着春日川到爱知郡来几次,捉一些庶民,烧几个村子,影响一下弹正忠家的春耕秋收,再顺便抢几支去热田的商队发发财,没什么稀奇的。”

  原野正带着她往奥陆清兵卫的家宅走,他现在住在竹内庄,“庄头代官”叫他,他怎么也要去一趟看看形势。这会儿听到阿满指点江山,倒是放下心来——原来都是“尾张之虎”织田信秀以前拉下的屎引来的报复,只是织田信秀现在死了,这屎就糊到了新家督织田信长脸上。

  他觉得这样的话,大概不会大打,便问道:“所以,只是骚扰?”

  “十有八九吧,反正前几年都是这样。”阿满也没把话说死,“松平家现在是今川家的附庸,他们应该也是奉命行事,甚至是被迫的,绝不可能把老本掏出来打硬仗,大概抢一把就会回去。”

  原野轻轻点头,觉得今川家这种行为,倒和织田信秀经常拖着在地豪族们去打仗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消耗了西方大敌织田弹正忠家的实力,又让附庸松平家没办法安心发展,始终萎靡不振,倒是一笔好买卖。

  他们两个说着话,聊着松平家的一些旧事——比如阿满就认为织田信秀的庶长子死活一点也不重要,织田信秀根本就不该用松平家的质子,也就是松平家的继承人竹千代去把儿子换回来,结果现在松平家肆无忌惮,一点顾忌也没有,每年都来找事,亏得很。

首节 上一节 33/1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