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239节

  只要局面稳定下来,事情就好办多了,最怕慕容德和慕容镇杀入腹心之地,烧杀掳掠,将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毁掉。

  刘道规现在反而不急着进兵。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慕容德不能一鼓作气攻下泰山郡,后面只会更难。

  这年头的城池都极为坚固,拓跋珪十几万大军,围攻辛恭靖万余老弱镇守洛阳,前后三个月,发了狠,方才破城。

  慕容德这三四万步骑,实在不够看。

  如果他伤亡惨重,青州也就保不住了。

  不过为了策应刘广之,刘道规还是让萧承之率三千“骑兵”前去支援。

  说是骑兵,实则是骑马的步卒,战马都是从魏军手上缴获的。

  不求萧承之破敌,只让他尽量牵制住慕容德。

  为船上的士卒休整争取时间。

  连日肉食供应,士卒吃饱之后,躺在船舱中呼呼大睡,疲惫倒是有所好转,只是伤病一时难愈。

  一万一千中兵,能战者不到六千。

  两万府兵,最多也就一半人能上战场。

  从去年开始,士卒们就处于南北来回奔波的状态,寻常军队早就崩溃了。

  船队缓缓经过定陶、巨野、东平,每过一天,士卒的精气神便恢复一分。

  萧承之的三千“骑”进入泰山郡,也没有急着进攻,而是驻扎在肥成,此地在卢县之南,博县之西,刚好能威胁慕容德的侧后。

  连续多年征战,刘道规麾下将领的水平也在不断增长当中。

  萧承之这一手让慕容德十分难受,背后顶着一把刀,自然不能全力进攻。

  “传令,加快船速,直扑历城,咱们这次关门打狗!”刘道规果断下令。

  “这一次慕容德那老儿一定要留给我,灭了南燕,你再赏几个慕容家的女子给我,嘿嘿……”刘遵笑的极为猥琐。

  慕容家的人名声在外,男的俊,女的俏,肤白如脂,不知是多少男人的心头肉,连一代天王苻坚都禁不住诱惑……

  “瞧你那点出息。”

  难怪他这么上心,原来还是下半身的那点破事……

  “我就这点出息,大丈夫生于世,就是要睡遍天下美女,将来我还要杀进西域,尝尝胡姬的味!”刘遵还恶心的舔了舔舌头。

  “哈哈哈——”周围将佐一阵哄笑。

  却没人怀疑这一战的胜负。

  “好,到时候女人要多少有多少!”刘道规豪气万丈。

  但凡能在中原出头,就一定能大杀四方。

  这些将士整天听督官、督队讲述两汉西域之事,早就对西域充满期待。

  不怕他们有野心,就怕他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军令传下,中兵们迅速进入状态,杀气腾腾,不过府兵还有些没调整过来,少了那股决死的悍气。

  船队快速向东而去,两岸燕军斥候、游骑成群结队,却又无可奈何,一靠战船,就被弓弩射退。

  行军两日,眼看就要进入济北境内,斥候前来禀报:“都督,慕容德从博县奉高退兵,返回历城!”

  “什么?怎么就退兵了,他为何要退兵,他娘的,慕容家的女人没了……”刘遵不干了。

  “老狗就是老狗。”刘道规感觉自己奋力挥出的一刀砍在空处。

  不过话说回来,他不能一鼓作气攻下泰山郡,已经失了先机。

  萧承之的援军赶到,更是让他们形势不妙。

  刘道规携枋头大胜之势,气势汹汹的杀来,慕容德自然不敢应战。

  枋头大战的影响巨大,无形中提高了建威中军的地位。

  而那场轰轰烈烈的淝水之战,也才过去了十几年而已,北府军的威名依在。

  慕容德手上也只有两三万左右的精锐,不到情非得已之处,绝不会死战,当初他在邺城手上要人有人要粮食有粮食,还有邺城这座坚城,几次击退拓跋仪,拓跋珪大军一来,他就掉头就跑,舍弃了邺城。

  “大军继续向东,收复济北!”刘道规没有掉以轻心。

  慕容德只是退到了历城,这一战并没有结束。

  历城是青州门户,但也是兖州的东门,他大军集结在此,明显也是意犹未尽。

  而且南面的慕容镇也没有退兵,还在侵袭兰陵。

第316章 耗

  船队进入济北,之前被占领的城池,都不用攻打,望着刘道规的旗号便纷纷退走。

  不过这些都是一些二流货色,南燕的主力都集中在历城。

  慕容德如临大敌,从青州征发了四五万青壮,将历城周围深沟高垒,鹿角堆了一重又一重,连河道上都以三道铁索拦住。

  两岸营垒坞堡连成一片。

  整个历城仿佛龟壳一般,令人无从下手。

  “慕容老儿定是心虚了!”连刘遵都看出敌军的惧意。

  枋头一战,刘道规伤亡有些大,但在燕军眼中,北府军以一敌三,俘斩两万,南面的博浪沙,毛德祖以区区两千骑兵大破魏军一万余步卒,威震天下。

  如今携大胜之势而来,燕军自然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要知道当初慕容德见了拓跋珪掉头就走。

  而拓跋珪在刘道规吃了一个大亏,还和和气气的退兵了,这就不得不让慕容德产生一些联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拓跋珪家底殷实,败了一场无所谓,但慕容德只有一个青州,如果战败,他这个南燕皇帝就坐不稳了。

  高珣道:“不如渡河,从北面平原郡绕过去,直接奔袭青州!”

  慕容德这么怂,让众人斗志昂扬。

  当初他攻打青州,也是先攻入平原,召集燕国遗部,然后忽然杀入青州。

  “士卒征战连年,亟需休整,我们现在没有灭掉南燕的实力,而且……拓跋珪和桓玄也不会坐视我们吞并南燕。”

  刘道规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事实上,慕容德选择这种缩头乌龟的策略是非常明智的。

  他已经拿下了历城,堵住了西面门户,战略目的已经达到,便不需要再拼命了。

  之所以摆出这副架势,其实就是要让自己知难而退。

  以他的如此谨慎的用兵风格,又怎会不在平原做防备?

  刘遵不甘心,“历城就这么没了?”

  “一座城池而已,他要给他便是,南阳就在咱们嘴边,还怕它跑了不成?”

  慕容德不想打,刘道规其实也打不下去。

  归根结底,他也只是想在自己两头不能兼顾时,占些便宜。

  夺回历城,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南燕是以后燕余部为基础建立的国家,手上实力并不差,慕容德狗急跳墙,刘道规也不好受。

  灭一国的难度绝不是攻破几座城池那么简单。

  “那咱们就快快退兵,不瞒你说,我去年娶的两房小妾,还没怎么暖被窝呢。”刘遵嘿嘿笑道。

  刘道规斜了他一眼,“我说过现在就退兵吗?”

  刘遵一愣,“又不退兵了?”

  高珣倒是反应过来,“都督是想消耗南燕国力!”

  “不错!”

  大战打不起来,也不能就这么退兵,慕容德八九万人马聚集在历城,至少一万骑兵,粮草消耗远在己方之上。

  眼下快到春耕之际,国中农作必受影响。

  对南燕这种小国,耽误春耕是致命的。

  彭城有刘穆之运筹帷幄,刘道规不用担心后方。

  两个势力争锋,不仅比战力,还要比国力,刘道规不相信慕容德的治理能力能超过自己和刘穆之。

  慕容德登基称帝以来,并未有过什么政绩。

  他跟慕容垂如出一辙,打仗是一把好手,其他方面平平无奇。

  拓跋珪都在“计口授田”,刘道规先是“占田”,尔后设置府兵制,耕战一体,养兵于田。

  慕容德吸收了大批后燕遗部,也将后燕的各种弊病带到南燕,还是那套宗室掌兵,分镇一方的局面。

  刘道规个人觉得,前燕后燕快速覆灭,与这些举措脱不了干系。

  宗室与豪酋之贪婪,绝不在江左士族高门之下。

  亏得青州土地肥沃,辟闾浑留下了些家底,不然慕容德日子更难过。

  与之对比,拓跋珪高明太多了,在普天之下都不把底层当人的形势下,他弄出计口授田之策,直接将土地分给平民。

  虽然此策可能是他麾下谋臣鼓捣出来,但他敢推行下去,其魄力也算旷古绝今。

  一个君主最重要的品质并非谋略,而是决断。

  自古擅谋者众,擅断者少。

  能从千头万绪中,挑出一条明路,便是一代明主……

  刘道规恨恨道:“慕容德想打就打,不想打就退,天底下哪有这么容易的事,这一次我要让他不死也脱层皮!”

  “南燕国内诸族林立,必然矛盾重重,都督此策,可谓良谋!”高珣心悦诚服。

  “传令,泗水周围诸折冲府组织武拓军,杀入徐东三郡,一定要让他们的田地里寸草不生!”刘道规故技重施。

  虽说南面有慕容镇的一万步骑,但徐州以东三郡水网密布,骑兵处处受限,反而没有水军用处大。

  慕容镇这一万人马,精锐能有四千不错了。

  蚁多咬死象。

  彭城之内,还有刘、檀、赵、徐、到等武宗,兰陵有曹、萧二族,他们这些年跟着刘道规吃肉喝汤,实力也在增长当中。

  有枋头大胜在前,不怕他们不来锦上添花。

  刘遵眼珠子一转,拱手道:“给我五千北府老卒,不破慕容镇,提头来见!”

  “你人长得这么寒酸,想的却这么美,整个建威军府才多少北府老卒?你一开口就是五千,让我喝西北风去?”

  刘道规被他气笑了。

首节 上一节 239/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